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15个案例分析.docx
- 文档编号:30024608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20.32KB
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15个案例分析.docx
《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15个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15个案例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15个案例分析
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15个案例分析
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案例分析补充
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2、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3、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
一、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1.刚刚毕业的王某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担任四年级三班的班主任。
班里有几名学生特别爱打
小报告,尤其是李某同学,总是隔三差五地到王老师办公室反映班里谁欺负女同学、谁骂
人、谁没有值日等情况。
开始时,王老师还耐心地倾听并作出处理,时间久了,就心生厌
室的一角。
为了这只没人倒的痰盂张老师不知在班里讲过多少次,可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
无动于衷。
张老师实在没辙了,她真想责令当天的值日生立刻去把痰盂倒掉,并要狠狠地
训斥他们一顿。
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于是,张老师径直走上讲台说道:
“同
学们,我也是班级中的一员,有责任和大家一起把班级的环境卫生搞好。
过去,我总是批
评同学们嫌脏不愿倒痰盂。
从今天起,先由我来值日。
”说完,张老师转身端起痰盂朝外走
去。
一连几天,张老师总是提前把痰盂刷洗干净。
无声的行动,胜过有声的要求。
从那以
后,张老师班的痰盂开始有人争着倒了。
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也积极认真地参加值
日劳动,再也没有同学嫌脏的现象了。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教师的行为与做法。
(答案要点)
这名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建立在教师良好的为人师表、为
人表率、以身作则的基础之上的。
张老师看到学生屡次不倒痰盂,并屡次说教不改,便转
变了教育方法。
但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屡次不倒痰盂、嫌脏的现象的呢?
张老师也应该
反思是不是自己先前的教育出现了某种问题呢?
对于学生,教师除了尊重、信任以外,还
要严格要求。
马卡连柯曾说: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
个学生。
”因为,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的爱。
3.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
以原谅的错误。
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
张解剖图:
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和宽容的惩罚,使小麦克劳
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领奖台。
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校长的做法。
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这则案例说明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这位校长的职业
素养是极为优秀而高尚的。
当他得知麦克劳德杀死了他那只最心爱的小狗时,没有责备,
没有训斥,更没有憎恶,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是尊重学生的。
他让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以
作为惩罚,既包含了教师的严格要求,也包含了教师的爱,同时,还蕴藏着教师的期望与
信任。
4.1998年9月4日,对于辽宁朝阳市第二中学高
(二)8班的男生崔某来说,是一个灾难
的日子。
当晚6时,学生下课的时候,学生多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大雨,秩序非
常混乱。
崔某在走廊内鼓掌喧闹,被时任副校长的易淑荣撞见。
易拍打崔某后背几下,说:
“你起哄什么,幸灾乐祸呀!
”易拽住崔某的衣服去八班。
崔某边走边嚷:
“你校长凭什么
打人……”高二(8)班班主任许晓晨上前打了崔某左面部两耳光。
崔某感觉听力下降,耳鸣。
经法医鉴定,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构成轻伤。
后又经北京医科大学
精神卫生所对崔某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
结论为“患神经官能症,人格偏离;被打后所反
映出来的神经性症状与被打事件及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据《辽宁晚报》报道,经过三年多诉讼后,对学生实施体罚的老师和校方赔偿崔某各
项经济损失人民币31万元。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体罚学生事件引发的最大的一笔赔偿。
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
(1)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
(2)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表现。
5.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无数优秀的教育家为培养强国富民的人才,献出了毕生精力。
例如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始终“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
为国家培养了几代青年,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人民师表。
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给他的
一封信中说:
“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他始终坚持“革命第一,
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位坚强的老战士”。
又如人民教育家吴玉章,
以“一息尚存,绝不放松”的奉献精神,“一贯有利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
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建国以来,无数人民教师胸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
子之心,辛勤耕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请从上述典范的事迹并结合本人的体会,简述合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3)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城市
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
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
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
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
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
答案要点:
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
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
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
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
第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第二,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第三,热爱教育,甘于奉献;第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第五,严谨治学,
德才兼备;第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二、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1、某中学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处于班级前列,但其母亲仍不满足,经常对其严加训
斥,要求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三名。
在2000年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该生成绩滑落至班
级第十名。
其母亲得知后,采取了比往日更为严厉的惩罚。
该生一怒之下,将母亲杀死,
并转移尸体,企图毁灭证据。
不久该生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题:
1.“儿子弑母”现象说明当前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
2.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答案要点)
1.
