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docx
- 文档编号:30042372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9.17KB
高考语文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docx
《高考语文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
【考向解读】
要想在考场上正确解答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类试题,考生必须勤于积累词语,掌握辨析词语的技巧。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
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
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命题热点突破一】段落语境中词语运用的考查
此类题目属于近年高考新题型。
对词语运用的考查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句子语境的考查,它将单个句子的语境考查扩展到整个段落语境的考查,这就使词语运用的考查更科学。
因是较为完整的语段,语意相对完整,对学生的语感、理解与辨析的能力的考查就能更全面。
例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每个人都是作者,也是自己必须负责的主编和出版者,那么传统的编辑制度就________了。
这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无聊平庸泛滥。
如今,在网络上,恰恰是平庸之作________,而真正有读者的作者却________,粉丝就是________。
A.行将就木 门可罗雀 锋芒毕露 证据
B.日暮途穷 门庭冷落 崭露头角 表现
C.日薄西山 无人问津 脱颖而出 证明
D.山穷水尽 黯淡无光 出类拔萃 说明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
【变式探究】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吸引艺术家,丽水政府对位于溪边的几座旧时建筑加以________,并提供一年租金减免、之后租金优惠的政策。
艺术家们________,全乡很快便建起了十来家私人画廊。
②蓝,深不可测的蓝,无边无涯的蓝,冷冽如钢的蓝,柔波似缎的蓝。
深邃的蓝,像是________了一切冲突,融化了所有苦楚。
蓝得这样坦荡,如肝胆相照故友重逢;蓝得如此________,似知交骤遇,心魂叠印。
A.维修 纷至沓来 调剂 纯洁
B.修缮 趋之若鹜 调和 纯净
C.维修 趋之若鹜 调剂 纯洁
D.修缮 纷至沓来 调和 纯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
维修:
保养和修理。
修缮:
修理、修补。
用于建筑物,题中含有旧时建筑,用修缮合适。
纷至沓来:
形容纷纷、连续不断地到来。
趋之若鹜:
本义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多做贬义词。
调剂:
调整有无、余缺等情况。
调和:
调解使和好。
用在此处合适。
纯洁:
没有污点,没有私心。
纯净:
强调没有杂质。
【方法技巧】此类题目类似于小语段的阅读理解,只不过侧重对词语运用的考查,但对词语考查的较为宽泛,有对实词虚词的考查,也有对成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也有对各类词语的综合考查。
因此做此类题目可采用以下模式:
1.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意。
2.结合选项,辨析近义词语。
3.代入检查,运用语感判断。
【命题热点突破二】因张冠李戴而致误类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如“豆蔻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女子;“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不能指同学间的关系。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红。
B.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C.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D.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答案】 A
【解析】 A项,“美轮美奂”使用正确。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B
【命题热点突破三】因望文生义而致误类
很多成语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等,其实际含义往往是特定的,望文生义是不行的。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
B.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C.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答案】 B
【解析】 A项,“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句中错解为“大海发生海啸的状态”。
B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符合语境。
C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这里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D项,“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句中意思理解反了。
【命题热点突破四】因重复赘余而致误类
句子上下文已有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表述,导致成语语意和上下文语意重复。
例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你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B.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C.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折磨,被打得遍体鳞伤。
D.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人民生灵涂炭。
【答案】 C
【解析】 A项,“南柯一梦”的“一”即“一场”,前面再用数量词“一场”就重复了。
B项,“如
【命题热点突破五】因形近而致误类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例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的目光就一直盯着这只走势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分把握。
B.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并没有因为骇人听闻的“文学死了”的叫喊而消亡,而是越活越自由,也越混乱。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雾霾形成非一日之寒,雾霾清除也不可能一挥而就从浑浊到清朗,需要整个社会成员的觉醒,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
【答案】 C
【解析】 C项,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
A项,不瘟不火:
戏剧表演既不沉闷也不
【命题热点突破六】因色彩失调而致误类
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关键。
相当一部分成语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含贬义;“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一般用于褒义。
例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B.对于读者的批评,这位大师级的作家虚怀若谷,表现出了闻过则喜的大师风范。
C.看你这么说,只要你肯屈尊光临寒舍,我一定不吝赐教。
D.制定了这份策划书,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也是费了很大的劲,还是希望大家能好好参考一下。
【答案】 D
【解析】 A项,“美芹之献”指的就是地位低微的人提出的好意见,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B项,“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多作敬辞。
C项,“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D项,“绵薄之力”常用在说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谦辞。
【命题热点突破七】因前后矛盾而致误类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
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谐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
例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黄山石形状各异,有的像莲花,有的像孔雀开屏,也有的像鱼,像蛇,像兔,我们一路欣赏,一路惊叹,惊叹它的奇异绝伦,惊叹它的巧夺天工。
B.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C.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D.季荣干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式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 B
