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冷库施工图分析.docx
- 文档编号:30034431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47.46KB
制冷冷库施工图分析.docx
《制冷冷库施工图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冷库施工图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冷库施工图分析
制冷冷库施工图分析指导书
内容:
一:
读懂图纸,理解冷库工艺流程
二:
对主要设备进行安装工艺设计
一:
冷库流程简述
低压循环桶(氨液分离器)
高压机
二:
冷库流程分析
该系统主要是由低压制冷机S8-12.5高压制冷机8AS-12.5油氨分离器高低压储液器空气分离器冷凝器等组成
在冷藏设计中蒸发盘管或冷风机设在冷库内,制冷压缩机和一些辅助设备在制冷机房内,其中立式冷凝器,高低压储液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等辅助设备可设在室外。
冷库氨压缩制冷系统工作过程:
经过1低压压缩机压缩低压蒸汽至中间压力,被压缩后的过热蒸汽进入中间冷却器后,被来自25高压调节站的液态制冷剂冷却至饱和状态在流向2高压压缩机继续压缩至冷凝所需要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然后就流向3油分离器并以此分离出制冷剂中混合的润滑油,在混合来自9排液桶中的氨汽后就流向4蒸发式冷凝器,然后经过冷凝器中来自24蓄水池经过21冷却水泵蒸发自水带后的冷却水的冷却,使气态制冷剂成为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但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流向了5高压储液器和少部分流向了油氨分离器。
高压储液器出来的氨液流向了18空气分离器,油最后就和冷凝器出来的油一起流向了17集油器,流进空气分离器后就分离出不凝性气体后的制冷剂在和高压储液器中的制冷剂流向25高压调节阀并和9排液桶出来的制冷剂混合,然后经节流降压得到的低压制冷剂流向了6低压循环储液器和7中间冷却器。
6中的低压制冷剂经过8氨泵吸热蒸发形成的气体又回到低压循环储液器被再次分离气体和闪气被压缩机吸走,液体流向15供液调节站经调节后送入冷风机和冷风排管进行降温冷却作用,冷风机和冷风排管中的回气又经16回气调节站调节回到6低压循环储液器和冷凝器中如此循环制冷
三:
主要设备安装设计工艺
(一):
制冷压缩机安装工艺
1制冷压缩机施工工序:
设备就位、制冷压缩机找正、制冷压缩机初评、制冷压缩机精平、基础抹面、制冷压缩机的拆卸和清洗
1.1安装前的检查
基础的检查:
基础的外形尺寸、基础平面的水平度、中心线、标高、地脚螺栓孔的深度和距离、混凝土内的埋设件等,这些应符合设计或现行的机械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基础四周的模板、地脚螺栓孔的模板及孔内的积水等,应清理干净。
对二次灌浆的光滑基础表面,应用钢钎凿出麻面,以使二次灌浆与原来基础表面接合牢固。
地脚螺栓及予埋铁位置是否正确,长度、强度是否符合标准。
基础检查完毕要根据实物认真填写“基础验收记录”,并作交接记录。
基础验收时尺寸的偏差:
长度不大于20mm,凹凸不大于10mm,地脚螺栓孔中心距不大于5mm,机座主要轴线之间的尺寸不大于2mm。
如不符应会同监理或建设单位提出修改意见。
1.2设备就位
在制冷压缩机就位前,设备基础应验收合格,并已经将设备基础清理干净,根据施工图按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对压缩机安装的中心线放线并用墨线弹出中心线。
设备就位就是将制冷压缩机在开箱后由箱底排移到设备基础上,可以根据现在情况选择以下几种就位方法:
a利用冷冻站内的桥式起重机将制冷压缩机直接吊装到基础上b利用铲车或叉车就位c利用人字桅杆就位d制冷压缩机滑移上位
1.3制冷压缩机的找正
找正就是将其就位到规定的部位,使制冷压缩机的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上中心线对正。
可用线垂进行测量,如果没有找正,可用撅杆轻轻撅动制冷冷压缩机进
行调整,直到符合表1.3.1的规定:
表1.3.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平面位移
10
2
标高
±10
在制冷压缩机对正时,应注意其管口等部件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4制冷压缩机的初评
1.4.1初平是在就位和找正之后,初步将制冷压缩机的水平度调整到接近要求,使其水平度接近要求(纵横水平度允许偏差1/1000或制冷压缩机的技术文件确定)。
1.4.2初评前的准备工作:
应按三个方面进行,即地脚螺栓的准备、垫铁的准备及垫铁垫放位置的确定。
1.4.3地脚螺栓的准备地脚螺栓用于将制冷压缩机固定设备基础上,主要承受动荷载。
地脚螺栓分为两种,即长型和短型。
