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最后修改稿.docx
- 文档编号:30032170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687.96KB
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最后修改稿.docx
《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最后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最后修改稿.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最后修改稿
新疆哈密市
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
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六月
新疆哈密市
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
编写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四队
项目负责:
马占鹿
编写人:
马占鹿
审查人:
聂永
总工程师:
三金柱
单位负责:
陈斌
提交单位:
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提交时间:
2009年6月
对《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的修改说明
“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甲方)与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乙方)2008年共同合作勘探的地质勘查项目,该项目自2008年6月开展,2008年12月提交了初审报告,经自治区储量评审中心专家的评审提出了宝贵意见,我单位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
现对修改情况做如下说明:
一、根据专家意见,原定于2009年4月底提交《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修改稿),但由于本次报告修改涉及到野外钻探施工,加之今年气候变化无常,严重影响了野外钻探作业的开工及进度,直接导致了本报次修改报告在时间上的滞后。
我队根据专家的初审意见于2009年4月在矿区PZ-59、PZ-60勘探线补充施工了ZKZ5902、ZKZ6002两个钻孔,以便于对Ⅰ号铁矿体的控制程度达到详查要求。
二、在2009年补充ZKZ5902、ZKZ6002两个钻孔的基础上,结合前期钻探所获成果,根据各勘探线钻孔见矿位置、见矿数量及各矿体的空间变化特征,此次修改重新对各个铁矿体进行了圈连、单独编号和资源量估算。
根据矿区矿体形态复杂、产状变化大的特点,建议今后在目前所获地质找矿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坑探手段边探边采。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年12月17日发布并于2003年3月1日实施的《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要求及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对红星山铁矿Ⅰ、Ⅱ号铁矿体估算了332+333资源量。
四、根据专家意见,通过垂直纵投影图在对各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中采用矿体的中线进行了工程投影定界。
五、根据专家意见,本次储量计算过程中,用见矿工程连线进行了332资源量圈定,332之外推算了333资源量。
六、根据意见,在Ⅰ号矿体东端补挖了探槽,控制了矿体东尖灭点。
七、修改了矿体平面图,地表工程中严格根据化验结果圈定矿体分布范围。
八、对探槽素描图中的矿化体均进行了删除,地表矿体根据槽探单工程品位圈定。
九、对系统补测磁性铁(mFe)的建议,我们已经在2008年的地质工作中选择矿石做了矿石的物相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矿石矿物中磁性铁占全铁的39%,比例便低,但业主通过选矿试验,认为可行,再加上考虑到该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故本次储量计算工业指标采用TFe,以便于评价。
十、对于补充进行选矿、脱硫试验的意见,我们认为该矿规模不大,试验室选矿试验已基本能满足要求,根据矿石性质我们推荐采用雅满苏高硫磁铁矿石所采用的脱硫工艺,而且目前矿体控制程度也不高,建议在今后的坑探工作结束后再详细补做选矿及脱硫试验。
十一、该矿区为老矿区,以往工作中多次进行过组合分析,该铁矿中铁为主要有用元素,其他伴生元素(Cu、Pb、Zn、Ag)含量甚低,均未达到综合评价要求,根据对矿石所做的全分析,已基本查明了矿石中有用、有害组份的含量。
十二、探矿权的有效期、拐点坐标、详查区的坐标、资源估算标高均进行了补充完善。
十三、区域地质图上已经标注了探矿权、详查区范围。
十四、对破坏矿体的断层要用工程查清其产状、性质、断距的建议,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对断层性质认识浅显,根据钻探情况认为矿体深部断层对矿体破坏不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
2009年6月3日
对《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
的评审意见
报告达不到详查要求,建议补充工作后重编。
主要问题有:
一、工程控制不够。
剖面上除61线外均为单孔,而且多数钻孔中矿体与地表无法对应和圈连。
矿体沿倾向的形态、规模、产状以及和深部小矿体的关系均未查清。
工程控制和详查相去甚远。
建议:
各剖面原则上在现有钻孔的上下各补一个孔(59、60线主要补部)。
二、在补充钻孔基础上重新圈矿,深部的小矿体若不能和主矿体相连,要单独编号。
