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名师工作室讲座心得体会共5篇.docx
- 文档编号:30018659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30KB
参加名师工作室讲座心得体会共5篇.docx
《参加名师工作室讲座心得体会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名师工作室讲座心得体会共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加名师工作室讲座心得体会共5篇
参加名师工作室讲座心得体会(共5篇)
篇:
参加名师工作室
参加名师工作室心得体会遵义市第五十一中学:
张元超
我经历着,学习着,收获着。
回想学习的过程,从心底里感谢老师,感谢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认识并走近这么多热情智慧的数学老师。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感受到很多。
他们对于数学发自心底的热爱让我感动,对于数学教学的永不停步的勤勉钻研让我敬佩,彼此之间共享智慧、交流所长的真诚又让我倍感温暖、愉悦。
盘点几次的学习生活,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总的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在读书中成长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侃侃而谈: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结交一位好友。
爱上读书,就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头„„关于读书的益处自己再清楚不过,可平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一有点闲暇时间都被电视、电脑侵占了,参加工作以来,真的很少有上学时手捧书卷时的平心静气。
书——曾经那么亲密的朋友,竟已和我渐行渐远。
加入名师工作室后,有了师傅的“逼迫”,同仁们的感召,书又重新走进了我的生活,读书又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在一学期中,《做最好的老师》、《赏识你的学生》、《学法技能指导》、《青年教师》、„„成了案头常客。
读书时圈圈点点、摘摘写写,倒也乐在其中。
书,更新了我的观念,增加了我的底蕴,指导着我的行动。
在动力与压力之中,我边学习边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
二、在锻炼中提高
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培训也给我带来了机遇,给我提供了锻炼自己的舞台。
在工作室开展的教研活动时,我主动请战,承担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的讲课任务。
在备课过程中,我反复地磨课,向同事和领导、同学请教,力求自己能做到把握教材到位,上出自己特色来。
在此过程中,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同仁们的真诚评点成了我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本节课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激发了自己不断前进的斗志。
在聆听中进步
名师工作室活动丰富多彩。
执教者们睿智的语言、独到的教材解读、“大雪无痕”的教学艺术„„无不深深震撼着我。
几次培训更是解开了一直压制心头的迷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每一次的聆听都给了我新的思想、新的启发,“魅力数学”的教育新理念在我心间越发明晰,这一切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名师工作室的学习让我沐浴着关爱成长,更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感谢工作室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
如:
有时会以学校工作忙碌为借口而懈怠,不能勤于反思,也懒于动笔„„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常常反思自己的不足,缩短差距,不断进步。
第2篇:
参加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参加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虽然李XX老师讲的我们在上《教学论》时也差不多都学过,但还是觉得收获不小。
她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教学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应以“三贴近”为主,教学中所举例子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她以高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一文的导入为例,一个老师用的是“白菜价格的变动”,另一个用“肯德基”的例子。
“白菜”比较贴切于家庭主妇,而肯德基更贴近于学生生活。
不过我理解是,如果是在乡镇中学的话会相反。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所举之例应以正例为主,因为中学生的判别能力比较弱。
像如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李老师认为不应该向学生提。
以正例为主我是非常赞同的,就像现在社会上仍存在腐败,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党中央反腐的决心与努力。
阳光照在一棵树上,应该看到沐浴在阳光下的那棵树,而不是背光的树影,教师若没有一颗阳光的心,整日自怨自艾、抱怨社会的不公与黑暗,那么,他就不会教出阳光的学生。