【解析】 A项,巧夺天工:
形容人工的技艺精巧,胜过自然。
这与黄山天然形成的胜景相矛盾。
B项,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C项,不易之论:
指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
句中该成语与“初稿”矛盾。
D项,如数家珍:
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
这里原本就是介绍自家的珍贵物品,若再以此打比方,则自相矛盾。
【高考真题解读】
1.【2016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答案】B
【解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
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
2.【2016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
【解析】空中楼阁:
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
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使用正确。
A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对象错。
B扣人心弦:
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
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多指激动人心。
对象不当,感情色彩也不恰当。
C一见如故:
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望文生义,对象不当。
3.【2016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
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过纸面,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凝重波动淌B.顿挫缓急凝重波澜涌
C.抑扬顿挫厚重波澜淌C.顿挫缓急厚重波动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情况。
词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看其与语境合不合、对象修
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
与以往三选一、四选一的考查方式不同,题中共给出6个句子,要求选出3
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
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考查虚词的使用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
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第二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的,故使用指示代词“这”。
第三处是表示假设,第四处和第三处构成递进关系,第五处与第三处的“如果”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那么”。
依据这样的方式分析即可。
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D)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
目
7.【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1
2
3
4
5
6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第一处是表示后面情况发生的条件,应填写“只要”;第二处是结果,无需关联词语;第三处,是表示更进一步,应填写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第四处,紧承上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第五处和第六处构成转折关系。
8.【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1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答案】B
【解析】①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形容书籍、资料、
9.【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①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②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摒弃功利性③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④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⑤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在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⑥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
/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答案】B
【解析】①处,上文谈到有人报考热门专业的理由,下文说“是一种误解”,由此可判断出,此处所填的内容应能够总结上文或指代上文、并且能与上文构成转折同时引起下文,如“这其实”之类;②处,下文的“不是”可直接承接上文的“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的“是”,因此,此处不能填入内容;③处,上文的“屏弃功利性”是下文“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的条件,填“能”比较好;④处,依据下文的“心理负担”可确定应填“认为”;⑤处,下文“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是上文“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的原因,所以应填“因为”;本题所给材料谈的是选专业的问题,因此“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就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所以⑥处应用表假设让步的“即使”。
10.【2016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A项甘之如饴:
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
1.(2015年高考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答案】A
【解析】A项高山仰止: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B项倾巢而出:
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主语是“我军的投水雷舰艇”所以不适合。
C项以邻为壑: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本句批驳“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现象,没有祸害转嫁,属于望文生义。
D项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一般指为人处世或动作怎样,不能修饰形体。
2.(2015年高考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
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
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
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
【答案】C
【解析】“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多用于古物的鉴定。
“甄别”是指区别,强调认真、慎重地鉴别。
“色泽”,指颜色和光泽。
“色彩”是指丰富多样的颜色。
“终于”,副词,到底,最终。
“最终”,指最后;末了。
“适量”,指数量适宜;适当的数量。
“适当”,(形)合适,妥当。
依据语段中的“研究”“分析”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甄别”一词,突出“慎重”;和“成分”’硬度”等并列,着重强调颜色和光泽,不是强调颜色的丰富,所以第二空选“色泽”。
“终于”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
有时候也反喻不希望的事情最终发生,和语境不合。
由此可以确定选C项。
3.(2015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答案】B
【解析】徘徊:
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4.(2015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答案】A
【解析】A.穿靴戴帽:
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
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此处使用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考点 解读 命题 热点 突破 专题 01 正确 使用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