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岗位分析方法最新421.docx
- 文档编号:30070959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4.15KB
脱硫岗位分析方法最新421.docx
《脱硫岗位分析方法最新4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岗位分析方法最新42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脱硫岗位分析方法最新421
廊坊开发区华海石化有限公司
脱硫岗位
分
析
方
法
廊坊开发区华海石化有限公司制定
目录
一、气体硫化氢含量的测定
二、脱硫液的分析
1、挥发氨的测定
2、碱度的测定
3、硫代硫酸钠(铵)的测定
4、硫氰酸钠(铵)的测定
5、硫酸钠(铵)的测定
6、悬浮硫的测定
7、PTS浓度的测定
一、气体硫化氢的测定
一、原理
用吸收剂乙酸锌溶液将气样中硫化物吸收,生成硫化锌白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用过量的碘氧化,过量的碘液用淀粉作指示剂,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回滴至终点。
H2S+Zn(Ac)2=2HAc+ZnS↓(白色)
ZnS+2HCl+I2=2HI+S↓+ZnCl2
I2+2Na2S2O3=2NaI+Na2S2O6
二、仪器与试剂
500ml锥形瓶或烧杯;50ml量筒;50ml棕色滴定管;取样装置一套(如图);吸收瓶;湿式气体流量计;球胆
干燥器
过滤瓶
(1)0.01
mol/L碘标准溶液或0.1
mol/L碘标准溶液;
(2)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或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3)0.5%淀粉指示剂;
(4)1:
1盐酸溶液
(5)4%乙酸锌吸收液:
称取乙酸锌40g于250ml小烧杯中,加冰醋酸1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的容量瓶中至刻度,摇匀。
三、测定步骤
(1)两个吸收瓶内分别加入100ml乙酸锌吸收液,并按图装置好;
(2)通样气出口为5升,入口为2.5升,速度不要太快,调节流速为1-3L/ml;
(3)取下2个吸收瓶一并倒入500ml三角瓶或烧杯中,并用蒸馏水冲洗3-4次;
(4)依次于锥形瓶中加入1:
1Hcl5ml,碘标准液0.01
mol/L50.00ml(入口),出口加入10.00ml;
(5)锥形瓶中过量之碘液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返滴,滴至浅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1-2ml,继续滴至蓝色刚褪为止,记下硫代硫酸钠的消耗体积为V2。
(6)标准溶液空白的标定
分别向2个锥形瓶中加入10.00ml(出口)及50.00ml(入口)乙酸锌吸收液、1:
1盐酸15ml、碘液10.00ml及50.00ml及蒸馏水若干,使其体积约为60-100ml,随即以标准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1-2ml,继续滴至蓝色刚褪为止,记下硫代硫酸钠消耗的量即为空白—V入口,
V出口。
四、计算方法
H2S(g/m3)=
=K
式中:
—碘液空白时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返滴碘液时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取样气体体积,ml;
—气体温度校正因素;
=
;可以不计
17.03—½H2S的摩尔质量,g/mol;
K=
五、注意事项:
(1)取样气必须有代表性,不能取死气;
(2)如果球胆取气,入口和出口的球胆必须分开使用,不能混用,并且每次取样时要置换干净;
(3)一般气体温度在生产中不用校正;
(4)加入I2后要立即滴定,加淀粉前摇动不宜太大,减少I2的挥发。
(5)进、出口气体吸收瓶要分开使用,不能混用。
表1出口通5升样气时,CNa2S2O3=0.01mol/LK=0.034
H2S含量g/m3
H
2SV
V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034
0.0374
0.0408
0.0442
0.0476
0.051
0.0544
0.0578
0.0622
0.0646
2
0.068
0.0714
0.0748
0.0782
0.0816
0.085
0.0884
0.0918
0.0952
0.0986
3
0.102
0.1054
0.1088
0.1122
0.1156
0.119
0.1224
0.1258
0.1292
0.1326
4
0.136
0.1394
0.1428
0.1462
0.1496
0.153
0.1564
0.1598
0.1632
0.1666
5
0.170
0.1734
0.1768
01802
0.1836
0.187
0.1904
0.1938
0.1972
0.2006
6
0.204
0.2074
0.2108
0.2142
0.2176
0.221
0.2244
0.2278
0.2312
0.2346
7
0.238
0.2414
0.2448
0.2482
0.2516
0.255
0.2584
0.2618
0.2652
0.2686
8
0.272
0.2754
0.2788
0.2822
0.2856
0.289
0.2924
0.2958
0.2992
0.3026
9
0.306
0.3094
0.3128
0.3162
0.3194
0.323
0.3264
0.3298
0.3332
0.3366
表2入口通2.5升样气时,CNa2S2O3=0.01mol/LK=0.068
H2S含量g/m3
H2SV
V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068
0.0748
0.0816
0.0884
0.0952
0.102
0.1088
0.1156
0.1224
0.1292
2
0.136
0.1428
0.1496
0.1564
0.1632
0.17
0.1768
0.1836
0.1904
0.1972
3
0.204
0.2108
0.2176
0.2244
0.2312
0.238
0.2448
0.2516
0.2584
0.2652
4
0.272
0.2788
0.2856
0.2924
0.2992
0.306
