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
- 文档编号:30023103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41KB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论文
题目:
论侗族大歌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姓名:
肖媚
班级:
07级旅游管理
讲课教师:
罗筱玲
论侗族大歌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文摘:
侗族大哥凝结着侗族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侗族的文明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和各类外来文化的侵入,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危机,大歌的文化内涵逐渐的被商业化,大歌的灵魂逐渐的走向消亡,这必然也会让侗族的文化受到冲击。
关键词:
侗族大歌传承文化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连年的历史。
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而在贵州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5万。
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而且侗族也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有民谚说:
“侗人文化三样宝:
鼓楼、大歌和花桥。
”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
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以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
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偶然发觉。
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发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觉,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复调音乐:
即若干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有机整体的一种音乐形式。
)的说法。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
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需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本源。
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和人世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乃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有的。
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组成;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
侗族大歌分为四大类: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其中的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份,声音的题目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1986年10月,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
“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留如此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活着界上实为少见。
”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以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在侗族地域,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此很受侗人的尊重。
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份,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侗族大歌历史悠长,据有关史料记载,侗族大歌至今已有500连年的历史。
早在宋朝就有《老学庵笔记》关于侗人“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的记载。
明代邝露《赤雅》一书也有“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记载。
可见,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份地域盛行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人民创作出许多精美、且种类繁多的民歌。
从音乐的角度来划分,可把侗族民歌分为“多声部歌”和“单声歌”两大类。
侗族民间男女青年歌队演唱的多声部歌叫侗族大歌,它一般是同时唱出2—3个声部。
第一个声部叫“唆胖”(侗语,即“独高音”),拖腔时,由1—3人轮换独唱;第二个或三个声部叫“唆吞姆”,由众多的人齐唱,当中有多声部。
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歌总称,它有“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戏曲大歌”等若干种划分。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
随着时代的变迁,侗家歌师们为丰富大歌的内容和种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创作出许多歌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
如今,侗族大歌蜚声国内外。
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乡有一支侗族大歌队曾应邀到法国巴黎演唱,他们以优美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博得了全场观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1988年6月,贵州省榕江县“金蝉歌队”又应邀参加中国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和平儿童节十周年暨南特大众艺术节演唱侗族童声大歌,荣获一等奖。
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
他们演唱地点主要是在鼓楼、戏楼、吊脚楼、晒坝、草坪等。
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
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
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于是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
于是侗族的各种民歌,特别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们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
四、侗族大歌的传承
侗族大歌渊源较远,早期由于侗族光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而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它的传承在部分是靠口耳相传,靠大脑的记忆力保存,又靠记忆力和口授传给后人。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由群众(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是口传心记的历史传统文化的连续体。
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
主要有以下5种形式:
1、师徒口耳传承;2、汉字系统传承;3、现代技术手段传承;4、学校教育传承;5、它的跨文化意义。
1、师徒口耳传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代人的记忆那是短暂的,但无数代人的短暂的记忆连接起来却是连绵不断的。