三、资源量算法不妥,多个矿体压在一起算不对。
要每个矿体单独作图,单独估算。
四、垂直纵投影图要用矿体的中线投影。
重新圈连后若矿体形态复杂,请改用平行剖面法估算资源量(但要用垂直纵投影图示意表示块段位置和估算参数、结果)。
五、332要用见矿工程圈定,332之外要推算333。
六、矿体东端要补充一个探槽,以控制东尖灭端。
七、修改矿体平面图,TCt-9不是矿。
八、修改探槽素描图,删去铁矿化。
九、系统补测磁性铁(mFe)。
十、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为主,磁性铁仅占39%,为正确评价矿石,工业指标请改用mFe。
十一、选矿效果不好,回收率仅62.52%,精矿品位也仅61.27%,硫高达8.33%。
矿石不能直接入炉。
请补选矿试验,提高回收率和精矿品位,补脱硫试验,并评价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及矿石利用的可能性。
十二、要补组合分析,用其成果评价是否伴生有有益组分。
十三、补探矿权的有效期、拐点坐标、详查区坐标、资源估算标高。
十四、区域地质图上要标探矿权、详查区范围。
十五、地质图改为地形地质图,要补地层产状,要重新设计色标。
十六、对破坏矿体的断层用工程查清其产状、性质和断距。
十七、要用静态收益法估算矿山开发的效益。
王鸿津6月2日
对《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的
初审意见
“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甲方)与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乙方)2008年共同合作勘探的地质勘查项目,该项目自2008年6月开展,2008年12月提交了初审报告,项目工作周期为半年。
后根据初审意见于2009年4月补做了两个钻孔,修改补充了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
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是:
在充分研究所获地、物、化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区内成矿地质条件,采用钻探、槽探等工作手段,基本查明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部位和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基本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品位、结构构造和矿石自然类型;基本了解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和分布。
通过系统的工作和取样估算控制的资源量,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野外勘查工作于2008年6月10日全面开始,至2008年10月20日收队转入室内整理,2009年又补钻两个孔,野外作业前后历时五个多月。
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1∶2千地形地质测量0.24km2、钻探1101.62m、槽探230.31m3,基本分析样200件,全分析样2件、物相分析1件、光薄片11件。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详查报告,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进行审查,初审意见如下:
一、成绩及优点
1、野外工作采用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找矿方法,工作部署基本合理,采用的方法手段组合恰当、有效,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且各项工作均能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成果质量可靠。
2、详查报告分10章39节,附图23张,附表Ⅰ—Ⅳ册。
报告全文约3万余字,章节安排基本合理,内容较全面,文理通顺,附图齐全,在全面总结本年度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和找矿方向,基本符合详查报告编写的有关规定要求。
3、主要实物工作,如1∶2千地形地质测量、钻探工程,均按照设计书下达的工作量圆满完成,槽探尚欠,但基本达到了地质目的。
采样、加工、分析测试、内检、外验均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所做工作质量均符合详查阶段有关要求。
各种原始编录、综合资料整理、图纸制作、报告编写均达到规范要求。
4、通过详查工作在红星山铁矿区内浅表部圈出Ⅰ号磁铁矿体,矿体均产于斜长角闪岩中,矿体地表长430m,真厚度1.13~11.60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102%,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状,倾向南东,倾角48°-78°,控制最大斜深165米,平均品位TFe29.34×10-2,TFe品位变化系数15%,矿石类型属稀疏浸染状矿石,有害元素为硫、磷,矿体与围岩界线一般清楚,深部局部地段有被后期脉岩贯入,破坏了矿体的完整性。
5、通过钻探工程,在Ⅰ号矿体下盘深部圈定了Ⅱ、Ⅲ号呈透镜状、条带状分布的铁矿体,由于大多是单线单孔控制,深部隐伏矿体沿走向及倾向未完全控制,深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6、经对红星山铁矿区各铁矿体(Ⅰ、Ⅱ号)进行资源量估算,获得资源量(332+333)铁矿石量73.53万吨,其中332资源量15.66万吨,333资源量57.82万吨。
参加储量计算的各种数据真实、可靠,资源量估算原则、方法、要求完全按最新规范执行,计算结果真实、有效。
7、通过工作,基本查清了区内地表铁矿化带的展布规律和控矿因素,并探讨了矿床成因。