但是,说到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我认为在《政治生活》关于“民主与专政”的时候,解释专政时还是可以用的。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应积极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参与。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像窦桂梅在《为生命奠基》中所讲的,要“超越教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灵活运用教材,不受教材约束。
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增加或删除。
即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教材。
李老师给我们举了《文化生活》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为例,举例我们不需拘泥于课本的目顺序及内容顺序。
5.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如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实践活动资源、身边、国内、国际资源等。
末了,李老师建议我们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做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
1.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2.要相信学生:
学生的能力不是我们教会的、讲会的,也不是他们自己听会的、看会的,而是在这些种种实践活动的设计、参与、总结中生长起来的。
3.要敬畏学生:
“敬畏”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敬”是严肃,认真,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
(1)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使命感
(2)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尊重个体生命
(4)发现并发掘学生心中蕴藏的巨大力量
(5)视学生为学习和竞争的榜样
第3篇:
参加名师工作室笔记
参加“卢军良、孙立权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的听课笔记整理
邱宇强
以“追寻语文教学魅力,分享语文教育智慧”为主题的“卢军良、孙立权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今天在吉林省实验中学举行。
活动主要包括教学观摩、工作室主持人讲座、专家评课\\\\工作室成员评课、专家报告四部分。
现把本人的听课笔记整理在这里,其中有些记录可能不太准确,或是理解有误的还请各位老师谅解。
第一部分:
教学观摩
第一节课:
授课教师崔洋(省实验教师,卢军良工作室成员,教龄3年),授课题目《衔接与连贯:
古诗语篇的画面美》,授课年级高一。
授课过程:
教师首先以戴叔伦的《兰溪棹歌》的习题分析切入,指出学生在描绘诗歌语篇画面时存在的不足,引出探究的话题:
怎样描绘诗歌的画面美。
第二步,教师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示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并让学生比较老师描绘的图景与刚才展示的学生描写的图景,讲讲老师写的有哪些优点。
探究描绘诗歌语篇画面的方法。
第三步,让学生以范仲淹的《苏幕遮》为对象,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美丽画面。
具体流程是,首先提问两名学生,如果你写,你会从哪些角度入手。
然后给学生三分钟的写作时间,之后小组推荐一人做展示。
最后3人做了展示,第一小组代表读完后,老师请一名“评委”来评这位学生的描写,从而得出了本节课第一个规律性的条条:
补充信息。
第二小组代表展示,教师让其谈谈描写思路,从而得出第二个规律性的条条:
观照情感。
第三小组代表在发言前直接说,我的思路与他们的截然不同,从而引出第三个条条:
确定时空。
第四步,探究“美”的标准。
第二节:
授课教师田宇(师大附中教师,孙立权名师工作室成员,教龄9年),授课题目《作文指导:
表意焦虑下的别处》,授课年级高二。
授课过程:
第一步,由学生的作文是“三无”(无所知、无所感、无所想)产品说起,试图从词语层面寻找写作难的原因。
第二步,让学生写出与“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初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当下的写作状态。
具体操作,让学生在下边独立思考,请课代表到黑板上板书。
第三步,引导学生从外部到内部体悟“走”的含义,突破自我思考的局限。
具体过程,老师让学生划掉以陆地为参照的“走”的相关词语,——后面总结为“死去”。
然后追问学生,只能在陆地上行走吗?
在水里不行吗?
在天空不行吗?
——打破学生思考的空间局限。
接着追问,人的精神层面没有“行走”吗?
——打破学生思考的物我局限。
第四步,练习使用刚才划掉的“走”的相关词语,突破词语使用的局限。
——总结为“活来”。
让学生意识到,以陆地为参照的相关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
从而得出目前学生表意焦虑的原因:
掌握的词语并不少,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立体的世界;在选词时思考单一受局限;词语使用时,思路单一受局限。
第五步,口头作文,应用感受。
教师首先接受挑战,让学生选词,自己“下水”;然后教师出题,学生回答。
第二部分:
工作室主持人讲座孙立权我的语文教学方法
一、文献法
1、以《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描写为例:
人教版教科书:
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北师大版:
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乾隆手抄本:
将“罥”改为“笼”列藏本:
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2、教材中的标点《愚溪诗序》中的标点
3、教材中的注释《侍坐》篇中的注释
4、一些概念的理解
比如“五斗米”,陶渊明当时的俸禄每天为米16斤,83钱。
比如“刹那”,约等于0.02秒。
