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docx
- 文档编号:30108880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3.18KB
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docx
《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沙、浮游生物和鱼贝类中的海洋性细菌,为海产食品引起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的沿海地区,经常由于食用带有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食品,引起爆发性食物中毒。
在非沿海地区,因食用此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者亦时有发生。
为保障食品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特性,进行下列检验,以便鉴别诊断。
第一节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
一、检验方法
(一)操作步骤
1.分离培养:
首先称取样品25g,加225mL3.5%灭菌盐水,用均质器打碎或用乳钵磨碎,接种氯化钠琼脂平板和嗜盐性琼脂平板各一个,同时取10mL加入100mL增菌液中,放37℃8~16h培养后,涂上述平板进行分离,37℃培养18~24h取出观察,挑取可疑菌落,转种3.5%氯化钠三糖铁斜面,37℃、24h观察结果。
2.涂片镜检:
将三糖铁培养基上反应可疑者即底层变黄(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上层斜面不变(乳糖、蔗糖不分解)、有动力、不产生硫化氢,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形态。
3.嗜盐性试验:
将上述可疑培养物分别接种不同含量的盐胨水(0%,3%,7%,10%)于37℃24h培养后观察生长情况,在无盐和10%盐的胨水中不生长,在3%和7%盐的胨水中生长良好者,继续进行下列有关试验。
4.生化试验:
分别接种下列各类生化培养基,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甲基红、靛基质、V-P,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硫化氢及溶血性试验,放37℃培养,除V-P、靛基质和甲基红试验培养48h后加试剂观察外,其他均在24h观察结果。
5.动物试验:
将上述符合各类反应的副溶血性弧菌,接种3.5%氯化钠胨水,经37℃、16~18h培养后,小鼠腹腔注射0.3mL,观察2~3d,将死亡小鼠进行解剖作分离培养。
(二)检验程序
图6-1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程序
二、结果分析判定及注意事项
(一)样品处理
采样时应注意首选准备好灭菌用具及容器,以无菌手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必须尽快送检,不宜存放时间过长,副溶血性弧菌在适宜温度下繁殖较快,但不适于低温生存,在寒冷的情况下容易死亡,防止待检材料冷冻,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对采取的样品有时因受存放条件的影响(如低温冷冻或干燥时间过长等原因),使菌体处于受伤状态,故需对此类可疑食品或可疑中毒材料进行增菌培养,但应注意为有利于细菌恢复,不宜选用抑制性较强的培养基,否则影响细菌生长。
样品经增菌8~16h后,转种平板进行分离,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含有3.5%盐的三糖铁培养基,此时挑选数目不应少于5个,尤其夏季海产食品混放,相互污染严重,时有不同型别的大量细菌存在,以防漏检。
(二)形态与染色
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易呈多形态,有棒状、弧状、卵圆状、球状、丝状等,排列不规则,多数散在,偶而有成对排列,一般大小为0.3~0.7um×1~2um,单端一根鞭毛,有动力,运动活泼,两端浓染,在固体培养条件下能生长周鞭毛。
(三)培养特性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普通液体培养基中都可生长,在无盐的条件下不生长,在含2%~3%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氯化钠溶液浓度到达10%以上时不繁殖。
在肉汤和胨水等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需氧性强,常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体多生长为单鞭毛,运行活泼。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常为隆起,圆形,稍混浊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不产生色素。
在比较新鲜湿润或软琼脂培养基上,有些副溶血性弧菌可形成不规则菌落或片状扩散生长,在0.7%以上琼脂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周鞭毛(侧毛)。
一般在20~25℃培养生长的周鞭毛较为稳定,而在37℃培养或24h以上的培养物,周鞭毛易于由菌体自发脱落,具有周鞭毛的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多表现扩散生长,单鞭毛的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呈典型菌落,不表现扩散生长。
培养基的成分、种类、温度、湿度等条件的不同,都能对扩散生长有所影响,菌落形态也容易受条件的影响有所改变,如在嗜盐性平板上一般生长良好,而在SS琼脂平板上多呈较小的扁平菌落,不易挑起。
在血平反上生长快可出现溶血环,在BCBS(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和氯化钠蔗糖琼脂平板上,呈淡蓝或蓝绿色菌落。
一般由腹泻病人初期分离者多为典型菌落,长期保存的细菌或条件不适宜时,常有菌落变粗糙,形状不整齐或菌落出现解离,有的在液体培养时呈沉淀生长现象。
pH生长范围为5~10,最适pH为7.2~8.2,发育最适温度为30~37℃。
(四)生化特性
本菌对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和蔗糖,能分解甘露醇,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阳性,V-P阴性,赖氨酸阳性,精氨酸阴性,鸟氨酸多数为阳性少数呈阴性,溶血性多数阳性,有少数不溶血,主要生物化学性状见表6-1。
近年来由于细菌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检验技术的进步,逐渐对一些海水来源的嗜盐性弧菌有所认识,对其主要生化学性状与副溶血性弧菌的比较见表6-2。
表6-1 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生物化学性状
项 目
项 目
耐盐性0%
-
甲基红
+
7%
+
v╟p
-
10%
-
靛基质
+
葡萄糖产酸
+
赖氨酸
+
葡萄糖产气
-
鸟氨酸
+/-
蔗糖
-
精氨酸
-
甘露醇
+
溶血性
+/-
硫化氢
-
注:
+阳性;-阴性;+/-多数阳性,少数阴性。
表6-2 副溶血性弧菌与其他弧菌的鉴别
菌名
氧化酶
葡萄糖产气
赖氨酸
精氨酸
鸟氨酸
靛基质
明胶液化
v!
