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危机的自救与他救.docx
- 文档编号:30108182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98KB
情绪危机的自救与他救.docx
《情绪危机的自救与他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危机的自救与他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危机的自救与他救
论文摘要:
在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期,有效自救的存活率远远高于他救,而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冲突。
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刺激、认知等理论,通过对自救与他救群体在紧急救援中所表现的的心理及行为冲突进行分析,如认知冲突、制度冲突等,综述了在巨灾突发面前社会中凸显的心理冲突问题,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其所受刺激不同、认知差异、选择倾向不同、制度约束力各异,提出具体的调适方法,以达到及时的理性安抚、协同认知、相互理解,调适心理冲突。
自救是指被埋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维持生命,等待救援。
灾区人民的自救,是在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情况下,受灾群众单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脱离险境的行为表现,文章把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震后受困个人通过自身努力维持生命,脱离险境;另一类是灾区人民的互救,即处境安全的人组织起来对埋压者的援救。
自救一般在地震发生后较短时期内,存活率高。
自救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有很高的有效性。
在世界灾难史上,受灾群众自救救出来的人命,远远多于他救救援的重点是在“黄金72小时”,因为外界救援进入灾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受地势地形及信息中断的影响,外界救援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展开营救。
所以,如果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自救,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伤亡。
例如这次地震中,映秀镇的漩口中学,经过受灾群众两个多个小时的手刨到出血的努力,救出了全校8O的师生,创造了低伤亡率的奇迹。
但是自救也有其局限性。
一方面,由于生存环境受到地震的严重摧毁,大量基础设施及卫生药品供应不足,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相助,还是有伤者在脱离地震险境之后无法存活下来。
另一方面,盲目自救的成功率非常低,对受困者个人而言,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对互救的灾民而言,无组织的救援多是无用功,甚至很可能让埋压者处境更加危险。
在映秀小学,通过家长们集体组织救援,救出了约4O名学生,但尽管人们自救了部分中小学师生,面对他们的伤势也无能为力,因为缺乏救治技术和医疗用品。
最后,通过以上对自救群体行为现象的描述,笔者探寻其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心理反映求生是出于人的本能,当遭遇外界环境突变身陷险境时,受到刺激丽引起相应的行为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慌、哭喊,无力脱险时的闭目休息、等待救援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就指出,人的发展应满足最初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这里的受灾群众,由于缺乏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于是本能地会出现以上那些自救行为。
灾区人民互相救援则体现出亲缘的找寻与自身角色的认同。
亲缘找寻即相互间的血缘关系让他们参与救助,一般是自我意识决定救援。
在首震刚结束的社会短时混乱期间,最常见的情景是对亲友的找寻,首先是子女,然后是老人,完全体现着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按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来自觉地找寻与救援,一是出于血脉相连,二是出于社会习惯,于是本能地对亲缘进行找寻、抢救。
自身角色则是出于职责或者个人品德,理性地组织救援,比如一些老师、医生、基层干部等等,这些都需要冷静且清醒的认知。
在地震突发后的紧急救援期内,起主要作用的自救多是本着最大限度的求生动机,附加小范围内的社会关系支持,才能成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自救个体和群体对突发灾害的认知最初是处于一种惊恐、悲伤甚至绝望的状态。
对被埋压者同情、忧虑,意识不到自身处境的危险,只有一种找寻与抢救的行为冲动;由于自身的焦虑而把这种心理转嫁到未能及时到达现场的他救群体上,所以自救者的社会心理认知中,还包含对他救群体的错误感知,由此而引起之后的心理及行为冲突。
这里的他救,指非受灾群众的外界救援队伍(如军队、医疗机构等)对受困群众实施的救援,一般包括使受困者脱离险境和维系生命两类,另外,还担任维持灾区秩序、防疫等任务。
据资料显示,政府共出动逾1O万官兵进入灾区各点全力搜救生存者。
在黄金救援72小时之内,国家和l5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共救出123名幸存者。
还有25支国际救援队共600人参与援救。
据省红会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仅四川灾区的红会志愿者,就搜救并转移灾民3O万人左右。
专业救援队伍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设备技术的专业性及其人力物力的充足性,地震发生后,政府组织的专业救援队伍、医护人员和一部分志愿者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其解救人群多为深层埋压者,进行了约为期1O天的紧急搜救,同时抢救伤者,尽最大力量减少伤亡,保障生命的维系。
