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docx
- 文档编号:30005335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2KB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docx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
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这篇悼词中饱含的沉痛悼念、赞赏崇敬的深沉感情。
认识作者在这篇悼词中高度概括的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与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的结构
多重复句的句层关系及句意表达(对第三段和第六段的准确理解)
在具体语境中指代词的内涵
破折号的运用
本文中饱含的感情色彩的把握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马克思的相关资料,制作个人资料小卡片。
课堂上由学生介绍马克思生平,并说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背景音乐下,教师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暑期作业《约翰·克里斯多夫》,谈谈你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悼词的心情。
讨论
在文中找出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巨大贡献的概括语句
以两个“对于”为纲,叙述马克思在各方面的贡献
分析课文第三段与第六段的句层关系
A.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B.六段的分析作为回家作业。
明确文中多处指代的具体内涵
(具体内容略)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并安排一节课评讲
教学后记:
1)落实课前预习作业的检查
2)重点讲解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分析其中相应的单复句知识点
3)课后练习必须在书面作业的形式下完成并课堂讲解
四、荷花淀
孙犁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以富有感情色彩的人物对话、细节描写与景物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主旨的写法。
理解课文重笔抒写平凡的日常生活与荷花淀的诗情画意,反映抗日军民在战斗中成长,武装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斗争风貌的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关于孙犁
孙犁的短篇小说,历来有“诗体小说”之誉其内容多是反映白洋淀地区军民的生活、战斗、劳动各方面。
既有故事性的动人形象,又有散文般的浓重抒情;语言优美如诗,自然如画。
其特色在于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清新朴素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二.关于课文的情节划层
小组讨论:
课文可分三大部分,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每部分的情节发展均以四字词组加以概括
三.文中的四段集中对话,分角色朗读并要求分析角色。
水生夫妇的对话:
这段对话,集中体现了女人由震惊、嗔怪、依恋不舍、慷慨相送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妇女商量探夫:
这段对话,写出女人们明明想去看望丈夫却不直说及个人不同的个性差异。
探夫扑空后的对话:
这段对话,集中表现了青年妇女对丈夫埋怨,失望,担心,爱慕的情感。
战斗结束妇女回村:
这段对话,看似在发泄遭受冷落的难堪,实质是她们经历了一场战斗以后,受到了锻炼,认识到自己也能做到男人做的事。
四.关于细节描写
夫妻话别
遇敌
歼敌
五.关于环境描写
交代时间地点
渲染气氛
刻画人物心理
直接揭示主题
推动情节发展
六.完成课后练习四并评讲
探夫扑空后的对话:
这段对话,集中表现了青年妇女对丈夫埋怨,失望,担心,爱慕的情感。
战斗结束妇女回村:
这段对话,看似在发泄遭受冷落的难堪,实质是她们经历了一场战斗以后,受到了锻炼,认识到自己也能做到男人做的事。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篇小说的兴趣不大,主要原因是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比较陌生。
不妨先淡化小说的政治背景,从人物刻画的妙处入手分析,让学生体会小说之美。
六、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以景显情的。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投影诗句)这些诗句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共同情。
3.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秋,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
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
如“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却各有不同。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投影诗句)这些诗句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从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中体会出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佳句举不胜举,描写秋的名篇也数不胜数。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佳句和名篇略举几例?
学生回答:
名篇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佳句有王绩的“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老师总结:
对,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好。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关于“秋”的名篇和佳句流传较广的还有哪些。
(展示幻灯)
名篇名句有: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的《山居秋暝》
欧阳修的《秋声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王昌龄《从军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秋景如何?
”“秋”意怎样?
请打开课本,快速阅读《故都的秋》。
。
二、听录音,思考问题。
思考:
1.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的秋?
2.为了体现故都秋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北国的哪几幅画面?
这些画面是怎样突出故都秋的特点的?
