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汇编.docx
- 文档编号:29998451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9.95KB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汇编.docx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汇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汇编
心理学
论述题:
1.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必须具备对学生、教育影响过程和自身行为这三方面信息的处理、调控和改造能力。
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其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教育工作者只有符合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①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通过学习和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高校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合理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②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特点的理解;通过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可以把握大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培养其良好的社会技能。
③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对高校教师来说,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差异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②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教学的能力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评价/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①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正确的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②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把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群体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①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②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③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高校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
主要表现得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组织能力
如果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和控制学习变量中能表现出较好的技能、想象力和敏感性的话,就会促进学生获得优良的学习成果。
了解学生的发展、学习以及动机等影响学习诸变量的原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做全面安排,并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二)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与教师的知识水平特别是知识结构有关。
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②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③教学设计能力④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三)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①语言操作能力②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四)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过程能够有序进行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分为三大方面:
①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②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3.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为使大学生有效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掌握理想的促进迁移的方法,积极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一)掌握有关的原理或原则
相同要素说认为,根据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是因为两个学习中存在共同成分,那么,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要素和相同的原理就是产生迁移的重要条件。
此外,还要注意学习情境与日后应用情境的相似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情境。
(二)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或规则的迁移,这是迁移训练的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布置适当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使大学生充分掌握基本原理
(2)通过练习使大学生在充分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归纳学过的内容,进而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的学习经验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对迁移有重要影响,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可以明显地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探索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真正把握学生方法,从而使学习方法产生最大的迁移效果。
(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定势使人们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这种倾向性本身就是一种活动经验。
这种经验对学习和解决新课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注意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同类课题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能力,养成对任何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根据问题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法,防止定势的干扰。
(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对学习迁移有重要影响。
心理状态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干扰作用。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既有满腔的热情和自信心,又有适当的焦虑和思维活动的紧张度。
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增加学校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形成关于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趣、不良反应等消极心理,以便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4.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和措施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许多情况下,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什么和如何学。
因此,在每次教学之前,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说明该知识单元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在这种情境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就是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不仅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学习的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四)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颖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
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艺术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教师应使教学活动尽量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五)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适当的开展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有效作用。
(六)训练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要让学生将成功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原因,比如能力高、努力了,以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差、考题太难了等,希望以后能获得成功。
5.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地主渠道。
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认知、动力、人格特征和环境四个方面。
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一)完善创造性的认知结构。
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掌握为基础,创造性地培养同样也离不开有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创造的基本技法和自我管理技巧,这三者构成了创造性的认知基础。
①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
丰富的领域知识被看作是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态度,这是培养创造性地基础。
②有意识传授创造方法。
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选择地加以传授。
③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科学实验具有客观性、典型性、可控性的特点。
④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主要涉及对认知、环境、时间三方面的管理。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要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技巧,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优缺点,特别要引导他们培养自我分析能力,另外,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
(二)激发创造性动机
创造性动机是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明确目标和意图②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③鼓励自我竞争
(三)塑造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特征是主体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必备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品质等。
①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以激励学生去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培养自身创造意识的良好意志品质。
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从而使其自学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鉴于自信是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抓住适当机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⑤确立创造的信念。
教师要让学生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使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创造能力的发展和发挥是自己的责任。
(四)创设创造性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实际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
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改进教学和评价方式,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从事自己想干的事情。
3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
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开展创造活动是使大学生的创造意识转化为创造实践的重要途径。
4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高校要经常开展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竞赛活动,使大学生置身于这些活动所孕育的创造性气氛之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6.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未来的发展。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①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
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
保持和发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优化学校文化环境,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
学校上下应统一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诸教育之中,并使不同岗位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离不开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
