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30083483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11KB
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知识点.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知识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知识点
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审美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主体)、(对象)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2、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美学史上曾流行过几种看法:
第一中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
(艺术)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如柏拉图的美学;第三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如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美学研究。
3、根据美学的知识学构成,美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符号学美学)等
4、根据美学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相应的分支学科有(艺术美学)、(教育美学)、
(技术美学)等。
5、根据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的说法,自然美的原型是(原始自然崇拜文化)。
6、(1750)年,德国的(鲍姆嘉登)根据他在大学的讲义出版了关于感性学的著作,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7、人本身所表现出的美主要表现在(人体美)、(人格美)两方面。
8、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美以(社会功利)为前提。
9、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是(色)、(形)、(声)。
10、(马克思)说: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
11、英国的画家和美学家(荷迦兹)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说:
波状线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
蛇行线可以称之为“富于吸引力的线条”。
12、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有(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
13、节奏可以分为(时间性)节奏和(空间性)节奏两个方面。
14、(多样统一)被称为形式美最高级的组合规律。
15、多样统一另一说法是(和谐)。
包括两中基本类型:
(对比)及(调和)。
16、古罗马的(朗吉弩斯)第一次明确地论崇高和优美。
17、(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18、声音的(表情)功能和(象征)功能使它成为形式美的要素。
19、英国的(博克)认为“惊惧是崇高最高度的效果”。
20、根据康德的说法,(优美)与爱欲和女性美有关,(崇高)与攻击性和男性美有关。
21、优美和崇高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种是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一种是各方面的(对立冲突)。
22、崇高显得复杂深奥,其中充满了矛盾冲突,甚至包含了(丑的)因素。
23、崇高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由逆到顺的复合的感受,是一种由(恐惧)转为愉悦,由(惊赞)转为振奋的感受。
4、优美和崇高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人生实践角度上来说,优美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崇高意味着(理想与现实)对立与冲突。
25、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优美表现为(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崇高表现为(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互不协调。
26、(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丑的美学》一书,专门研究丑。
27、(荒诞)是和崇高一起产生,作为崇高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28、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夏夫兹博里)认为审美经验来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
这种能力被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
29、构成审美经验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30、苏联的心理学家列·谢·维戈茨基认为艺术作品中同时包含着两种情感,
即(题材)引起的情感和(形式)引起的情感。
31、英国浪漫派诗人(华滋华斯)有个挺有名的说法:
“诗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32、如果从动态方面来看审美经验的话,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
(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33、审美评价主要靠主体的(审美理解力)发挥作用。
34、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分为六个方面,即:
(面、体型、体量、立面、群体、环境艺术手法)。
35、构成一幅照片的要素包括:
(线条、形状、影调、色彩)。
36、工艺美术形成了许多门类,归纳起来,可为两大类,一是实用性为主的日用工艺品,多称为“(实用美术)”;二是装饰欣赏品,多称为“(装饰美术)”。
37、音乐可以概括为(声音、时间、表现、再创造)的艺术。
这也是音乐几个主要的基本的特征。
38、亚里斯多德依据他的“模仿论”认为,一切艺术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因此,可以依据(模仿的媒介)、(模仿的对象)和(模仿的方式)的不同对艺术加以分类。
39、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美学家、查尔斯·巴托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
(美的艺术)、(机械艺术)和介于二者之间,既有实用目的又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
40、黑格尔从他的历史运动观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
(象征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三种艺术是先后出现的。
二、名词解释:
(每题4分,20分)
1、美学:
是对现实中以艺术为重点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进行思考和解释的学说和理论。
2、原型:
