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8参考文献.docx
- 文档编号:30013014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56.05KB
文件夹8参考文献.docx
《文件夹8参考文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件夹8参考文献.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件夹8参考文献
附:
参考文献
【述评】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少教多学”的思想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追本溯源,自古有之。
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有过非常明确的阐述,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此外,《学记》中也曾有过这方面的阐述:
“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两段有关教育的论述,都明确提出了“少教”,皆认为教师的任务是“道”、”强”、“开”,切不可“牵”、”抑”,尤其不能事事都“达”。
分析其主旨,就是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即“道”、”强”、“开”,而不是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相反,应该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与自己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直至悟“道”,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发展到近现代,”少教多学”思想得到了人们更为深刻的认识。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的观点再清楚不过,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思想也给出自己的观点: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的观点,与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同。
现代的“少教多学”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研究较早,上世纪四十年代初,RichardLivingstone爵士提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不应该是教师教授的知识量。
这种思想其实与后来的深度学习一脉相承,也为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探究教学的倡导者施瓦步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提出“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时能够象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摒弃一直以来那种学生完全由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法。
这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素质,这种提法,也与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他必须集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
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
新加坡是“少教多学”理念执行比较好的国家,为解决李光耀内阁倡导儒家伦理教育带来的弊端,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明确提出“少教多学”的理念,从最初的三十所学校,到后来全民性的教育改革,“少教多学”在新加坡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少教多学”的改革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例如:
圣婴女校(大巴窑)通过分组的方法让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从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华民小学通过开展“交流母语”项目,让学生学习不同种族的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交流,以此来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融;中正中学重视向学生介绍前沿科技,让学生不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落伍,同时努力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蒙福小学组织学生通过旧物义卖为动物保护协会捐款,通过了解动物保护协会、与动物交朋友、设计标语、组织安排义卖活动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
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创新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塑造学生性格。
“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
而这正是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最本质的初衷。
教育的意义由此而生。
目前,国内关于探讨“少教多学”的学术论文已经多达十余篇,其中王海平发表在《世界之窗》2010年第9期的《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国内学术刊物对新加坡实施“少教多学”的介绍,他在文中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陈曦的《“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 》发表于2008年8月《外国中小学教育》、寇平平《论“少教多学”》以及汪惠迪于2007年9月发表在《现代教育论丛》上的《少教多学和生本教育 》都对新加坡实施的“少教多学”的实施背景、实施方法、实施效果以及新加坡的教育、政治、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解析。
既对新加坡“少教多学的“根”进行了挖掘,也对它所开出来的“枝”“叶”进行肯定,对于在中国实施的教育改革展现出美好的憧憬和十足的信心;张小菊的《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启示》发表在2008年8月《中国成人教育》上,她把新加坡“少教多学”的经验借鉴到中国的成人教育之中;于红霞、何志波于2007年9月在《现代教育论丛》上发表《素质教育改革:
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不仅对“少教多学”的教育手法大加肯定,还把它的出现看作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所发生的质的飞跃。
汪惠迪(2007)认为,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方式,其中“少教多学”与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等几项内容,正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做法。
陈曦(2008)提出,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育革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儒家教育的缺点,新加坡的”少教多学”行动,应该说是成功地,改变了学生一直以来被动跟着老师转的学习习惯。
张小菊(2008)在对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育政策后指出,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发挥潜能的空间,也给教师的创意教学提供了可能,对中国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施铁军,王仁甫(2008)提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陷入“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困境,主要在于我们的课程安排与课堂习惯中,绝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只是将学生视为课堂知识的接受对象。
