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037813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56.76KB
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
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
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
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
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
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
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
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
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
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遗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
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
黄庭坚草书的章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
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
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盾关系——欹正、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妥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
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劲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
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
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
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术“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
通过艺术历程中漫长的“无我”“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术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铮风骨。
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
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
“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
”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创造的原动力。
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
B.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
C.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
D.本我之境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有作为艺术家表现出自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
B.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
C.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
D.文章指出黄庭坚的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
B.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
C.如果学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就能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
D.艺术家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答案】1.A2.D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A项,“黄庭坚学习书法”张冠李戴,据原文“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
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
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
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
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应该是“学习黄庭坚书法”。
故答案为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D项,“因为……,所以……”因果倒置,“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是“达到本我之境”的原因。
故答案为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观点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错在“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据文意应该是适用于任何艺术;B项错在“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达本我之境还须经过“有我”磨练、追求“自成一家”等过程;D项错在“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忽略“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条件。
故答案为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
一是全球货币政策酝酿变局,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溢出效应上升:
二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合规审查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
四是CIPS业务不及预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关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减税降费、放管服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平稳,金融风险有效缓解,资本项目及金融市场加速开放。
这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投下信任票。
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中国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A股纳入MSCI、CIPS二期正式运行,这些积极迹象的不断出现,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7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正回归2.0快车道》)
材料二:
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作为新兴国际货币的地位逐步稳定,境内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扩大人民币使用、深化人民币交易能力的兴趣继续提高:
2018年人民币参与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63%的境内企业、4716的境外企业和57%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跨境结算活动,40%的境外企业和54%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存款。
报告指出,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2017年末,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其中英国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累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
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金融时报》)
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新的思路。
短期应该以稳定汇率为主。
