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内容.docx
- 文档编号:30076372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281.49KB
《国际经济学》课件内容.docx
《《国际经济学》课件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课件内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经济学》课件内容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
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学说。
重商主义学说的核心是其对财富的看法,他们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重商主义认为,由于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从而使财富增加。
因此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保证金银货币的流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重商主义学说又分为“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二、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在批评重商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分工和绝对优势理论,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他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各国在生产技术进而产品成本上存在着绝对差异。
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即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低(即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相互交换,其结果将使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
因此,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贸易。
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即使一国由于技术原因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这两种商品生产的劣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它仍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利。
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即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即该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成为贸易的基础,大大拓展了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和范围。
四、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互需求理论,用以说明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这一理论认为,两国贸易产品的国内交换比例决定其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实际的交换比例必定处于这一界限之内,它取决于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
如果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强度越大,实际交换比例就越接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例,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本国就越有利;反之则反是。
举例说明:
两国贸易产品的国内交换比例决定其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如果用6单位小麦交换到的布少于4单位,本国将拒绝贸易;同样,如果用多于2单位的布换取1单位小麦,外国也将拒绝贸易。
如果本国用6单位小麦从外国换取多于4单位的布,本国就可以获益;另一方面,在外国,6单位小麦=12单位布,如果用少于12单位的布从本国换取6单位小麦,则外国也可以获益。
因此,两国国际交换比例的范围是:
4C<6W<12C(即2/3C~2C)。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许多个实际交换比例,1:
1的交换比例并不是互利贸易的惟一比例。
在上面的例子里,4单位布与12单位布的差,即8单位布代表两国开展贸易的总利益。
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交换比例就越接近外国国内交换的比例(6W=12C),外国的贸易利益越小,本国的贸易利益越大。
例如,本国与外国的交换比例为6W=10C时,本国获益是6单位布,外国获益是2单位布。
反之,本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交换比例就越接近本国国内交换的比例(6W=4C),本国的贸易利益越小,外国的贸易利益越大。
例如,本国与外国的交换比例为6W=6C时,本国获益是2单位布,而外国获益是6单位布。
五、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使用一个2×2×2模型,并在生产技术相同、规模报酬不变、需求偏好相同、市场完全竞争以及运输成本为零等假定下,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各国资源的相对供给状况即要素禀赋,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因此,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从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从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这样,知道一国要素禀赋的状况,就可以推知其比较优势的类型以及国际贸易的模式。
第二节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现代经济学家采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更加严密的论证,从而使其更加完善和更加科学。
李嘉图模型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基础,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是国家间开展互利贸易的基础。
虽然这个单一要素(劳动)模型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地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它仍然非常重要。
如果将坐标轴中的每单位产出换成每年的产量,图中的实线即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国在即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图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它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生产时机会成本是不变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叫做边际转换率,用MRT来表示,其公式是:
MRT=ΔY/ΔX=PX/PY,即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
李嘉图的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即假定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
哈伯勒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重新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增加生产一单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两种产品相互替代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即:
ΔY/ΔX=PX/PY。
引入机会成本概念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表述为:
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相对另一国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该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