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核心的做法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肖开选,范斌,周艺娟(2008)指出,智慧不是靠教的,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悟出来的。
因此,多教无益,更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学。
他们在研究中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少教多学”的四个策略:
一是利用丰富而合适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三是搭建教学支架,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四是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李东生(2009)指出,“少教多学”的提出,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其重点是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摒弃简单灌输知识的做法,转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
“少教多学”理念,是顺应时代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个人创新能力的要求。
于红霞、何志波(2010)也就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育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新加坡教育从生存导向、效益导向走来,成功地转变成以能力为导向,“少教多学”的教育对新加坡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海平(2010)指出,“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尝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方式转变,将以前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向重视教学内容的质量改变,其主要途径有教学法、学习环境氛围、学习体验、评价与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
管亚明(2010)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继而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产生主动要学的想法。
纵观国内的学术研究,大家对“少学多教”普遍持支持态度并且对它的实施前景也表示乐观。
但是,在对新加坡实施情况的具析之后,如何将此与中国的具体教育情况进行结合,仍然有待于我们进行理论和实践双向的探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修改。
除了在理论上进行积极地探索,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
1.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
洋思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二是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是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学困生优先);四是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五是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实验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
“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
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
除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外,讲学稿还是学生的练习册。
东庐中学的教师除了“讲学稿”上的题目外,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
对每份“讲学稿”,教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
此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考评也紧紧围绕“讲学稿”。
教师通常从“讲学稿”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
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和装订,就成为很好的复习资料。
3.山东省荏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
其核心是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他们实行“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班教室内三面设有黑板,提供更大的空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样做一方面迫使教师把本来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可以及时交流分享,及时反馈矫正;更重要的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在心理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兵教兵互帮互教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习惯。
以上三所学校的改革都是整体推进、持续进行的。
三所学校都曾是农村薄弱初中,他们的改革始于新课程改革之前,但是一方面他们的改革体现了新课程的方向,另一方面新课程也为他们的改革提供了平台和机遇,所以他们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和学习者,为我国更好、更全面地实施新课改、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信这样积极地探索必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吹来一阵春风!
从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少教多学”是在大家看到传统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弊端后,结合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
研究学者认为”少教多学”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改进与成材。
【研究论文】
少教多学的启动与落实——新加坡的经验
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副司长颜振发
尊敬的佴会长、陆局长,各位教育专家以及在座的各位校长:
上午好!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到无锡和各位教育界的朋友切磋、交流。
无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都市,同时也是文化和教育的重镇。
无锡之行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观摩的机会。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这次交流活动能碰撞出更多火花和激情,为新中教育格局开创新局面。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课题是《少教多学的启动与落实——新加坡的经验》。
在讨论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之前,先让我为大家介绍新加坡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历程。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就阐明国家的教育体制与发展必须配合政治、社会、经济的需要。