(1)学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创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树立大教育观,共同做好学生的
教育工作。
2.
(1)“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思想仍在影响学校教育;
(2)重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学生课业负责过程;
(5)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错误;
(6)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乏协调和沟通;
(7)社会上的人才观和用人制度仍严重影响学校教育的内容;
(8)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模式仍然存在等。
2.刘腾辉系城关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住校就读。
为解决学生就餐时的喝水问题,城关小
学规定,各班级学生轮流值日,以两人为单位用铁桶为所在班级抬开水。
2004年某天,刘
腾辉与另外一名同学在抬水回来的途中,不慎被绊倒,刘腾辉前胸及右上臂皮肤被烫伤。
(1)请用教育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请你谈谈学校应该怎样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答:
(1)学校的做法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幼
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
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
本例中,城关小学及其教师明知刘腾辉等系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却安排并默许其从
事用水桶抬开水喝这一危险行为,城关小学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存在疏于管理、同意未
成年人从事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的活动的行为和不作为,造成了刘腾辉绊倒被开水烫伤。
(2)首先,安全防范从小事做起,规范学校管理,杜绝散漫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
规范教师行为,对违反《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批评。
其次,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学校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法律知识。
再次,做好学生的自护教育。
最后,做好学校的安全保障方面的硬件设施的维护,搞好学校应急事故处理程序的研究准
备。
3.《湖北日报》2006年3月8日刊登了一封初中生的来信:
我们是武汉某大学附中的一群
初中生。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我们,本应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但学校教育却使我们负
担沉重、忧虑重重、心情郁闷!
现在,学校的教育完全是为着升学考试进行的。
说搞素质
教育,其实只不过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已,甚至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借口。
请看我们的作息
时间:
早上7时15分至20分到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6时左右起床);每天8节课,
偶尔有一节自习课,也总是被占用而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对应中考的主课);
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家庭作业,一般要做到11时左右;每个周末是休息不成的,因为周日照
常上课(但要另外交钱),而周六又有大量家庭作业要做。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我们的睡眠
严重不足;我们没有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我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我们没有机会做我
们很想做的课外科学观察等实践活动。
我们知道,学校、老师和家长这样待我们,肯定是
一番好心,肯定是希望我们能成才。
但是,他们知不知道,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在这样的
状况中生活和学习,我们真的能够顺利长大成才吗?
(1)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指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2)谈谈实现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答:
(1)上述现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义务教育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
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七条规定: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社
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学校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违
反《义务教育法》的,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
力的结果。
首先,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
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视学生为积极的主体。
其次,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
如研究型学习,合作性学习。
实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更
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要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
1.某学校课堂上,一名学生觉得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课外书,被上课的
李老师发现。
李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
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
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看书有收获。
班主任无法说服,就请来学生的家长。
家长把孩子带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
请从新理念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案例中李老师的行为。
答案要点:
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很多教师感到头痛的问
题。
教师们认为这是学生的注意力较差、意志品质不坚定而导致的,熟不知这其中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的讲解有没有吸引力是第一位的,教师枯燥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
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觉与感受,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爱
好是第二位,新理念要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觉与感受,尊重
学生的选择,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哪些老师做到了呢?
