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 文档编号:30095053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1.66KB
宜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宜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1、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凡在题本上作答者
一律不计分。
3、考试题本属于绝密材料,考完后原数回收,严禁带出考场。
一、判断题(每小题分,共10分)
1、从古到今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在原始社会,教育是不具有阶级性的,因为那时并不存在国家,但是自从有了国家,教育便为之服务,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地,所以学校便为统治阶级服务,政治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促进这政治的发展。
2、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已从量性评价逐渐转向质性评价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要关注过程的评价,而不要只关注结果,量性评价相当于总结性评价,即学习结束后的一个评价,而质性评价更加关注在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身心成长,所以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逐渐转向为质性评价。
3、审美需要是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之一。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五分法,一种是七分法,五分法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
七分法就是在社交需要后求知的需要与审美的需要,审美需要和求知需要包含在社交需要里,所以正确。
4、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实现的过程,与“自我”
的形成无关。
A.正确B.错误解析:
错误。
人本主义注重以人为本,自我的形成是自我实现的一个基础,自然二者是都要强调的。
5、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而不具有生产性。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教育可以对人力进行再生产,同时教育对科技、对知识等都具有再生产的作用,所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6、习得性无助感就是学习没有力气的感觉。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任听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所以不是指没有力气的意思。
7、外铄者强调个体的环境影响,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洛克、华生,不仅强调个体受环境的影响,还强调教育对人的影响,即是环境决定论与教育万能论。
8、智力技能又叫心智技能,也称智慧技能或思维操作。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智力技能即听说读写,是相对与操作技能提出来的,智慧技能主要用于心智或者思维即可完成,所以智慧技能也叫心智技能等。
9、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对国家选拔人才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科举制度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古对今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如我们现在公务员考试,高考都受着科举制度的影响。
10、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或者替代学习。
11、顿悟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关于学习的实质。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格式塔学派的核心是顿悟。
是通过苛勒做的大猩猩够香蕉的实验来论证的。
12、思路可贵,又可畏,表明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定势在生活中存在于方方面面,比如说我们惯用的世界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但是定势分两种形式适合定势和思维定势,适合定式指的是用已有的思
维对一些事情快速的做出正确的反应,而错觉定式会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定势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13、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原动力。
A.正确B.错误
解析6:
正确。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原动力。
14、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不但要改革教法,还要研究学法。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改革中,教法和学法同样重要,我们不但要改革教法,还要改革学法。
15、因为职业特点,教师道德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道德的标准是唯一的,不具有两重性,所以无论是社会公德还是个人私德,道德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教师道德都不具有两重性。
16、学校放学后随意留学生补课,是教师负责的表现。
A.正确B.错误解析:
错误。
身心健康权包括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作业量,所以放学后随意留学生补课,侵犯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并不是教师负责的表现。
17、课堂提问学生答不上,或者答错了,惩罚学生是严师出高徒的表现。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课堂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便是没有认真学习,也不宜都使用惩罚,学生的气质类型不一样,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
18、有人说:
“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鱼塘”。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内容。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上的一个要求。
19、“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教育法》的内容,也是现
行的教育方针。
A.正确B.错误
解析:
正确。
这是《教育法》的规定。
要注意和1999年《决定》内容相互区分。
20、在个体发展中,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在青年期。
A.正确B.错误
解析:
错误。
品行不良一般出现在少年期,青年期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0分)
21、前苏联的()首次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使这种人养成各种最优秀的品质。
A.马卡连柯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D.克鲁普斯卡娅
解析:
B。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2、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习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
力和:
A.领导能力B.生理能力
C.学习成绩D.人际关系
解析:
A。
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习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领导能力。
2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
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赞可夫
解析:
B。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着有《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24、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知识称之为:
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解析:
C。
加涅的学习结果共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
能和态度。
其中言语信息即是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知识。
25、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A.表美B.道美
C.风格美D.形体美
解析:
B。
师表美即是为人师表,其内涵即是内在的道德美,内涵美,并非是外在的。
所以排除A、C、D。
26、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100+15X(X-X)/=MA/CAX100
=100+SD/15X(X-X)=CA/MAX100
解析:
B。
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乘以一百即为智商公式。
MA是智力年龄,
