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专题十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 文档编号:3009071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32.76KB
讲义专题十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讲义专题十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专题十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义专题十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考点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原因
2.表现
3.地位: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近代中国仍占主导地位。
4.影响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2.企业:
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厂。
3.分布
4.影响
思维发散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两次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凭借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向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刺激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文化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史料一 近代洋纱输入中国统计
“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
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商务通报
解读 鸦片战争以后,洋纱大量输入中国,因其质优价廉而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纺织带来极大冲击。
史料二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
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
解读 史料表明洋纱洋布传入,使中国传统手工业从业者大量破产失业,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自然经济瓦解,中国已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西方的经济入侵是变化的根源。
史料三 曾国藩说:
“……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解读 史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引进西方的技术,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和对抗外国势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史料四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史学家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解读 “旧轨”意指封建制度,“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对封建制度存在冲击作用的因素。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些对封建制度是一种冲击。
史论1 自然经济解体VS经济结构变动
(1)自然经济解体
“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的重大标志,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催化剂。
(2)经济结构变动:
指由单一自然经济变为五种经济成份并存:
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其中洋务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史论2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
(2)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4)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为军事等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5)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6)促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
1.(2013·重庆高考)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
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
“1843到1852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这一时期,列强还没有真正打开中国的市场;二是关键词“根本原因”,这一时期英国输华商品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抵制,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就是对外国商品需求很少。
2.(2013·北京高考)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
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答案 D
解析 材料题干主要说明19世纪末以来,洋纱大量进口,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大增,与此相关的只能选D项。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对洋纱的需求量增多。
3.(2012·安徽高考)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看,在钱庄资金转移中发生牵连的是内地商人、内地商人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在上海的分庄或商业伙伴、洋行或其代理人。
起因是内地商人购买上海洋行的洋货,中间的桥梁是钱庄,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目要求。
A项从材料中找不到依据;B项混淆了中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区别;C项也缺乏材料支撑。
4.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答案 C
解析 选项C中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后“机成布”的输入、销售冲击了“女布”的生产,即冲击了家庭纺织业,使得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故选项C可作为题中观点的直接证据。
选项A强调的是19世纪末“土布”冲击“洋布”;选项B为20世纪初某人对商业发展结果的看法;选项D为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强调厦门的棉织品滞销。
5.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
“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
”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答案 B
解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是受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及洋务运动刺激产生的,并不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故B项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图表类试题的“三看、两注意、一相联”
(1)“三看”:
一要看表头及出处。
确定图表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二要看图表中的项目。
根据题干设问,阅读图表数据信息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
化(升降)。
三要看图表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图表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
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
(2)“两注意”:
一注意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
二要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数据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
(3)“一相联”:
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
信息。
考点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
2.原因
3.表现
4.意义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春天
2.国民党
统治前期
民族工业
的短暂发
展
3.国民党
统治后
期萎缩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中国的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2.在斗争中
求发展
[思维导图] 近代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
[图解图示]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史料一 民国时期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解读 史料反映出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和掠夺给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机制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
提倡国货,实为解决民生问题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以期唤醒各界。
——1934年《时事大观》
解读 史料表明人民视实业救国为解决民生、提高国防实力、促进民族觉醒的途径,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史论 综合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近代政治变革、思想进步等几方面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如下图: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1.(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答案 C
解析 表中数据表明外资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在1914年和1915年迅速减少。
其原因除一战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辛亥革命以后,提倡国货运动,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抵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1912~1915年时间不符,故可排除。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义专题十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讲义 专题 十二 经济结构 变化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