李嘉图的理论暗含着机会成本是不变的,在现实中,多数商品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增加生产一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
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相应地,在增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时追加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国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时,必须利用那些效率较低的要素。
这就使得每增加生产一个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
第三节标准贸易模型
李嘉图模型论述了国际贸易的供给和成本方面,但由于缺少需求方面的分析,因此不能说明均衡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标准贸易模型通过引入社会无差异曲线,并将其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结合起来,运用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说明了均衡国际交换比率或贸易条件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国际贸易对一国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
标准贸易模型还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贸易条件与一国的福利水平成正比。
个人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产生同等满足程度(效用)的两种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轨迹。
将一国所有个人无差异曲线予以综合,得出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意味着要维持消费的效用水平不变,两种商品是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叫做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X商品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边际替代率用MRS来表示,MRS=ΔY/ΔX=PX/PY=UX/UY。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该分工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贸易两国均可获利。
贸易的情形如图所示:
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本国从封闭条件下的A点(50W,60C)出发,将多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小麦。
然而随着小麦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不断递增(在上图中,随着本国生产从A点向B点移动,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外国从封闭条件下的A*点出发,将多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布。
然而随着小麦产量的减少,其机会成本不断递减(在上图中,随着外国生产从A*点向B*点移动,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逐渐减小),相应地,布的机会成本不断递增。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相等时才会停止,最终本国在B点(130W,20C)上进行生产,外国在B*点(40W,120C)上进行生产。
在开展贸易的条件下,两国共同的均衡相对价格一定介于贸易前两国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1/4~4)之间。
在贸易中,本国以60单位小麦与外国的60单位布进行交换,国际贸易均衡价格为PW=1,这一国际贸易均衡价格的确定是通过现实中不断摸索和“试错”完成的。
贸易后,本国的消费点确定在E点(70W,80C),外国的消费点确定在E*点(100W,60C)。
两国的贸易同时实现了均衡,表现为上图中两国的“贸易三角形”全等(△BCE≌△B*C*E*)。
与封闭条件下相比较,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并进行自由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有提高。
例如,本国贸易后的消费点E点(70W,80C)与贸易前的A点(50W,60C)比较,E点的福利显然好于A点。
不仅所消费的商品组合的数量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在图1.6中,E点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是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无法实现的。
与A点相比,E点位于一条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1上,说明它带给消费者的福利更大。
与此同时,专业化分工使两国的生产能力也扩大了。
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仍然可以通过分工生产与贸易,消费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从而突破了封闭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对消费的制约。
所以,放松李嘉图模型固定成本的假定,并不影响模型的结论。
但是,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模型和固定成本条件下的模型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差异。
在固定成本条件下,各国在生产和贸易中都实行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而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两国在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着不完全专业化分工。
本国在扩大小麦生产的同时,仍然生产少量的布;外国在大量生产布的同时仍然生产少量的小麦。
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随着分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机会成本都在不断递增,从而相对商品价格在逐渐接近。
当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就会在均衡点上进行生产和贸易,不会有继续扩大生产其比较优势产品的动力,所以成本递增将导致两国实行不完全分工。
国际贸易均衡价格的确定。
下图是以小麦为例的对国际贸易均衡价格进行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
图中横轴代表小麦的数量,纵轴代表小麦的相对价格(即一国为多生产1单位小麦而必须减少的布的数量),左图和右图中的D曲线与S曲线分别是本国和外国对小麦的需求与供给曲线。
左图表示,封闭条件下本国在A点达到均衡,均衡的相对价格为P0。
右图表示,封闭条件下外国在A'点达到均衡,均衡的相对价格为P'0。
当两国开展贸易之后,小麦的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将介于P0和P'0之间(假定两国均为大国)。
当价格高于P0时,本国将生产比其需求量更多的小麦,并将这部分超额供给用于出口。
另一方面,当价格低于P'0时,外国对小麦的需求将超出其所能供给的数量,因此将进口小麦以满足这部分超额需求。
那么,中图所代表的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供求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来看供给曲线(S*)的推导。
左图说明,本国在均衡的相对价格为P0时,其国内小麦的供求正好相等,所以不会出口小麦,由此得到了这一价格水平下国际市场小麦供给曲线上的一点A*,它表示国际市场在该价格水平下小麦的供给量为零。
此外,左图还表明在PW的价格下,本国对小麦的供给量超过了国内的需求,超额部分(BE)正是本国在PW价格下想要出口的小麦数量,将BE平移至中图,就得到中图上的P*WE*,确定了本国对于小麦的出口供给曲线上的E*点。
连接点A*和点E*,就得到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供给曲线。
另一方面,右图显示外国在均衡的相对价格为P3时,其国内小麦的供求正好相等,所以不会进口小麦。
由此确定了这一价格水平下国际市场小麦需求曲线上的一点A'',它表示国际市场在该价格水平下需求量为零。
此外,右图还表明在P'W的价格下,外国对小麦的需求量超过了国内的供给,超额部分(B'E')正是外国在P'W价格下想要进口的小麦数量,将B'E'平移至中图,就得到中图上的P*WE*,确定了外国对于小麦的进口需求曲线上的E*点。
连接点A''和E*,就得到国际市场上小麦的需求曲线。
在P*W的价格水平上,外国对小麦的进口需求数量(B'E')等于本国对小麦的出口供给数量(BE)。
在中图,这表现为曲线D*和S*的交点。