3.读罢全文,你以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
请选择:
色、声、形、味、实(这几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如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就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从读中去领悟)。
一)、观秋色
芦花、柳影、夜月、碧空
1.识“秋色”—{蓝朵、槐蕊、青布、灰枣}
2.辨“秋色”—融灰、白、蓝、暗多种冷色调于一体
3.感“秋色”—冷清。
二)、闻秋声
虫唱、钟声、鸽声、帚声
识“秋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辨“秋声”—寂
3.感“秋声”—孤独。
点拨:
一个独自飘零者,越静越感到孤独。
三)、品秋味
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凉意顿生;置身于寂静的秋空之下,悲感填胸:
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其实,这秋色的“清”,秋空的“静”与秋味的“悲凉”,相辅相成,如第4段(分析)
四)、得其巧
把握了以情驭景的特点,便可领悟文明确:
那样不符合作者孤独的心境,不适合作者悲凉的感情。
由此可见,写景散文决非有景必录,而是缘情择取。
章看似疏漏实为精巧。
(转入讨论)
其一:
作者为何不写“暖色”,不写繁盛?
其二:
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
明确: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比南国之秋更突出、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其三:
第12自然段写了大段议论有无必要?
明确:
插入议论,意在通过古今中外的延伸对比,表明感秋处处有,突出中国之秋味在北方,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以充实内容,深化主题,使景、情、理交融。
教学后记: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名篇。
对学生来说,困难的不是字面的语义理解,而是作者在写作时的心境和人到中年的阅历与审美习惯。
所以,这篇课文不一定要上得热闹,而是要体悟得深刻。
九、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用文字表现乐曲声的高超技巧。
(二)体味笼罩
(三)了解本篇的结构特色。
难点、重点分析:
(一)《琵琶行》是如何运用比喻写音乐的?
全篇的抒情气氛,获得美的享受。
(二)《琵琶行》是怎样通过写音乐效果描写音乐的?
(三)《琵琶行》是怎样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
(四)《琵琶行》是怎样用叠词叠字,双声叠韵词描绘音乐的?
(五)《琵琶行》是怎样点拨音乐中的感情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略)
(二)指导预习,初读课文,概括段意。
(三)补充注音:
悯mǐn憔悴qiáocuì徙xǐ谪zhé霓ní
蛤蟆hámá
(四)补充注释。
(五)阅读小序,思考问题。
(1)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六)用一句话概述段意(板书):
第一段:
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
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
江中诉身世苦。
第四段:
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
重闻琵琶青衫湿。
(也可以用其它句子表述,要求能表现时、地、人、事、情。
让学生互相讨论。
)
(七)学生画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八)让学生找出写人物形象的句子,讨论人物形象中是如何被饱含情感地表现的。
教师举例点拨。
教学后记:
古文疏解并不是难点,关键在对诗中几处笔法高超的段落的解析上。
十、词二首
苏轼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在中秋把酒赏月时,是怎样神思飞扬,展开对月宫境界的想象,又是怎样联想到远方的亲人,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理解诗人在谪居黄州游赤壁时是怎样展开对古战场赤壁的想象和联想,又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情怀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首〈水调歌头〉
放映MTV王菲〈明月几时有〉
放映MTV邓丽君〈明月几时有〉
学生讨论哪首歌的演绎更接近苏轼的原词,为什么?
幻灯片放映,教师评讲
教师朗读
学生朗读并互评
第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介绍苏轼豪放派词作的特色
幻灯片放映全词
教师朗读
请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整体映象及感受(教师牵引:
诗人为什么要集中笔墨写周瑜形象
投影该词的背景介绍
学生诵读及互评
当场检查背诵
教学后记:
1)可以让学生推荐班中歌唱能手“先声夺人”,把《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演绎一遍。
2)应随堂多多朗读,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当堂背诵并检查。
十一、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目标:
联系课文所记的人事和有关语句,品味作者倾注其中的悲愤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革命精神,以及爱国青年为祖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高贵品质、
体会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情感的变化起伏。
教学重点:
本文的结构和思想感情脉络的运行;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查字典,自己解决生字词
2、归纳各部分的内容,把握文章中心,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脉络
3、划出看不懂和不甚理解的语句,交给教师
4、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主要著作:
小说有《呐喊》、《彷徨》,杂文有《华盖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二)背景知识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率领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支持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
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政府提出撤消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时称“大沽口事件”。
3月18日北京爱国群众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竟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群众死伤近二百人,造成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鲁迅的学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在惨案中遇害。
而当时的反动文人却对爱国学生进行诬蔑、中伤。
鲁迅先生在悲愤之下,于4月1日写下了此文,以此来纪念死者,谴责反动派。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惨案发生当天所写)
三)问题思考:
1、本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反映了其什么品质?