初步认为矿床应属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基性岩体有关的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
认为矿区深部沿走向及倾向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初步确定了矿区找矿远景。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1、由于本年度钻探工作量不足,未能对测区铁帽带进行系统深部探索,对综合评价矿床不利。
2、受矿体产状变化影响,原先按详查网度设计的钻孔有些未能在预期部位见到矿体。
3、Ⅰ号主矿体下盘深部见到的Ⅱ、Ⅲ号隐伏矿体大多为单线单孔控制,对查明矿体特征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本报告章节、附图齐全,语句通顺,重点突出,观点明确,基本符合详查报告编写要求。
同意上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勘查局七○四队
地质技术委员会
二○○九年六月
正文目录
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1总08-1新疆哈密市红星山地区区域地质图及地化综合图1∶50000
2总08-2新疆哈密市红星山地区工作程度图1∶50000
3总08-3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实际材料图1∶2000
4总08-4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地形地质图1∶2000
5总08-5红星山铁矿Pz-57勘探线剖面图1∶500
6总08-6红星山铁矿Pz-58勘探线剖面图1∶500
7总08-7红星山铁矿Pz-59勘探线剖面图1∶500
8总08-8红星山铁矿Pz-60勘探线剖面图1∶500
9总08-9红星山铁矿Pz-61勘探线剖面图1∶500
10总08-10红星山铁矿ZKz5701钻孔柱状图1∶200
11总08-11红星山铁矿ZKz5801钻孔柱状图1∶200
12总08-12红星山铁矿ZKz5901钻孔柱状图1∶200
13总08-13红星山铁矿ZKz5902钻孔柱状图1∶200
14总08-14红星山铁矿ZKz6001钻孔柱状图1∶200
15总08-15红星山铁矿ZKz6002钻孔柱状图1∶200
16总08-16红星山铁矿ZKz6101钻孔柱状图1∶200
17总08-17红星山铁矿ZKz6102钻孔柱状图1∶200
18总08-18红星山铁矿探槽素描图
(一)1∶100
19总08-19红星山铁矿探槽素描图
(二)1∶100
20总08-20红星山铁矿探槽素描图(三)1∶100
21总08-21红星山铁矿Ⅰ号矿体储量计算垂直纵投影图1∶1000
22总08-22红星山铁矿Ⅱ号矿体储量计算垂直纵投影图1∶1000
附表目录
册号序号附表名称
Ⅰ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资源量计算表
Ⅰ-1单工程铁矿体加权平均品位计算表(探槽)
Ⅰ-2单工程铁矿体加权平均品位计算表(钻孔)
Ⅰ-3单工程铁矿体水平厚度计算表
Ⅰ-4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
Ⅰ-5红星山铁矿储量计算结果表
Ⅱ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样品分析结果表
Ⅱ-1红星山铁矿地表样品分析结果表
Ⅱ-2红星山铁矿钻孔样品分析结果表
Ⅱ-3红星山铁矿内检样品分析结果表
Ⅱ-4红星山铁矿外验样品分析结果表
Ⅲ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测量成果表
Ⅲ-1红星山铁矿钻孔成果表
Ⅲ-2红星山铁矿探槽成果表
1绪论
1.1勘查目的和任务
为进一步查明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矿体特征,为矿区建设和开发服务,受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承担了该铁矿的勘查任务。
该项目工作年限为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
目标任务:
在充分研究所获地、物、化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区内成矿地质条件,采用槽探、钻探等工作手段,基本查明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部位和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了解矿体内夹石规模和分布情况;基本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品位、结构构造和矿石自然类型;了解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和分布。
通过系统的工作和取样估算控制的资源量,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为是否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计划工作量:
钻探800m,槽探300m3,1/2千地形地质测量0.24Km2。
预期提交成果:
2008年12月提交《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送审稿)及相应图件;力争提交铁矿开发基地一处。
1.2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红星山铁矿位于新疆哈密市南东直线距离约210千米处,行政区划隶属哈密市星星峡镇管辖,矿区范围由以下四个拐点组成:
95°22′16″—41°46′27″;
95°22′50″—41°46′32″
95°22′52″—41°46′22″;
95°22′17″—41°46′18″
面积约0.24Km2,涉及1∶50000地形图星星峡东山幅,图幅号为K46E014022。
