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0008844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40.02KB
高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课时安排】1课时
【班级】高一(5)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总结“要尊重东方科学”的论点;
2.学会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了解本文精确严密、生动睿智、委婉含蓄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在内容概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炼关键词句的能力;
2.在研读语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作者博大的胸襟,科学的态度;
2.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提炼关键词句,写出内容提要;
2.分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常用的论证方法。
•难点:
总结“要尊重东方科学”的论点。
【教具】ppt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
【教学进程】
一、课堂导入
(一)东方脸谱与西方小丑
1.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
(左边)脸谱、书法;(右边)小丑、曲谱
2.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回答。
生: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等等
(二)西方眼中的东方
这样一幅图画,让我们想到了文化的碰撞,也让我们想到了文化的融合。
图画所表达的到底是东西方的交锋还是交融,我们在这里并不下定论,毕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从这幅画中看出了东西方的差异。
的确,东西方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在我们过去的学习经验中,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大多采取求同存异或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那么反过来想,西方又是如何看待东方的呢?
让我们学习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从这位西方科学家眼中寻找答案。
(板书题目和作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乔治·萨顿。
二、萨顿和他的理想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科学近代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经常被称为“科学史之父”。
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萨顿一生的最高理想与目标是要使科学人性化,其实质是使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协调发展,使科学与人文精神、人文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东方和西方
就是这样一个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写了《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这样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那么东方和西方分别指什么呢?
东方: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
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西方:
与东方相对的欧美大陆等地区。
(ppt显示相关地理图片)
四、结构梳理
理解了课文的标题,我们正式进入课文。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一篇议论文,结构十分清晰,大概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三个部分。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给每段标上序号,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条线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时间五分钟。
明确:
1-3自然段;4-8自然段;9-10自然段。
理清了文章的基本结构,我们来分析课文的具体内容。
本文选自《科学的生命:
文明史论集》,这个集子收录了很多有关文明史的文章,其中也包括乔治·萨顿的演讲稿《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本文正是节选自这篇演讲稿。
所谓节选,自然是有些内容没被写在课本上的,而这部分内容正好是演讲的前两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乔治·萨顿演讲——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
你听说过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吧,一天他突然来到了科拉多大峡谷的边缘,感叹道:
“上帝,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知道,如果这位牛仔以为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完成的事情,那么他错了。
在这个意义上,大峡谷什么也没发生。
同样,科学的发展虽然比大峡谷的断裂快得多,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看上去是革命的,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看到这个过程,只看到巨大的结果。
(ppt显示)
看了这两段内容,请大家给我两个关键词。
明确:
过程、结果。
(一)1-3段:
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1.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陈述了一个什么样的现实状况?
这是结论还是过程?
明确:
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是结论。
2.从结论来看,东西方的关系是紧张的,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东西方的关系持什么观点呢?
(用原文回答)
明确:
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板书)
3.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分别提出了这两个观点,文章开头一至三段,作者始终围绕以一个问题展开,那就是?
明确:
东方和西方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东西方关系。
强调:
1-3自然段为一节,主要内容是要正确认识东西方关系。
4.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那么他是如何论证这两个观点的?
在论证的过程中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呢?
(1)观点一
第二段:
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论证)
种子:
说明西方科学的源头在东方。
运用比喻论证,将东方比作母亲,西方比作父亲,说明实验科学是东方和西方的共同产物,实验科学虽然在西方盛行,但其科学的种子(源头)来自东方。
·科学的种子来自东方,实验科学和数学追本溯源都是来自东方的,你能从生活中举些例子吗?
例证:
火药。
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炼丹术。
后来发展为炼金术。
阿拉伯数字。
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
勾股定理。
《九章算术》
(2)观点二
第三段:
今日西方仍然需要东方(从现实的角度进行论证)
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希腊人拒绝犹太精神,把一切外来人都当作野蛮人但最终导致衰亡的例子,说明尊重外来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警戒西方不能重蹈覆辙,要尊重东方文化,与东方协调沟通;也说明了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其辉煌也会慢慢衰亡,从而使人们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5.1-3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围绕东西方科学的关系阐明了两个观点。
他站在一个西方人的立场,告诉西方要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关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或者说,他这样做想要让西方人怎么对待东方科学呢?