文献包括“死文献”还有“活文献”,举了李跃庭向王晓明、钱理群、汪晖请教的事。
二、参较法(参照比较法)
主张建立参照系,具体到语文学科叫“阅读场”,即要想讲好一篇文章,要把他放到一个“场”里。
比如讲孙犁的《荷花淀》,把茹志鹃的《百合花》、电影《西线无战事》一起拿给学生,让学生比较阅读,从而得出中国战争题材作品的不足。
比如讲《鸿门宴》中的“奉”“持”“操”及《雨霖铃》中“执”的区别。
三、变换分析法
教师改换课文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比较分析。
比如老师把《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改为“东船西舫赞不绝,江间秋月耀浮波”可不可以。
四、批注法。
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名家的批注,指导学生批注的角度,然后让学生来批注。
五、让理性以感性呈现。
(语文的奥妙之所在)
如果说事物都是有两面的,一面可能是好的,另一方面就是不好的。
——这是理性。
孔雀开屏,前面一看光鲜亮丽,后面一看,屁眼一个。
——这是感性。
这也就是语文。
中国收费站多。
——这是理性。
仿照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
所有的道路都通向收费站。
——这是感性。
这就是语文。
讲到“圹”的时候,讲“打圹子”的故事。
讲《离骚》的时候,画“小人漫画”,讲屈原、楚王、奸佞就是“三角关系”。
第三部分:
专家评课\\\\工作室成员评课
王鹏伟(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
东北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导师。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1、评课比讲课难。
2、课堂还得讲求效率,要“一课有一得”。
3、语文教学不可随意讲。
4、教语文,不是教教材。
语文老师一定要超越教材。
5、要重视诵读。
对文本的解读,没有文本本身重要。
6、老师要敢于“下水”,敢于给学生做示范。
徐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第一节课,总结为三个字:
绕、隔、浮。
绕:
都是在三首诗的外围转。
隔:
人与诗是隔的,师与生是隔的,生与生是隔的。
浮:
缺少文本细读,师生都浮在诗歌之外。
2、历史上一些人用诵读代替语文教学,可能是一个极端,但是语文课堂诵读不能少。
王胜柏(长春市语文教研员)
1、现在的模式化教学很可怕。
2、教学路径要清晰化。
3、一堂课就是一场“头脑风暴”。
王瑞雪(卢军良工作室成员)
1、语文课堂好要有效率观。
2、目标设计要单一化。
3、小组讨论不能形式化。
4、听课的不嫌腰疼
范蓓蓓(孙立权工作室成员)
1、想到三个词:
自由、沟通、我。
2、《语文教学通讯》:
好课是不可复制。
第四部分:
专家报告
韩军(新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
讲座题目:
新课标、新语文与高中高效课堂
一、课堂三种不好的现象
1、文本解读不够,多媒体来凑。
2、文本解读不够,煽情来凑。
只讲“情”,忘了让学生学会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有“两个维度”:
文学审美和思考思想。
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就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
3、文本解读不够,习题来凑。
文本不厌千回读,千读都有千回新。
《背影》的再解读,主题不是父与子,而是生与死。
二、语文教育乃情怀,悲悯博大显真魂。
《我的叔叔于勒》的讲解,现出宽厚之心。
三、上课应试本一事,备课就是备考分。
四、且深且新且有趣,语文乐趣抓心魂。
五、语文课堂当瘦身,一篇课文一课论。
张翼健先生初中时候讲完了高中的语文课本,高中老师可以讲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
六、语文观点乱纷纭,咬文嚼字为本源。
七、枝繁叶茂成大树,多诵文言扎根深。
这节课引发我有以下思考:
1、学习“描绘诗歌语篇的画面美”,是不是我们干得一件费力不讨好事情,或者干脆就是一件蠢事呢?
在打下这些字的时候,我就试图回想今天课上老师和学生朗读的那些“优美”篇章,可是我回顾了半天,却没记起其中的任意一句。
我记得的还是“古道西风瘦马”,还是“断肠人在天涯”,还是“碧云天,黄叶地”,还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最经典的诗文,用白话文改写成现代的“散文诗”,无论写的怎么“美”,在原诗面前,她都是逊色的。
这无论如何是一件徒劳的事,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是一件蠢事。
——有人会说,这是为了让学生懂得怎么绘景?
要这样,我认为你只要分析原诗是怎么刻画美就行了。
有人说,为了应试。
我说
第4篇:
参加“贵州省黎律乡村名师工作室”心得体会
闵艳参加“贵州省黎律乡村名师工作室”心得体会
拟写人:
闵艳
纳雍县维新镇坪子小学
今年九月,于我来说是特别的,鼓起丢失多年的勇气,参加了纳雍县教育科技局组织的纳雍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因为对小学语文有一颗热爱的心,于是又跟老师们一起到大方文惠实验小学参加了“毕节市第七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的观课议课活动,虽然作为一名观课老师,但三天的活动下来,听了那么多优秀老师的课,我的内心是澎湃和震撼的。
更让我感到开心的是,我刚回到学校,好友兼好兄长的顾秋寒给我发来信息,说纳雍八小的黎律老师小学语文工作室准备在维新招收一名学员,问我要不要参加,当时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看错了,因为近几年纳雍的小学工作室是有,但是语文的很少,而且基本是招满了学员的,所以我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直到接到黎律老师的电话,以及跟学校的校长沟通签订协议,我准备加入工作室的事才算板上钉钉。
于我而言,这个九月真是“双喜临门”。
十月二十九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终于迎来了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动,我们如期而至,加入到一个新的大家庭,我的心情是激动的!