CA是实际年龄。
27、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是:
A.海德B.维纳C.凯利D.罗特
解析:
A。
最早研究归因的是海德,在1958年,维纳是1974年所以更早的是海德。
28、个体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就是:
A.自我概念B.自尊C.自卑D.意识
解析:
A。
个体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看法就是自我概念。
29、“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解析:
Co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终身性,“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便体现这一点。
30、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其固定格式是:
A.四书五经B.八股文C.神学D.六艺
解析:
Bo明代,科举考试开始走向了形式化,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组成。
所以名字叫做八股文。
31、“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口欲言而未
能之貌”就是:
A.愤B.悱C.启D.发
解析:
B。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朱熹进行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
32、《学记》提倡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要激励学生,不要压制学生,意思就是:
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
解析:
C。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所以此题选择C。
33、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为从
领导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反映了: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D.个人主观决定论
解析:
B。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切是刺激反应的连接,所以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3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
解析:
D。
杜威的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35、《普通教育学》是世界第一本科学教育学,它是一本最早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着作,其作者是教育家: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
解析: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36、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解析:
B。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7、“知识就是力量”的前提是:
A.记住知识B.理解知识C.内化知识D.创造知识
解析:
A。
“知识就是力量”前提是记住知识,记住知识之后才是理解知识,创造知识。
38、弱智儿童的明显特征是普通智力和()都落后于同龄儿童。
A.创造能力B.思维能力
C.社会适应能力D.想象能力
解析:
C。
弱智儿童是普通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落后于同龄儿童,普通智力包括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9、奥苏贝尔认为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是:
A.概念记忆B.概念同化C.概念理解D.概念运用
解析:
B。
奥苏贝尔提出认知同化理论,其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一种连接,主要指新旧知识的一种连接,即一种概念上的同化。
40、使学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植物的茎,它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逐渐分化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D.整合协调原则
解析:
D。
奥苏贝尔两个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是原有知识的一种整合,所以选择整合协调原则。
41、在一个班集体内部,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
A.小组竞争B.群体内竞争C.群体间竞争D.集体竞争
解析:
C。
班级的小组属于分散的群体,不同小组属于不同的分散群体,所以不同小组的竞争属于群体间的竞争。
42、从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解析:
C。
心理起源说强调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
43、归因总是与()联系在一起的。
A.干什么B.谁C.怎么样D.为什么
解析:
D。
归因总是与为什么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失败,归因就是查找失败的原因,即是为什么?
44、以教师为中心,以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A.传统教育思想B.现代教育思想
C.古代教育思想D.近代教育思想
解析:
A。
这三中心是赫尔巴特提出来的,这三中心指的是传统教育思想是与杜威的新三中心相对应的,新三中心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45、下面是对学习策略的解释,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A.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解析:
A。
学习策略不等于学习方法,而是包括学习方法。
46、下面迁移中,那种迁移一旦形成,便保持牢固,甚至终身不忘。
A.正负迁移B.水平迁移
C.知识迁移D.技能迁移解析:
D。
技能迁移如用筷子,吸烟,一旦学会,便不会轻易忘记。
47、心理学上“水上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D.关系转换说
解析:
C。
贾德的概括化说或者经验累化说,“水上击靶”实验所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也叫做经验类化说。
48、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解析:
B。
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内容。
49、内驱力和()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
A.外驱力B.诱因C.平衡性D.奖励
解析:
B。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内驱力)与学习期待(学习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50、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B.学校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
解析:
B。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人主观能动性是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是物质前提,
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51、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5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动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
B。
0-2感知运算阶段。
2-7前运算阶段,所以5岁是前运算阶段
52、七十二行,行行有规,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着特征是:
A.爱岗敬业B.清正廉洁
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
解析:
C。
为人师表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与其他,所以显着特征是为人师表。
53、伴随道德认知产生,并推动人的道德行为的是:
A.道德情感B.道德信念
C.道德评价D.道德行为
解析:
A。
伴随着道德认知,并推动人的道德行为的是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54、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这主要由:
A.社会舆论决定的B.传统习俗决定的
C.法律法规决定的D.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解析:
D。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为人师表是教师在教学中的
55、“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句话反映了: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解析:
D。
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育性原则。
56、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
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解析:
D。
身正和身不正都是以身作则,所以选D.