明确:
要尊重东方科学(板书“要尊重东方科学”、“中心论点”)。
(二)4-8段:
西方仍然需要东方的原因。
1.接下来,我们把4-8自然段作为第二节,如果说第一节在解决“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文章的第二节在解决什么问题?
明确:
解决“为什么西方仍然需要东方”的问题。
2.解读“仍然”的意味:
以前西方需要东方;现在有些人认为西方不需要东方了。
从“仍然”可以看出,有些人认为西方不需要东方。
作者是怎么评价这些人的?
(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明确:
粗暴、言过其实、既无科学知识又不懂科学。
他们过分骄傲、自信,导致他们排斥、否定、轻视东方科学,不能正确认识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关系。
3.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他们是批判的、否定的,但作者凭什么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呢?
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到了今天,西方科学仍然需要东方呢?
快速浏览5-8自然段,概括段落大意,并划出“西方仍要需要东方”的原因。
时间三分钟。
(1)美国(西方)文明的弊端:
美国历史短(对比论证);美国文明中有不健康因素——实验科学注重方法,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引(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第五段段落大意:
净化西方文明的原因和方法。
(2)西方科学方法的局限:
不能永远使用(思想领域);容易被错误地应用(广岛、长崎原子弹)。
第六段段落大意:
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3)科学本身的应用不能控制:
科学知识常常掌握在没有任何知识的人手中(比喻论证);科学家受强烈情感影响滥用知识(心理实验从孤儿院领养小孩做非法实验)。
第七段段落大意:
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4)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是相通互补的。
(1)
(2)(3)与(4)构成了正反对比论证。
小结:
4-8段中,作者从文明、科学方法、科学应用和科学本质的角度出发,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说明了西方科学仍然需要东方科学的原因。
(三)9-10段:
要尊重东方文明,树立正确的态度,促使东西方科学融合。
1.剩下的两个自然段为一节,我们在前文中找出了论点,分析了论证过程,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
既然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要解决问题。
第三节主要说明“怎么办”。
从原文中找出句子回答西方应该如何对待科学?
明确:
发展我们的方法,改进我们的智力训练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慢慢地、坚定地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让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
五、语句研读
(一)学了整篇课文,有没有哪一句话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1.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不碰头?
“碰头”是什么意思?
“碰头”的意思是会面、见面。
其实就是一种碰撞、沟通、对话、融合的过程。
2.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
比喻:
“光明”比喻道德热忱、黄金规则、科学基础等;“法则”比喻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
双关:
太阳从东方升起,光明确实从东方来,但也指道德热忱、黄金规则、科学基础等从东方来。
3.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迎接它。
“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形容传布和影响;“我们必须伸开双臂迎接它”形容交流。
(二)语言特色
准确严密:
“仍然”包含多种意味
生动睿智: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两个比喻论证
委婉含蓄:
“粗暴、言过其实、不健康”,而非直接的贬斥
富有激情:
演讲富有号召力
小结:
回顾整篇课文,作者围绕“要尊重东方科学”的论点展开,提出了两个观点,“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进而详细论证了为什么“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最后告诉西方要促进东西方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完成人类的使命。
在这一系列的论证过程中,他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进行说明,具有说服力。
(对照着板书进行小结)
六、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结束语:
正如我们在课堂一开始了解到的,乔治·萨顿是科学家和人文学家结合的典范,他这种客观理智地对待东方科学的态度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助力,也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发。
科学也好,文化也罢,东西方都应该秉持着客观谦虚的心态,尊重对方,学习对方,以求得在这个多元化世界中更好的发展。
【板书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东方 西方 科学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