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潮流计算.docx
- 文档编号:30084974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45.34KB
极坐标潮流计算.docx
《极坐标潮流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坐标潮流计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极坐标潮流计算
题目名称极坐标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系、专业
指导教师
2011年1月4日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1
1.1设计目的1
1.2设计要求1
1.3设计内容1
1.3课题分析1
第二章潮流计算设计题目2
第三章潮流计算算法及手工计算3
3.1潮流计算算法3
3.2关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手工计算4
第四章Matlab概述12
4.1Matlab简介12
4.2基本数学运算12
第五章潮流计算流程图及源程序13
5.1潮流计算流程图13
5.2潮流计算源程序14
5.3运行计算结果20
总结24
参考文献25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设计目的
1、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计算机语言(MATLAB语言或FORTRAN或C语言或C++语言);
3、采用计算机语言对潮流计算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
1.2设计要求
1、程序源代码;
2、给定题目的输入,输出文件;
3、程序说明;
4、给定系统的程序计算过程;
5、给定系统的手算过程(至少迭代2次)。
1.3设计内容
1、根据电力系统网络推导电力网络数学模型,写出节点导纳矩阵;
2、赋予各节点电压变量(直角坐标系形式)初值后,求解不平衡量;
3、形成雅可比矩阵;
4、求解修正量后,重新修改初值,从2开始重新循环计算;
5、求解的电压变量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时,再计算各支路功率分布、功率损耗和平衡节点功率;
6、上机编程调试;连调;
7、计算分析给定系统潮流分析并与手工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
8、准备计算机演示答辩,书写该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计算机打印)。
1.3课题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是与电力专业紧密相连的一门设计,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以及老师的分组,我们小组是分析题目一的第二问。
这是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该电力系统是一个4节点,5支路的电力网络。
其中包含2个PQ节点,1个PV节点,和1个平衡节点。
本组根据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是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极坐标)进行计算,进一步对潮流计算进行巩固。
第二章潮流计算设计题目
2.1潮流计算题目
课程设计总体要求:
①手工计算,进行两次迭代计算(用A4纸手写);②编程:
一是校验;二是最终网络潮流计算;三是把结果打印出来。
题目一:
在图2-1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系统中节点1、2为
节点,节点3为
节点,节点4为平衡节点,已给定
,
,
,
,
,
,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表2所示,给定电压的初始值如表2所示,收敛系数
。
试求:
图2-1简单电力系统
表1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
支路
电阻
电抗
输电线路
变压器变比k
1—2
0.02
0.06
0.01
—
1—3
0.01
0.03
0.01
—
2—3
0.03
0.07
—
—
2—4
0.0
0.05
—
0.9625
3—4
0.02
0.05
—
—
表2各节点电压(初值)标幺值参数
节点i
1
2
3
4
1.00+j0.0
1.0+j0.0
1.0+j0.0
1.05+j0.0
(1)采用直角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图1网络的潮流分布。
(2)采用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图1网络的潮流分布。
(3)采用极坐标下的
分解法计算图1网络的潮流分布。
第三章潮流计算算法及手工计算
3.1潮流计算算法
本题采用了题目要求的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的方法。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公式。