p
乳糖
蔗糖
甘露醇
肌醇
阿拉伯糖
甘露糖
鼠李糖
β半乳糖苷
硝酸盐
泳动
盐胨水,%
0
6
8
10
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
+
-
+
-
+
+
+
-
-
-
+
-
d
+
-
-
+
d
-
+
+
-
溶藻弧菌v.alginolyicus
+
-
+
-
+
+
+
+
-
+
+
-
-
+
-
-
+
+
-
+
+
d
o1霍乱弧菌v.choleraeo1
+
-
+
-
+
+
+
d
(d)
+
+
-
-
+
-
+
+
-
d
-
-
非o1霍乱弧菌v.choleraenono1
+
-
+
-
+
+
+
d
(d)
+
+
-
-
d
-
+
+
d
+
d
-
-
拟态弧菌v.mimicus
+
-
+
-
+
+
+
-
(d)
-
+
-
-
+
-
+
+
-
+
d
-
-
河弧菌v.fluialis
+
d
-
+
-
d
+
-
-
+
+
-
+
d
d
+
+
-
+
+
d
创伤弧菌v.vulnificus
+
-
+
-
+
+
+
-
+
d
d
-
-
+
-
+
+
-
-
d
-
-
梅氏弧菌v.metschnikouii
-
-
d
+
-
d
+
+
d
+
+
d
-
d
-
d
-
-
-
d
-
-
霍利斯弧菌v.hollisae
+
-
-
-
-
+
-
-
-
-
-
-
+
+
-
-
+
-
-
d
-
-
v.damsela
-
-
d
+
-
-
-
+
-
-
-
-
-
+
-
-
+
-
-
d
-
-
注:
+90%以上为阳性;-90%以上为阴性;(+)迟缓阳性;d 11%~89%为阳性;(d)
11~89%迟缓阳性。
(五)溶血性试验
我妻氏用高盐血琼脂培养基,在限定的条件下培养副溶血性弧菌时出现的溶血反应,称此溶血性能为“神奈川现象”。
此试验要求是用人或兔的新鲜红血球制备高盐血平板,经37℃、24h培养,如在单个菌落周围呈现透明溶血环或在菌落下面有明显溶血者,为“神奈川现象”阳性,若不出现透明溶血环或无明显溶血者,为“神奈川现象”阴性。
有致病性的副溶血性弧菌,多数为神奈川现象阳性,但亦有少数为阴性。
(六)动物试验
经上述检验的可疑菌株,用小鼠测定毒力,将16~18h的蛋白胨水或肉汤培养物,注射小鼠腹腔0.3~0.5mL,有毒力者可在5~10h发病死亡,长者有24h左右发病死亡。
发病时有竖毛、运动不活泼,腹部紧贴罐底,呼吸困难,四肢抽搐、尾部痉挛震颤等症状。
将死亡小鼠解剖后,取心血等内脏进行分离,可检出试验菌的纯培养。
对照动物观察2~3d无异常现象。
但应注意,尚有一些溶藻弧菌也可引起小鼠死亡,有时不易区别,需要上述毓的检验后,进行毒力证实,综合判定结果。
三、培养基
(一)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
成分:
蛋白胨
20g
氯化钠
40g
0.01%结晶紫溶液
5mL
蒸馏水
1000mL
pH9.0
制法:
除结晶紫外其他按上述成分配好,加热溶解,约加3%氢氧化钾溶液4.5mL,校正pH,加热煮沸,过滤,再加入结晶紫溶液,混合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二)氯化钠蔗糖琼脂
成分:
蛋白胨
10g
牛肉膏
10g
氯化钠
50g
蔗糖
10g
琼脂
18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20mL
蒸馏水
1000mL
pH7.8
制法:
将牛肉膏、蛋白胨及氯化钠溶解于蒸馏水中,校正pH,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过滤,加入指示剂,分装烧瓶100mL,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临用前在100mL培养基内加入蔗糖1g,加热溶化,冷至50℃倾注平板。
(三)嗜盐菌选择性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20g
氯化钠
40g
琼脂
17g
0.01%结晶紫溶液
5mL
蒸馏水
1000mL
pH8.7
制法:
除结晶紫和琼脂外,其他按上述成分配好,校正pH,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再加结晶紫溶液,分装烧瓶,每瓶100mL。
(四)3.5%氯化钠三糖铁琼脂
成分:
蛋白胨
20g
牛肉膏
5g
乳糖
10g
蔗糖
10g
葡萄糖
1g
氯化钠
35g
硫酸亚铁铵
0.2g
硫代硫酸钠
0.2g
琼脂
12g
酚红
0.025g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
将除琼脂和酚红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校正pH,加入琼脂,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加入0.2%酚红溶液12.5mL,摇匀,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放置高层斜面备用。
