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docx
- 文档编号:30010047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2.18KB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docx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测试模拟试题
(一)
一.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
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
(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4.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他们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有学习潜力测验。
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
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
十分明显,由于实验者提供了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
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1: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一.简答题
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
(2)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2)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平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3)一般来说,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
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三、材料分析题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使教师互动流于形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起来,不仅让他们“在思维”,而且让他们“会思维”。
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思维。
即一是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
二是看学生的情绪,学生是否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积极争论、勇于表态。
三是看学生的意志,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是否继续认真地死了,另辟蹊径,尽力去做。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的原则,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印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简答1.课堂归纳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
(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
(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2.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学生的参与状态。
第二,学生的交往状态。
第三,学生的思维状态。
第四,学生的情绪状态。
第五,学生问题的生长状态。
3.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三、实例分析
1.某班上语文课,课文内容是讲沙漠中的骆驼。
当教师讲到“骆驼的嗅觉很灵敏,几十里外的水源,它都能嗅到……”时,小颜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骆驼怎么能‘嗅到’呢?
”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
如果是你执教,你会怎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呢?
请按照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做法。
运用启发性原则和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水在太阳蒸发下化为水蒸汽飘浮在风中,有水汽的空气要比沙漠中干燥的空气要凉和湿润,骆驼的嗅觉相对敏感,在比较中知道水汽的存在,并沿着水汽飘来的方向找到水源。
2.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
“我觉得‥‥‥”“我认为‥‥‥”
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
(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
(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
(5)“学生一张口就是:
‘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三、案例分析题
某市中学八年级在学校的倡议及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学雷锋活动小组”,有成员16人,均是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某星期天,该小组组织全体成员去一“五保户”家做好事。
事前未告知班主任及学校。
谁知在打扫卫生中,女学生赵小娟在擦洗房间的玻璃时,失足从椅子上摔下来,造成左脚骨折。
事后,赵的父母要求学校赔偿部分医药费。
但学校认为赵摔伤是她自己不小心所致,与学校无关。
问:
1.小娟摔伤学校该不该承担赔偿责任?
为什么?
因为学校平时已经履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职责。
本案发生在校外,且是节假日,事前没有告知学校及班主任,是在学校管理职责外发生的,学校行为并无不当,因此不承担责任。
?
2.赵小娟的监护人该是谁?
监护人在本案中有什么过错?
承担什么责任?
赵小娟监护人是其父母,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由于监护人没有履行相应职责,造成赵小娟骨折,应承担相应责任。
?
3.你认为本案该怎样正确处理?
《办法》规定:
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帮助。
所以学校可以适当给予经济补偿。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测试模拟试题
(二)
一、简答题
1.试述当代 HYPERLINK "" \t"_blank"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HYPERLINK""\t "_blank"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二、论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与作用。
由于人的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因而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一般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⑴先天的遗传素质 ⑵后天的环境;即自然⑶教育;即社会因素。
⑴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③遗传素质的生理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④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简答题
1.简答题: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
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
?
(1)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2.简答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
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三、案例分析题
什么是说服法?
运用说服法进行德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包括:
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三、简答题
(一)谈谈如何进行教学后的补救和教学后的反思?
1.课后,任课教师应抓紧对课堂中具有不良现象的学生(包括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进行必要的查询和教育,对于较为严重的违纪现象,课任教师应主动和班主任联系,配合教育。
特别注意,不能对学生进行侮辱和打骂。
2.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得失并记载在教案本上,写好教后记;及时采取适当形式对学困生给予帮助。
3.自习课,教师应按教务处或年级要求和安排准时到岗,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早读或自习,完成具体明确的任务。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教学目标: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2)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
3)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生主动地学习4)教学能力:
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四、论述题
1.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合作?
如何合作?
面临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得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合作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工作必需。
“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预示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趋势,使教学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我会主动与我的同事合作教学。
如何进行教师合作?
㈠围绕“微型科研”的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为改造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
㈡围绕课例分析的教师合作。
㈢围绕主题沙龙的教师合作:
大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倾吐教学困惑,达到交流、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2.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组成小组的技能。
2)教师要培养学生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
3)要明确责任,让学生承担起个人责任并相互依赖。
4)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显然应该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
5)采取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
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这样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真正实现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
3.运用说服教育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谈话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
还要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
说服教育法的关键在于语言,教师不仅要避免语言暴力,严禁挖苦、讽刺甚至谩骂学生,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智慧性,如善于运用类比、比喻的方式、避免空洞的说教。
三.论述题(6分)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
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
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这一案件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案例中,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规律,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采取的是一种粗暴的、强制的手段,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休学。
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案件中,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情书”事件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是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粗暴地将学生的“情书”公之于众,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对于学生的自尊是一种严重的打击,结果导致了学生的休学,这种德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测试复习要点(三)
二、简答题(30分)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3、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6、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
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
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
"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
请问:
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
有违法行为。
?
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
?
⑶违法主体是谁?
李某及个体户。
?
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
请问:
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论述题(20分)
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
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
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测试复习要点(四)
三、简答题(35分)
1、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⑴?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
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1)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2)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5、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6、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教育 理论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