(1)按照容格——瑞士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的解释,原型是原始文化的遗留。
(2)原始文化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消失,而是潜藏在每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容格称为集体无意识(或原始意象)。
这些沉睡的原始意象在偶然的情况下会被激活,作为一种表象显示出来。
3、自然的人化:
(1)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类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也意识到在自身之外有个自然界存在,这样,人和自然界就有了某种“关系”。
(2)随着实践的发展,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自然成了人可利用、可改造的对象。
原来可怕的自然界被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征服,人们在自然界到处留下自己的痕迹,打上自己的烙印,自然开始“人化”了。
4、多样统一:
(1)形式美中最高级的组合规律。
(2)多样,体现出形式构成因素的差别性、丰富性;统一,体现出形式构成因素的整体联系。
(3)“多样统一”其实包含了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多种形式美的法则。
4、同形同构:
(1)这一说法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论。
(2)该学派认为,“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3)美国的阿恩海姆把这一理论运用到美学中。
他认为,由于外在世界对象物的物理的力与人的内在世界的心理的力在结构图式上有“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关系,使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事物形式合拍一致,于是,主体产生审美愉快,客体成为审美对象。
5、审美形式感:
(1)人类由于长期地和种种客观事物打交道,那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形式更是有无数次的接触,这些事物形式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其中,一些令人愉快的形式因素及其组合规律经过大脑反复的概括,逐渐在人的心理上固定下来,形成审美形式感。
(2)并且,这种审美形式感一旦形成,可以通过生理遗传,延续到下一代。
代代相传的结果是,形式与原来具体事物的联系越来越淡化,以至后人看到形式,仅只感到一种朦胧的意味。
6、审美形态:
对审美体验进行反思并加以逻辑上的归类和总结。
7、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主体与对象处于特殊的审美关系中时主体的反应和感知。
8、移情:
人对物作出的“人格化解释”,即人把自己的某些情感投射到对象上去了。
人欣赏对象实际上是对自我的欣赏。
9、审美距离:
瑞士的心理学美学家布洛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主体能够对某个对象欣赏,主体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也就是忘掉实际的利害关系。
10、优美:
(1)审美形态的一种。
(2)具有小巧玲珑、让人一见倾心的特点。
(3)表明了各方面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
11、崇高:
(1)审美形态的一种。
(2)具有伟大恢弘、粗犷有力、让人在惊惧中获得愉悦效果的特征。
(3)表明了各方面对立冲突的人生境界
12、悲剧:
(1)审美形态的一种。
(2)通过人的价值的毁灭,让人在巨大的悲痛中产生震撼效果。
(3)表明了人生境界中矛盾冲突的必然性。
13、喜剧:
(1)审美形态的一种。
(2)通过矛盾的突然揭露,让人产生突喜的效果。
(3)表明了人生境界中与陈旧的价值观念诀别的解脱的愉快。
14、丑:
(1)审美形态的一种。
(2)与优美相对,具有不规则、无秩序的特征。
但在表现上符合美的原则,让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3)对丑的欣赏,表明了人生境界的扩大。
15、荒诞:
(1)审美形态的一种。
(2)与崇高相对,具有怪诞甚至荒谬的形式特征,其中凝聚着特殊的心理感受。
(3)对荒诞的欣赏,表明了人对现实的觉醒和对生存的自觉。
16、审美感知:
(1)审美经验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2)感觉是对对象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把握,知觉是对对象综合以往的经验,进行整体的把握。
(3)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整体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8、审美想象:
(1)审美经验的基本要素之一。
(2)想象力由联想力和幻想力构成。
(3)审美想象使人摆脱现实的束缚,进入到充分自由的忘我的审美境界。
19、审美情感:
(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之一。
(2)审美情感是在挣脱自然情感的控制之后,对自然情感加以秩序化、赋予自然情感以感性的形式,令人产生审美愉悦的情感。
20、审美理解:
(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之一。
(2)审美理解具有半概念化、模糊性和多义性特点。
(3)通过对审美形象的完整把握,从而产生感悟的心理过程。
25、艺术品:
艺术品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
26、模仿说:
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对艺术的普遍认识。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提出模仿说。
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7、表现说:
表现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认为艺术以表现创作主体的情感为主要内容。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艺术即表现”
28、有意味的形式说:
有意味的形式说20世纪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在视觉艺术中,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
所谓“意味”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
这样,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29、符号说:
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
三、问答题(每题8,共32分)
1、为什么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哲学学科?
、
(1)审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所以,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而属于社会科学。
(2)审美现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现象,不能通过实证研究,只能通过哲学思维来把握。
(3)对审美活动、审美现象的追索和研究最终都归结到人生、世界等根本性问题上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释也是哲学的思考和解释。
2、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知识学意义、
(2)哲学意义、(3)对艺术的指导意义、(4)对社会人生的指导意义。
3、自然美的特征是什么?
