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 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docx
- 文档编号:30052943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6.10KB
湘江战役 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docx
《湘江战役 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江战役 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江战役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
湘江战役---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
湘江之战:
红军长征时期最惨烈、最悲壮的历史
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12月1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双方的一次战役。
1934年11月下旬,蒋介石调集25个师沿湘江构筑了对红一方面军“长征”的第四道封锁线。
林彪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4师参与了这场战役,红一军团在脚山用阵地战硬顶着国军湘军的进攻,损失6000人。
湘江战役的结果使中央红军由10余万锐减为4万余人,董振堂、陈云之红五军团损失过半,刘少奇、罗荣桓的红八军团和少共国际师于此役几乎覆没。
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1934年10月10日-12月10日)湘江战役
简介: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中央红军由10余万锐减为4万余人,董振堂、陈云之红五军团损失过半,刘少奇、罗荣桓的红八军团和少共国际师于此役几乎覆没。
战前概况:
1934年11月中旬,从中央苏区向西进行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继续西行,向湘桂边境前进。
蒋介石则拼凑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
湘江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湘江战役前,根据蒋介石的安排,湘军刘建绪的第1纵队,开赴广西东北部的全州,与广西第15军夏威部切取联系,组成拦截红军的正面防线;中央军吴奇伟的第2纵队,由薛岳指挥,沿湘桂公路祁阳、零陵、黄沙河一线进行侧击,保持机动,防止中央红军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中央军周浑元的第3纵队、湘军李云杰的第4纵队、湘军李韫珩的第5纵队从东面将中央红军压向湘江防线。
1934年11月16日,湘桂军阀达成堵截中央红军的“全州”协议。
湘军刘建绪与桂军夏威防区的划分以湘桂边界的黄沙河为界,桂军担任兴安、全州、灌阳至黄沙河(不含)一线的防御;湘军担任衡阳、零陵、东安至黄沙河一线的防御。
根据协议,桂军将原属湘军的全州防务揽了过去。
随后,桂第将其所部15个团约三万人全部部署于桂东北地区,呈南北走向的一字长蛇阵。
长蛇阵的北段,为全(州)灌(阳)兴(安)三角及湘桂边境的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关,由第15军代军长夏威负责;长蛇阵的南段为恭城、龙虎关、富川、贺县带,由第7军军长廖磊负责。
北段夏威部包括:
第15军44师、第15军45师134团、15军43师、第7军24师,约10个团。
南段廖磊部包括第7军19师、15军45师的两个团,约5个团。
这是一个北重南轻的部署。
11月18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广西贺县白芒营、恭城龙虎关分别与桂军交战。
20日,红九军团逼近江华,21日,攻占江华县城,并派出两团兵力攻打龙虎关。
之后,红五军团、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部队都先后进入江华、永明,威胁广西富川、贺县、恭城。