在制冷设备安装中,使用短型地脚螺栓,其长度为100-1000mm。
地脚螺栓的直径与设备底座的螺栓口径有关(mm)见下表
设备底座螺栓孔径
11~13
13~15
18~20
22~26
27~30
34~38
40~46
设备地脚螺栓直径
10
12
16
20
24
30
36
1.4.4螺栓的长度应进行计算。
他的长度与其直径、垫铁高度、机座厚度、螺母厚度、垫圈厚度等有关,如下L=15d+s+(5-10)mm;L地脚螺栓的长度、d地脚螺栓的直径、s所以厚度的总和
1.4.5垫铁垫放的位置的确定;垫铁的垫放位置应根据制冷压缩机机底座外形和机座上螺栓孔位置来确定。
其放置位置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每个地脚螺栓孔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垫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机座主要受力部位的下方,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500-1000mm为宜:
制冷压缩机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1.4.6敷设垫铁时应注意事项
(1)在基础上放垫铁的位置要铲平,使垫铁与基础全部接触,接触面积要均匀;
(2)垫铁应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避免地脚螺栓拧紧时,引起机座变形;
(3)垫铁间一般允许间距为70~100cm,过大时,中间应增加垫铁;
(4)垫铁应露出设备外边20~30mm,以便于调整,而垫铁与螺栓边缘的距离可保持50~150mm,便于螺孔内的灌浆。
(5)垫铁的高度一般在30~100mm之间,如过高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过低不便于二次灌浆的捣实。
(6)每组垫铁块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块。
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上面,最薄的放在中间。
在拧紧地脚螺栓时,每组垫铁拧紧程度要一致,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7)设备找平找正后,对于钢板垫铁要点焊在一起。
1.5制冷压缩机的精平
地脚螺栓孔二次灌浆,制冷压缩机初平后,可对地脚螺栓孔进行二次灌浆。
灌浆采用细石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其强度标号至少比基础标号高一级。
为了灌浆后使地脚螺栓与基础形成一个整体,灌浆前应使基础孔内保持清洁,油污、污土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每个孔洞的混凝土必须一次灌成。
灌浆后应洒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天。
待混凝土养护达到强度的70%进,才能拧紧地脚螺栓。
1.6制冷剂试运转
a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的紧固件,应全面复查是否紧固;b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压缩机的要求;c润滑油脂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供油情况应正常;d进气管路应清洁;e进水和排水管路应畅通;f盘动压缩机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g各级安全阀应灵敏。
2制冷安装验收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203-83图纸及技术说明。
检验方法及器具:
安装调试过程中,质检人员跟班检测。
所用量具,需经省一级认可的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二)蒸发式冷凝器安装工艺
2.1蒸发式冷凝器一般安装在机房顶部,机房的屋顶结构需特殊处理,要求能承受蒸发式冷凝器的重量。
蒸发式冷凝器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且通风良好,安装时其顶部应高出临近建筑物300MM,或至少不低与临近建筑物高度,以免排出的热湿空气沿墙面回流至进风口;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安装时应在蒸发式冷凝器顶部出风口上装设渐缩口风筒,以提高出口风速和排气高度,减少回流。
蒸发式冷凝器的安装也单台和多台并列式等安装形式。
2.2安装时需注意与临近建筑物的间距,一般要注意以下情况:
A)当蒸发式冷凝器四面都是墙时,安装时进风口侧的最小间距为1800MM,非进风口的最小间距为900MM;
B)当蒸发式冷凝器处于三面是实墙,一面是空花墙时,进风口侧的最小间距应为900mm,非进风口侧的最小间距为600mm;