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人力资源成为国家生存的唯一条件。
而教育年轻一代,提升其整体素质则成为国家成功与否的最大关键。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持续改变,为了确保年轻一代的学习能尽力地配合改变的步伐,新加坡教育体系也必须改变。
整体而言,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生存导向阶段,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的时期至1978年。
这个时段的新加坡是在挣扎求存的时候,教育重点在普及教育、公益教育、双语教育,为的是塑造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
第二个阶段:
效益导向阶段,从1979年到1996年。
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在减少教育浪费,提高教育体系的效益。
例如让学生根据能力分班,为群体量身制作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在这个时期,我们也努力拓展大专教育,强调提高基础教育的素质,设立了自主学校和自治学校。
第三个阶段:
能力导向阶段,从1997年至今。
1997年,现任国务资政吴作栋先生在第七届国际思维大会上演讲时,勾勒出了“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的教育愿景。
思维型学校是此愿景的核心,学校必须把未来一代培养成为思维型的国民。
配合这个愿景我们转向以能力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定下了五个发展方向:
一是使教育更多元化;二是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三是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团队;四是追求卓越行政;五是发展高素质的高等教育。
2003年,为了鼓励学生以好学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改变思维模式,教育部在各所学校推行了创新与企业精神,使学生增强学习生活技巧,培养坚韧的个性,有勇气面对挑战、回馈社会。
2004年,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演讲时强调了教育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变化。
他提到,“我们要少教一点,让孩子要学多一点。
”“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
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到很多别的生活上的事物。
”同年,前教育部长尚达曼先生在教育部工作规划研讨会上,对此要点进行了诠释。
他说,“我们正从以数量为中心向以质量为中心的转变”。
2005年,教育部正式推介了少教多学的倡议,成立了“少教多学委员会”。
尚达曼先生也提到,“少教多学是呼吁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投入学习之中,为他们的将来做好准备,并非为了测验与考试,质量是少教多学的核心精神。
这是指老师与学生产生互动,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投入学习之中。
”教育部所倡导的“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尝试将教学传统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今日的学生,是明日的栋梁。
哈佛大学的学者大卫•帕金斯指出:
“21世纪的教育是未知的教育,因为知识在膨胀,这个世界呈现出太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学会应付”。
因此,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能让他们从学习中建构知识,拥有21世纪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拥有学习的热忱,不断的求进步,以更新独立思考,掌握沟通的技巧,能应对人生的考验。
为了落实少教多学的方针,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给予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支持。
第一:
由下而上的策划,由上而下的支持。
教育部对于由下而上的提议、策划给予支持。
同时,要求学校领导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专业交流,反思课堂教学。
教育部也提供了培训的机会,让老师们在课程设计、教学法和测试模式方面获得提升。
二是鼓励开发校本课程。
实质的改革是从测试开始的。
为了更好的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育部在2005年实行了10%到20%的课程删减,以便学校利用这个留白空间根据学生的需要、配合学习能力,制定特有的校本课程。
从2006年开始,一些先锋学校迈开脚步,开始了“少教多学”的探索之旅,开展各自的校本课程。
2006年参与学校为29所,2007年有24所,这些学校从雏形到渐趋成熟,成为“少教多学”的原型学校,让后来者借鉴其经验。
三是少教多学启动计划配套。
有了原型学校的经验。
从2008年开始为期三年,再度根据学校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协助,制定更灵活的课程。
每年将有约100所学校因采用最符合各自情况的创新校本课程而获得“少教多学启动计划”配套(TLLMIgnite),学校每制定出一项获教育部认定的创新校本课程,就能获得一笔15000元资金,来推展落实校本课程。
学校也能提名一名教师成为“活跃研究教师”(ResearchActivist)参加培训课程,学习研究方法,以便能够有系统地分析学校新课程与教学法的成效。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成果的分析,以数据为依据,优化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以“教学带领研究,以研究指导教学”的精神。
四是投入型学习框架。
校领导与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进行教学时,必须要学生为本,才不会偏离“少教多学”的精神,出现花架子、假繁荣的景象。
为了让教育工作者有所依循,教育部在2006年开发了投入型学习框架“PETALS”。
“PETALS”是投入型学习框架五个维度首个字母的缩写。
五个维度分别是:
一、教学法(Pedagogy)。
教师在选择教学法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学习风格,设计适当并配合学生能力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学习成效。
教学法有探索性的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差异教学等。
二、学习体验(ExperienceofLearning)。
学习体验在于让学生能在思维上投入,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
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所提供的体验必须能激发学生深入及有意义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事物相互联系的概念,以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
设置更高层次的思维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为思维的工具。
在科室里成立学习中心,鼓励学生寻找学习资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
三、学习环境的氛围(ToneofEnvironment)。
教师营造使学生感到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出错;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调动学习情绪,以达到学习成效。
例如:
设置班规与预期的目标,利用技巧的发问提供思维,利用等待的时间让学生回答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难以澄清迷惑,利用激励性的课堂语言等等。
四、评价(Assessment)。
教学评价必须是教与学一致的,并且是持续性的。
因此进行促进学习性的评价,提供定期的建设性的反馈将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
真实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活动走入课堂之后,让学生有选择不同评价任务的机会。
例如:
