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002068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253.26KB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礼记·内则》记载:
“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
”古人洗涤衣裳冠带,所用的就是草木灰浸泡的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B.洗涤利用了草木灰溶液的碱性
C.洗涤时加热可增强去油污能力D.草木灰做肥料时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故A正确;
B项、K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能促进油脂的水解,则洗涤利用了草木灰溶液的碱性,故B正确;
C项、K2CO3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故C正确;
D项、铵态氮肥中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促进水解,使肥效降低,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铵态氮肥中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促进水解,使肥效降低是解答关键。
2.下列仪器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会用到的是
A.温度计B.量筒C.分液漏斗D.环形玻璃搅拌棒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显然不需要分液漏斗,故选C。
3.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浓盐酸可有效抑制Fe3+水解
B.稀释过程中FeCl3水解程度增大,c(H+)增大
C.FeCl3溶液中存在Fe3++3H2O=Fe(OH)3↓+3H+
D.FeCl3溶液显黄色,没有Fe(OH)3存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使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有效抑制Fe3+水解,故A正确;
B项、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稀释过程中FeCl3水解程度增大,n(H+)增大,但c(H+)减小,故B错误;
C项、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部分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过程微弱,不会产生沉淀,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故C错误;
D项、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部分水解生成Fe(OH)3使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Fe(OH)3,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稀释过程中FeCl3水解程度增大,n(H+)增大,但c(H+)减小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pH<5
B.H2、I2(g)、HI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利用TiCl4水解制备TiO2时,需加入大量水并加热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则pH=4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倍,pH<5,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项、H2与I2(g)反应生成HI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I2(g)的浓度增大,则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
C项、TiCl4水解制备Ti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利用TiCl4水解制备TiO2时,需加入大量水并加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项、Mg(OH)2悬浊液中存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滴加FeCl3溶液,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使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右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H2与I2(g)反应生成HI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是解答关键,也是易忽略点。
5.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为:
CO(g)+H2O(g)=CO2(g)+H2(g)B.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H2的燃烧热为41kJ·mol-1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由图可知,反应物为CO(g)和H2O(g),生成物为CO2(g)和H2(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故A正确;
B项、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正确;
C项、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41kJ·mol-1,因此不能确定H2的燃烧热,故C错误;
D项、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故D正确;
故选C。
6.在容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
2NH3(g)△H<0。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体系温度不变
C.3v逆(NH3)=2v正(H2)D.N2和NH3的浓度的比值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的化学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
B项、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容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则体系温度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项、3v逆(NH3)=2v正(H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项、N2和NH3的浓度的比值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达到反应平衡状态时,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7.一定温度下,HF分子容易双聚或多聚:
nHF(g)
(HF)n(g)△H<0。
欲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适合的条件是
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答案】B
【解析】
【详解】(HF)n的存在会影响HF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故应采取措施使平衡向左移动,减小(HF)n的含量,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高温低压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故选B。
8.室温下,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水电离出的c(H+)减小的是
A.NaHSO4固体B.NaCl固体C.CH3COONa固体D.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NaHSO4为强酸酸式盐,向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NaHSO4固体,溶液中H+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增大,水电离出的c(H+)减小,故A正确;
B项、NaCl为强酸强碱盐,在溶液中不水解,向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中H+浓度不变,水电离出的c(H+)不变,故B错误;
C项、向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溶液中CH3COO—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H+浓度减小,水电离出的c(H+)增大,故C错误;
D项、向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H2O稀释,溶液中H+浓度减小,水电离出的c(H+)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溶液中H+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增大,水电离出的c(H+)减小,溶液中H+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减小,水电离出的c(H+)增大是解答关键。
9.“水氢发动机”的本质是车载制氢系统,利用物质与水反应制取H2。
某机构宣称用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可以将水转换成氢气,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可续航500公里以上。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机构宣传与车载制氢系统制氢原理不相符