(1)突出自然性。
(2)侧重于形式(3)具有多面性。
4、自然美的成因是什么
(1)象征
(2)原型(3)自然的人化。
5、自然美有什么样的意义
(1)重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消除对立、恢复和谐。
(2)解除文化对人的压抑和束缚,恢复人的自由天性。
6、社会美有什么样的意义
(1)人的精神需求通过社会生活的审美得以直接地实现。
(2)社会生活的审美使得审美向社会生活渗透,使得社会生活艺术化,为现代人的情感和精神拓展了存在的空间。
7、荒诞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具有怪诞的形式。
荒诞的审美意象通过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塑造怪诞的形象,以表现异化的世界。
(2)荒诞的审美意象具有象征性。
荒诞派艺术通过隐喻、反讽等手法,表达一种哲学思想,即生存意义的虚无化。
(3)荒诞意象中凝聚着特殊的心理感受,包含着恐怖、无奈和绝望等心理特征,而这些心理往往又发展成一种变了味的幽默。
8、悲剧的特征是什么?
(1)悲剧表现人的价值的毁灭。
古典悲剧往往以主人公死亡为特征,而现代悲剧多表现人的精神的毁灭。
(2)悲剧必须带有某种必然性,而不是偶然的悲惨事件。
(3)悲剧必须引起悲痛感。
这种悲痛既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又是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9、喜剧的特征是什么?
(1)喜剧具有不和谐的、荒谬的形式特征。
(2)喜剧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对主人公的缺陷和荒谬行为给以极度的夸大,从而产生喜剧效果。
(3)喜剧以笑为标志。
笑既是一种讽刺、批判,也是一种欢乐、肯定,不管是哪一种,都体现了一种轻松、解脱的心态。
10、分析审美经验的超功利性。
(1)功利,通俗地说是好处和利益,概括地说是肉体欲望的满足和理性目的的实现。
(2)按照康德的意思,人的愉悦可分三种:
一种是感官的快适,是一种肉体欲望的满足,是完全功利性行为;另一种是道德的善引起的快乐,是一种理性目的的实现所带来的愉悦,也是功利性的;只有审美愉悦是对某个对象的静观而引起的愉悦,其中既不含有肉体欲望,也不带什么理性的目的,是纯粹的精神上的愉悦。
(3)如果审美经验果真不含有功利性的话,那是否意味着审美对于人类来说,没什么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一味沉浸于功利之中,被功利牢牢地束缚住,这不过是成就了一个“小我”。
当人们挣脱功利性的束缚,那就超越“小我”而成“大我”。
11、分析审美感知的特点。
(1)审美感知的选择性和整体性。
日常感知对某个对象的各方面一股脑儿地加以感知,审美感知会把那些与内心某种情感相吻合的特征凸现出来,而那些与这种情感不相吻合的特征就被忽略掉。
那些有关的因素和特征被选择出来以后,自身立即组成一个自成一体的完整的形象。
格式塔心理学把它称作“完形”。
(2)审美感知的情感性,日常感知是把对象当作认知了解的对象。
审美感知总是伴随着情感。
一有了情感,对象就不是被认知了解的对象,而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对象。
12、审美理解和一般理性认识的区别是什么?
(1)审美中的理解处于“半概念”状态。
把事物的意义不是用明确的概念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形象中。
(2)含混,多义。
使得多种理解可以并存。
13、审美阶段的呈现阶段有什么特点?
(1)主体必须摆脱现实的目的性、功利性的控制。
(2)对象必须具备某种鲜明的感性形式。
(3)主体被对象所吸引,对对象产生注意
14、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1)双重性,建筑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具有双重性。
具有物质性使用功能,居住、工作或公共交往,除此之外,还给人以美好形象。
(2)层级性,就建筑的精神性属性来说,不同的建筑比重其层级有较大区别。
高的建筑层次,积极创造具有特色艺术氛围,要有情绪感染力。
(3)表现性表现性艺术,表现抽象的情绪,抽象氛围,表现某种意境,如音乐,建筑也是如此。
15、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什么?
(1)特别讲究影像,"影像"就是雕塑的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2)要组织突出点,寻找到最有表现力的姿势和动作。
16、说明中国画的一般特点。
(1)尺幅万里中国画的透视被称为“散点透视”,即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不受固定的焦点透视限制。
左右远近的景物可并入画中。
(2)线墨生辉用线条造型,使中国画风格侧重于表现而非再现、写意而非写实。
线的长短、缓急、粗细、柔刚、顺折……等,都表达出不同的感觉。
中国画以墨代色,称墨为"墨色"。
画家用浓淡变化的墨色造就画中的空间层次和物象特征。
(3)诗书画印合为一体,印章和题跋形成书画浑然的面貌,使作品呈现出统一的意韵。
17、摄影艺术语言是什么?