(五)氯化钠血琼脂(我妻氏培养基)
成分:
酵母膏
3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70g
磷酸氢二钠
5g
甘露醇
10g
结晶紫
0.001g
琼脂
15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调pH8.0,加热30min(不必高压),待冷至45℃左右时,加入新鲜人或兔血(5%~10%),混合均匀,倾注平皿。
(六)嗜盐性试验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2g
氯化钠
按不同量加入
蒸馏水
100mL
pH7.7
(七)3.5%氯化钠生化试验培养基
成分:
牛肉膏
5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35g
磷酸氢二钠
2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0mL
pH7.7
制法:
将上述成分配好后,根据所需的糖发酵管分别加入各种糖类,葡萄糖发酵管可按0.5%葡萄糖加入后,分装有小倒管的试管内,121℃高压灭菌15min。
其他培养基可分装为每瓶100mL,121℃高压灭菌15min,另将各糖类分别配好10%溶液,同时高压灭菌后,取5mL糖液,加入100mL培养基内,以无菌操作分装小试管。
(八)葡萄糖食盐胨水(MR-VP试验用)
成分:
多胨
5g
葡萄糖
5g
磷酸氢二钾
5g
氯化钠
30g
制法:
加入1000mL蒸馏水,振摇加热,使全部溶解,冷却后分装小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九)食盐胨水(靛基质试验用)
成分:
蛋白胨
20g
氯化钠
30g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
按上述分配制,分装小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十)运动性试验培养基
成分:
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30g
琼脂
4g
制法:
将全部成分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试管,121℃15min高压灭菌,最终pH7.4。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参考检验方法
一、日本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一)分离、菌数测定
图6-2 分离、菌数测定程序
(二)鉴定
将TCBS平板上生长典型或可疑的菌落挑取2个以上,接种以下培养基:
图6-3 鉴定程序
(三)检查用培养基
1.3%氯化钠蛋白胨稀释液:
蛋白胨10g、氯化钠30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校正pH7.0,121℃15min高压灭菌。
2.TCBS
成分:
酵母膏
5g
蛋白胨
10g
蔗糖
20g
硫代硫酸钠
10g
柠檬酸钠
10g
牛胆酸钠
3g
牛胆汁粉
5g
氯化钠
10g
柠檬酸铁
1g
溴麝香草酚蓝(2%溶液)
20mL
草酚蓝(1%溶液)
4mL
琼脂
15g
pH8.6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蒸馏水至1000mL,混合,使全部溶解,校正pH为8.6,加热煮沸,不需高压灭菌,倾注平皿15~20mL。
不分解蔗糖的副溶血性弧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呈蓝绿色菌落,分解蔗糖的细菌呈黄色菌落。
3.我妻氏琼脂(改良)培养基
成分:
酵母膏
5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70g
甘露醇
5g
结晶紫(0.1%酒精溶液)
1mL
琼脂
15g
制法:
将全部成分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正pH为7.5,至完全溶解后,加热煮沸数分钟,不需高压灭菌,冷却至50℃时,加入洗净的20%浓度的人红血球悬液100mL,混合均匀后倾注平皿。
红血球悬液的制备:
将人的脱纤维血液,离心沉淀的血球,用0.85%灭菌生理盐水洗3次,最后沉淀的红血球,用生理盐水制成1:
4的悬液。
4.亚硫酸铋肉汤
成分: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25g
氯化钾
0.7g
氯化镁
5g
制法:
加蒸馏水950mL溶解,调pH为9.1,121℃高压灭菌15min,室温冷却,加亚硫酸铋溶液100mL及95%酒精1mL,混匀,无菌手续加入灭菌试管,每管100mL,不需加热。
亚硫酸铋溶液配制:
①热水100mL,加亚硫酸钠20g;②热水100mL加柠檬酸铋铵0.1g;③将①加②溶解甘露醇20g,煮沸1min,最终成白色混浊的混合物,使用前摇匀。
