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答案解析4.docx
- 文档编号:30094215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65.19KB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答案解析4.docx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答案解析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答案解析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
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
C.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
D.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4.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5.做家务劳动是同学们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往保温瓶里灌热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
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
6.弹奏冬不拉时,用大小不同的力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7.学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部门的号召,从2月10日起利用网络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各科老师轮番上阵网络直播,下列物理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同学们听出熟悉的老师声音时异常兴奋,同学能区分出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老师们声音音调不同
B.老师在讲到关键点时,通过提高声音频率的方式来达到增大音量,强调重点知识的目的
C.同学们听课时会要求正在用手机看视频的爸爸戴上耳机,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同学们通过听网课获取知识,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8.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
以下关于减弱噪声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外工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最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
C.在城市里有的地方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如图所示的小姑娘正在拉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关于二胡演奏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B.二胡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10.威风锣鼓是山西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时,鼓、锣、铙、钹共鸣齐奏,鼓声响彻云霄,气势恢宏,下列关于锣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入人耳
B.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区分出鼓声、锣声主要是靠音调不同
D.铿锵的鼓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11.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1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
13.图甲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防止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______对人眼的伤害;图乙是医院里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诊断仪帮助医生检查病人体内脏器的情景,这是利用声音可以__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
14.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次声波,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_______大,有些同学感觉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____次的音调低,第___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______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6.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音调___不同的,音色___不同的。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调____不同的,响度___不同的。
(以上都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7.如果反射的声波在直接传入人耳中的声波终止____秒以后传入人耳中,人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如果两种声波先后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这个时间,人耳就无法区分它们,听到的声音会_____或_____。
18.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情,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结石。
由此可知,声波实际上是通过介质传播声源振动的______和_______。
19.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
观众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
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
20.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1.1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m,汽车速度是______m/s。
(已知此时气温是15℃)
三、解答题
21.一辆客车在某公路直线路段上匀速行驶,需通过其正前方的高山悬崖下的隧道,距山涯s1时进行鸣笛测试,经4s后听到回声,且此时距山崖s2=660m,已知声速为340m/s,
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
(2)客车鸣笛时到悬崖的距离s1;
(3)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2.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底部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4秒被探测仪接收,求探测处到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23.2020年8月27日,我国自主设计075大型两栖攻击舰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航行试验,该舰采用直通甲板设计,具有4个直升机起降点,在机库下还设置有巨大的坞舱,最高航速22节(1节=2km/h),该大型两栖攻击舰安装先进声呐系统。
求:
(1)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最高航速为多少m/s?
(保留两位小数)
(2)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以最高航速匀速直线航行180min,可航行多远?
(3)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在水面处,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则该处海深是多少?
24.一辆在某公路上以最高限速(如下图)匀速行驶的汽车,其正前方有一座山,此时汽车鸣笛,经2s后司机听到回声,请问
(1)从鸣笛至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多远?
(
,按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25.在长为918m的某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间隔2.52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声音在该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该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
26.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再经过1.5s听到爆炸的声音,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
则:
(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多少米?