C)当两台蒸发式冷凝器并联安装时,如两者都是进风口侧,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00mm,如一台为进风口侧,另一台为出风口侧时,其最小间距为900mm;如两台都不是进风口侧时,最小间距为600mm。
(三)其他辅助设备安装
制冷辅助设备安装前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
制冷系统的辅助设备,如冷凝器、贮液器、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集油器、低压循环贮液器、氨泵等设备就位前,应检查其基础及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尺寸并应符合设计文件中设备管道接口的方向;对于空气分离器等吊挂式辅助设备,尚应检查其支、吊点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a辅助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单体吹污,吹污可用。
0.8MPa(表压)的压缩空气进行,次数不应少于3次,直至无污物排出为止。
b辅助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单体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c无特殊要求的卧式辅助设备安装水平偏差和立式辅助设备安装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宜大于1/1000。
d油包或放油口在设备一端的贮液器、卧式氨液分离器、卧式蒸发器等设备的安装,应以2/1000的坡度坡向放油口一方。
e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应水平安装,氨液进口端应高于另一端,其坡度应为2%。
f安装在常温环境下的低温设备,其支座下应增设硬质垫木,垫木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垫木的厚度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
1油分离器安装
油分离器一般安装于混凝土基础上,用地脚螺栓固定。
固定前应调整其垂直度不大于1/1000,如果不符合要求,可用垫铁进行调整。
对于洗涤式油分离器,要注意其安装高度与冷凝器的安装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应比出液口
底200-250mm。
安装时,因进入油分离器的是高压气体易产生震动,地脚螺栓应采用双螺帽或加弹簧垫圈拧紧,洗涤式油分离器的供液管应从冷凝器出液总管的底部200-300mm处接出保证油氨分离器进液通畅。
填料式油分要注意进汽的位置为侧进高出。
2空气分离器的安装
目前常用的空气分离器有卧室套管式和立式盘管式两种。
空气分离器一般安装在墙上,与地面距离1.2m左右,用螺栓与支架固定,安装时在安装位置放线,确定安装位置后,将支架埋于墙内后固定,当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螺栓将空气分离器固定在支架上,卧式套管式的空气分离器进液端应比尾端提高1-2mm,
安装时氨液进口端应稍高些,一般应有5/1000的坡度。
3集油器的安装
集油器安装时,放油管处应宽敞,以防放油时带出氨液难以及时处理而酿成事故,集油器的降压管接回汽管时,应离制冷压缩机吸入口稍远点,避免降压回收油中制冷剂时,引起压缩机湿冲程,而且集油器安装于混凝土基础上,他的安装高度应低于系统中各个设备,以便收集润滑油。
其减压抽气管应接在回汽管上,接点应选在低压循环桶的回汽总管上,集油器最好能接受阳光直射,也可在集油器外加设淋水设备或加热设备
4紧急泄氨器安装
紧急泄氨器一般垂直安装于机房门口便于操作或通行方便的外墙壁上。
安装方法同盘管式空气分离器相同。
当发生严重灾害又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为防止事故扩大而将氨泄掉。
泄氨器的进液、进水、泄水管,不小于设备上管径,泄出管下部不允许设漏斗或与地漏连接,应直接与排水道相连。
5氨泵安装
5.1冷库所使用的泵主要有氨泵和离心水泵,两种泵与电动机均固定在一个机座上,其安装方法基本相同。
安装前应对照使用说明书核定其型号、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并观察泵与电动机表面有无损坏。
捣制基础。
捣制时确定基础留孔,定出中心线。
安装用钢丝绳拴住泵体或电动机吊环,吊起泵体,穿上地脚螺栓平放在基础上,在螺栓两边加垫圈,用水平仪打平,然后用200号混凝土将地脚螺栓孔灌满,凝固七天后在用水泥浆将基础抹平即可。
氨泵进液管道上应尽量减少阀门数量、管道弯头、氨泵进液管上的过滤器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氨泵。
泵体或进液管上应设置抽气管,并与低压循环桶回汽总管连通。
氨泵不能反转,安装时应注意与电动机旋转方向一致。
且氨泵与电动机两轴同心.