于冷库贮存,可使用1个月。
5.食盐碳水化合物肉汤基础液
成分:
蛋白胨
2g
硫酸钠
2.5g
氯化铵
5g
磷酸二氢钠
0.5g
磷酸氢二钠
1.5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制法:
将全部成分溶于1000人工海水中,分装试管,每管5mL,121℃15min高压灭菌,冷却后分别加碳水化合物10%灭菌溶液0.5mL。
碳水化合物溶液需过滤或115℃10min高压灭菌。
人工海水的配制:
氯化钠23.4g,氯化钾0.66g,硫酸钠3.91g,重碳酸钠0.19g,氯化镁4.96g,将上述全部成分溶于1000mL蒸馏水。
6.Hugh-Leifson食盐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2g
氯酸钠
30g
磷酸氢二钾
0.3g
葡萄糖
10g
琼脂
4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
将上述成分溶解,调pH后加指示剂,分装试管,每管3mL,121℃高压灭菌15min。
试验方法:
穿刺接种两种,一管加矿物油覆盖表面,于35~37℃培养,两管同时变黄为葡萄糖发酵,只有不加矿物油的培养管变黄时为葡萄氧化。
二、耐热溶血毒检验方法
根据试验证明,神奈川现象阳性菌株,多数对人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神奈川现象的阳性物质称“耐热性溶血素”,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是否产生耐热性溶血毒,可参考下述方法:
(一)Sahuria(樱井氏)法
用副溶血性弧菌肉汤培养物上清液为抗原,与制备的精制耐热性溶血毒的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观察沉淀线。
(二)Elek法(本田改良法)
以微研No.1琼脂(Difco胨30g,磷酸氢二钠30g,氯化钠40g,葡萄糖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7.3)培养37℃过夜,在平板上菌落旁约为5mm处放一小滤纸片(上吸有抗血清),室温放一夜,观察滤纸旁有无沉淀红。
(三)液体培养检验法(饭田民)
用2%氯化钠肉汤,加入少量新鲜红血球,倾斜培养,神奈川现象阳性菌株能引起溶血,而阴性菌株不溶血。
(四)反相被动血球凝集法(太田氏)
用吸附抗体的红血球测定抗原(溶血毒),此方法极为敏感,可查出微量耐热性溶血毒。
并发现神奈川现象阴性的菌株也产生少量的耐热性溶血毒。
三、至病性试验方法
(一)兔肠袢结扎试验
选用正常健康家兔,首选使家兔断食24h,用乙醚麻醉,将腹壁切口,露出小肠,选取肠段约5cm左右,于两端结扎,注入检菌的肉汤培养物,同时另选两段作阳性和阴性对照,然后迅速缝合,24h后由耳静脉注入空气杀死,开腹检查,有致病性者注菌肠段可见肿胀积液,出现坏死现象。
一般认为神奈川现象阳性菌株,兔肠袢结扎试验多数为阳性反应,神奈川现象阴性菌株多数为阴性,但亦有少数为阳性者。
(二)新生兔经口试验
选用1~2日龄的新生家兔,将检菌的培养物经口喂入1~2mL,有致病性者一般可在10~20h发病,初期症状蜷缩不动,随后呈极度疼痛状,翻滚嚎叫,呼吸急促,痉挛,多数在24h左右死亡,解剖可见内脏充血现象。
无毒株不发病,可对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与非致病性溶藻弧菌进行鉴别。
四、血清学检验
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学鉴定时,可用O抗原分群,将18-24h的培养物,用3%食盐水作成较浓的菌悬液,121℃高压1h或100℃煮沸后,用此菌悬液进行O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同时用无菌生理盐水作对照,如O凝集反应阳性时,可用不经加热的菌悬液进行K抗血清玻片凝集反应分型判定。
副溶血性弧菌有三种抗原,即O抗原(菌体抗原),K抗原(荚膜抗原)及H抗原(鞭毛抗原),日本泷川氏和坂崎氏,根据对本菌血清学特性的研究,经逐年的进展,将副溶血性弧菌分出11个O群,60个K型,63个血清型。
关于H抗原,因与其他弧菌有共同性,至今在血清型别的分类上没有利用。
副溶血性弧菌的抗原组合见表6-3。
表6-3 副溶血性弧菌的抗原组合
o群
k 型
1
1,25,26,32,38,41,56,58a,64
2
3,28
3
4a,5,6,7,29,30a,31,33,37,43,45,48,54,57,58a,59
4
4a,8,9,10,11,12,13,34,42,49,53,55,63
5
15,17,30a,47,60,61
6
18,46
7
19
8
20,21,22,39,62
9
23,44
10
19,24,53
11
36,40,50,51
总计11
60k型/63血清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溶血 弧菌 标准 检验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