然而紧急救援时期的他救行为,承载了所有人的希望,却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由于地震强度大,房屋损坏严重,死伤人员众多,抢险救灾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救援任务异常繁重,加之灾区余震不断及当地特殊的地质和气象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影响,常常导致外界救援进入灾区不得不耽误一段时间,他救的主体并非灾区当地人,因交通破坏严重,加上复杂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延迟了救援人员与物资的到达时间,从而间接地增加了人员伤亡,而且我国目前的搜救技术发展还不完善,救援耽搁了不少时间,及时性不足。
一部分志愿者参与救援,但是自身素质各方面承受不住,也给整个救援的进行带来一定的困扰。
另外,当救援部队进入灾区后,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应急通信保障,就会对救援行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少数灾区由于信息与道路的中断,与外界隔绝,致使他救无法进行,具体实施性低。
另外由于一部分青年官兵缺乏应对大地震等一些应激事件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对突然降临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是十分完备,外加上通过步行或者空降进入灾区,对他救者本身的心理和生理也是一种考验。
他救群体行为表现所反映的该群体社会心理又是如何。
对于大规模的专业救援队伍而言,冒险进入灾区进行紧急救援,首先是出于自身角色职责的定位,是军人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国家制度赋予他们承担营救被困灾民的责任,比起自救群体来,所受的约束力显得更为硬性,而且更加注重全局考虑。
如士兵作为救援队伍的主体,受自身使命感的驱使加上上级的命令,全身心投入救援。
其次是趋于天使化的社会环境驱使大量志愿者涌入灾区,支持救援。
大部分受媒体宣传的感染,从众的社会利他心理,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行为,在救援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种利他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在地震后的半个月内表现得十分明显。
心理冲突是指势不两立的两种情绪、欲望、行为倾向、态度或价值观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人们既无法抛弃任何一方,也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
本文提及的是两个群体问的心理冲突,而两个群体内部又有各自趋于一致的集体认知。
首先,认知差异导致群体冲突。
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
以上我们所说的自救群体与他救群体,两者分别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对地震事件的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各个社会心理活动方面各有不同,两个群体各自的内部认同并不完全一致,再加上地震大灾的紧急情况,心理与行为冲突也就难免会发生。
当突发公共事件灾害时,人们极易紧张、心情急迫从而产生恐慌心理,盲目逃生,失去有利的求生机会。
在这次地震中,有不少群众是在盲目逃生时被震落的碎石砸死砸伤的。
对于自救群体而言,灾民有组织的理性自救是救援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充分掌握“黄金72小时”的救援法则,对浅层埋压者实施最大限度的救援,特别是在绝闭环境下,当信息与道路完全中断时,受灾群众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救,如果只是坐等外界的救助,而外援又不能及时到达,这使得在震后瞬时的慌乱期间,除了焦虑恐慌的社会心理,还夹杂着绝望与抱怨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渴望他救和他救不及时的冲突,于是表现为继续外出求救或大规模逃难。
另外,如果在一些地形险峻的重灾区,受到客观外界环境的限制,即便是他救到达也无能为力。
对于他救群体而言,出于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驱使,许多救援官兵在进行救援时往往奋不顾身。
由于地震和余震的特殊情况,考虑到群众人身安全,救援部队往往会执行分散人群,维持秩序的任务。
而脱离危险的被埋压者家属或朋友由于对地震险情的感知或判断有误,往往易和进行救援的人员产生冲突。
这种非理性的自救对理性他救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等待救援的焦虑心理与维持搜救秩序的责任心理就会有一个冲突点,通常在地震发生后的混乱救援时期内爆发。
其次,制度冲突引发心理冲突。
制度冲突是指在制度系统内部对应于同一种行为的不同制度安排之间在作用方向上不一致,对行为的规范上存在相互矛盾和抵触的部分。
在面对紧急救援这一事件时,他救群体受制度约束,与自救群体所选择的营救方式有出入,又因为两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自救者只关注如何脱险以及如何使跟自己一样受难的人脱险,而他教者立足于救人的层次.同时还要确保效率并减少间接伤亡.承担着比自教者夏为莺大的社会责任。
由于紧急救援制度规范的受众体不同,在救援过程中的行为应对模式相异.在硬性的制度冲突下就产生了行为上的冲突,从而必然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心理冲突。
虽然两者出发点都是救人,但两者全局观不同,制度约束力不同,我们常见这样一部分群体,当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时,被搜救组织安排在埋压现场外围的群众,自身脱险而亲属或者朋友还被埋压着,受到突发灾害及失去亲人等的强烈刺激,自身行为及认知极易失调.这种心理的极端失控躁动与现场秩序的理性维护及救援制度之间就会产生社会心理冲突。
最后,心理冲突加剧行为冲突。
在救援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受灾群众与救援部队发生肢体冲突的情景。
突发的巨灾对公众心理的冲击力巨大,这种强烈的刺激极易导致公众心态的失衡,从而引发攻击行为,使营救场面变得更为混乱。
除此之外,由于生理及心理都受到极大的刺激,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恐惧,也有可能产生极端行为。
以上这些行为表现,都与救难现场的理性营救行为有很多冲突。