B.任何方法制取H2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C.催化剂并不能使2H2O=2H2↑+O2↑自发进行
D.H2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是清洁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车载制氢系统制氢原理是利用物质与水反应制取H2,不是利用催化剂将水转换成氢气,该机构宣传与车载制氢系统制氢原理不相符,故A正确;
B项、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项、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使2H2O=2H2↑+O2↑自发进行,故C正确;
D项、H2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车载制氢系统制氢原理是利用物质与水反应制取H2,不是利用催化剂将水转换成氢气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10.欲证明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会结冰并和烧杯粘在-起
B.实验过程中可闻到刺激性的氨味
C.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若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会导致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导致玻璃片和烧杯粘在-起,故A正确;
B项、Ba(OH)2·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氨气,可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故B正确;
C项、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常温可自发进行,故C错误;
D项、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吸热反应,常温下△H—T△S<0,常温可自发进行是解答关键。
11.SOCl2是-种低沸点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
某同学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S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
B.将产生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迅速褪色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AlCl3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SOCl2,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和HCl,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
B项、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和HCl,SO2和HCl为酸性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故B错误;
C项、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和HCl,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项、AlCl3·6H2O直接加热,AlCl3会发生水解反应,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能夺取AlCl3·6H2O中的结晶水,并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HCl能抑制AlCl3的水解得到无水AlCl3,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AlCl3·6H2O直接加热,AlCl3会发生水解反应,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能夺取AlCl3·6H2O中的结晶水,并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HCl能抑制AlCl3的水解是解答关键。
12.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欲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下列操作一定达不到目的的是
A.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CaOB.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
C.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D.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会使甲中反应温度高于乙,反应速率大于乙,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A错误;
B项、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B错误;
C项、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反应温度会低于甲,反应速率小于甲,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C错误;
D项、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都不是气体,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都不是气体,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是解答关键。
13.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
欲使溶液红色加深,下列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KCl固体
B.再滴加5~6滴1mol/LKSCN溶液
C.再滴加3~5滴0.01mol/LNaOH溶液
D.对溶液降温,也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反应为:
FeCl3+3KSCN
Fe(SCN)3+3KCl△H>0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3+和SCN—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
B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再滴加5~6滴1mol/LKSCN溶液,溶液中SCN—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增大,溶液红色加深,故B正确;
C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再滴加3~5滴0.01mol/LNaOH溶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Fe3+的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减小,溶液红色变浅,故C错误;
D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对溶液降温,也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0,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
Fe(SCN)3,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3+和SCN—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14.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合成氨方面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合成氨的工业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压强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平衡转化率
C.冷却过程中采用热交换有助于节约能源
D.原料循环可提高其利用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
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项、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项、冷却过程中采用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故C正确;
D项、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的原因主要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即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故D正确;
故选B。
15.水垢的主要成分包括CaCO3、CaSO4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容易产生水垢的水-般是硬水
B.盐酸去除水垢的能力比醋酸更好
C.可用小苏打去除电水壶中的水垢,因为小苏打溶液显酸性
D.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再用酸去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硬水一般是指含有较低钙、镁离子的水,在加热过程中,硬水容易产生水垢,故A正确;
B项、盐酸和醋酸都能去除水垢,盐酸的酸性强于醋酸,更易与水垢中碳酸钙反应,去除水垢的能力比醋酸更好,故B正确;
