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商业计划书.docx
- 文档编号:30107744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151.96KB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商业计划书.docx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商业计划书.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商业计划书
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
商业计划书
1、计划概要………………………………………………………………………4
1.1项目动因………………………………………………………………………4
1.2产品及技术介绍………………………………………………………………5
1.3行业现状………………………………………………………………………6
1.4目标市场的容量与前景………………………………………………………7
1.5产品制造工艺及规模………………………………………………………………………9
1.6市场营销………………………………………………………………………9
1.7管理层…………………………………………………………………………9
1.8企业发展目标…………………………………………………………………10
1.9要求投资金额…………………………………………………………………10
1.10投资回报预测………………………………………………………………10
1.11结论…………………………………………………………………………11
2、产品与技术……………………………………………………………………11
2.1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1
2.2产品的工艺及特点………………………………………………………11
2.3产品的建设规模及品种…………………………………………12
2.4产品的技术工艺方案………………………………………………16
3、市场分析………………………………………………………………………30
3.1市场现状………………………………………………………………………30
3.2目标市场定位…………………………………………………………………39
3.3目标市场容量…………………………………………………………………41
3.4目标市场供需及价格优势…………………………………………………………46
3.5结论……………………………………………………………………………48
4、竞争分析………………………………………………………………………49
4.1竞争优势…………………………………………………………………49
4.2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2
4.3结论……………………………………………………………………………56
5、市场营销………………………………………………………………………56
5.1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及目标……………………………………………………56
5.2营销策略定位…………………………………………………………………60
5.3具体营销策略…………………………………………………………………60
5.4项目实施进度…………………………………………………………………61
6、管理团队………………………………………………………………………63
6.1组织结构………………………………………………………………………63
6.2核心人物简历…………………………………………………………………64
6.3部门职能………………………………………………………………65
6.4生产班制及定员………………………………………………………………………66
6.5员工的来源及培训………………………………………………………………67
7、财务分析………………………………………………………………………68
7.1计算方式……………………………………………………………………68
7.2成本估算………………………………………………………………………69
7.3财务评价…………………………………………………………………………71
7.4小结………………………………………………………………………………73
7.5主要财务报表…………………………………………………………………………74
8、资金需求………………………………………………………………………75
8.1资金需求数额………………………………………………………………75
8.2融资方式…………………………………………………………………75
8.3投资地点……………………………………………………………………75
8.4资金使用安排………………………………………………………………79
9、风险及对策…………………………………………………………………79
9.1政策风险……………………………………………………………………79
9.2技术风险……………………………………………………………………80
9.3生产管理风险………………………………………………………………80
9.4市场风险……………………………………………………………………81
10、资金的退出…………………………………………………………………82
10.1退出方式…………………………………………………………………82
10.2退出时机…………………………………………………………………82
11、结论…………………………………………………………………………82
一、计划概要
本投资计划书包括计划概要、产品与技术、市场分析、竞争分析、市场营销、管理团队、财务分析、资金需求、风险与对策、资金的退出以及最后总结,共十一个部分。
1.1项目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又与现代化工业和高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和活跃的产业部门之一,产业相关性和带动性强,市场潜力大。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石化和化工产品市场容量巨大,而国内自给率很低。
预计未来十年国内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仍保持6-8%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中国的市场资源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巨大的潜在市场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化工产业具有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特点,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
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建立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化工行业上下游一体化是提高竞争能力、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大批的资金(包括民营资金)流入了氯碱行业。
他们瞄准了本土的丰富资源优势,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进入烧碱市场,构成了对现有厂商的威胁。