把牛顿法用于潮流计算,采用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如式(1-3)所示的形式。
其中电压和支路导纳可表示为:
(1-2)
将上述表示式(1-2)代入(1-1)式的右端,展开并分出实部和虚部,便得:
(1-3)
按照以上的分类,PQ节点的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给定的,则第i节点的给定功率设为
和
(称为注入功率)。
假定系统中的第1、2、…、m节点为PQ节点,对其中每一个节点的N-R法表达式
F(x)=0[如
、
、
]形式有些下列方程:
(1-4)
=(1、2、…、m)
PV节点的有功功率和节点电压幅值是给定的。
假定系统中的第m+1、m+2、…、n-1节点为PV节点,则对其中每一PV节点可以列写方程:
(1-5)
=(m+1、m+2、…、n-1)
(6)形成雅可比矩阵。
N-R法的思想是
;本例
;对F(x)求偏导的式(1-6)、式(1-7),即式(1-4)、式(1-5)中的
、
、
是多维变量的函数,对多维变量求偏导(
、
、
、
、
、
、
、…),并以矩阵的形式表达称为雅可比矩阵。
当j=i时,对角元素为
(1-6)
当
时,矩阵非对角元素为:
(1-7)
由上式不难看出,雅可比矩阵有以下特点。
1雅可比矩阵中的诸元素都是节点电压的函数,因此在迭代过程中,它们将随着节点电压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2雅可比矩阵具有结构对称性,数据不对称。
如非对角
,
,
。
3由式(1-7)可以看出,当导纳矩阵中非对角元素
为零时,。
雅可比矩阵中相应的元素也为零,即矩阵是非常稀疏的。
因此,修正方程的求解同样可以应用稀疏矩阵的求解技巧。
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N-R法获得广泛的应用。
3.2关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手工计算
第四章Matlab概述
4.1Matlab简介
MATLAB是一种交互式、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工业界与学术界,主要用于矩阵运算,同时在数值分析、自动控制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动态分析、绘图等方面也具有强大的功能。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结构完整,且具有优良的移植性,它的基本数据元素是不需要定义的数组。
它可以高效率地解决工业计算问题,特别是关于矩阵和矢量的计算。
MATLAB与C语言和FORTRAN语言相比更容易被掌握。
通过M语言,可以用类似数学公式的方式来编写算法,大大降低了程序所需的难度并节省了时间,从而可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算法的构思而不是编程上。
另外,MATLAB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工具:
工具箱(TOOLBOXES).这些工具箱主要包括:
信号处理(SIGNALPROCESSING)、控制系统(CONTROLSYSTEMS)、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S)、模糊逻辑(FUZZYLOGIC)、小波(WAVELETS)和模拟(SIMULATION)等等。
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用户通过相应工具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方便地进行计算、分析及设计工作。
MATLAB设计中,原始数据的填写格式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与程序使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始数据输入格式的设计,主要应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原则是简单明了,便于修改。
4.2基本数学运算
数组的加、减与矩阵的加、减运算完全相同。
而乘除法运算有相当大的区别,数组的乘除法是指两同维数组对应元素之间的乘除法,它们的运算符为“.*”和“./”或“.\”。
前面讲过常数与矩阵的除法运算中常数只能做除数。
在数组运算中有了“对应关系”的规定,数组与常数之间的除法运算没有任何限制。
另外,矩阵的数组运算中还有幂运算(运算符为.^)、指数运算(exp)、对数运算(log)、和开方运算(sqrt)等。
有了“对应元素”的规定,数组的运算实质上就是针对数组内部的每个元素进行的。
矩阵的幂运算与数组的幂运算有很大的区别。
第五章潮流计算流程图及源程序
5.1潮流计算流程图
根据设计要求,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程序框图如图5-1所示。
图5-1潮流计算流程图
5.2潮流计算源程序
%电力系统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disp('电力系统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
clear
n=input('请输入结点数:
n=');