从哈密市至工作区依次有312国道及便道相通,矿区距星星峡镇西约20余千米,距红柳河车站约60km,马明公路从矿区南东方向通过,区内主要沟谷均可通行汽车,有多条便道可直达矿区,交通较为便利。
(见插图1)。
1.3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工作区属中—低山景观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从南到北,地形由戈壁变化至中—低山,形成台阶式地貌。
海拔一般1900~1918m,平均1910m,相对高差50~200m,一般小于50m,区内地形有一定程度起伏,但一般坡度较缓。
矿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多风,雨水稀少,四季温差大。
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最高温度可达38℃,冬季严寒,最低温度-20℃。
每年5~10月为暑期,5~6月为风期,最大风力可达六级,5~8月为雨期,年降雨量50~70mm,每年10月至次年四月为冰冻期,最佳野外施工期为每年5~10月。
区内残坡积物发育,植被稀疏,以嗜碱类草本植物为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为锁杨,每年5~7月在工作区内生长。
区内无地表泾流,仅有间歇性洪水,洪水位较低(多小于1m),有三处泉水,一处是距矿区北西约10余千米处的钻井泉,另两处位于矿区内,前者水量大且水质较好,可作为生活用水,后者水量小且水质差,仅可供小规模生产及牲畜饮用。
其余生产及生活物资均由哈密市或甘肃省柳园镇供应。
区内人烟稀少,无固定居民,仅在冬季有少量牧民从事牧业生产。
在工作区附近北有大青山金矿,南有金窝子金矿床,与矿区相距均20余千米,且交通方便,两矿山目前都在开采中。
此外,在矿区外围有沙泉子、马莲井两处选矿厂。
因此,矿区外部开发条件较为有利。
1.4以往工作评述
1.4.1以往区域地质工作
1952~1956年,甘肃玉门矿务局679队在该区进行过1∶50万和1∶20万普查工作。
1955~1956年,第二机械工业部519队在包括工作区在内的大面积区域进行了航空及地面放射性普查测量。
1958年,新疆地质局区测队在本区开展了正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60年,新疆地质局区测队在该区开展了1∶20万地质普查工作,对该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产作了广泛的研究,对后续普查工作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
1959~1960年,原新疆冶金局地质勘探公司七○四大队在该区先后进行了1∶20万地质路线找矿及1∶2.5万物探磁法工作,相继发现了尾亚白云岩矿、尾亚钒钛磁铁矿、天湖铁矿及红星山铅矿。
1979~1981年,新疆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七○四大队通过三年的野外地质资料收集工作,编制完成了(包括本幅图在内的)17幅1∶5万成矿规律图、成矿预测图及说明书,对各矿种均作了详尽论述。
1987~1988年,新疆有色地勘局物探大队在包括本区在内的星星峡—尾亚一带进行了化探分散流扫面工作,在本区圈定了H-11号甲类多金属化探综合异常,但未能对其进行系统评价。
1.4.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
工作区在解放前曾进行过铅的开采和冶炼,至今地表仍遗留有旧的采坑和冶炼用的土炉,但具体开采时间不详。
正规地质工作开始于解放之后。
1956~1957年,祁连山地质队分别在小白石头、星星峡、铅炉子(红星山)一带进行过矿点检查评价工作。
1958年,甘肃地质局花牛山队曾对红星山矿区进行过较少量地表槽探工作和钻探工作,但有关地质资料均未收集到,详细工作成果不清。
1960~1963年,原新疆冶金局七○四大队在该区进行了1∶2.5万地质普查找矿工作和以自然电法为主的物探工作,在矿区获得了几处有价值的自电异常,但未能及时给于正确的解释和工程验证。
2003~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在红星山多金属矿区进行了以铅锌为主的地质普查工作并获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发现了红星山铁矿。
通过上述单位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获得了大量基础性地质资料,为矿区开展更深层次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但以往工作大多集中于五、六十年代,且以区域性地质工作为主,对矿区研究工作程度较低,尤其对矿区内已知矿床(点)的控制程度较低,对矿区深部找矿潜力未能作出明确的评价。
1.4.3科学调查研究工作
1953~1954年,苏联地质专家西尼村等曾对本区进行了地质研究工作,确定了区内变质岩系属元古界地层,为该区以后的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6年,新疆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合作对该区进行了短期调研及矿点检查工作,采集了部分化学分析样(试金样105个),并对工作区外围进行了踏勘,初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编写了矿点检查简报,但上述工作仅限于铅炉子地区以南。
1986~1988年,由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704大队牵头,由多家院校和科研单位组成的“三○五项目”组,开展了《星星峡金和多金属成矿带地物化综合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调研确定了红星山—西铅炉子地区为金铅锌银多金属找矿靶区。
1992年,成都地质学院与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到该区踏勘,在铅炉子地区编制了地球化学剖面,并在其北部发现了新的矿体(具体位置不清),通过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中—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前景。