5.2氨泵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氨泵轴线的标高应低于低压循环贮液器的最低液面标高,其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b 氨泵进液管道上应尽量减少弯头,必须使用弯头时,其弯曲半径应尽量大,氨泵进出液管道上应严格避免形成“气囊”或“油囊"。
c 氨泵进液管上的过滤器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氨泵。
6高压贮液器的安装
高压贮液器的安装水平线应向集油包端倾斜,倾斜度为0.2%--0.3%。
若无集油包则应向放油管一侧倾斜,安装时应先拆下玻璃管液面指示器,待安放妥当后再装上。
7低压循环贮液器的安装
低压循环贮液器安装时,中心线和标高允许偏差为5mm。
低压循环桶的正常液面与氨泵中心线的间距一般不小于1.5米。
其安装标高一般在2.5m以上,其安放的位置除考虑隔热层厚度外,还要留有隔热层施工空间。
低压循环桶是安装在常温下的低温设备,其支座下应增设硬质垫木,垫木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垫木的厚度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
8中间冷却器的安装
根据图纸复核基础标高及中心线合格后进行吊装就位,用水平尺和线锥进行测量,使中心线安装垂直,全长垂直允许偏差不超过5mm,且注意配管的连接,安放的位置除考虑隔热层厚度外,还要留有隔热层施工空间。
中间冷却器是安装在常温下的低温设备,其支座下应增设硬质垫木,垫木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垫木的厚度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
9排液桶的安装
排液桶的安装水平线应向集油包端倾斜,倾斜度为0.2%--0.3%。
若无集油包则应向放油管一侧倾斜,安装时应先拆下玻璃管液面指示器,待安放妥当后再装上。
10冷风机的搬运安装
10.1冷风机的搬运
考虑到本工程为多层冷库(共三层),那么需要将大部分设备(冷风机)、阀门、管材、型材等运送到各个楼层,上述设备的运送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安装工程的进度。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拟定了两个方案:
1、电梯提升方案:
①利用业主运货电梯;②在最高层电梯井口处设置简易卷扬装置,通过卷扬装置上吊篮的运动将设备提升到指定的楼层;③在各层冷库穿堂外墙测砌筑时预留上下通长设备进出孔洞,然后在外墙孔洞外侧架设室外电梯,通过电梯升降将设备运送到指定的楼层。
由于管材、型材长度比较长,而上述提升设备的空间又有限,建议管材型材的下料在楼下统一进行,然后通过上述方法运送到各个楼层。
2、吊车提升方案:
在整座冷库主体框架起来后,外墙体砌筑前用汽车吊将各个楼层需要的设备、管路等提前吊至各个楼层。
实施前都要进行严密的论证,制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方可执行。
10.2冷风机的安装
冷风机靠墙一侧至少应留有350~400mm的距离。
吊装时先将倒链上端挂在事先制作好的吊点上,倒链下端挂在捆绑冷风机的钢丝绳上,然后拉动倒链将冷风机吊起。
冷风机吊起后首先观察是否出现一端偏沉的现象,如果有应马上将冷风机放下重新捆绑钢丝绳,务必使倒链的挂钩挂在冷风机重心线上。
冷风机吊升至规定高度后将带丝扣的圆钢插入冷风机吊装孔,圆钢下端丝扣用螺母拧紧上端不带丝扣处与预留吊点圆钢搭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十公分。
冷风机的安装必须要求平直,必须将冷风机调整水平后才能进行吊点的焊接。
冷风机的水盘以及下水口应保证焊接质量,不允许渗漏,以免冻坏冷库结构。
接水盘应架空在冷库地坪以上,不可紧贴地面,以便于维修。
吊顶式冷风机安装应找平设备,并用双螺母加弹簧垫圈拧紧。
冷风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水,要求淋水管喷水均匀,下水通畅,不应有外溅现象。
试风机应检查叶片有无机壳碰撞、摩擦。
11制冷系统阀门及仪表的安装
11.1制冷系统所用的各种阀门(如截止阀、节流阀、止回阀、电磁阀、安全阀等)、仪表须用专用产品,安装前要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11.2阀门、仪表安装前的检查
仪表安装前应先检查仪表应用范围,氨系统应采用氨专用产品。
阀门在安装前除制造厂铅封的安全阀外,必须将阀门逐个拆卸,用布沾着稀料清洗油污、铁锈。