①毅然预定《莽原》全年
②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
③欣然前往请愿惨遭杀害
-------追求真理,不畏强权,有正义感,有责任感
2、文章多次描写刘和珍君的微笑有何作用?
突出其善良,谦和,纯真
侧面反驳对烈士的中伤与污蔑
与反动派的凶残作鲜明对比.
四)内容理解(疑问思辩法)
第一、二小节抒写参加追悼会时的沉痛悲愤的心情,阐明写作本文的动机和意图。
(第一小节主要阐明要怀念烈士,抨击敌人,第二小节主要阐明要唤醒民众。
第三、四、五小节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第三小节回忆了刘和珍“在女师大学潮”中的两三件事,突出刘和珍的斗争精神和崇高品质;第四小节抒写作者得到刘和珍等遇难噩耗时的愤慨心情,抨击了反动派的暴行,并发出呼唤,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第五小节追叙刘和珍等三人死难时的情景,赞颂爱国青年临难沉勇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卑劣。
第六、七小节论述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死难的意义及教训。
第六小节总结斗争经验,指出刘和珍等人的牺牲对社会的影响,第七小节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深远意义,鼓励后人继续战斗。
五)分析以下五类人物的具体内涵
真的猛士
苟活者
有恶意的闲人
无恶意的闲人
庸人
六)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殉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
教学后记:
学生对该文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但这恰恰是本文主旨把握的要点,所以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课前导入是比较重要的。
十二、灯
巴金
教学目标:
1、了解灯光的特点,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了解实写的灯光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灯光不同的内在含义及彼此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灯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概念:
什么是象征?
概念:
所谓象征,就是有两种事物,一种较形象,一种较抽象,用形象的事物来表现那种抽象的事物,并能启发人们的联想,以表达抽象的认识或感情的方法,且这两种事物要有相似点,这就是象征。
二、作者简介
1、巴金原名李芾甘,1904年生,2005年10月去世,现代文学巨匠.其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有: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为代表作.八十年代.巴金在报纸上写有一百五十篇随笔,后结集出版,取名为《随想录》。
2、巴金的“灯”情结:
“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
”
————《黑夜行舟》
“我确实喜欢自己的文章……光明,这就是我许多年来在黑夜里叫喊的目标。
”
————《电椅集·代序》
在写《灯》之前巴金在桂林写了一篇《爱尔克的灯光》,这是《灯》的姊妹篇,用“灯”象征希望,象征理想,象征着对生活、对胜利的信心。
三、时代背景的相关介绍
1、《灯》写于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国土,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一方面日本侵略者气势汹汹,张牙舞爪,不可一世,似乎无坚不摧;另一方面,他们因战线拉得太长,在中国战场上疲于奔命,处处受到中国人民的打击。
这样,日本侵略者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威逼利诱中国有关抗日力量,国、共、日、汪构成十分复杂的关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云山雾罩、扑朔迷离。
2、1941年9月,巴金辗转于昆明,重庆,成都之间,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看到的是阴冷,凄凉,黑暗,腐败的社会生活,又面对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不能不感到苦闷和抑郁。
但他爱国反侵略的意志十分坚决,在艰苦危难的环境中,从未放下宣传抗日的笔。
并且看到了未来的中国的希望,具有抗战必胜的信念。
四、思考题:
1.巴金依照什么思路来安排这些材料的?
把两个传说放在开头行吗?
2.作者从“窒闷”到“微笑”的心情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五、总结本文的写作思路:
眼前(灯)
↓
回忆(灯)
↓
联想(灯)
↓
眼前(灯)
【教学板书】
灯
巴金
背景:
民族的危亡时刻———黑暗
方法:
象征(借物寓情,托物言志)
形象——抽象
灯:
温暖——光明
思路:
眼前-回忆-联想-眼前
感情变化:
窒闷-微笑
六、讨论《灯》的主题
明确:
文章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七、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含蓄美
1.如何理解“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
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
色的马路”中的比喻内容?
2、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山”,试分析其深刻
的思想含义(或作者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3、如何理解“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这句话?
4、“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
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你对此句子是怎样
理解的?