白崇禧(李宗仁长驻广东,当时桂军的实际指挥官是白崇禧)担心中央红军从富川、贺县带进入广西腹地,又接到王建平从上海发来的密电,说蒋介石采用政学系头目杨永泰“一举除三害”的毒计,拟将红军由龙虎关两侧地区向南压迫,一举除红军、广东、广西“三害”,遂作出了将部署于全灌兴三角地区的夏威部主力南撤的决定。
11月20日晚(一说为21日晚),白崇禧以李宗仁的名义电告蒋介石,要求将夏威部主力南撤,所留空白由湘军填补。
蒋介石于22日下午17时,下达了准许桂军南撤的复电,并向何键发电,要求何键派湘军南下全州接防。
白崇禧接悉复电后,没等湘军接防,即刻下令连夜将在全州、兴安、灌阳布防的夏威所部主力撤往恭城(灌阳以南百余公里),仅在全州留有7军24师72团的两营干训队,兴安留有一个团(属43师),灌阳留有一个团(44师130团)。
可是,湘军在接到蒋介石的接防命令后,并没有即刻南下接防,而是一再拖延。
直至1934年11月27日,湘军才进入全州县城,但进入全州后又停止南下。
11月22日桂军南撤至12月1日湘桂军占领所有湘江渡口,全州以南、兴安以北60公里的湘江门户洞开达9日之久。
这就为红军突围创造了机会。
11月22日,红一军团侦察科长刘忠,率军团便衣队和红五团侦察排,化装进入全州城,发现桂军南撤。
25日中午,刘忠向率领红五团驻守湘桂边境永安关的二师参谋长李棠萼汇报了情况。
李棠萼通过电台向军团部报告。
军团长林彪又发电报向军委请示。
11月25日17时,军委下达了《我野战军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的作战部署》的命令。
发现红军从全灌兴三角地带西进企图后,桂军主力11月26日开始从恭城向北调动,湘军11月27日进入全州城。
11月27日下午,红一军团抢占了全州以南、界首以北的所有湘江渡口。
11月28日凌晨,桂军在新圩向红三军团发起进攻,湘江战役正式打响。
新圩之战:
新圩,位于广西灌阳县西北部,南距县城15公里,北距红军西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古岭头5公里,距湘江渡口三四十公里,一条从灌阳通往全州的公路从这里经过,新圩以北5公里的古岭头是红军前往渡口的必经之地。
新圩以北一直到湘江岸边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新圩往南至马渡桥长约10公里的公路两侧丘陵连绵,草木丛生,可以建立阻击阵地。
为了防止灌阳县城方向的桂军北上切断红军西进通道,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军团五师从新圩南下,占领马渡桥,将桂军阻挡在新圩以南。
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政委钟赤兵(中将)率十四、十五团(十三团归军团部指挥)和军委炮兵营3900余人于11月27日下午16时左右抢在桂军前面赶到新圩,占领了新圩-灌阳公路两边的山头,并派出部队沿公路向南面的马渡桥推进,占领公路两边的山头。
当日下午,红五师先头部队与桂军侦察连遭遇,红军主动出击,将桂军侦察连击退,并沿公路向南追击至枫树脚附近,因前方的马渡桥已经被桂军占领,便在枫树脚周围的山头构筑工事。
李天佑得到报告后,决定将阻击阵地设置在从新圩向南至排埠江村长约8公里的公路两侧山头上,这段防线距灌阳县城7公里,距红军向湘江前进的通道最近点大桥村5公里。
红五师的第一道阵地设在枫树脚附近,以公路为界,将部队分成左右两翼,互相配合形成交叉火力。
红十五团布置在公路的左侧,即打锣山、水口山、钟山上;红十四团布置在公路的右侧,即月亮包山、判官山上;师指挥所设在距第一道阻击阵地一二里的杨柳井;临时调配的军委“红星”炮兵营,部署在指挥所附近左侧的山地上。
在国民党方面,桂军部署于新圩方向的有7个团,以第15军军长夏威为指挥官,15军44师(王赞斌)为主攻部队,15军45师134团(凌压西)为44师预备队,以第7军24师为15军预备队。
桂军前锋于11月27日下午抢在红军之前占领枫树脚南面的马渡桥,但因红军在枫树脚附近建立了阻击阵地,桂军在占据马渡桥后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便把狮子山、瘦马岐、张家岭一线做为前沿阵地进行布防。
桂军与红军的前沿阵地相距约1000米,中间为水田、早地和小村落,双方都可以看到对方的阵地。
28日拂晓时分,桂军44师在炮火掩护下,在机枪、重炮、迫击炮掩护下,向红五师前沿阵地发起进攻。
红五师沉着应战,以密集火力封锁公路,大量杀伤敌人,“红星”炮兵营也向开炮支援。
桂军正面进攻受阻,遂于下午16时,遂派出一部兵力沿红军左侧的瘦马岐等几个山头迂回红军前沿阵地的钟山、水口山一带。
红军腹背受敌,损失很大,前沿阵地有的山头一个排打得只剩下一名战士。
红五师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