0.3128
0.3196
0.3264
0.3332
5
0.34
0.3468
0.3536
0.3604
0.3672
0.374
0.3808
0.3876
0.3944
0.4012
6
0.408
0.4148
0.4216
0.4284
0.4352
0.442
0.4488
0.4556
0.4624
0.4692
7
0.476
0.4828
0.4896
0.4964
0.5032
0.51
0.5168
0.5236
0.5304
0.5372
8
0.544
0.5508
0.5576
0.5644
0.5712
0.578
0.5848
0.5916
0.5984
0.6052
9
0.612
0.6188
0.6256
0.6324
0.6392
0.646
0.6528
0.6590
0.6664
0.6732
注:
表中V=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数,m
二、脱硫液的测定
1、挥发氨的测定
一、原理:
溶液中的挥发氨可与硫酸直接作用,由硫酸消耗量求得挥发氨的含量其主要反应如下:
2NH4OH+H2SO4=(NH4)2SO4+2H2O
2NH4HS+H2SO4=(NH4)2SO4+2H2S↑
2NH4HCO3+H2SO4=(NH4)2SO4+2H2O+2CO2↑
(NH4)2CO3+H2SO4=(NH4)2SO4+H2O+CO2↑
二、仪器和试剂
250ml三口瓶;1ml吸液管;0.1(
H2SO4)mol/L标准溶液;0.1%甲基红指示剂;
三、测定步骤
(1)用吸液管取试样1.00ml于加有约50ml中性蒸馏水的三口瓶中;
(2)加甲基红2-4滴,立即用0.1(
H2SO4)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黄色刚转为橙色为止,记下耗酸量(ml)。
四、计算
NH3(g/L)=
=
NH3(滴度)=
五、注意事项
(1)取样要有代表性;
(2)供测定用的蒸馏水应为中性(如偏碱性,可用硫酸中和)。
2、碱度的测定
双指示剂法
1、原理
利用中和反应,在指示剂存在的条件下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计算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含量,进而计算出脱硫液的总碱度。
(1)用双色指示剂以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脱硫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于颜色较深的脱硫液,亦可用酸度计进行电位滴定,第一滴定终点控制PH=8.3,第二滴终点控制PH=4.0)。
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2CO3+H2SO4====Na2SO4+2NaHCO3
2NaHCO3+H2SO4=====Na2SO4+2CO2↑+H2O
2、试剂
0.01(
H2SO4)mol/L硫酸标准溶液;1%酚酞;0.1%甲基橙或0.1%溴酚蓝。
3、测定步骤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吸取脱硫液1.0ml,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0.01(
H2SO4)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记下滴定消耗的硫酸体积V1。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3-4滴(或溴酚蓝指示剂3-4滴),继续用0.01(
H2SO4)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至橙红色为终点(或滴定至蓝色变黄为终点),记下滴定消耗的硫酸体积V2。
4、计算
2V1×C×53
Na2CO3(g/L)=——————
V样
(V2-V1)×C×84.01
NaHCO3(g/L)=———————-------
V样
(V1+V2)×C×53
总碱度(以Na2CO3计g/L)=————————
V样
式中C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V1——酞为指示剂所耗用的硫酸溶液的体积,ml;
V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所耗用的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不包括酚酞指示剂所消耗的体积);
V样——脱硫液的取样体积,ml;
53——1/2碳酸钠的摩尔质量,g/mol;
84.01——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g/mol。
5、说明
如果脱硫液浑浊,需将脱硫液用中速滤纸过滤后再取样分析。
3、硫代硫酸钠(铵)的测定
1、原理
用过滤法(干滤纸过滤)除去脱硫液中的单质硫,加乙酸酸化,使溶液的PH值控制在6左右,再用甲醛除去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碘量法测定其中的硫代硫酸钠(铵)。
2、试剂
0.1
mol/L碘标准溶液;0.1mol/L的标准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淀粉指示剂;10%乙酸溶液;25%甲醛溶液(以0.5mol/L的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
3.操作步骤
吸取过滤后的脱硫液2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10ml10%乙酸溶液酸化,然后加25%中性甲醛溶液5ml,摇匀,静置2min,准确加入10.00ml0.1
mol/L碘标准溶液,近终点加淀粉指示剂2ml,用0.1mol/L的标准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
4.计算
Na2S2O3或(NH4)2S2O3(克/升)=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碘液空白时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V2——过量碘液返滴时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V样——脱硫液的取样体积,ml;
158.1——Na2S2O3的摩尔质量,g/mol.