总体看,本区矿点地质工作投入尚少,仅能达到初步普查程度。
1.5矿业权设置情况
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得该区探矿权,探矿权证号为T65120080102001107,范围:
东经95°19′00″-95°23′00″;北纬41°44′30″-41°47′15″,面积27.68Km2,有效期2008年10月30日至2009年10月30日,涉及1/5万地形图K46E014022幅。
本次开展详查工作的红星山铁矿是包括在其中的一部分,详查区范围由以下四个拐点组成:
95°22′16″—41°46′27″;
95°22′50″—41°46′32″
95°22′52″—41°46′22″;
95°22′17″—41°46′18″
直角坐标为:
4629353,16697151;
4629529,16697932;
4629222,16697987;
4629076,16697182。
详查区面积0.24Km2,资源量估算标高1910-1706米。
1.6本次工作情况
红星山项目组从2008年6月10日开始对红星山铁矿进行详查,至2008年10月20日完成野外作业,野外时间四个多月,室内综合整理近两个月。
根据自治区储量评审中心专家初审意见,2009年4月又补充了两个钻孔,累计完成工作量见表1-1。
红星山铁矿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1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设计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
备注
1
1/2千地形、地质测量
Km2
0.24
0.24
1
钻探
m
800
1101.62
7个孔
2
槽探
m3
300
230.31
10条
4
岩芯样
件
200
139
分析TFe
5
刻槽样
件
100
65
分析TFe
6
矿石全分析
件
2
2
7
物相分析
件
1
1
8
薄片
块
20
7
一般鉴定
9
光片
块
5
4
一般鉴定
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工作,取得如下地质成果及认识:
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及深部钻探控制,目前在红星山铁矿区内圈出Ⅰ、Ⅱ号磁铁矿体,矿体产于斜长角闪岩中。
Ⅰ号主矿体地表控制长430m,真厚度1.13~11.60m,平均3.63米,矿体厚度变化系数102%,属厚度极不稳定的矿体,该矿体整体由浅至深厚度急剧变薄。
矿体形态似层状,从控制程度来看矿体由西向东侧伏,矿体沿倾向西端延深很浅,向东延深逐渐加大。
矿体倾向南东,倾角48°~78°,由浅至深矿体倾角由陡变缓。
矿石平均品位TFe28.77×10-2,TFe品位变化系数15%,属品位变化均匀的矿体。
矿石类型属稀疏浸染状矿石,矿体与围岩界线一般清楚,深部局部地段有被后期脉岩贯入,破坏了矿体的完整性。
通过深部钻探在Ⅰ号主矿体下盘见到Ⅱ、Ⅲ号呈透镜状、条带状分布的薄层铁矿体。
矿体产于斜长角闪岩中,根据各孔见矿位置及矿体产状变化来看,矿体形态复杂,属厚度变化大、品位较稳定的铁矿体。
Ⅱ号矿体厚度0.87-10.63米,变化极大,矿体倾向南东,倾角58°~76°,矿体平均品位TFe30.27×10-2,目前控制矿体长370余米,矿体主要位于西端浅部及东端深部,中部矿体厚度不足1米;Ⅲ号矿体厚度薄,小于米,变化较大,矿体倾向南东,倾角78°~81°,较陡,矿体平均品位TFe29.03×10-2,目前控制矿体长100米;矿石类型属稀疏浸染状矿石,矿体与围岩界线基本清楚。
矿体沿走向及倾向未完全控制,深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经对红星山铁矿区Ⅰ、Ⅱ号铁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获得资源量332+333铁矿石量73.23万吨,其中332资源量15.36万吨,333资源量57.87万吨。
2区域地质
工作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塔里木板块北东缘(Ⅰ级)、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大陆碰撞带东段(Ⅱ级)、天湖裂谷内(Ⅲ级),其北部为尖山子隆起带,以尖山子大断裂为北界,南部为红柳河裂陷槽,以河西断裂为南界,位于两大断裂趋于交汇之复合部位(见插图2)。
插图2
2.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1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有中—晚元古界、二叠系、新生界晚第三系及第四系。
以中—上元古界地层为主,按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中—晚元古界
可划分为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群、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和晚元古界青白口系天湖群。
区域内分布规律为由北到南,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长城系星星峡群(ChXn)、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Jxkw)、青白口系天湖群(Qnth)。
a、长城系星星峡群(ChXn)
主要分布于区域北部尖山子隆起带上,为一套变质程度深浅不一的浅海—滨海相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夹碳酸岩建造。
岩性主要有黑云母斜长片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哈密市 红星 铁矿 详查 报告 最后 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