当晚,红军后撤至杨柳井两侧的山头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连夜赶筑工事。
平头岭和尖背岭是公路两侧的最高山峰,红十五团防守公路左侧的平头岭,红十四团防守公路右侧的尖背岭,两个阵地互为犄角。
29日,桂军第24师及45师134团(团长为凌压西)投入战斗,战斗更加激烈。
桂军先是以空军一队6架飞机低空轰炸、扫射,继而大炮轰击,接着以步兵轮番冲击。
到中午时分,桂军正面与侧后迂回相结合的进攻,已经把红军坚守的山头逼到了绝境。
红军与桂军展开了白刃战,反复争夺山头,但终因力量悬殊,红五师伤亡惨重。
十四团政治委员负伤;十五团团长白志文(少将)、政委罗元发(中将)负伤,三名营长中有两名牺牲,全团伤亡五百余人。
前沿的几个小山头相继丢失,第二道防线眼看就要被突破。
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命令师参谋长胡震到前线接替白志文指挥红十五团,并电话命令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收缩防线,把团指挥所转移到师指挥所位置。
这时桂军机枪、炮火已经打到师指挥所旁边来了,师指挥所准备转移。
结果,未等师指挥所转移,李天佑便接到了师参谋长胡震牺牲的消息。
李天佑刚刚到达新指挥所位置,又接到了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牺牲的报告。
当时,防守公路右侧尖背岭的是红十四团。
桂军出动1000多人从正面进攻尖背岭,被红十四团击退。
桂军受挫后,又改为从两侧进攻。
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已经腿部中弹受伤,忍着伤痛指挥战斗。
黄冕昌判断,左侧有红十五团火力支援,敌人也不易攻上,右侧一些火力调到了正面,是薄弱点,可能会成为敌人攻击的重点,他命令部队把主要火力立刻调往右侧,左侧只留一个排长带两个班坚守。
不久,桂军果然出动2000多人向尖背岭右侧发起冲击。
桂军翻过一个小山坡后,立即遭到红十四团火力封锁,无法前进。
但是,狡猾的桂军在强攻右侧的同时,又集结一股力量攻打左侧。
左侧情况危急,黄冕昌命令连指导员何诚带队向右侧敌人打了个反冲锋,趁机抽出部分兵力去支援左侧。
然而右侧敌人又发起了反攻,红军寡不敌众,被迫退进工事坚守,黄冕昌团长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红十四团防守的尖背岭和红十五军团防守的平头岭相继失守。
红军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山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
30日凌晨,红五师接到紧急驰援红四师光华埔阵地的命令,新圩阵地交红六师十八团接防。
由于十八团未能及时赶到,红五师被迫继续与桂军苦战。
血战至中午,桂军见拿不下虎形山(虎形包),便以重兵迂回左侧高山,向红军压过来,同时出动多架飞机对虎形包狂轰滥炸。
红军拼死抵挡一阵后,被迫撤出阵地,退守新圩附近的楠木山和炮楼山一线。
30日下午15时红十八团赶到新圩,红五师于16时移交防务,迅速赶到界首东南的渠口,与红十三团汇合,从界首过江。
红五师,这个彭德怀的主力师撤下来的时候,师参谋长、十四团团长、副团长及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牺牲,十五团团长、十五团政委和十四团政委负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牺牲。
全师战斗之前有三千多人,下来的时候连伤兵也只剩下千余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中说:
“红十四、十五团浴血奋战三昼夜,伤亡2000多人”。
1934年12月2日,军委电台的一份敌情通报中提到:
“我三军团第五师此次战役损失甚大,……十三、十四两团,现仅有六百余,十五团尚有四五百人……”。
过江以后,红五师缩编为一个团。
红十八团在新圩接防后,仓促在新圩南面楠木山村附近的炮楼山一带进行布防,其中以两个营扼守楠木山村附近之炮楼山,一个营布防于陈家背。
桂军以一部绕过红十八团向北追击,一部留在楠木山村围攻红十八团。
12月1日拂晓,桂军对红十八团楠木山阵地发起猛攻,红十八团伤亡惨重。
为避免部队被桂军吃掉,红十八团炮楼山防守部队被迫后撤,向在陈家背布防的那个营靠拢。
桂军紧紧咬住十八团不放,在十八团撤退后迅速占领炮楼山,并一路跟踪追击。
红十八团的两个营刚撤到陈家背,桂军便追了过来。
战至中午,红十八团一部被分割包围于陈家背,一部在团长曾春鉴、政委吴子雄率领下突围而出,边打边撤,向湘江岸边转移,最后被桂军分割包围于全州古岭头一带。