在启动仪式和师徒结对后,聆听了纳雍八小陈付江校长的《经营时间》和毕节市七星关区来的专家张煜老师的《透视名师成长的策略》两场讲座。
两位专家都以自身的成长、成功经历为例子,让我明白了其实专家曾经也是普通人,因为对一件事热爱和执着追求,并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最后就一定会有收获。
十月三十日,听了工作室郭雪老师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杨梅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李晓荷老师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王海芳老师的《青山不老》四节示范课。
郭雪老师规范优美的板书、杨梅老师炉火纯青的教学方法、晓荷老师成熟大气的教学艺术、海芳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的吸引了我。
在课堂教学中,几位老师的精彩表现以及展现出来的亮点,都是我仰慕的高点,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当天下午的评课议课,吴亚琴老师对郭雪老师课的“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点评到位极了,杨金兰老师对晓荷老师课的点评可以用“因为相信,所以敞开心扉”来形容……其实,最值得我深思的是黎律老师对工作室的规划时,送给我们学员的话“我是谁?
来工作室干什么?
来到工作室后怎么做?
”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大脑是空白的,虽然我也思考了很多,但是此时我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答案来回答黎律老师的问题。
来工作室的初衷,只是从参加过工作室的老师们那里得知,自己可以提升,可以成长!
当来到这里以后,发现有的老师竟然可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得如此之好,当学生一开口读书时,自己就深深知道这个就是差别,可通过打听,得知他们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甚至语文课没有占据音体美的时间。
我想,唯一的途径就是追求高效的课堂。
再想想自己所带的班级,虽然说学生的基础素质多少有点差别,但自己时间花得也不比别人少,为什么不见效果呢?
直到听了刘国辉校长的话后,我就突然间恍然大悟了,自己的很多课堂都是低效的课堂,这就是症结之所在。
刘校长说“参加工作室,成不成为名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自己今后的课堂找到一个方向……”
回想自己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一路走来,杂事做了不少,光阴浪费很多,年纪挣得一把,但专业的发展、专业的提升在哪儿呢?
不过我不怕,因为我现在已经找了一个专业的团队,一个成长的平台。
我相信,在黎律老师以及伙伴们的引领下,只要我足够努力,勤于学习,认真专研,未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拟写时间:
11月2日
第5篇:
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今天我打开XX河区教育信息网,参加XX河区“班主任网络培训”,有幸聆听了任XX老师讲座,她在讲座开头就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感受最深的问题。
她在讲座中讲了钱学森先生的故事。
钱学森先生是航天之父,虽然去世了,但是我们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可以有所收获。
钱学森在少年时代是个贪玩、淘气的孩子,他的父母就给他找了一个勘探学者,让他去挖石头,找石头,他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让他跟一个生物学者学习,他对生物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他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孩子,首先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个伟大的父母,有一个伟大的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的慧眼。
要在孩子的培养上,要看孩子长大后需要什么,要有他的兴趣来决定。
任XX老师说:
“一个孩子没有兴趣,长大后肯定很平庸”。
钱学森虽然没有成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但是他的成功就是兴趣给他带来的,是兴趣是他走向了成功。
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家长、社会、学校只培训的是社会认同的学生,高学历的学生。
因为有了高学历,才有好的职业,没有高学历,就没有好的幸福人生。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父母、作为一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值得我们深思,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打破人们认同的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教育规律,必须有一套教育艺术,要不断的用自己的慧眼去关注学生、发现学生,学着看穿他们的心灵,用心灵,用眼神来传递彼此心里的话。
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因为所有的人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平等的。
我们要教育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
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通过听任XX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思想上有很大的触动。
作为父母、作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外力的强迫永远教导不出人才,一个人想学好一方面的知识,绝对都是内因起着主导的作用。
正如爱因斯坦的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同时还要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是“授人以鱼”还是“还是授人以渔”?
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因此,在教学中,我要避免单纯知识性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孩子具备自学的好习惯。
任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表的重要,真正领悟到了为人师应该具备的心怀和情操,更加感受到自己离一个优秀班主任之间的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量的阅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技能。
只有不断的吸取营养,只有不断的让自己进步,及时的进行“充电”,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参加 名师 工作室 讲座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