由于过去侗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作为侗族大歌的载体完全是依靠歌师们这种连绵不断的记忆进行保存,又靠记忆向下一代传授。
侗语称歌师为“嗓嘎”,歌师在侗族社会十分受敬重,被尊奉为美的化身,他们不光是大歌队伍中的演唱者,而且还是大歌的蓄存者,是培养一代代歌手的主要人物,大歌的传递责任便自然落在他们的肩上,师傅传给徒弟,徒弟成了歌师又传给了下一代的徒弟,这样依次循环下去,一代传给一代,其传承的人越多面就越来越广,队伍也就越来越大,形成了数学里讲的递增趋势。
2、汉字系统传承
唐宋以来随着中央王朝势力的逐渐渗入侗族地区,汉族封建文化也随之传入。
“宋熙宁年间的诚州、徽州(今黎平、靖州、通道、绥宁一带)等教授,执掌教育、开办学校”。
“明清时期,侗族中心地带也相继设学府、建书院、开科举”。
“辛亥革 命以后将书院、学馆改为国民学校,“国小”、“国中”、“简师”、“师范”等新型学校在侗族地区相继建立。
”⑦这些学校培育了一批同意汉族文化的侗族知识分子,他们也正是汉字记侗音的开拓者。
汉字记侗音实际就是侗族知识分子借用汉字创造的一种侗字,作为记录侗语的符号,以汉文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这种方式对保留侗族大歌起着踊跃的作用。
五、侗族大歌的跨文化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侗族大歌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登上了大都市大雅之堂,它不仅仅是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了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所共享的精神财富,但不懂侗语的人听了用侗族唱的侗族大歌,就只能欣赏音乐,不懂歌词意思。
如用汉语唱、英语唱艺术效果就会大增。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实验,民间用汉语来编唱的侗族大歌大量增多,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绝大部分均变为用汉语来编唱,一小部分沿用侗语来编唱,其中好些歌句也夹杂着汉族而成为侗汉杂交型的大歌;在南部方言地区,新歌中用汉语编定和演唱的歌也比传统的大歌大大加重,大歌出现这种变异与建国后侗族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是互相关联的。
建国后,由于侗族地区教育事实的蓬勃发展,以历史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了汉文化在整个侗族地区的传播,掌握汉文化的人也以数百倍的增长,可以说执行了语言的双轨制,以侗语为母语,以汉语为辅助语,汉文汉语的推行和影响势必引起大歌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发生变异,另外,由于今日在全国尚没有用侗文来公开出版的文艺刊物,这也使诸多掌握汉文化的歌手,不得不用汉语来创作作品,以求得作品的发表权,这也是大歌中汉语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那些喜爱侗族大歌但不懂侗语的侗族和非侗族也能听懂和演唱,使他们不光被大歌复调音乐和韵律倾倒,同时也被这散发着侗家人纯朴、智慧的歌词大意所折服;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外许多艺术家正在着手将侗族大歌译成英、法、日等多种语言,让全界所有外国朋友为之惊叹。
一、侗族所在位置的偏远和群山围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民族要聚族而居,注定了其文化的传承方式必需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
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实际上是其内部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
侗族人为了能在社会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倾全族、全寨之力打造好本族的歌队,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得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形式。
二、侗族中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是彼此依赖,相依并存的。
侗民们尊重歌师,酷爱生活,认真唱歌。
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歌中,唱丢了一首歌,可能就丢了侗族人的重要的生产、生活信息。
这就是为何侗族老人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唱完“叙事歌”的秘密所在。
这对于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重要,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教育、培育后代的手腕,实践证明了这种手腕的稳固性与权威性;这种传承方式,也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从远古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那个理由或许正是今天许多民族文化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研究侗族大歌的文化发觉:
它折射出的不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更是在讲述是一部民族史。
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彭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转变,表此刻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
旧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致使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受到破坏,侗族大歌面临诸多进展问题。
四、借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萨克斯在1962说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束:
如此的音乐在书店是买不到的。
它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或从部落人的个人献身中产生的。
它决不是没有灵魂和欠考虑的东西,也决不是被动的东西,而是常常充满生命感的,是有社会意义与作用的。
实际上它常常具有权威性。
这些都是咱们谈论西洋乐时无法涉及的。
五、支声复调音乐的文化内涵。
无论从学者的考察结果仍是民间传说,咱们不难看出:
侗族大歌是群体活动的产物。
从歌唱起源的“巫术说”来看,那种被后人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生活模式在这里被有力证明:
聚族而居、维持着神秘的祭祀行为。
六、可以这样想象:
古老的先民们在农作物丰收时,他们跳跃、欢呼、甚至齐声吆喝;长期干旱或雷雨时,他们认为这是“天”在发怒,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祭天活动,偶尔一次巧合就促成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和仪式的格式化。
其中吆喝声,祈祷声逐渐演变成唱歌;乱糟糟的这么多人唱,多声部在不知不觉就形成了。
于是,“祭天”就这样被侗族先民发明了。
伴随着祭祀的发展与稳定,侗族大歌就有了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并在其民族的千百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了,成为了侗族标识性的民族文化,具有了其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对其民族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又作了方向性的规定。
因此认为:
古老的侗族大歌是侗族历史悠久的铁证,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得来的,是其民族生存发展的手段之一。
侗族大歌的产生、进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传统的侗族大歌歌词多是一些长篇的抒情歌(情歌)或叙事歌,内容丰硕,揭露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必然历史时期之内人民的思想情感,宏扬了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也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和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