红十八团约两千名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少数战士突破重围,但又在随后的地方民团的围剿中惨遭杀害,只有为数不多的战士隐姓埋名,流落民间。
红六师另外两个团(十六、十七团)损失也比较大,全师基本上不成建制,后缩编为一个独立团。
1934年11月29日下午15时,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十四师于30晨应接替六师在红树脚(枫树脚)阻击桂军。
但实际上,三十四师接到命令时时新圩红树脚(枫树脚)阵地已经失守。
军委的命令致使三十四师孤军深入,最后全军覆没。
从11月30日起,便有桂军绕过红军阵地北上,12月1日起更是蜂拥北上,其中桂军44师经新圩西北方向的石塘圩向湘江麻子渡、界首方向追击,24师由文市西侧向北追击,134团留在灌阳县境。
12月1日晨,桂军24师到达新圩东北方向的文市附近,将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约一个连缴械,迫使中央军停止西进,之后调过头来向西追击红军。
中央红军大量未来得及过江的部队,被桂军44师和24师切断、冲散,损失惨重。
界首之战:
界首阻击战斗也叫光华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大阻击战场之一。
界首是一座古圩,位于广西兴安县城以北15公里的湘江西岸,是中央红军过湘江时最重要的渡河点。
红三军团四师发动地民众,在江面上搭建了一些浮桥,方便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过江。
在界首的湘江西岸江边,距离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叫“三官堂”。
红军架设的渡河浮桥主道,就从三官堂门前经过。
湘江战役时,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指挥所设在“三官堂”里。
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过江后,也曾进入三官堂,指挥部队渡江。
1934年11月27日下午,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抢占界首。
红四团抢占界首后,奉命增援脚山铺,遂将界首防务移交三军团四师。
27日晚,三军团四师先头部队到达界首,开始架设浮桥。
28日,红四师三个团全部到达界首,在界首附近的湘江两岸布防。
谢嵩团长、苏振华政委率红十二团留守河东江南渠口。
邓国清团长、张爱萍政委率红十一团前出到石门及西北地域布防。
沈述清团长、杨勇政委率红十团在湘江西岸界首南面光华铺一带布防。
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派宣传部长刘志坚到十团督战,并指示红十团在界首以南光华铺、枫山铺地区构筑工事,从正面阻击兴安方向来犯之敌。
光华铺是界首至兴安间桂黄公路边的一个小村庄,位于界首渡口以南5公里,村北是开阔的水田,另三面是起伏的山丘。
29日,红十团团长沈述命令三营营长张震率部在光华铺南面布防,以两个连在正面向兴安县城方向筑工事,机枪连和另一个连作预备队,团主力部署在渠口渡附近高地,团指挥所设在渡口附近的小高地上。
国民党方面,桂军在兴安驻有15军43师128团(冯璜),发现界首渡口被红军占领,又急忙从平乐调一个师的兵力(15军45师的133团、135团,15军43师127团)赶往兴安加强守备,以防止红军攻占兴安威胁桂林。
29日晨,桂军侦察机飞临界首上空,对红军进行俯冲用扫射。
29日下午,桂军多架轰炸机飞临界首渡口,将红军临时架起的浮桥全部炸毁。
当夜,红军收集船只,再次架起浮桥。
次日晨,又被敌机再次炸毁。
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协助朱德总司令指挥部队奋战数小时,再次将浮桥修通。
29日晚,桂系15军43师(黄镇国)一部向红军据守的光华铺高地攻击前进。
当日深夜,部署在前沿的三营值班战士发现湘江边的山上有手电灯光摆动,忙向张震营长报告。
张震立即派出一支部队前往搜索,未发现打手电的人。
正当搜索的战士感到事情有些蹊跷时,发现湘江西岸有密集的手电灯光在闪烁。
原来桂军一部已经迂回到三营阵地后面,直插界首渡口。
桂军这支部队行至界首渡口南面2.5公里处,与红十团主力发生接触,双方随即猛烈交火。
张震营长见渡口危急,急忙收缩兵力,往回猛打,与十团主力夹击来袭桂军。
敌我双方在黑暗中混战,但敌人数量众多,双方激战后形成对峙。
混战中,桂军两次攻到离三官堂不足100米的地方。
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与警卫员多次劝彭德怀转移,但彭德怀认为这里便于指挥,有利于掩护中央军委过江而拒绝离开。