148——(NH4)2S2O3的摩尔质量,g/mol.
5.说明
(1)脱硫过程中悬浮硫的存在会影响滴定终点,应用过滤法除去悬浮硫。
脱硫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亚硫酸根离子,性质较活泼,能与碘反应,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用甲醛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来消除。
(2)此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4.硫氰酸钠(铵)的测定
硫氰酸铁比色法
1、原理
在弱酸性条件下,三氯化铁与硫氰酸钠(铵)作用,生成血红色硫氰酸铁络合物,再经比色分析求出含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3NaSCN+FeCl3=Fe(SCN)3+3NaCl
2、仪器与试剂
(1)72型分光光度计;
(2)盐酸溶液:
(1+1)
(3)三氯化铁溶液:
10%
(4)硫氰酸钠的标准溶液:
称取硫氰酸钠1.000g(100%含量),溶于1000ml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此液1ml含1mg硫氰酸钠。
3、测定步聚
(1)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硫氰酸钠(铵)标准溶液0、0.5ml、1.0ml、1.5ml、2.0ml、2.5ml、3.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少量蒸馏水及(1+1)盐酸2ml,再加10%三氯化铁2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5min,在450nm波长用0.5cm比色皿比色,测出各吸光度值。
以吸光度A为横座标,硫氰酸钠(铵)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曲线斜率值。
K=NaSCN(mg)/A(或K=NH4SCN(mg)/A)
(2)样品测定吸取过滤后的样品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出1ml(及0.01ml)于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其余步骤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
4、计算
(1)可以从标准曲线中查表,样品吸光值相对应的硫氰酸钠(铵)的含量。
NaSCN=(g/l)或NH4SCN=(g/l)
(2)可以直接用K法计算:
NaSCN(g/l)=或NH4SCN(g/l)=
式中:
Wmg—脱硫液的吸光值所对应的硫氰酸钠(铵)的含量mg。
A—脱硫液的吸光值。
V样—脱硫液的取样体积,ml,即0.01毫升。
K—曲线斜率。
说明:
此显色反应灵敏度随三氯化铁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故要准确加入并且三氯化铁颜色易变化,应随时校正或重配。
5、硫酸钠(铵)的测定
钡镁沉淀法
1、原理:
SO42-与BaCl2生成BaSO4沉淀,过量的钡离子在MgCl2存在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回滴。
二、化学试剂:
1.氨缓冲液(PH=10);取54.0克氯化铵加水溶解后加入350毫升浓氨水稀释至1升。
2.0.5%铬黑T乙醇溶液或络黑T0.5%三乙醇胺溶液;
3.1∶4盐酸;
4.0.05mol/LEDTA标准溶液或0.1mol/LEDTA标准溶液;
5.Ba、Mg混合液——取BaCl2•2H2O3.6克和MgCl2•6H2O3.0克溶于水,加(1+4)盐酸2ml,用煮沸冷却后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混浊需过滤)
三、测定:
1.取过滤后的脱硫液0.2毫升于三角瓶中加水约30ml,加1滴甲基橙,加盐酸(1:
4)中和至橙色再过量一滴,准确加钡、镁混合液25.0毫升,放置10分钟后加缓冲液10毫升再加铬黑T3-5滴,用EDTA滴定至紫红色变为蓝色,记下读数为V2。