C项、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项、微溶的硫酸钙不能与酸反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钙盐,达到去除水垢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烧水壶有了水垢,可将几勺醋放入水中,烧一二个小时,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则可将纯碱溶液倒在水壶里烧煮,可去垢。
16.已知Ksp(AgCl)=1.8×10-10。
向盛有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体积0.1mol/LNaCl溶液,静置沉降,取上层清液和下层悬浊液分别进行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层清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B.向清液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c(Cl-)不变
C.向悬浊液中滴加0.1mol/LKI溶液,不会有明显变化
D.向悬浊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混合液变澄清,说明AgCl可溶于强碱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0.1mol/LAgNO3溶液与等体积0.1mol/LNa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静置沉降,上层清液为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下层为氯化银悬浊液,故A正确;
B项、向清液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增大,由Ksp(AgCl)=c(Ag+)c(Cl-)可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
C项、碘化银的溶度积小于氯化银,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0.1mol/LKI溶液,氯化银白色沉淀会转化为黄色碘化银沉淀,故C错误;
D项、向悬浊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氯化银与氨水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银氨络离子,混合液变澄清,但氯化银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不溶于强碱,故D错误;
故选A。
17.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H2O2在某种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B.T1温度时,酶的催化效果最好
C.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速率降低D.b-c段速率下降是因为H2O2浓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由图可知,a-b段随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增大,故A正确;
B项、T1温度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最大,说明酶的催化效果最好,故B正确;
C项、温度过高,酶发生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降低,故C正确;
D项、b-c段速率下降是因为温度过高,酶发生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温度过高,酶发生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催化效果下降是解答关键。
18.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均为1.8×10-5。
某小组进行如图三组实验且实验II、III中Mg(OH)2固体均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中现象说明NH3·H2O碱性强于Mg(OH)2
B.II中总反应为2H++Mg(OH)2=Mg2++2H2O
C.实验II、III研究NH4+对Mg(OH)2溶解的作用原理
D.III中CH3COONH4浓度越小,越有利于沉淀的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NH3·H2O为弱碱,Mg(OH)2为中强碱,NH3·H2O碱性弱于Mg(OH)2,故A正确;
B项、Mg(OH)2能够溶于呈酸性的氯化铵溶液和呈中性的醋酸铵溶液,说明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II中总反应为2NH4++Mg(OH)2=Mg2++2NH3·H2O,故B错误;
C项、实验II、III中Mg(OH)2能够溶于呈酸性的氯化铵溶液和呈中性的醋酸铵溶液,说明Mg(OH)2溶解不是与氢离子发生反应,反应原理是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导致Mg(OH)2溶解,故C正确;
D项、CH3COONH4溶液浓度越大,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越大,越有利于Mg(OH)2沉淀的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Mg(OH)2能够溶于呈酸性的氯化铵溶液和呈中性的醋酸铵溶液,说明Mg(OH)2溶解不是与氢离子发生反应,反应原理是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导致Mg(OH)2溶解是解答关键,也是分析的难点。
19.生命过程与化学平衡移动密切相关。
血红蛋白(Hb)与O2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过程可表示为:
Hb+O2(g)
Hb(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O2与Hb结合更快,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吸入新鲜空气,平衡逆向移动
C.CO达到一定浓度易使人中毒,是因为结合Hb使Hb(O2)分解速率增大
D.高压氧舱治疗CO中毒的原理是使平衡Hb(CO)+O2(g)
Hb(O2)+CO(g)右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体温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会改变,故A错误;
B项、吸入新鲜空气,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项、CO达到一定浓度易使人中毒,是因为CO浓度增大,平衡Hb(CO)+O2(g)
Hb(O2)+CO(g)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项、高压氧舱治疗CO中毒的原理是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使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Hb(CO)+O2(g)
Hb(O2)+CO(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CO达到一定浓度易使人中毒,是因为CO浓度增大,平衡Hb(CO)+O2(g)
Hb(O2)+CO(g)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是解答关键。
20.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溶液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时,加入极少量NaOH溶液都会引起pH的突变
B.选指示剂时,其变色范围应在4.30~9.70之间
C.若将HCl换成同浓度的CH3COOH,曲线ab段将会上移
D.都使用酚酞做指示剂,若将NaOH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所消耗氨水的体积较NaOH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b点时,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与20.00mL0.1000mol/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若加入极少量NaOH溶液,溶液会变为呈碱性,引起pH的突变,故A正确;
B项、由图可知,滴定时,pH的突跃范围为4.30~9.70,则选指示剂时,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在4.30~9.70之间,故B正确;
C项、若将HCl换成同浓度的CH3COOH,pH的突跃范围会变窄,曲线ab段将会上移,故C正确;
D项、都使用酚酞做指示剂,若将NaOH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得到的是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液,氨水过量,消耗氨水的体积较NaOH大,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都使用酚酞做指示剂,若将NaOH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溶液变色时,得到的是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液,氨水过量,消耗氨水的体积较NaOH大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一定温度下,在1L的烧瓶中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
(1)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浅变深,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N2O4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3)某小组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图方案还需补充的是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学年 四川省 成都市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调研 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