n1=input('请输入PV结点数:
n1=');
n2=input('请输入PQ结点数:
n2=');
isb=input('请输入平衡结点:
isb=');
pr=input('请输入精确度:
pr=');
K=input('请输入变比矩阵看:
K=');
C=input('请输入支路阻抗矩阵:
C=');
y=input('请输入支路导纳矩阵:
y=');
U=input('请输入结点电压矩阵:
U=');
S=input('请输入各结点的功率:
S=');
Z=zeros(1,n);N=zeros(n1+n2,n2);L=zeros(n2,n2);QT1=zeros(1,n1+n2);
form=1:
n
forR=1:
n
C(m,m)=C(m,m)+y(m,R);
ifK(m,R)~=0
C(m,m)=C(m,m)+1/(C(m,R)/(K(m,R)*(K(m,R)-1)));
C(R,R)=C(R,R)+1/(C(m,R)/(1-K(m,R)));
C(m,R)=C(m,R)/K(m,R);
C(R,m)=C(m,R);
end
end
end
form=1:
n
forR=1:
n
ifm~=R
Z(m)=Z(m)+1/C(m,R);
end
end
end
form=1:
n
forR=1:
n
ifm==R
Y(m,m)=C(m,m)+Z(m);
else
Y(m,R)=-1/C(m,R);
end
end
end
disp('结点导纳矩阵:
');
disp(Y);
disp('迭代中的雅克比矩阵:
');
G=real(Y);
B=imag(Y);
O=angle(U);
U1=abs(U);
k=0;
PR=1;
P=real(S);
Q=imag(S);
whilePR>pr
form=1:
n2
UD(m)=U1(m);
end
form=1:
n1+n2
forR=1:
n
PT(R)=U1(m)*U1(R)*(G(m,R)*cos(O(m)-O(R))+B(m,R)*sin(O(m)-O(R)));
end
PT1(m)=sum(PT);
PP(m)=P(m)-PT1(m);
PP1(k+1,m)=PP(m);
end
form=1:
n2
forR=1:
n
QT(R)=U1(m)*U1(R)*(G(m,R)*sin(O(m)-O(R))-B(m,R)*cos(O(m)-O(R)));
end
QT1(m)=sum(QT);
QQ(m)=Q(m)-QT1(m);
QQ1(k+1,m)=QQ(m);
end
PR1=max(abs(PP));
PR2=max(abs(QQ));
PR=max(PR1,PR2);
form=1:
n1+n2
forR=1:
n1+n2
ifm==R
H(m,m)=U1(m)^2*B(m,m)+QT1(m);
else
H(m,R)=-U1(m)*U1(R)*(G(m,R)*sin(O(m)-O(R))-B(m,R)*cos(O(m)-O(R)));
end
end
end
form=1:
n1+n2
forR=1:
n2
ifm==R
N(m,m)=-U1(m)^2*G(m,m)-PT1(m);
else
N(m,R)=-U1(m)*U1(R)*(G(m,R)*cos(O(m)-O(R))+B(m,R)*sin(O(m)-O(R)));
end
end
end
form=1:
n2
forR=1:
n1+n2
ifm==R
J(m,m)=U1(m)^2*G(m,m)-PT1(m);
else
J(m,R)=U1(m)*U1(R)*(G(m,R)*cos(O(m)-O(R))+B(m,R)*sin(O(m)-O(R)));
end
end
end
form=1:
n2
forR=1:
n2
ifm==R
L(m,m)=U1(m)^2*B(m,m)-QT1(m);
else
L(m,R)=-U1(m)*U1(R)*(G(m,R)*sin(O(m)-O(R))-B(m,R)*cos(O(m)-O(R)));
end
end
end
JJ=[HN;JL];
disp(JJ);
PQ=[PP';QQ'];
DA=-inv(JJ)*PQ;
DA1=DA';
form=1:
n1+n2
OO(m)=DA1(m);
end
form=n:
n1+n2+n2
UU1(m-n1-n2)=DA1(m);
end
UD2=diag(UD);
UU=UU1*UD2;
form=1:
n1+n2
O(m)=O(m)+OO(m);
end
form=1:
n2
U1(m)=U1(m)+UU(m);
end
form=1:
n1+n2
o(k+1,m)=180/pi*O(m);
end
form=1:
n2
u(k+1,m)=U1(m);
end
k=k+1;
end
form=1:
n
b(m)=U1(m)*cos(O(m));
c(m)=U1(m)*sin(O(m));
end
U=b+i*c;
forR=1:
n
PH1(R)=U(isb)*conj(Y(isb,R))*conj(U(R));
end
PH=sum(PH1);
form=1:
n
forR=1:
n
ifm~=R
C1(m,R)=1/C(m,R);
else
C1(m,m)=C(m,m);
end
end
end
form=1:
n
forR=1:
n
if(C(m,R)~=inf)&(m~=R)
SS(m,R)=U1(m)^2*conj(C1(m,m))+U(m)*(conj(U(m))-conj(U(R)))*conj(C1(m,R));
end
disp('迭代中的△P:
');disp(PP1);
disp('迭代中的△Q:
');disp(QQ1);
disp('迭代中相角:
');disp(o);
disp('迭代中电压的模:
');disp(u);
disp('平衡结点的功率:
');disp(PH);
disp('全部线路功率分布:
');disp(SS);