30日拂晓,张震率三营与团部汇合,但部分敌人突破十团防线占领了渡口。
此时,军委第一纵队即将抵达东岸准备渡江,情况万分危急。
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和中央红军的指挥机关都在军委第一纵队,军委第一纵队不能过江,情况非同小可。
沈述清团长见三营伤亡甚众,下令三营休整,自己亲率一、二营直奔渡口,向人数不多但又时刻威胁着红军渡江部队的桂军发起猛攻。
敌我双方都没有工事作依托,在江边来回“拉锯”,战斗异常残酷。
经反复冲杀,红十团终于夺回了界首渡口西岸,但十团团长沈述清在冲锋过程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沈团长牺牲后,彭德怀命令第四师参谋长杜中美接任红十团团长。
杜中美率军将桂军残敌驱赶到光华铺以南。
30日上午,军委第一纵队开始从界首渡过湘江,进抵界首西北之大田地域。
不久,桂军45师韦云淞部赶到兴安。
兴安县的桂军增至四个团。
桂军随即以二个团的优势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向红十团发起了疯狂反扑。
30日中午,光华铺失守。
为了夺回光华铺,杜中美团长急忙组织部队反攻。
在向张家岭高地发起冲锋时,杜中美中弹牺牲,桂军乘势反扑。
红十团政委杨勇腿部被弹片击中受伤。
为了保存实力,杨勇将部队撤至到西起石门飞龙殿,北至碗渣岭、大洞村丘陵,东至湘江一线,构筑第二道防线。
为夺回光华铺,彭德怀紧急调红四师的另外两个团赶来增援红十团。
桂军的轰炸机再次对界首渡口的浮桥进行轰炸,但红军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也再次架起了浮桥,保证了军委一、二纵队全部渡过湘江。
在彭德怀调兵增援光华铺的同时,桂军的另一个团已经悄悄渡过湘江,急速从湘江东岸向界首渡口推进。
当时,军委第二纵队已经于午前进抵界首以东之月亮山附近,如果桂军这个团继续北进,后果将不堪设想。
彭德怀见情况紧急,急忙命令红五师十三团黄振团长率所属部队迅速打击东岸立足未稳之敌,阻止其继续北上。
黄昏后,中央第二纵队开始过江。
彭德怀指挥三军团四师集中所有兵力向光华铺之敌发动反攻,经过又一夜苦战,虽然未能夺回光华铺,但是终于在光华铺与界首之间建立了第二道阻击线。
12月1日凌晨1时30分,军委主席朱德向全军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
“
(一)三十日的战斗,全州之敌已进到朱塘铺,兴安之敌已进到光华铺,灌阳之敌已进占新圩,并续向古岭头方向前进。
周敌之先头部队有已渡过文市河之可能。
……一号各兵团之部署及任务应如下:
……C、三军团应集中两个师以上的兵力在汽车道及其以西地域,有向南驱逐光华铺之敌的任务,并须占领唐家市及西山地域。
六师之部队应留河东岸,有占领石玉村的任务,并掩护我五、八军团及六师切断的部队通过湘水。
以一个营仍留界首任掩护,该营应向麻子渡派队与五军团切取联络。
在万不得已时,三军团必须困守界首及其西南和东南的地域。
……”
在这道命令中,军委要求红三军团将四师、五师主力集中在湘江西岸的桂黄公路及以西地域,界首只留一个营,这是有其道理的。
当时,军委两个纵队已经部分过江,这两个纵队缺乏战斗力,如果光华铺附近的桂军绕过三军团阵地攻击军委纵队,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防止这种严重局面的出现,红三军团必须将防线向西延伸。
但这也意味着战线的延长,界首渡口处于危险之中。
12月1日拂晓,从新圩阻击战撤下来的红五师十四、十五团赶来,与十三团会合,接替了红十团的防务,参加了阻击(张震说红五师部队30晚赶到,可能说的是十三团)。
12月1日清晨,茫茫大雾吞没了湘江,十几米外就看不清人脸。
敌我双方继续在浓雾中激战。
红三军团四师和从新圩撤出的红五师主力在界首西岸阻击光华铺之敌,红六师主力(缺红十八团)到达界首东岸,一面组织渡江,一面阻击兴安北上之敌,掩护星夜起来的红八、红九军团从凰嘴渡口涉渡湘江。
战斗到12月1日中午,中央红军主力大部分渡过了湘江,其他负责掩护的部队也已经奉令撤离,可红四师却没有接到撤退命令。
桂军的攻势并没有减弱,红四师孤军奋战,如果不及时撤退,后果不堪设想。
红四师政委黄克诚感觉到形势不妙,便向师长张宗逊建议组织部队撤退,向西转移。
界首战斗结束。
脚山之战:
脚山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著名的三大阻击战之一,是湘江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