电磁阀的阀芯组件清洗时不必拆开,电磁阀的垫圈不允许涂抹黄油,只要求沾冷冻机油安装。
截止阀、止回阀、电磁阀的阀门应检查阀口密封线有无损伤,填料是否密封良好,电磁阀、浮球阀动作是否灵活安全阀在安装前应检查铅封情况和出厂合格证。
若没有铅封,须到有关部门进行调整、检查,然后进行铅封。
11.3阀门试压:
阀门拆洗重组后,先将阀门启闭4-5次,然后关闭阀门,进行试压。
试压介质可用压缩空气或煤油。
用煤油试压,即把煤油灌入阀体,经两个小时不渗漏为合格。
用这种方法试压时,应在阀芯两头分别试压。
用压缩空气试压,利用专用试压卡具,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以试压时不降压为合格。
为了检查阀体是否因裂纹、砂眼造成阀体渗漏,也可将试验的阀门放在水中通入压缩空气进行阀体检漏。
一般阀门出厂前都经过以上的试验,并随附出厂合格证,以上工程可免予进行。
气密性试验压力如下11.3.1(绝对压力)
制冷剂
高压系统试验压力(MPa)
低压系统试验压力(MPa)
R717R502
2.0
1.8
R22
2.5高冷凝压力
2.0低冷凝压力
1.8
R12
1.6高冷凝压力
1.2低冷凝压力
1.2
R11
0.3
0.3
11.4阀门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文件或使用工况(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的要求确定。
11.4.1对于进、出口密封性能良好,并在其保用期内的氨制冷系统及相关润滑油系统所用的阀门,可只清洗密封面;不符合该条件的阀门均应拆卸、清洗,并应按阀门的有关要求更换填料及垫片。
对氨液(气)过滤器应检查其金属滤网是否符合该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11.4.2每个阀门及氨液(气)过滤器均应逐个进行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11.4.3阀门安装应符合制冷系统中氨的流向(加氨用阀门除外)。
带手柄的阀门,阀柄的朝向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阀门技术文件的要求。
11.4.4成排安装的阀门(如阀站),阀门手轮的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11.4.5电磁阀、旁通阀、止回阀、值压阀、浮球液位控制器等均应逐个进行气密性试验。
11.4.6安全阀、旁通阀、压力表在安装前,应经相关计量部门进行校验、铅封。
11.4.7电磁阀、电磁主阀、电磁恒压主阀、恒压阀、恒压主阀等阀体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11.4.7浮球液位控制器必须垂直安装,不允许有倾斜角度,并应进行动作灵敏性试验。
11.4.8压力(压差)控制器应垂直安装在震动小的地方,并应检查预调控制压力。
压差控制器两端,高、低压连接管应连接正确,不可接反。
11.5氨压力表的安装除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1.5.1精度要求:
当表盘最大刻度压力小于等于1.6MPa时应不低于2.5级,大于1.6MPa时应不低于1.5级。
11.5.2压力表应垂直安装。
安装在压力波动较大设备、管道上的压力表,其导压管应采取减震措施,压力表的导压管上不得接其他用途的管道。
11.5.3安装在室外的压力表应做防雨、遮阳等防护设施。
11.6温度控制器的安装除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A温度控制器应垂直安装。
B冷库用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元件应安装在具有代表性温度的地方,其周围介质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C安装于管道或密封容器内的感温元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放在充有冷冻油的套管中。
11.7阀门、仪表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1应把阀门安装在容易拆卸和维护的地方,各种阀门安装时必须注意制冷剂流向,不可装反。
(2安装截止阀,应使工质从阀盘底部流向上部。
在水平管段上安装时,阀杆应垂直向上或倾斜某一个角度,禁止阀杆朝下。
如果阀门位置难以接近或位置较高,为了操作简便,可将阀门装成水平。
(3安装止回阀,要保证阀盘能自动开启。
对于升降式止回阀应保证阀盘中心线与水平面互相垂直。