“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这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应暂缓推进。
同时,中行要加强短期热钱的进出管制,防止短时间内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进大出,引起境内居民恐慌性挤兑外币,给人民币汇率下跌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期需有序推进金融改革。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均是开放资本兑换项目与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中国在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后,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具体路径应该是:
先推进汇率完全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
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根本在于该国经济、金融的硬实力。
因此,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步发展,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在这个阶段,国内各项经济、金融改革必须以合理的经济增长为核心,遵循一定的次序,不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急功近利。
(摘编自2018年7月31日《新一代经济学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报告可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客观上存在一些障碍,展望未来不难感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
B.建设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建行将要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C.由于“811汇改”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大量资本外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延缓,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D.人民币国际化中期目标是有序推进金融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可先推进汇率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因为举措得当,2018年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德、法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信任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交易等迹象的出现,标志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C.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说明在离岸市场上,建行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D.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因为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硬实力,决定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与基础。
6.关于人民币国际化,2018年国际货币论坛与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A5.D
6.第一问:
①国际论坛侧重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积极迹象;②中国建行侧重介绍建设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问:
①国际论坛的报告动机是客观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②建设银行的报告旨在表达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立场。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本题A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错,据材料一第二段信息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令人乐观。
故答案为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倾向的能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本题D项,“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错,据材料三第三段“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可知,“近期”偷换概念。
故答案为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能力层级C。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
第一问:
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关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可总结出“国际论坛侧重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积极迹象”;据“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可总结出“中国建行侧重介绍建设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问可结合两个机构的不同职责思考这两个报告的目的。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
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痴李老三
书名
城不大,如一大铗锅平放地上,锅沿四周是高高的山,锅底略略平缓的地方便是城。
城里人戏称为锅城。
锅城人好戏,由来已久。
城志载曰:
“梨园婆婆,无日无之……举国喧阗,昼夜无间。
”
早年,大凡城里庙会、祭祀或富人家红白喜事,无不搭台唱戏,热热闹闹。
当年的锅城,戏是无日不演,看戏呢,则是通宵达旦。
可自锅城人热衷于办企业挣大钱,锅城演戏几近销声匿迹。
城南李老三却是热衷依旧,不仅爱听,更爱唱。
李老三,原名李阿山,独喜潮剧《柴房会》,因钦敬戏里正直、善良、诙谐、幽默的李老三而改名。
《柴房会》是一出经典潮剧,讲的是小商人李老三夜宿客栈柴房,半夜遇鬼魂莫二娘,正直善良的李老三同情莫二娘的悲惨遭遇,毅然助其复仇的故事。
戏里李老三唱《柴房会》身兼二角,一会是声音宏亮朴实、字正腔圆的男声念白,一会又是悲戚戚、哭啼啼的女声唱。
台下的李老三早年听遍了四邻八乡《柴房会》,每每听完看完,回家叉学又评,十足一个戏痴。
戏痴李老三足足等了30年,找了一个同样是戏痴的女人。
女人喜听喜看却不会唱。
闲暇时,李老三一字一句教女人学念学唱。
低矮的泥砖房里,常常传出《柴房会》精彩片段。
清汤寡水的日子里,女人和李老三夫唱妇随,常引来邻居伫足听戏。
夫妻俩纵然艰辛,生活却因戏而精彩。
日子就在这一唱一和中悄悄流逝。
一日,农闲在家的李老三夫妇又在家拉开架势。
女声:
不怕,奴自藏于大哥伞下,便能去得。
男声:
天地不公,世道崎岖,恶人自在,屈死无事,我老三越思越想,就是身无盘缠,一路上我求爹爹拜奶奶,忍饥受饿当化子,哪怕是剥破脸皮风霜苦,定教冤魂吐气把贼诛。
女声:
大哥仗义恩德难忘,等候来生做马报还。
夫妻二人边走边唱。
走着,唱着,女人忽然软绵绵地靠在了李老三的肩臂上。
女人走了。
李老三右手持着一把红伞,一直为女人撑着。
送走了女人,李老三收藏了红伞和黑戏包。
伞是女人先前买的道具,戏包是李老三和女人手牵手逛街时一起看中买的。
李老三相信,女人自藏于伞下。
李老三自此只听戏不唱戏。
在锅城,李老三靠着录音机,一个人孤零零地听了几年戏后,经不住儿子劝说进城了。
那是一个锅城根本无法比拟的真正的城。
在城里,李老三先是靠录音机听《柴房会》。
录音带换成了光盘,李老三不仅有声听,还有得看。
莫二娘:
(入室,见室中有异,又闻蚊帐内鼾声,揭帐探视)啊!
是何方狂汉,酣睡在帐中?
(莫用手一拂,老三翻身下床)。
李老三:
哎呀!
怎么静静跌落眠床下?
(老三坐地搔首狐疑)
看着电视里李老三初遇鬼魂莫二娘,在二丈高的竹梯上蹿下跳,欲逃无路,惊恐万状,李老三目不斜视,想唱又不张口,一动不动,呆呆坐上半天,恍若隔世。
一日,李老三在报上看到城里大戏院请了一著名潮剧团,连演三天,戏目有《柴房会》。
看到《柴房会》三个字时,李老三的眼直了。
《柴房会》开演那晚,李老三收拾齐整,带着收藏多年的红伞和黑戏包,一人持两票早早到大戏院。
“还有一位呢?
”李老三进场时,服务员问。
李老三看了看年轻的服务员,笑笑没吭声,径直入场。
偌大的戏院,李老三第一个进场。
走到8排正中1、2号位置,李老三在1号位坐下,把红伞和黑戏包小心翼翼地放在2号位置。
红伞和黑包在空无一人的大戏院里格外显眼。
戏开演了。
“为生计,走四方……”,戏里李老三朗朗上口的开场白震慑了满满一戏院的“潮粉”。
李老三在座位上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竖耳聆听,右手却不忘抚着2号座位的红伞黑包。
莫二娘:
尊一声,我的我的……大恩人!