例如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开始筹建50万吨/年PVC及40万吨/年烧碱装置;新疆石河子化工城规划建设40万吨/年PVC及32万吨/年离子膜法烧碱;由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合作成立的中化三联塑胶(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建24万吨/年PVC及24万吨/年烧碱项目等。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现有生产厂商必须加速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更新技术,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才能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1.2产品及项目介绍
烧碱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其最初的用途是从制造肥皂开始,逐渐用于轻工、纺织、化工等领域。
随着制铝工业及60年代后期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下游产品已达到900多种。
另外,在烧碱生产过程中所联产的氯气、氢气也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化肥、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肥、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等有强劲的需求。
本项目建设所在地——XX省XX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区及周边地区,对烧碱、液氯、次氯酸钠、氢气的需求量大,而在生态化工园区没有烧碱生产企业。
本项目依托生态化工园区良好的建厂条件、相邻XXXX盐业公司丰富价廉的原盐资源,以及XX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拥有的资金、管理优势,采用先进、成熟、清洁工艺的离子膜法技术生产烧碱、液氯、氢气、次氯酸钠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东华瑞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拓展业务、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十分有益。
因此,XXXX投资公司根据我国和世界经济形势和化工行业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化工产业基地化布局和集约化的建设模式,依托XX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良好的建厂条件,以及生态化工园区及周边地区企业对烧碱、液氯、氢气、次氯酸钠等化工产品的需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价廉的原盐、水资源,发挥自身掌握的资金、项目管理优势条件,提出建设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其中一期工程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对于整合生态化工园现有化工产业,形成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生态化工园的发展水平,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投资较大,产品品种众多,与生态化工园及周边企业能有效形成产业链的合理“链接”关系,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功能,可有效地带动上、下游多种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化工园的循环经济,推动XX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XX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
1.3行业现状
国际方面:
全世界有500多家氯碱公司,2005年总生产能力约为5955.3万吨/年,其中14家大氯碱公司占了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5%,最大的6家分别是Dow化学、西方化学、ICI、PPG工业、Solvay和Bayer公司。
2004年~2006年世界烧碱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约为1.1%,其增长集中在亚洲、中东和非洲,其中亚洲增幅为2.6%,中东增幅为4.7%,而南、北美及东、西欧地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负增长。
国内方面:
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我国烧碱生产企业共有大中小型共246家,总生产能力约在1340万吨,遍及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
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于沿海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较少。
我国1999年和2000年产量分别达556.9万吨和667.9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9.5%和19.9%,其增长幅度较大。
到2005年烧碱产量达到1240万吨,1998~2005年烧碱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3.57%,说明近几年聚氯乙烯的快速发展对氯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刺激了烧碱的生产,使其产量大幅提高。
2006年1-6月,我国烧碱产量已经达到了717.8万吨,同期增长了20%。
1.4目标市场的容量与前景
本项目离子膜烧碱产品中考虑生态化工园区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状况,直接以32%液碱产品销售,而31%高纯盐酸主要供装置自用。
液氯产品装钢瓶供生态化工园区及周边地区市场。
10%次氯酸钠产品供生态化工园区及周边地区市场。
氢气产品供相邻的阜宁化肥厂。
其他地区市场概况:
华北华东地区: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这两个地区有着发达的纺织、造纸以及化工和医药行业(其中华东以浙江省为代表纺织印染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因此是我国烧碱生产领域具有关键性的地区。
在这两个区域内,烧碱生产一直是产需两旺,两个区域合计产能占全国的63%左右,2005年合计总产量为760.1万吨。
华南地区:
包括两广和江西、福建省,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0%,2005年总产量为96.9万吨。
其中南化股份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氯碱企业,目前拥有16万吨/年烧碱、6万吨/年PVC生产能力,其烧碱产能占广西地区的75%左右,在华南地区形成了局部垄断。