(4安全阀应垂直安装于设备的出口处,一定要按照图纸规定的位置安装。
(5电磁阀必须垂直安装在水平管段上,阀体上的箭头应与工质流动方向一致,电磁阀安装在节流阀前至少300mm。
(6玻璃管液面指示计阀,应检查上下两阀的平行度和扭摆度,否则装玻璃管后,容易引起玻璃管破裂。
(7高压管道及设备应安装-0.1-2.4Mpa压力表,中低压容器或管道应安装-0.1-1.5Mpa压力表,压力表等级不小于2.5级精度。
(8安全阀安装时不得随意拆卸。
同时注意检查安全阀规定压力与设计压力是否相等,如不符合应更换符合要求的阀门或按规定将阀门进行调整,经检查合格后进行铅封后,并做好记录。
(9制冷系统所采用测量仪表均应符合制冷剂的专用产品。
(10温度计要有金属保护套筒,在管道上安装时,其水银球应处在管道中心线上。
(11所有仪表应安装在照明良好,便于观察,不易震动,不妨碍操作维修的地方,安装于室外的仪表,应增加保护罩,防止日晒雨淋。
(12安装在常温状态下的不保冷阀门还应制作接水盘用以接收阀体因结冰、结露产生的凝结水。
12氨制冷系统管道的安装
12.1一般规定
12.1.1氨制冷系统管道及输送含氨的冷冻机油的管道、管件的材质、规格、型号以及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文件或使用工况(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的要求确定。
12.1.2与制冷系统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工程应检验合格并满足安装要求。
12.2管道加工及管件制作
12.2.1制冷系统管道安装之前,应将管子内的氧化皮、污杂物和锈蚀除去.使管道内壁出现金属光泽面并应将其两端封闭放置于干燥避雨的地方待用。
12.2.2管子切口端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
其毛刺、凸凹、缩口、熔渣、氧化铁、铁屑等应予以清除。
12.2.3管子切口平面倾斜偏差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12.2.4弯管制作及其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
12.2.5焊制三通支管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高度的100.且不大于3mm,并应兼顾制冷剂正常工作流向。
12.3管道的连接方式
12.3.1法兰连接:
管子外径在25mm及以上者,与设备、阀门的连接一律采用法兰连接,法兰为凸凹面平焊法兰,在凹口内须放置厚度为2-3mm的中压石棉橡胶板垫圈,垫圈不得有厚薄不均,斜面或缺口,垫圈安装前应在冷冻油里浸泡。
12.3.2丝口连接:
管子外径在25mm以下者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可采用丝口连接,连接处应抹氧化铅与甘油调制的填料,在管子丝口螺纹处涂匀(不要涂在阀内),或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带做填料,填料不得突入管内,以免减少管子端面,填料严禁使用白漆麻丝代替,丝口连接要一次拧紧,不得退回及松动。
12.4管道安装的布置原则及注意事项
工艺管道的特点是敷设空间小,管道密,阀门多,大多数管道同设备相连接,管道的正确排列是管道安装中一个重要环节,管道布置应统一安排。
力求做到经济合理,适当照顾美观,考虑共用支架、吊点、孔洞,尽可能节省隔热保温工程的工作量。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值(mm)
12.4.1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则:
1)在同一标高上管道不应有平面交叉,以免形成汽囊和液囊,在绕过建筑物的梁时,也不允许形成上下弯。
2)各种管道在支架、吊架上的排列应先安排低压管道,再安排高压管道;先安排大口径管道,再安排小口径管道;先安排主要管道,再安排次要管道;在管道重叠布置时,应该高温管道在低温管道上。
低温管道在支架上固定,要加经过防腐处理的垫木,垫木厚度不低于50mm,不应与型钢制作的支吊架直接接触。
3)穿过冷库建筑围护结构时,管道应尽量合并穿墙孔洞。
4)库房内的管道应在梁板上,不应在内衬墙上设吊架,所有吊点应在土建施工时予埋。
5)高压排气管应固定牢靠,不得有震动现象,当其穿过砖墙时应设置套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 冷库 施工图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