据课题题目,本程序把节点4设为平衡节点,节点1、2为PQ节点,节点3为PV节点。
5.3运行计算结果
请输入结点数:
n=4
请输入PV结点数:
n1=1
请输入PQ结点数:
n2=2
请输入平衡结点:
isb=4
请输入精确度:
pr=0.00001
请输入变比矩阵看:
K=[0000;0000.9625;0000;0000]
请输入支路阻抗矩阵:
C=[00.02+0.06i0.01+0.03iinf;0.02+0.06i00.03+0.07i0.0+0.05i;0.01+0.03i0.03+0.07i00.02+0.05i;inf0.0+0.05i0.02+0.05i0]
请输入支路导纳矩阵:
y=[00.01i0.01i0;0.01i000;0.01i000;0000]
请输入结点电压矩阵:
U=[1+0i1+0i1.02+0i1.05+0i]
请输入各结点的功率:
S=[-0.4-0.3i-0.3-0.2i0.40]
结点导纳矩阵:
15.0000-44.9800i-5.0000+15.0000i-10.0000+30.0000i0
-5.0000+15.0000i10.1724-45.5871i-5.1724+12.0690i0+19.2500i-10.0000+30.0000i-5.1724+12.0690i22.0690-59.3003i-6.8966+17.2414i
00+19.2500i-6.8966+17.2414i6.8966-37.2414i
迭代中的雅克比矩阵:
-45.600015.000030.6000-14.80005.0000
15.0000-47.522812.31035.0000-10.0690
30.600012.3103-61.696110.20005.2759
15.2000-5.0000-10.2000-44.360015.0000
-5.000010.2759-5.275915.0000-43.6513
-47.081015.999731.0813-15.20435.2230
15.9335-49.773012.74535.4214-10.7713
31.332512.9466-61.696110.02555.2705
16.0021-5.2230-10.7791-46.496715.9997
-5.421411.3898-5.740415.9335-49.5407
-47.017315.956231.0611-15.17945.2186
15.8961-49.680612.72775.3988-10.7412
31.305312.9190-61.696110.02815.2725
15.9793-5.2186-10.7607-46.417315.9562
-5.398811.3413-5.718915.8961-49.2810
-47.017115.956131.0610-15.17935.2185
15.8960-49.680212.72765.3989-10.7411
31.305312.9190-61.696110.02795.2724
15.9793-5.2185-10.7608-46.417115.9561
-5.398911.3411-5.719015.8960-49.2802
-47.017115.956131.0610-15.17935.2185
15.8960-49.680212.72765.3989-10.7411
31.305312.9190-61.696110.02795.2724
15.9793-5.2185-10.7608-46.417115.9561
-5.398911.3411-5.719015.8960-49.2802
迭代中的△P:
-0.2000-0.19660.3015
-0.00110.0093-0.0167
-0.00000.00000.0007
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
迭代中的△Q:
0.32001.7358
-0.0078-0.0838
-0.0000-0.0002
-0.0000-0.0000
-0.0000-0.0000
迭代中相角:
-0.2633-0.61940.4284
-0.2841-0.60820.3890
-0.2829-0.60740.3904
-0.2829-0.60740.3903
-0.2829-0.60740.3903
迭代中电压的模:
1.01991.0437
1.01911.0418
1.01911.0418
1.01911.0418
1.01911.0418
平衡结点的功率:
0.3149+1.5871i
全部线路功率分布:
0-0.0254-0.3976i-0.3746+0.0768i0
0.0281-0.4093i0-0.1049-0.4223i-0.2232-0.9571i
0.3761-0.1037i0.1090-0.3729i0-0.0851-0.5879i
00.2232+0.9933i0.0916+1.4207i0
总结
参考文献
[1]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2]西安交通大学等.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12
[3]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1
[4]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5
[5]于永源,杨绮雯.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坐标 潮流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