李老三:
叫一句,我的我的……冤鬼魂。
台上,李老三和莫二娘边走边唱。
台下,李老三听着看着身子忽然一软,斜靠在了2号位上。
戏痴李老三走了。
他是伴着带来的红伞和黑包里自己画的一张工笔老妇人像,安详地走了。
戏还在唱……
(节选自2017年2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戏痴李老三”,有揭示主人公性格特点的作用,同时“戏痴”二字又暗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开头描写锅城的地理形势,介绍锅城人喜爱演戏、看戏的民间风俗,这些环境描写有力地增强了这个李老三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C.李老三在妻子去世时一直为她撑着红伞,他相信妻子就藏在红伞下,戏院看戏时仍带着红伞,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
D.李老三夫妇热爱潮剧《柴房会》,妻子是演此戏时离开了人间,李老三是看此戏时离开了人间,可见小说歌颂的是重情重义的爱情。
8.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7.C8.①表现夫妻志同道合、情感深厚;(分析言之成理即可)②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③增强文化韵味;(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9.①互衬,戏外李老三痴迷衬托戏中李老三表演精彩,戏中李老三善良高义衬托戏外李老三有情有义;②双线交织,既丰富小说情节内容,又凸显小说歌颂情义的主题;③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戏中李老三影响着戏外李老三个性品格形成;④戏中李老三寄寓着戏外李老三的感情。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本题C项,错在“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李老三对妻子永别的悲痛与不舍。
故答案为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人物、情节、主题、情节本身的手法、效果等角度回答。
本题“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对人物和主题的作用,李老三夫妻因戏结缘,婚后夫唱妇随,写戏文表现夫妻志同道合、情感深厚;对情节的作用,李老三进城后仍然痴迷于听戏看戏,引出下文去城里大戏院看戏,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三处戏文本身的作用是增强文化韵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构思的手法技巧及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判断运用了什么手法,探讨创作意图可从人物、情节、主旨等几个方面回答。
本题探讨“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首先判断这是一种衬托手法,戏外李老三痴迷衬托戏中李老三表演精彩,戏中李老三善良高义衬托戏外李老三有情有义;接着从情节和主旨角度思考,丰富小说情节内容,又凸显小说歌颂情义的主题;从人物方面看,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戏中李老三影响着戏外李老三个性品格形成;戏中李老三寄寓着戏外李老三的感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弘,滑州匡城人。
少孤,依其舅刘玄佐。
举明经不中,从外家学骑射。
由诸曹试大理评事,为宋州南城将。
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谣检校工部尚书,充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先是,曲环死,吴少诚与全谅谋袭陈、许,使数辈仍在馆。
弘始得帅,欲以忠自表于众,即驱出少诚使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败之。
弘察军中素恣横者刘锷等三百人,一日,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
自是讫弘去,无一敢肆者。
李师古屯曾州,以谋郑、滑,或告:
“师古治道矣,兵且至,请备之。
”弘曰:
“师来不除道也。
”师古情得,乃引去。
累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
宪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检校司徒,班锷上。
严绶以王师败,乃拜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使扞两河,而令李光颜、乌重胤击贼。
弘不亲屯,遣子公武领兵三千属光颜。
然阴为逗挠计,以危国邀功者,每诸将告捷,辄累日不怡。
吴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
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
帝崩,摄冢宰。
俄出为河中节度使。
以病请还,复拜司徒、中书令。
卒,年,五十八,赠太尉,谥曰隐。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
B.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
C.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
D.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本是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此指与进士科并列的唐朝科举考试科目。
B.“两河”所指地区各朝代不相同,文中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河南、河北二道。
C.“出”指委派京官担任地方官,它与降职调往边远地方的“迁谪”含义不同。
D.“谥”指对逝去帝王、大臣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古代平民百姓死后也可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弘年少孤苦,锐意进取。
父母双亡之后他依附舅舅刘玄佐生活;早年从文无果就矢志武学,通过自我奋斗再加上提携,仕途青云直上。
B.韩弘遇事果敢,忠于朝廷。
他继任宣武军统帅后,不与朝廷叛逆为伍,立即斩杀吴少诚使者;向朝廷和部众表明忠心,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市 届高三 下学 期二模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