该地区其他氯碱企业规模很小,近期内无扩产计划,并且华南地区的电力紧张形势与往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该地区因电价高已经不适于高能耗的氯碱企业的生存。
因此,华南地区的烧碱货源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有资料预测该地区2006年烧碱需求量为100万吨/年,需求缺口在60万吨/年左右。
这就给其他地区创造了向该地分流烧碱的机会。
西部地区:
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和宁夏。
合计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能的14%,2005年总产量为162万吨。
华中地区:
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
2005年合计烧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1%。
2005年产量为142.6万吨。
东北地区:
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合计烧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5%,2005年总产量为78.5万吨。
综合市场概况:
全球液氯在各行业比重及年均增长速度为:
EDC/VCM占35%,年均增长4.6%;纸和纸浆占5%,年均增长-5%;有机化工占32%,年均增长2.8%;无机化工占22%,年均增长1.8%;水处理占6%,年均增长1.5%;氯气总需求量以2.5%速度增长。
1.5产品制造工艺及规模
本项目以固体盐为原料生产烧碱,目前盐水精制有传统的澄清桶工艺与薄膜液体过滤工艺两种工艺。
本项目推荐采用薄膜液体过滤工艺。
薄膜液体过滤工艺特点是流体经过滤元件,固液分离一次完成,得到几乎不含固态物质的液体。
与传统的澄清桶工艺相比,薄膜液体过滤工艺改变传统的钙镁同时去除,而是先除镁和有机杂质,然后用膜过滤除去钙离子。
也正由于粗盐水中的杂质是分别去除的,该工艺对原盐的要求低于传统澄清桶工艺,能克服国内盐质不佳(大部分原盐镁含量较高)且不稳定的缺点。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根据市场需求将分两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
1.6市场营销
我们将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巩固已有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建设好销售队伍;以适度的生产规模(追求差异,强调成本优势),获取首先行动的优势(如制定行业标准、获取政府专门基金支持)快速进入市场,向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优异的产品,获取超常利润;同时做好销售人员的激励工作,保证销售人员具有很高的积极性;维护好本企业同政府部门尤其是化工主管部门的良好关系;积极开发研制改进适销对路的产品、合理定价、作好促销工作、相信我们产品一定能顺利的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1.7管理层
本项目建成后,成立项目公司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项目公司设总经理1人,全面主持、组织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财务等工作,设副总经理1人(分管生产)、总工程师1人、总经济师1人、总会计师1人由总经理聘用,将协助总经理工作。
同时,营销、研发部门作为主要部门,为企业的运营增添动力。
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
总工程师----负责加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主持技术、生产的全面工作;
营销中心经理----负责产品的销售,获得合理的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售利润;
研发中心经理----负责生产中的技术支持,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技术领先;
人力资源中心----主要负责公司全体员工招聘、录用、绩效考核以及培训;
总会计师----主要负责会计、出纳以及向公司提供财务数据分析;
总经济师----负责企业的资本运做和绩效审计。
1.8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建设成为氯碱行业的领先者,培养起一支一流的持续创新的管理团队,使得产品技术稳定,市场营销网络成熟;
年均销售收入可实现51481万元。
1.9要求投资金额
为了实现我们的经营目标,本项目总共需要获得44137万元人民币作为企业开办费用、流动资金、和首期固定资产投资。
1.10投资回报预测
1投资利润率(年平均)11.54%
2投资利税率(年平均)18.01%
3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54.13%
1.11结论
这是一个极富有生命力的产品,永续经营几乎没有风险。
总而言之,由于我们已有的技术优势加上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投资,这一项目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二、产品与技术
2.1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烧碱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最初的用途是从制造肥皂开始,逐渐用于轻工、纺织、化工等领域。
随着制铝工业及60年代后期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下游产品已达到900多种。
目前,工业上生产烧碱的主要方法为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交换法。
其中,离子膜法以其能耗低、无污染、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代表着当今氯碱工业的发展方向。
本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拉动XX县乃至XX地区的经济增长,充分体现化学工业的龙头作用,实现化工行业和其它相关行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可进一步加强苏北地区资源、市场和科技、人才方面的交流,促进生态化工园内各企业之间紧密合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构筑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结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形成具有当地资源和区位特色的化学工业格局。
2.2产品的工艺特点
本项目以固体盐为原料生产烧碱,目前盐水精制有传统的澄清桶工艺与薄膜液体过滤工艺两种工艺。
传统的盐水精制工艺是先将粗盐水加精制剂反应后经澄清桶澄清,再经砂滤器和α-纤维素预涂型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螯合树脂塔系统。