于是,P*W就是小麦的贸易均衡相对价格。
在中图还可以发现:
当贸易相对价格大于P*W时,对小麦的出口供给将大于对小麦的进口需求,结果导致贸易相对价格向P*W回落;另一方面,当贸易相对价格小于P*W时,对小麦的进口需求将大于对小麦的出口供给,结果使贸易相对价格向P*W回升。
交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交易成本会缩小乃至抵消作为贸易动机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从而导致贸易规模的缩小和贸易利益的降低,甚至造成比较优势的消失,以下以运输成本为例来说明。
见下图:
假设本国贸易前的均衡点为S0(为了使图形清晰起见,图中省略了贸易前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及相对价格线),本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在不考虑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本国按照比较优势扩大小麦的产量,生产均衡点移至S1,点S1的斜率PW即为小麦的国际交换价格,贸易后的消费均衡点为E1,达到了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1,贸易三角形为△S1D1E1。
加入运输成本以后,小麦成本的增加抵消了一部分比较优势,导致本国的生产均衡点从S1移动到S2,点S2的斜率P'W即为加入运输成本后小麦的国际交换价格,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后的消费均衡点为较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2上的E2,贸易三角形为△S2D2E2。
由此可见,运输成本降低了本国的专业化程度(生产均衡点从S1移动到S2),使得贸易规模缩小(贸易三角形△S2D2E2<△S1D1E1=和贸易利益减少(社会无差异曲线从I1降至I2)。
如果增加的运输成本小于贸易利益,则贸易仍可进行;如果增加的运输成本大于贸易利益,便不会有贸易发生。
第四节要素禀赋贸易模型
由于李嘉图模型假定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因而产生比较优势的惟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但是,在现实中,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还反映了各国在要素拥有状况上的差异。
要素禀赋模型用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来解释比较优势的产生,进而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
(1)假设一个2×2×2模型;
(2)假设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3)假设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4)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5)假设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6)假设交易成本为零。
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中不同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亦即要素的投入比例。
在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X和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要素密集度可用K/L来衡量。
如果生产X商品的K/L小于生产Y商品的K/L,我们就说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这里应当注意,要素密集度所衡量的是相对量而并非绝对量。
假设有X和Y两种产品,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投入3个单位的资本和12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单位Y产品则需要投入2个单位的资本和2个单位的劳动。
尽管从绝对量来看,1单位X产品投入的资本量要大于1单位Y产品,但并不能据此认为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为X产品的K/L要低于Y产品(3K/12L<2K/2L),在生产中X比Y相对更少地使用资本,而较多地使用劳动,所以X产品应当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的图示如下:
图中横轴表示劳动力的数量,纵轴表示资本的数量。
假设商品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过程中的K/L均不变,因此生产是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即生产扩张线进行,生产扩张线的斜率表示生产该种商品的K/L。
从图中可以看出,布的生产扩张线比小麦的要陡峭,其斜率代表的K/L较高,因而很容易判断布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小麦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上图中,无论在本国还是在外国,布的K/L均大于小麦的K/L;这表明在两个国家,小麦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布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尽管如此,外国生产两种商品的K/L比本国都高,相应地,本国生产两种商品的K/L比外国都低:
外国生产小麦的K/L=1,大于本国生产小麦的K/L=1/4;外国生产布的K/L=4,大于本国生产布的K/L=1。
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
定义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要素的总量即总资本与总劳动的比率(TK/TL)来衡量,如果(TK/TL)A小于(TK/TL)B,则A国是劳动丰裕国,而B国是资本丰裕国。
二是用要素的相对价格即工资与利率的比率(w/r)来衡量,如果(w/r)A小于(w/r)B,则A国是劳动丰裕国,相应地B国是资本丰裕国。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其要素丰裕度有关。
要素丰裕度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测量并进行比较:
第一种方法是以实物单位来定义。
将本国的资本和劳动进行总计,然后计算出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外国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
如果外国的TK/TL大于本国的TK/TL,则认为外国的资本拥有量相对本国较多,即称外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相应地,本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
第二种方法是以要素的相对价格来定义。
资本的价格是利率(interest,r),劳动的价格是工资率(wage,w)。
一国丰裕的要素其价格相对较低,而稀缺的要素其价格相对较高。
我们用w/r表示劳动的相对价格,如果外国的w/r大于本国的w/r,即劳动的相对价格在外国高于本国,则称外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本国则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要素禀赋贸易模型。
我们用下面的图形说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左图表示贸易前的情况。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横轴,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纵轴。
由于假定两国有相同的需求偏好,因此它们面临的无差异曲线是完全一样的。
相同的无差异曲线I0与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与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使它们各自达到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点A和点A*反映了两国在贸易前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确定了两国国内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本国为P0,外国为P*0。
由于P0<P*0,说明小麦在本国的相对价格较低,本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外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贸易模式的选择为:
本国成为小麦的出口国,而外国成为布的出口国。
右图表示,贸易中,本国分工生产小麦,外国分工生产布。
由于成本递增,两国的分工将进行至本国达到点B,外国达到点B*为止。
这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共同的相对价格线PW相切。