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说过: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的一般条件所决定的”。
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写道: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而它的境况,归根究竟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锁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种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域,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耘之余自但是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质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刻的试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文艺生态学以为,每种艺术的产生进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任何人类群体,第一必需在必然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艺术)。
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有了直觉和声美感,而且造成了多声仿照心理,而且在仿照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感反映,经太长时期的加工、选择、归纳、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情感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
古人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②“气之动物,物之动人,故摆荡性情,形诸舞泳”。
③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发人们思想情感的转变,而思想情感的转变却是创造音乐舞踏之内在动力。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
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风光十分秀丽,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地,处处鸟语花香,林涛声声。
侗族这勤劳朴实的民族由于长期在这种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优美的田园生活环境和单纯的男耕女织的农业劳动生活,容易使歌手们对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拍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丰硕多彩的大自然和声音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漠的联想,而且这种自然的和声必然会形成他们本能的无心识的模拟对象。
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如此说过:
“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
④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就流传范围来讲,侗族大歌的流传地区并不算普遍,她集中流传于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及广西三江紧靠从江的一些村寨,它作为侗族早期的艺术,是对周围客观事物引力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歌手们通过对自然声象的摹仿,而产生了情感活动和审美意象,从而创造出这种固定的别具一格的民间复调形式,是侗族人民对美的寻求的必然结果。
侗族大歌中的曲名,也常以自然界中有响声的自然物或动物来命名。
著名的“金蝉歌”(侗语称为嘎哈海),基本旋律和衬音都是直接模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
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进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适应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类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专门大的影响。
同时,咱们还必需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非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必然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彼此结合、彼此作用中生存进展的,侗族大歌一样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进展、演变和消亡都与必然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
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风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风俗文化环境当中。
风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老是深深扎根于某一风俗环境当中。
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至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硕多彩的风俗文化是分不开的。
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类风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
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漂亮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觉、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酷爱和追求。
这些风俗和风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体作客的适应。
“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去集体做客,主寨老是热情接待。
迎宾仪式既风趣又新颖,既隆重又欢乐,唱“拦路歌”(侗语称为嘎莎困)即是传统的迎宾习俗的第一步。
每当客方的群众(一般指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主人则会用板凳、木材、竹杆、绳索等杂物设置障碍,堵住路口,由主寨姑娘拦住客方的后生(或主寨的后生们拦着客方的姑娘),唱“拦路歌”唱出各类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
”土话称“蝉”,在侗族山区超级普遍,尤其是夏天处处都能够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按照其“夜哟夜哟”的悦耳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
这是由仿声而产生的艺术。
从这一点咱们能够推断出,当原始先民取得食物能够填饱肚子,并过上较为安宁的日子时,他们就会去寻求欢乐,除把劳动动作和呼声看成歌舞来尽兴演出外,他们还可能会把仿照各类自然的响声来作为娱乐的内容。
所以这种专门仿照蝉鸣、流水等自然声响的大歌艺术被侗语称为“嘎所”。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类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专门大的影响。
同时,咱们还必需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非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必然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彼此结合、彼此作用中生存进展的,侗族大歌一样也不例外,
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物质文化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