心理冲突与行为冲突的相互循环负面影响,降低了救灾效率。
第一,协同认知。
作为自救的主体,明白瞬时活命的唯一出路就是有效自救,并且理解他救可能存在的滞后性。
而作为他救的主体,也应该理解受灾群众出现的情绪反应两个群体尽可能地理性有效地沟通,减少并避免误解和冲突。
通过查阅这次地震的文字视频资料,笔者发现在他救到达之前,不少地方组织了有效的自救,比如都江堰市的新建小学,通过家长群众的有组织的救援,救出了不少浅层埋压的孩子。
所以特别是对于自救者而言,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缩短盲目慌乱的自救时间,充分组织好人力进行黄金救援。
第二,遵循制度。
不管是自救还是他救,最根本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救人,这也就是缓解冲突的契合点。
在整个理性救援制度规范的大框架下,两个群体在同一情境中选择一致的行为进行救援,是缓解冲突的关键。
自救与他救秉承着救人的唯一目的进行有效配合,在尽可能地进行自救之后,给他救创造一个最有利的营救环境。
受灾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自救并配合专业救援抢救他人,分清紧急救援期的重点,抚平情绪,理性救援。
两者在社会心理上达到认知一致,行为上遵循制度规定,选择一致,减少并调适冲突,有效救援。
第三,减少行为慌乱,理性应对危机。
他救到达之后的着力点是补充自救未完成的工作并进行深层埋压的搜救,这些都对物力、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
在进行过程中,围观群众受到刺激极易情绪波动,比如对救援行为的催促,扰乱现场秩宇等,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一类事件的影响,安抚情绪,协调认知,听从专业救援队伍的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抢救埋压者和伤员的效率。
救出伤员后有秩序地转移安置,当地人员及时指引专业救援,提供救援的必需物资,减少理性他救与非理性自救之间的冲突。
而这些,通过灾后重建中的对群众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的普及可以得到逐步的提升和改善。
任何冲突与调适都是一种对称性的社会互动形式,这次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其间的救灾防灾行为反映了我国的不少社会问题,笔者仅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角度就紧急救援期间的自救他救冲突做简要分析与相关建议,排除应急救援的可能障碍,希望会对今后的救灾防灾工作有好的借鉴意义。
心理危机自救指南
[日期:
2009-07-21]
来源:
作者:
罗定权
[字体:
大中小]
灾难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生理方面:
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干等;
(2)认知方面:
否认、自责、罪恶感、自怜、不幸感、无能为力感、敌意、不信任他人等;
(3)情绪方面:
悲观、愤怒、紧张、失落、麻木、害怕、恐惧、焦虑、沮丧等;
(4)行为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骂人、喜欢独处、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
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
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缓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
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
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
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
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灾难的再次经验:
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逃避反应:
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高度的警觉性:
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发愤怒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过度警觉
·过度的惊吓反应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作者:
卢勤|最后更新:
2011-2-23
【摘要】大学生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不是孤立的事件,已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社会问题。
建构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出发,对建构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生态化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挫折与压力的挑战。
面对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
酗酒、暴力伤人、杀人、自杀等都是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危及当事人的健康及生命,而且会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
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迫在眉睫。
但是,目前各高校建立的危机干预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充分考虑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因素,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
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
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