(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A.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故A正确;
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响度,故B错误;
C.关上窗户可以减弱噪声,但不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授课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C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三大类,因为水能够传播声音,所以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可研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即减小不必要的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B
【分析】
声音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而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声音可以用来击碎身体内的结石,故B正确;
C.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4.A
解析:
A
男中音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高音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音调逐渐升高水壶就像一个笛子一样,你往里面到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
故选A。
6.C
解析: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用力大的时候弦振动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用力小的时候弦振动的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C。
7.D
解析:
D
A.每个发声体的音色都不同,同学能区分出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老师们声音音色不同,故A错误;
B.老师在讲到关键点时,通过增大声带振动幅度,从而提高声音响度来达到增大音量的目的,故B错误;
C.要求正在用手机看视频的爸爸戴上耳机,这是在声源处阻值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同学们通过听网课获取知识,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D
【分析】
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片、从传播过程、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在教室外要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同时影响了听课,故B错误;
C.在城市里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检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
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A
【分析】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
(3)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从物理学角度出发,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出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振动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故C错误;
D.根据从环保角度出发的噪声定义可知,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二胡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
A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入人耳,故A正确;
B.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不同的发声体由于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区分出鼓声、锣声主要是靠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叫噪声,故铿锵的鼓声可能会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1.A
解析:
A
【解析】
解答: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继续传播出去,所以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符合题意;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不符合题意;C.次声波的频率较低,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不能听到次声,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无关,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但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12.D
解析:
D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人耳能够听到军鼓的声音,而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故B错误;
C.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物体材料不同,音色不同。
故C错误;
D.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两者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紫外线超声波传递信息
解析:
紫外线超声波传递信息
[1]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故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2][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院里利用超声波诊断仪帮助医生检查病人的体内脏器,故选填超声波和传递信息。
14.响度人耳
解析:
响度人耳
[1]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响度大。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而有些同学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5.一一20
解析:
一一20
[1][2]音叉振动的快慢和振动幅度的大小是用转换法,通过乒乓球来体现的,乒乓球弹得远说明振幅大,响度大,乒乓球弹得快说明频率高,音调高。
第一次乒乓球弹得慢,说明音调低;第一次乒乓球弹得远,说明响度大,敲得重。
[3]低于20Hz声音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所以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20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6.不一定一定一定不一定
解析:
不一定一定一定不一定
[1][2]钢琴和小提琴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一定是不同,但发出的音调取决于它们琴弦振动的快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3][4]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即音调;女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调一定不同的,女高音的音调高,男低音的音调低,但二者的响度取决于声带振动的幅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7.1加强延长
解析:
1加强延长
[1]实验表明: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
[2][3]如果距离太小,两种声波先后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回声与原声叠加,使原声加强或者延长,人耳就无法区别它们。
18.信息能量
解析:
信息能量
[1][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由此可知,声波实际上是通过介质传播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
19.音色音调
解析:
音色音调
[1]不同的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乐器;
[2]调节琴弦的松紧,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20.34
解析:
34
(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
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
s2=v声t2=340m/s×0.15s=51m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
s′=s1-s2=85m-51m=34m
(2)这34m共用了:
t′=△t-t1+t2=1.1s-0.25s+0.15s=1.0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三、解答题
21.
(1)1360m;
(2)700m;(3)10m/s
(1)由v=
可得,声音在4s内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4s=1360m
(2)由题意知,s声=s1+s2,则
s1=s声
s2=1360m
660m=700m
即客车鸣笛时到悬崖的距离为700m。
(3)由题意知,客车在4s内通过的路程
s车=s1
s2=700m
660m=40m
客车的速度
v车=
=
=10m/s
客车的速度为10m/s。
答:
(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是1360m;
(2)客车鸣笛时到悬崖的距离是700m;
(3)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10m/s。
22.3000m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到海底的时间为:
由
得,探测处到海底的深度是:
s=vt=1500m/s×2s=3000m
答:
探测处到海底的深度是3000m
23.
(1)12.22m/s;
(2)132km;(3)4500m
解:
(1)最高航速为22节,则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最高航速为
(2)根据
可得,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以最高航速匀速直线航行180min的路程为
(3)超声波6s行进距离为
则该处海深为
答:
(1)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最高航速为12.22m/s;
(2)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以最高航速匀速直线航行180min,可航行132km;(3)该处海深是4500m。
24.
(1)40m;
(2)320m
(1)由图知,汽车的速度为
由
可知
(2)由
可知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由题可知鸣笛处距山的距离
此时车与山的距离为
答:
(1)从鸣笛至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0m;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320m。
25.
(1)2.7s;
(2)0.18s;(3)5100m/s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2)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该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为
(3)声音在该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为
答: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2.7s。
(2)声音在该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0.18s。
(3)声音在该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5100m/s。
26.
(1)510m;
(2)850m/s
(1)根据题意知道,模型爆炸(爆炸声开始传播)到射手听到爆炸声(传到人耳)用的时间是1.5s,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是
s1=v1t1=340m/s×1.5s=510m
(2)因为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所以,炮弹飞行的时间是0.6s,故炮弹运动的速度是
v2=
=850m/s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路程与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难点是确定爆炸的声音传播的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现象 易错题 初中 物理 年级 上册 第二 现象 测试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