5.结合句子“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
中摇晃”谈谈为什么“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参考:
1、从表层看,这个句子只是景物描写,把宁静的黑夜比喻为沉睡的大海;把因视觉逐渐适应黑夜而朦胧看到马路比喻为浪花浮起。
从深层挖掘,把黑夜比作大海除了加深黑暗背景的浓重之外,还有营造大的黑暗强化灯光作用的目的;浮起来的马路也巧妙地暗写了灯光。
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设计了“山”,主要是用以表现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及作者不畏“山”的阻隔,满怀希望和胜利的自信与乐观。
3、简单理解这句话就是,我们活着就要吃米,但米并不是我们惟一的需要。
那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那就是精神,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是光明,是超越生物、生理需求的社会的、哲学的需求。
——朴素的语言,深刻的哲理,鞭策人们奋进。
4、结构上,黑暗的大海照应开头;内容上,用“常常、黑暗、大海、漂浮”表现长期险恶的环境对我的折磨;政治上,表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带给人无限的痛苦;人生哲理上,灯光就是光明,就是希望,它指引和鼓舞我,使我的信念变得执著,帮我战胜黑暗。
5、微光已经由“爱之光”变为了“他”的“心灵之光”,人间的灯光则更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了。
“灯”已经由物质变为了精神,精神是不灭的,所以,胜利一定会来到。
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完全的升华,同时,作者含蓄的结尾,又让人回味无穷
八、课文总结:
巴金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在<灯>中把黑暗势力和理想之光进行了象征化处理,使<灯>成了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艺术散文.它告诉我们:
任何时候,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唯有这样,人才能走出困境,战胜黑暗.可以说,巴金以他丰富的想象力,真切的感悟,浪漫的理想,为我们谱写了一曲高昂的奋进之歌、理想之歌.
九、课后作业:
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以下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意义
例:
灯光__象征光明\希望和胜利
绿色--_____;白色--______
红色--________;
白鸽--_______
玫瑰---_______;
大地--_______
风帆---_______
教学后记:
本文比较易懂,不妨让学生在了解并掌握了象征手法后也实习一次,运用象征手法写作。
十四、《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教学目标:
1、掌握“数”“分”“间”“拜“直”“为”等实词词义
2、 理解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 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课时:
四个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海丰县方饭亭联: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北京文天祥祠联:
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二、温故
填空:
文天祥是___(朝)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字宋瑞,又字履善,号___,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官至右丞相,代表___(朝)与元人谈判时被扣,脱逃后一再起兵抗敌,兵败被俘,监禁三年,不屈就义。
其诗文沉郁悲壮,《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
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其著名诗篇还有____,_____。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判断正误:
(1)、《<指南录>后序》与《<呐喊>自序》、《送东阳马生序》是相同的文体。
()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译文是“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骂元军统帅失信”()
(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中的“萃”与“文萃”的“萃”同义。
()
(4)、“予更欲一觇北”中的“觇”就是一般的“看”的意思。
()
(5)、“草行露宿”与“船载以入”在词的用法上相同。
()
(6)、“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译文是“因此我辞去了丞相的职务,第二天。
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
四、检查第三段的学习情况:
1、解释字词:
A、具B、诡C、草行露宿D、无聊E、靡
2、翻译: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答案:
1、A、通“俱”B、隐蔽C、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里歇宿D、没有依靠E、不
2、国家复兴的机会大概就在这一次了。
)
3、内容理解:
A、这段叙述了逃出___抵达___的苦难经历。
可分为三层
(1)逃脱后的___
(2)受误后的___(3)南下的___心情。
B、在叙述中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找出,并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
•“奔”:
急不择路的速度
••“变 ”“诡”:
形势的突变后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
•“避”“出”“渡”“入”“展转”等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五.学习第四段
1、翻译红色的下列词句:
A、为巡船所物色
B、几彷徨死
C、竟使遇哨
D、所陵迫死
E、邂逅
F、层见错出
G、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
叙什么事,抒什么情?
叙述、抒情相结合,以抒情为主。
叙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表明了作者忧国、爱国的心志。
3、中间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
十八个
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作者为解救国难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4、美读练习
1) 十八个排比句的感情基调:
抒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
2) 停顿:
分号的停顿较长
3)各句中的重音:
诋、骂、争、备不测、物色、彷徨等词
4) 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讨论)
第一个呜呼:
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
第二个呜呼:
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
第一个矣:
处于统领句末,提示下文,重读
第二个:
总结上文,轻读
第三个:
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
六、课文总结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墓前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