该工艺所需澄清桶庞大、占地多。
此外,该工艺对原盐品质要求较高,为了达到好的澄清效果,原盐中Ca/Mg要大于1。
该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成熟、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薄膜液体过滤工艺特点是流体经过滤元件,固液分离一次完成,得到几乎不含固态物质的液体。
与传统的澄清桶工艺相比,薄膜液体过滤工艺改变传统的钙镁同时去除,而是先除镁和有机杂质,然后用膜过滤除去钙离子。
也正由于粗盐水中的杂质是分别去除的,该工艺对原盐的要求低于传统澄清桶工艺,能克服国内盐质不佳(大部分原盐镁含量较高)且不稳定的缺点。
其缺点是流程较长、操作较复杂。
上述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国内氯碱厂中均有使用。
从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来看,两种工艺基本相当,薄膜液体过滤工艺的投资比澄清桶工艺略高,但运行费用略低于澄清桶工艺。
根据最近几年薄膜过滤工艺在国内氯碱厂中的广泛使用情况,本项目推荐采用薄膜液体过滤工艺。
2.3产品的建设规模及品种
根据市场调研,本项目确定建设总规模为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拟分两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为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
(1)建设规模:
详见下表2-3-1。
表2-3-1本项目装置建设规模
序号
名称
建设总规模
一期工程建设规模
备注
1
离子膜烧碱
30万吨/年
15万吨/年
折100%NaOH计
2
高纯盐酸
6万吨/年
3万吨/年
折31%HCL计
3
液氯
28万吨/年
14万吨/年
4
次氯酸钠
5万吨/年
2.5万吨/年
折10%NaClO3计
(2)操作时间
本项目设计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
(3)产品产量及商品量
本项目一期工程产品产量及商品量见下表2-3-2。
表2-3-2一期工程产品产量及商品量(万吨/年)
序号
产品名称
产量
商品量
备注
1
32%烧碱
15
14
折100%NaOH计
2
液氯
1.08
3
高纯盐酸
2.40
折31%HCL计
4
10%次氯酸钠
2.0
5
氢气
0.375
0.355
折100%H2计
产品品种及规格
(1)32%液碱产品
32%液碱产品执行国家标准GB/T11199-89优级品,详见下表。
表2-3-332%液碱标准(GB/T11199-89)优等品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1
氢氧化钠(NaOH)%
≥32%(wt)
2
氯化钠(NaCl)%
≤40ppm
3
三氧化二铁(Fe2O3)%
≤3ppm
4
碳酸钠(Na2CO3)%
≤0.04%(wt)
5
氯酸钠(NaClO3)%
≤0.002%(wt)
(2)液氯产品
液氯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5138-1996一等品,详见下表。
表2-3-4液氯标准GB/T5138-1996
指标名称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氯含量%(V/V)≥
99.8
99.6
99.6
水分含量%(m/m)≤
0.015
0.030
0.040
(3)高纯盐酸
高纯盐酸标准执行原化工部标准HG/T2778-1996优级品,见下表。
表2-3-5高纯盐酸规格HG/T2778-1996
指标名称
指标
优级品
合格品
总酸度(以HCl计)%≥
31.0
31.0
钙(以Ca+计),mg/l≤
0.30
0.50
镁(以Mg+计),mg/l≤
0.07
0.20
铁(以Fe+计),mg/l≤
0.30
3.0
蒸发残渣,mg/l≤
25.0
20.0
游离氯,mg/l≤
20.0
60.0
(4)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2498-1993II型,详见下表。
表2-3-6次氯酸钠规格GB/T2498-1993
指标名称
指标
I型
II型
III型
有效氯含量%(以氯计)≥
13.0
10.0
5.0
游离碱含量%(以NaOH)
0.1-1
0.1-1
0.1-1
铁含量%≤
0.010
0.010
0.010
(5)氢气
氢气产品执行企业标准,详见下表。
表2-3-7氢气产品规格
序号
项目名称
指标
备注
1
H2%
≥99.9
2
压力MPa.G
≥0.1
2.4产品的工艺技术方案
2.4.1工艺介绍
一次盐水工艺
(1)盐水精制工艺
本项目以固体盐为原料生产烧碱,目前盐水精制有传统的澄清桶工艺与薄膜液体过滤工艺两种工艺。
传统的盐水精制工艺是先将粗盐水加精制剂反应后经澄清桶澄清,再经砂滤器和α-纤维素预涂型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螯合树脂塔系统。
该工艺所需澄清桶庞大、占地多。
此外,该工艺对原盐品质要求较高,为了达到好的澄清效果,原盐中Ca/Mg要大于1。
该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成熟、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薄膜液体过滤工艺特点是流体经过滤元件,固液分离一次完成,得到几乎不含固态物质的液体。
与传统的澄清桶工艺相比,薄膜液体过滤工艺改变传统的钙镁同时去除,而是先除镁和有机杂质,然后用膜过滤除去钙离子。
也正由于粗盐水中的杂质是分别去除的,该工艺对原盐的要求低于传统澄清桶工艺,能克服国内盐质不佳(大部分原盐镁含量较高)且不稳定的缺点。
其缺点是流程较长、操作较复杂。
上述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国内氯碱厂中均有使用。
从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来看,两种工艺基本相当,薄膜液体过滤工艺的投资比澄清桶工艺略高,但运行费用略低于澄清桶工艺。
根据最近几年薄膜过滤工艺在国内氯碱厂中的广泛使用情况,本项目推荐采用薄膜液体过滤工艺。
(2)盐水脱除SO42-方案
盐水脱除SO42-的方法中常用传统的化学品法和膜分离法。
A.化学品法
氯化钡法或氯化钙法是目前化学品法脱除SO42-工业应用中使用较多的两种方法,投资低,但运行成本(化学品消耗)较高。
氯化钡法是目前化学法脱除SO42-工业应用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BaCl2与SO42-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BaSO4沉淀而达到去除盐水中SO42-的目的,其工艺操作简单,去除SO42-效果较好,具有成熟、可靠等特点。
但氯化钡法具有以下弱点,氯化钡有较强的毒性,储存要求较高;使用成本较高。
若采用氯化钙法脱SO42-,其原理和氯化钡法相同,但由于硫酸钙微溶于水,故加入氯化钙需过量,因而精制剂—碳酸钠的加入量需相应增加,另外,由于氯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同时加入同一反应器,故除SO42-和除Ca/Mg必须分开进行,使过程变得复杂,设备投资加大,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30 离子 烧碱 项目 一期 工程 商业 计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