2.钡、镁混合液中硬度的测定(空白试验):
吸取钡镁混合液25.0毫升于三角瓶中加蒸馏水30毫升加10毫升氨性缓冲溶液,加铬黑T3-5滴,用EDTA滴定,记下读数为V1毫升。
3.计算:
Na2SO4=
克/升(NH4)2SO4=
克/升
式中:
V1——空白(标准钡、镁混合液25.0ml)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分析试样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w——脱硫液的体积ml;
142——Na2SO4的摩尔质量,g/mol。
132——(NH4)2SO4的摩尔质量,g/mol
6.悬浮硫的测定
一、原理
取一定量脱硫液,过滤其中的悬浮硫,烘干、称重,根据质量之差,计算悬浮硫含量。
二、仪器
G₃-G₄砂芯漏斗,真空抽滤瓶及真空泵,烧杯、250ml量筒,干燥箱。
三、测定步骤
将脱硫液摇匀后,用量筒量取100-200ml,用砂芯漏斗(80±2℃烘至恒重)抽滤,用热水洗涤至无硫代硫酸根(用0.05mol/l碘液检查),将砂芯漏斗放入(80±2℃)的恒温烘箱,烘1~1.5h,取出移入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称重,直至质量恒定为止。
四、计算
W₂—W₁
悬浮硫(g/L)=————×10³
W样
式中:
W₂—滤渣与砂芯漏斗的总质量,g;
W₁—砂芯漏斗的质量,g
V样—脱硫液的取样体积,ml.
五、说明
(1)本方法适用于各种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的测定。
(2)若脱硫液中有固体杂质时,用此法测定脱硫液中悬浮硫的含量偏差会增大。
备注:
可用定性滤纸代替砂芯漏斗分析,但误差较大,可以观察趋势。
7、脱硫液中PTS浓度的测定
一、原理:
PTS脱硫催化剂系酞菁钴为主的化合物,在其水或碱溶液中为酞菁蓝色,溶液颜色的深浅随浓度的大小而变化,具有吸光能力,可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
二、测定:
1、仪器:
721、722分光光度计
2、试剂:
①制备脱色脱硫剂:
取约600ml脱硫贫液加入适量的活性碳粉末(10-20克)摇匀后,观察无PTS颜色便可过滤(1-2分钟),过滤时用干滤纸和漏斗过滤在干燥洁净的烧杯或三角瓶中,供测定用。
②PTS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正在使用的PTS脱硫催化剂0.2克(精确到0.2mg),加入少量脱色脱硫剂,使其溶解,溶解后再
用脱色脱硫剂液稀释至200ml容量瓶中至刻度,摇匀即可。
三、标准曲线的绘制
1、准确吸取PTS标准溶液0.5、1.0、1.5、2.0、2.5、3.0ml分别于50ml比色管中(或容量瓶),用脱色脱硫剂分别稀释至刻度即比色管中PTS的含量分别是10PPm、20PPm、30PPm、40PPm、50PPm、60PPm。
2、以脱色脱硫液为空白,用1cm比色杯在波长620nm下进行比色。
3、分别计算出,每个浓度的系数K值(K=PTS(PPM)/吸光值),再计算出平均K值。
4、绘制标准曲线:
以PTS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校正K值:
分别以蒸馏水为空白和脱色脱硫液为空白测定脱硫液(车间取来过滤后的脱硫液)的吸光值A0和A,校正系数
K校=KA/A0。
四、测定:
1、从车间取具有代表性的脱硫液,用干滤纸直接过滤,如果滤液混浊,需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过滤,直至为清液后再比色;
2、用1cm比色杯加入直接过滤后的脱硫液,以蒸馏水为空白(或用脱色脱硫液为空白),进行比色,测出吸光值A测。
五、计算
1、以水为空白测定时,PTS(PPm)=K校хA测
2、以脱色脱硫液为空白测定时,PTS(PPm)=KхA测,或直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PTS含量。
注:
各厂根据生产变化情况应随时校正标准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脱硫 岗位 分析 方法 最新 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