本国出口小麦以交换布,最终的消费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I1上的点E(见贸易三角形BCE)。
同时,外国则出口布交换小麦,最终的消费均衡点为与点E相重合的点E*(见贸易三角形B*C*E*)。
两国均在贸易中获益,这是因为它们通过贸易都达到了贸易前所无法达到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国应当分工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生产的商品。
在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则恰好相反。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各个部门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
在均衡时,所有部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相同的。
如果X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上升,同时导致另一种要素——资本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下降。
这一结论即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S–S定理的意义一是说明了国际贸易是要素国际流动的替代,二是可以推断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各个部门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
在均衡时,所有部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相同的。
即有:
w=PX·MPLX=PY·MPLY;r=PX·MPKX=PY·MPKY
如果X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这时X部门要素的报酬和Y部门就不再保持一致。
于是要素会从报酬低的Y部门流向报酬高的X部门。
由于X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于是在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对劳动的需求超过对劳动的供给,因此劳动的相对价格将上升,而另一要素资本的相对价格将下降。
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各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也将发生变化。
由于劳动变得越来越昂贵,而资本越来越便宜,所以各个部门都倾向于用资本来替代一部分劳动,结果是各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都比X商品相对价格提高之前有所提高。
以上分析说明,X商品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名义价格的上升,同时导致另一种要素资本名义价格的下降。
那么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考察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需要综合考察要素名义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将前述公式变形为:
w/PX=MPLX(↑)w/PY=MPLY(↑)
i/PX=MPKX(↓)i/PY=MPKY(↓)
上述公式表示要素的实际价格(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
当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提高。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资本/劳动比率提高时,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上升。
相应地,上式中w/PX、w/PY均上升,而i/PX、i/PY均下降,即劳动的实际价格(报酬)上升,资本的实际价格(报酬)下降。
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出另一项重要结果:
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其原因是国际贸易使一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专业化分工生产的出口商品中所密集使用的要素是其丰裕要素,所以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的实际价格(报酬)上升,而稀缺要素的实际价格(报酬)下降。
最终,国际贸易会导致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缩小,并最终达到一致。
随着商品价格的均等,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也最终达到均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贸易使得两国间工资与利率的差异缩小。
从长期来看,贸易将使得两国同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相等,从而使得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完全相等。
我们用下图来说明这个过程:
如图所示,横轴代表劳动的相对价格(w/r),纵轴代表小麦的相对价格(PW/PC)。
由于两国都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且生产技术相同,因此在w/r和PW/PC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贸易前,本国与外国各自国内均衡点位于点A与点A*。
可以看出,两国小麦的相对价格存在差异,本国小麦的相对价格(PW/PC)1低于外国的相对价格(PW/PC)2,原因是本国劳动的相对价格(w/r)1低于外国(w/r)2,所以本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开展贸易后,两国同种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不再存在,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至(PW/PC)W,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至(PW/PC)W。
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均等,本国要素的相对价格上升至(w/r)*,外国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至(w/r)*。
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知道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就可以推断其国际贸易的模式。
20世纪40年代,美国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1951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检验。
计算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比出口产品高出大约30%。
这意味着,美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这样,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便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自然资源稀缺说。
要素禀赋模型中只考虑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而忽略了诸如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对生产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资本之间存在着替代性。
当一国某种自然资源供给短缺时,就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本。
一些研究表明,美国相当一部分进口产品是其自然资源稀缺的产品,因而作为进口替代品在美国国内生产时资本投入比率较高。
但对于出口国而言,这些产品却是资本投入比率较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
这是用进口替代品近似地估计进口品的要素密集度所产生的一个误差。
人力资本说。
要素禀赋模型假设各国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
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劳动力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这是由于美国的劳动力包含了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投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经济学 国际 经济学 课件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