在国民党方面,是第1路追剿司令刘建绪指挥的湘军部队,包括16师(章亮基)、62师(陶广)、63师(陈光中)和第19师(李觉)之一部(一个旅)、4个补充团、3个保安团。
紧随湘军后面的,还有薛岳的5个师,也已推进到黄沙河。
蒋介石派驻衡阳的飞行大队,也随时可以飞来助战,配合湘军的地面进攻。
当时湘军的编制,每个师一万至一万二千人,湘军刘建绪部的总兵达到六七万人。
在红军方面,是林彪的红一军团。
红一军团共三个师,即红一师、红二师、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据1934年10月8日红军花名册统计,红一军团共19880人。
不过,经过前三道封锁线的不断减员,湘江战役时,红一军团的人数已经没有这么多。
在脚山(觉山)铺战斗的第一天,红一军团投入了红二师和红一师的一个团,共四个团。
第二天便投入了红一、红二师的全部六个团。
1934年11月27日,湘军刘建绪部进占全州,并在城外布置了警戒线。
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从全州县枧塘乡的屏山渡渡过湘江后,奉命抢占全州县城,但比湘军晚到六个小时,只好占领位于全州南面16公里处的鲁板桥、脚山铺(又名觉山)一线,构筑防御工事。
同日,红二师六团由大坪涉渡湘江到达二美滩。
红二师四团占领界首,随即将阵地移交三军团四师,紧急赶往脚山铺增援。
红一师第二团从全州凤凰乡大坪渡口渡过湘江。
到了29日战斗打响时,红二师三个团和红一师二团,共四个团已经全部进入脚山铺阻击阵地。
脚山铺是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桂(林)黄(沙河)公路边,北距全州16公里,南距军委纵队渡河的界首渡口约30公里。
村子周围有几座小山,被南北走向的桂黄公路分在东西两侧,与桂黄公路相交,成十字形。
这几座山从东到西分别是:
黄帝岭、尖峰岭、冲天凤凰岭、美女梳头岭、米花山、怀中抱子山。
黄帝岭、尖峰岭在公路东侧,冲天凤凰岭、美女梳头岭、米花山、怀中抱子山在公路西侧。
其中又以黄帝岭和怀中抱子山最高,都在南端,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北来的敌人呈仰攻状,而红军居高临下。
根据这样的地形地势,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和参谋长左权决定在脚山铺构筑两道阻击线,北侧一列山岭为第一道阻击线,南侧一列山岭为第二道阻击线。
军团部设在距脚山铺不远的山头上。
林彪命令红六团扼守公路西侧的美女梳头岭,红五团扼守公路东侧的先锋岭,红四团扼守公路正面和公路的两侧,红二团做预备队。
为防止湘军迂回,林彪又紧急电令红一师增援脚山,准备待一师(缺一个团)赶到,将其全部部署在公路西侧美女梳头岭一带。
29日晨,湘军以16(章亮基)、19(李觉)师为前锋,以62(陶广)、63(陈光中)师为预备队,向红一军团的脚山阵地压了过来。
国民党军一开始便出动了十几架飞机,三架一组,对红二师阵地进行扫射轰炸,然后以密集的炮火进行炮击。
炮击一停,湘军步兵便以密集的队形发起了冲锋。
29日湘军组织了数次进攻,也未能攻占红军的一个山头。
进攻之敌担心遭到红军夜袭,便撤回到鲁班(板)桥以北。
30日晨,红一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率领该师的另外两个团从湘桂边境赶到脚山。
林彪将李聚奎带来的第一、三团部署在公路西侧左翼米花山一线,其中杨得志的第一团作预备队,第三团与先到达的第二团进行前沿阻击。
红一师到达觉山之时,北面的湘军也进一步作了调整,在原来的进攻部队的基础上再投入一个多师的兵力,以突破脚山防线,南下封锁湘江渡口。
天一亮,湘军的进攻便开始了,人数比第一天更多,火力比起第一天更加猛烈。
红军的工事被炮火摧毁,各团的指挥所被迫不断地转移,但各部队仍凭险死守,相机反击。
几次冲锋之后,湘军判断出红军兵力不足,遂改变战术,一面继续对红军正面阵地进行轮番攻击,一面以大部队迂回至红军阵地侧翼,将红军的战线拉长,以便寻找薄弱环节予以突破。
湘军这一招很快奏效,红军前沿阵地的几个小山头相继失守,成为湘军向几个主峰发起攻击的桥头堡。
打到下午,左翼红一师米花山阵地失守。
湘军占领米花山后,将更多的后续部队投入战斗,以米花山为跳板,向美女梳头岭以东各山头发起连续攻击。
为避免被包围和减少损失,红一师放弃美女梳头岭,向二师驻守的怀中抱子岭靠拢。
林彪军和聂荣臻将军团部转移到右侧红二师阵地的皇帝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江战役 鲜血与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 湘江 战役 鲜血 生命 写就 英雄 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