大多
数教师还是填鸭式的满堂灌。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应该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共同建构一个教学过程,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建构
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北京景山学校赵老师在讲《巴西》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四小组:
巴西概况
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
每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
进行各做学习。
教师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精选和把关。
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
的资料,介绍巴西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
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
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
与保护问题。
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工业部长、农业部长等政府官员与外商见面
商讨投资问题。
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近巴西,领略巴西风光。
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
请结合所学新课程改革基础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答案要点:
这位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综合运用了合作学习法、自学学习法
与建构学习法。
新课程强调重过程甚于重结果的理念,这位教师的建构主义教学就充分体
现了这一点。
赵老师先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代表一方;然后让他们各自去做自己作为巴
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应该做的事情,即要各尽其职;最
后,四组同学集中起来模拟表演自己的职责与规划等等。
当学生上完这一堂课时,也就走
完了对巴西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的认识过程,同时完成了对巴西经济发
展的分析与规划过程。
教师不需多费口舌,同学们对巴西的概况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就已经
非常了解,只需简单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补充、评价即可。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
是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国和日本曾联合举行一次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有意磨炼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齐
力推车时,有个中国学生只在一旁喊“加油”,自己并不动手,问他原因,他说他是班长。
而日本学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
中国学生大多是从几十万儿童中挑选
出来的“小明星”。
然而,与异国孩子相比,他们登山缺乏朝气,唱歌跳舞也不如人家。
在举行联欢时,我们演节目,日本儿童热情鼓掌,而他们表演节目时,我们的小明星却没
有什么反应,在老师的带领下,才礼节性地鼓了掌。
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我国当今的教育应如何实施改革。
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的学生,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个性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
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我们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优秀的个性品质。
我
们不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我们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民优秀的文
化传统,为什么消失了呢?
首先,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孩子从出生起耳濡目染地接受着
家庭环境及父母的熏陶,更何况中国的家长是最溺爱孩子的,而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其次,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点滴
小事起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与优秀的个性品质,实施完全的人格教育。
同时,还要协
调好与家长、社会的关系,充分调动家庭与社会的积极作用,利用教育合力对学生形成一
致性与连贯性的良好影响,使中国的年轻一代逐步展现出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完全的人格。
4.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
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
学: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
“这也是给
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
陶先生又说道:
“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
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
“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
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
“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
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答案要点:
这则案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
尊重、信任、爱与严格要求。
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打架后,立即严厉制止是一种严格要求。
但是他并没有责骂与批评,而是运用发糖果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自己逐步认识与发现自己
的错误,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打架的不良行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包容学生、感化学生,用为人师表的行为耳濡目
染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5.一天午后,一群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追逐着一只蜻蜓。
突然,蜻蜓猛地撞在树干上摔
了下来。
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
见他们在捉蜻蜓玩,便停下脚步,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
“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
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
“吃虫子。
”“吃露水”。
另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
抢着说:
“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
“还是翠贞说得对。
蜻蜓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陶行知
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
“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
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
“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
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
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
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
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
陶先生说:
“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
可将它捉来弄死。
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
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
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
请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答案要点:
(1)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要关爱自然,关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与物种。
当今社会,环境污
染极为严重,物种灭绝正在加速进行,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
自然提供给
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感谢自然、关爱自然、呵护自然。
陶行知先生从点
滴小事做起,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共同感受自然界物种的可爱、神奇与美妙,在这种熏
陶中,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并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2)陶行知先生没有把知识局限于教材、课本,而是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选材教育学生,
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尊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循序渐
进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
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完全性格的人。
(3)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追逐蜻蜓,便与学生一起玩耍,一起观察蜻蜓,讨论蜻蜓的习性
与尾巴的用处,在平常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教育学生。
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平等和谐的教育
理念,更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6.有位教师问学生:
“冰融化了变成什么?
”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小河,只有一
个学生回答说变成春天。
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骂
成“胡说八道”。
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1)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与赏识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学会欣赏学生有创意的答案。
案例中教
师批评学生“胡说八道”,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抹煞学生的创造意识。
(2)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教学要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案例中教师认为冰融化只能是水,只从学科知识的最普遍
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忽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规范 新课 15 案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