57、()是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A.自学法B.比较研究法C.调查研究法D.系统思考法
解析:
C.调查研究法的定义即为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
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58、下列哪一种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母本”:
A.义务教育法B.教师法C.教育法D.民办教育法
解析:
C教育法是教育法体系的母本。
59、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这种学习是: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
解析:
C。
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是发现学习。
60、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所确定的: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社会地位D.文化地位
解析:
C。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所确定的社会地位
三、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分,共60分)
61、学校子系统包括的基本因素有: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师D.教育影响
解析:
ABD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62、校园文化的内容有:
A.校风校貌B.名言警句C.校史文化D.班规校纪
解析:
ABCD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具体的的内容有校风校貌、名言警句、校史文化、班规校纪等、规章制度等。
63、人的本质特点在于()的统一。
A.自然性与社会性B.交往性和道德性
C.受动性与能动性D.选择性与创造性
解析:
AC人的本质特点在于自然性与社会性,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64、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的人格特征
A.不诚实B.依赖C.唯我独尊D.懦弱
解析:
ABCD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下会形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强势派唯我独尊和不诚实,另一种是保守派依赖和懦弱。
65、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和:
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D.研究生教育
解析:
ABC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66、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课程内容的丰富B.课程改革的控制
C.课程科目的增多D.课程结构的更新
解析:
AD文化发展促进知识和结构的更新,文化发展知识的在生产,进而更新结构,所以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
67、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辩证法B.文法C.修辞D.四书五经
解析:
ABC古希腊的七艺分为三科四学,三科即是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68、美国当代着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解析: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将其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解析:
ACD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对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分别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69、程序性知识包括: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创造性知识解析:
ABC程序性知识包含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70、直观教学包括()直观。
A.实物B.模像C.思维D.语言
解析:
ABD直观教学原则分为实物直观、言语直观、模像直观
71、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其理由
A.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的D.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解析:
ABCD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其他的工作是围绕教学来进行的,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72、学生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其特殊在于它是一种()认识。
A.间接的B.经验的C.复杂的D.简捷的
B.解析:
ABCD学习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其特殊性是间接的、经验的、复杂的、简捷的
73、人的晶体智力: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解析:
AD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
与流体智力相对应。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二十岁到三十岁达到顶峰。
74、德育过程是()的过程。
A.培养知情意行B.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
C.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D.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解析:
ABCD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
促进学生品德矛盾的的积极转化。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75、智育就是()的教育。
A.培养人才B.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C.形成基本技能D.发展学生智力
解析:
BCD智育可以传授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人才并不是智育的主要目的。
7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群众性活动和:
A.科技活动B.文艺活动
C.小组活动D.个体活动
解析:
CD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
77、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道德教育D.社区教育
解析:
ABD三结合教育是家庭、学校、社区教育。
78、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和途径有:
A.互访B.家长会C.民主评议D.家长委员会
解析:
ABD家校配合的方式是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民主评议并不属于家校合作的途径。
79、如果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做到了(),那么学校教育质量才会有保障。
A.环境和谐、氛围温馨B.方法科学
C.以身作则D.要求一致
解析:
ABCD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率先垂范的作用。
孩子环境和谐、氛围温馨这样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
方法科学可以让学校教育事倍功半。
身教重于言教,所以以身作则很重要。
家校要求一致可以让学校教育发展的更好。
80、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字形对学习英语字母字形的影响
D.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读音对学习英语字母读音的影响
解析:
ABC正迁移是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前三项均是有促进作用。
D是负
迁移。
81、积极归因训练包含的内容是:
A.运气归因B.情绪归因C.努力归因D.现实归因
解析:
CD运气归因和情绪归因属于不可控的,偶然的消极归因。
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属于可控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所以属于积极归因。
82、加涅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成以下几类:
A.言语信息的学习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
解析:
ABCD加涅共分为五类。
分别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83、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识发展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
ABCD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将儿童的认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感知运动阶
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84、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包括:
A.成分性智力B.经验性智力
C.实践性智力D.情境性智力
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宜宾 教师 招聘 考试 教育 公共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