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笔者自2006年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2009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2008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逐年提高。
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
尽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这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操作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国内的危机干预模式多是由国外直接引进,如常用的Belkin提出的三阶段模式[5],对危机干预的建议多停留在观念上,尚未形成操作体系。
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
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本文所提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见图1。
情绪危机的心理疏导技巧
心灵咖啡网发布时间:
2008-09-04责编:
网络
心理标签:
情绪危机,心理疏导,压力与危机687人看过|0人评论
平时生活事件中的情绪危机者是很多的,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心理障碍者进行危机心理疏导抢救,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因此,除正确地处理好偶发事件外,对那些具有情绪危机萌芽者作周密的观察和适当的心理疏导,稳定他们的情绪,预防和消除激情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
危机,指对心理或生理的超强刺激及对个体承受能力超负荷的事件。
其特点如下:
1.个体有不同于平时的心理体验,往往有行为、生活变化,但不构成任何一种精神障碍。
2.有明确的诱发因素。
3.持续时间短,不超过几周,且来去匆匆。
4.个体面临着新的困难,突出表现为以往应付方式的失败。
情绪危机是由自我意识的烦恼和苦闷达到濒临绝境、走投无路的状态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是对现实感到绝望,失去一切信心而采取的最后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情绪危机一般在两种情况时发生:
一为人生的特殊阶段,即青春期、老年期等;二为遇到特殊意外事件,如亲人的死亡,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
人们所出现的情绪危机,多数是由高度激情状态引起的应激反应。
出现情绪危机时,人的理智受到抑制,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自我控制能力减弱。
这时,如缺乏一定的外界阻力及约束,极容易导致意外事件或犯罪的发生。
常见的诱发情绪危机的心理一社会威胁性因素有(以年龄层次划分):
青少年,成绩不良,考试失败,恋爱或婚姻挫折等。
成年人:
家庭内部矛盾,夫妻关系危机,经济困难,职业问题,身体原因或事业失败等。
老年人:
家庭不和,生病,孤独,失去精神支柱(特别是失去配偶的孤独和生病的痛苦)等。
据统计,65岁以上失去配偶者比有配偶者的自杀事件多3倍。
另外还有众多的环境因素,如社会环境剧变,道德基础崩溃,家庭缺陷,缺乏温暖,丧失配偶或失去亲人,缺乏母爱或父爱,过分溺爱,约束太严,父母情绪极不稳定及丧失权威性,失去尊严,养育态度苛求等。
在以上的心理一社会环境因素诱发下易使个性脆弱、固执、自尊心及伦理道德观念特别强的人丧失“自我动力”,“精神能源”枯竭而产生自卑心理、无力感及精神萎靡不振,这就是一种心理障碍。
因情绪危机而导致自杀的,以青少年及老年人为最多。
自杀是指“让自己死”的行为。
由心理障碍引起的自杀与在意识欠清的情况下或受精神病态支配的自杀(如幻觉妄想中的自杀等)有根本区别。
日本自杀研究所心理专家认为,日本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意外事故,第二位就是自杀。
以19~29岁年龄组为例,特别是20~24岁这一年龄档自杀人数占全国自杀人数的22%,壮年期自杀率要少多了,可到老年期又升高丁,65~69岁这一档自杀率的最高峰达35‰。
在日本,自杀者呈持续上升势头,1997年之前每年自杀者在两万至2.5万人之间,1998年以来,已连续4年突破3.1万人,2001年达31042人,引起日本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有:
健康问题、经济困难和家庭问题。
在美国,自杀也列入了10大死亡原因之中。
在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是32.46万人,其中女性自杀率高居世界第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到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
情绪危机的心理疏导技巧
心灵咖啡网 发布时间:
2008-09-04 责编:
网络
心理标签:
情绪危机,心理疏导,压力与危机688人看过 | 0人评论
平时生活事件中的情绪危机者是很多的,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心理障碍者进行危机心理疏导抢救,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因此,除正确地处理好偶发事件外,对那些具有情绪危机萌芽者作周密的观察和适当的心理疏导,稳定他们的情绪,预防和消除激情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
平时生活事件中的情绪危机者是很多的,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心理障碍者进行危机心理疏导抢救,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因此,除正确地处理好偶发事件外,对那些具有情绪危机萌芽者作周密的观察和适当的心理疏导,稳定他们的情绪,预防和消除激情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
情绪危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的历史及当事人的动机需要,文化教养,性格特征,成长经历等,一般表现如下:
1.当事人突然陷入极端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绪 危机 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