(1)摄影艺术语言包括:
线条、形状、影调、色彩。
(2)线条和形状对称当画面的中轴线与对称物体的中轴线重合时,对称结构就会比普通生活中来得更强烈,给人以平稳、庄重、和谐的感受。
(3)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使观众感到光的流动变化。
摄影者在拍摄时,要选择好景物的亮度及色彩,选择好照明条件,以便形成合理的影调配置。
(4)富有特征的色彩,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1、试比较优美和崇高的审美特征。
优美的特征:
(1)侧重于静态。
(2)显得小巧玲珑,外表光滑。
(3)显得单纯、不复杂深奥,也没有对立冲突。
(4)给予主体的审美感受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愉悦之情,是一种顺向的吸引。
崇高的特征:
(1)侧重于动态。
(2)凡崇高的对象都表现出伟大恢弘、粗犷有力等形貌特征。
(3)崇高显得复杂深奥,其中充满了矛盾冲突,甚至包含了丑的因素。
(4)崇高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由逆到顺的复合的感受,是一种有恐惧转为愉悦,由惊赞转为振奋的感受。
2、分析优美和崇高的实质
(1)从实质上来说,优美和崇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2)这种人生境界各方面都是和谐的、统一的,那就是优美;如各方面都是对立的、冲突的,那就是崇高。
(3)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社会学角度说,优美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与生活于其中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崇高意味着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发展为对立和冲突。
(4)优美和崇高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人生实践角度上来说,优美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崇高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与冲突。
(5)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优美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崇高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互不协调。
3、简述丑的历史
(1)在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时期,是没有美丑之分的。
(2)美和丑到了有文字记载的古代社会已经分的很清楚了。
凡是形式上和谐、一致的,看上去令人愉悦的东西就是美的(实际上是优美),凡是形式上零乱、不和谐的,看上去让人不舒服的东西就是丑的。
而且,美的东西和“善”相联系,丑的东西和恶相联系。
,(3)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大约在隋唐之前,西方大约在十八世纪浪漫主义之前,人们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人们提倡和追求的都是美——优美,而丑却被抑制了。
丑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
人们给了它一个位置,就是作为美的衬托而存在。
(4)随着实践的加深加广,人生境界的扩大,审美主体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人们可以正视丑、面对丑,并且能够欣赏丑。
现代派兴起后,丑就堂而煌之地被表现了。
4、说明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1)感性直观性。
认识经验、道德经验是理性思维对事物某一方面性质的把握。
而审美经验是感觉器官直接对外观形式进行把握。
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经验具有感性直观性。
(2)超功利性。
按照康德的意思,人的愉悦可分三种:
一种是感官的快适,如吃了一样好菜,满足了口腹之欲,是一种肉体欲望的满足,是完全功利性行为;另一种是道德的善引起的快乐,如做了好事,得到赞扬,也是愉快的,但这是一种理性目的的实现所带来的愉悦,也是功利性的;只有审美愉悦是对某个对象的静观而引起的愉悦,其中既不含有肉体欲望,也不带什么理性的目的,是纯粹的精神上的愉悦。
(3)情感性。
审美经验则主要是情感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情感活动。
它的非理性、非逻辑性色彩就很浓厚,或者说,审美经验根本上就是非理性、非逻辑性的。
5、举例说明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
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有:
面、体型、体量、立面、群体、环境艺术手法
6、试分析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1)物质材料层我们可以把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层看作是载体和中介。
艺术家通过它创造艺术,接受者通过它欣赏到艺术。
其次,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部分不仅仅是载体和中介,其本身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成为该作品艺术整体的一部分。
(2)符号形式层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分成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
能指是语词的音响、形象部分;所指是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和意义。
符号形式既不是实体,也不是纯粹的意义,实际上是介于物质实体和思想意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东西。
(3)意象世界层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这样一个意象世界。
它不完全在作品中,如果没有鉴赏者的鉴赏,不会生成;它也不完全在鉴赏者的心中,如果没有作品的形式的指引,也不会生成。
意象世界层具有非现实性特点。
如果没有这个意象层,就谈不上是什么艺术作品。
(4)超验意境层从结构上来说,它还应有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是艺术杰作和一般作品的区别,即超验意境层次。
这种超验的意境层次可以说是一种体验和感悟。
7、列举并简要说明美学史上几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定义。
(1)模仿说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对艺术的普遍认识。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提出模仿说。
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表现说表现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认为艺术以表现创作主体的情感为主要内容。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艺术即表现”(3)有意味的形式说20世纪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在视觉艺术中,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
所谓“意味”乃是这种唇形式背后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
这样,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4)符号说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汉语言 文学 专业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