专题作业、学习档案、课堂报告、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小组专题作业、反思日记等等。
五、教学内容(LearningContent)。
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与内容,并应用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相关联性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更深入地探索。
我们希望通过这五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在行为上、情感上、思维上都能积极投入,体现少教多学的实质与精神。
教育部也设计了投入度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
这套问卷有中英两个版本。
少教多学模式学校启动计划下的学校利用这个问卷来检查与测量学生的投入度与教师的教学效果,使课程评价成为有价值的活动,让少教多学的精神与价值能取向一致。
展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创新校本课程的升华,提升教与学的效益。
我们将对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补助,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发展传扬具新加坡特色的教学模式。
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能够紧密地配合社会大环境改变的步伐,保证我们年轻一代的未来,进而保证国家的未来。
今天我想分享的就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新加坡特级教师和校长将会和大家分享他们在少教多学旅途上的经验。
最后,让我对新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说两句话。
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国地广人多,人才济济,教育界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新加坡学习借鉴。
近年来,中国也在课程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在教学法方面不断地创新。
我们希望这次的交流只是一个开始,新中两地的教育工作者也能在此次的交流与探讨课题中,开拓新的空间与视野,进一步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我衷心希望新加坡和无锡教育界能保持密切联系,常来常往,共谱教育新篇章,也衷心地祝福新中两国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
“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
陈曦
一、背景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执政期间倡行儒家文化,大力推行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东亚教育模式。
新加坡教育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编写了一套《儒家伦理》的教材,并于1985年在国内各校全面施行,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撰成课本,并在学校里作为道德科目进行教授的国家。
儒家伦理教育的实施,确实带来多方面的显著成效,它使人们更加谦和通达、重视家庭、注重学习、以礼待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来。
在新加坡,优秀的人才几乎都进了政府,身体力行了孔夫子“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可安逸稳定的工作也使这些高材生逐渐丧失了冒险精神。
对于一个面积狭小,资源都要从国外进口的国家来说,长此以往,其国际竞争力必将逐步丧失。
与此同时,私有企业招募不到优秀的人才,其企业生产力和创造力也必将逐渐降低。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教育现代化具有“压缩式”的特征,即“压缩的现代化”。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两三个世纪才得以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新加坡用短短的几十年便得以完成。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应试”的目的性很强。
学生在拼命学习的同时,忽视了身心、创造性等的全面发展,严重者甚至沦为学习机器。
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无法逃脱“优胜劣汰”的筛选规则。
仅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是只会机械学习、缺乏创造力根本不可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十世纪末,新加坡政府认识到教育危机的严重性,逐步颁布了一些新政策,力图培养新时代的新加坡公民,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二、TSLN和TLLM的提出
1997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要建立“思考的学校,学习的民族”(ThinkingSchool,LearningNation,TSLN)。
该项计划强调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使每一位新加坡公民能够始终具备应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
它旨在将新加坡的教育质量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使新加坡成为卓越教育的中心。
这项计划为新加坡提出了一个教育发展的新视角。
之后,新加坡教育部又于2003年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而此举正是针对当代社会时弊而为。
2004年国庆大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革命性地提出要求全国教师教得少一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即“少教多学”(TeachLess,LearnMore,TLLM)。
“少教多学”并非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它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教与学的质量的转移。
教师要精选课题、缩减冗余,进而更加深入地剖析每一个课题,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扎实稳定的知识基础。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下掌握所有的知识。
但是,只要具备了理论基础和知识建构的能力,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个人意义上的知识再生产。
相反,如果一味要求学生贪多求全,则最终必然如蜻蜓点水般只触及知识的表象。
“少教多学”将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上,以便学生更加致力于学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它是在TSLN的视角上建立起了一个改进的基础,同时也是在培养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主导下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早在1941年,SirRichardLivingstone就提出,衡量成功教育的标准不在于学校教授的知识数量,而在于学校培养的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这里涉及到的其实就是“深度学习”的概念。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详情见MissionandVisionStatement.http:
//www.moe.gov.sg/corporate/mission_statement.htm#vision。
详情见TeachLess,LearnMore.http:
//www.moe.gov.sg/bluesky/tllm.htm。
引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院的GuyClaxt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件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