通过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zhognyao措施。
此外,选择适当时机举办专题讲座也是十分必要的。
(3)开设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心理咨询是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咨询机构在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各高校充分利用校内传播手段,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唤起大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5)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在广大教职工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自觉地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与管理之中,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风气。
(二)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各种心理现象,都发生在大学生自己身上。
因此,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修养、自我拯救都是最为重要的方法。
大学生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事情,同时也能胸怀开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有效地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②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就会给自身的生理特别式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是大学新生的当务之急。
(1)学习负担要适量。
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但负担不能过重。
(2)生活节奏要合理。
稳定的积极状态,能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适应。
(3)用脑要科学。
首先,要勤于用脑,合理用脑;其次,要适度用脑,即讲究最佳的用脑时机;最后,要有节律地用脑。
③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对于情感丰富的大学生来说,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应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个人的幽默感。
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以便使自己不论面临什么情境,都能以幽默的态度来应对,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2)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增强生活适应能力,以保持稳定、健康、乐观的情绪。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
3、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5、人与人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6、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7、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他认为心理学应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
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8、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9、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的。
10、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1、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
12、解释的功能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某种心理和行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其发生的原因或机制是什么。
13、预测,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生的可能性的陈述,即根据已有的理论对某种心理和行为事件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发生的理论预测。
14、控制,大部分心理学家把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控制作为心理学的最高目标。
控制意味着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使心理与行为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即引发那些希望发生的事情,控制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15、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6、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
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
17、心理发展不断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
18、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
19、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构成发展的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
20、人一生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时期:
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21、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
(1)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2)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大致相当于高中时期,(3)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
22、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期。
23、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是认知的发生时期。
儿童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环境相作用,认知发展靠动作来完成,逐渐从反射活动向信号性或象征性功能过渡。
(2)前运算阶段(2-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能通过言语表象和其他符号形式来表征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他们的认知仍然是直觉性的,不符合逻辑,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6-11岁),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真正运算思维,但仅限于眼前的具体情境或他们所熟悉的经验。
虽然在10岁之后,他们的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性,但是具体形象仍然占主导地位(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形式运算时对命题之间的意义联系进行思考的运算。
出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能够脱离感知和表象的支持,通过逻辑的、假设的和系统的推理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他们还能够思考和反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24、佩里认识发展三段论。
佩里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二元论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大学生以对错两种形式进行推理,对问题和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
他们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所追求的是“什么是正确的答案”,而不是考虑这个答案是否合理。
他们更重视以前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不是未来的可能性。
(2)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变化的情境对问题作出判断,他们不再将事物看作固定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权衡,对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进行比较,进而找到解释现实的有效理论。
此阶段,个体的思维过程的抽象性已达到很高水平,但仍处于“权威者要我如何思考…”的模式之下(3)约定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能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
25、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从认知结构诸要素的变化来分析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观察力。
大学生的观察力具有主动性、持久性和多维性的特点。
(2)记忆力。
大学时期是个体记忆力发展到成熟的时期。
(3)想象力。
大学生想象中的科学性、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6、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2)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27、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为其对象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监控组成。
28、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9、人格结构系统包括认知方式、动机、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成分,其中气质体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性格体现社会道德评价方面的差异。
30、气质,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
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31、性格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32、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个体最核心的人格构成,性格有好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和道德性。
33、歌德曼总结了大学生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
(1)陪伴
(2)放松(3)工具性支持(4)自我意向的支持(5)社会比较(6)亲密。
34、四种气质类型的最主要的心理特征。
(1)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好挑衅;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
心理活动的明显特点是:
兴奋性高,不均衡,带有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行动有很高的反映性,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给人以活泼热情、充满朝气、善于合作的印象。
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很难适应要求耐心细致的平凡而持久的工作,这种人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
(3)黏液质,缄默而沉静,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注意稳定且难转移。
给人的外表感觉态度持重、沉着稳健、不爱做空泛地清谈,不足之处是固执冷淡,不够灵活,因而显得因循守旧、不易合作。
对于那些要求持久、有条理、冷静的工作,黏液质的人最为合适。
(4)抑郁质,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
反映缓慢、动作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主动性差,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对危险恐惧畏缩,他们很少在表面上表现自己的情感,而内心体验相当强烈,富于想象,善于体察别人的情绪,对力所能及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完成任务的坚韧精神。
35、大学生的气质教育。
(1)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方面,也都有消极的方面。
(2)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3)气质与就业指导(4)根据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发生者。
36、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37、性格与其他个性品质不同,它是由个性中最具核心意义的部分形成的反映个性本质特征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8、大学生的性格差异:
(1)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
(2)独立型多于顺从型(3)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4)在双向性格因素哦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39、心理学中的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能力由智力、知识与技能、实践三个要素组成。
40、一般来说,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能力:
(1)自学能力
(2)表达能力(3)操作能力(4)适应能力(5)创造能力。
41、智力三元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包括智力的三个亚理论,它们分别是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成分亚理论。
斯滕伯格将智力成分分为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42、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其含义是被测者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用公式表示: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43、维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高校教师 岗前 培训 高等教育 心理学 试题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