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所有名词解释.docx
- 文档编号:29993194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43.41KB
护理三基所有名词解释.docx
《护理三基所有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三基所有名词解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三基所有名词解释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基本需要是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压力又称应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对压力有不同的解释。
塞里以基本的生理学观点对压力作了如下定义:
“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
”
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合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适应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映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称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护理诊断是叙述病人由于病理状态所导致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行为反应,以指导护理。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护理质量缺陷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统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
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心理护理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疾病行为通常是指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
“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
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疾病。
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疾病过程的诊断、治疗、护理都需要采用心身统一的观点及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
护士职业角色化:
特指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个体所应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角色人格和行为模式。
是通过护士个体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道德: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用善恶作为评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知道的人格完善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职业道德:
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遵循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或规则。
它和道德是同义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道德一般指道德现象,而伦理则是道德现象的系统化和伦理化。
护理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实际上就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
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凡是必须的或者是属于适应症范围的,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都应保证不使病人身心受到损伤。
病人自主性:
是指病人对有关自己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作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以采取的行动。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努力改变人群不健康的行为,改进预防性服务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与自然环境。
病人教育是指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生活质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集合概念的反映。
健康相关行为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病人学习目标是护士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病人的学习需要,与病人共同制定并通过病人学习能够实现的目标。
学习目标说明的是病人需要学什么和将产生的行为结果是什么。
“第一印象”是指个体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神态、言谈、行为所得到的综合性判断。
营养素是指来自事物和饮水,用于人类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从事劳动活动并保证健康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功能性食品是指除了有适应的营养作用外,还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健康状况和(或)降低疾病危险性的食品。
能量代谢
是指集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能量平衡
是指能量摄入量的因素包括基础代谢、劳动活动、事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和排泄损失。
必须氨基酸
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酸、组氨酸(婴幼儿)。
半(条件性)必须氨基酸
是指某些临床条件下(早产儿、严重应激状态、某些急慢性疾病),有些氨基酸也成为必须氨基酸,需要从膳食中供给,包括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等。
限制性氨基酸
是指事物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提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并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反映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优质蛋白质
是指那些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与人体接近,必需氨基酸利用率高致营养价值也高的食物蛋白质
蛋白质互补作用
是指将两种或数种蛋白质食物混合使用使他们之间各自不足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偿,且混合后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并提高了这些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作用
氮平衡
反映体内组织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态,包括氮的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必需脂肪酸
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合理营养
是符合卫生要求及满足人体胜利需要的健康营养方式
平衡膳食
是合理营养的核心,是以膳食供给与机体需要保持平衡为目标的健康膳食
护士
系指按照《办法》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忽视职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据此,法律上忽视的概念首先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护理专业技术文凭者没有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最后,要被医疗机构聘用并申请、完成注册。
只有具备以上3个条件才是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才可以进行护士执业。
因此,这里所称的护士不同于职称序列中的护士,也不是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统称,而是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合法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骨髓
是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成人总量约1500ml,占体重的4.6%。
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血浆渗透压
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循环血量:
安静时,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这部分血液称为~
贮存血量:
还有一部分滞留于肝,肺,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从等处,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比较高,称为~
血型:
血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的类型
异位起搏点:
在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升高时,则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称之为~
窦性心律: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临床上称为~
异位节律:
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期前收缩:
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为~
血压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呼吸: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渗透性利尿:
由于肾小管中溶质浓度高,渗透压大,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如临床上常见于糖尿病病人、用甘露醇脱水的病人等。
脊髓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牵张反射
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时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牵涉痛:
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例如,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可有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尺侧疼痛;胆囊病变时,可有肩胛部疼痛;胃溃疡时,可有上腹部疼痛;患阑尾炎时,早期可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的疼痛。
梗死:
因血管阻塞造成血供减少或停止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不典型增生:
又称异型增生,指细胞增生活跃并伴有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但尚不够癌的诊断标准。
癌前病变:
指一类具有癌变倾向,但不一定都会转变为癌的良性病变。
原位癌:
指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条件致病菌: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
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菌群失调:
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称为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症:
由于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
菌血症: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地出现在血中,有可能经血到体内有关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或肾脓肿等。
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和细胞,引起独特的临床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病毒:
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免疫: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通常免疫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
是人和高等动物识别自我和非己,引发免疫应答、执行免疫效应和维持自身稳定的组织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
是由先天性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由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皮肤黏膜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自然杀伤细胞的沙沙功能作用及多种体液成分(如补水、溶菌酶)的溶细胞作用等构成。
它们能非特异地阻挡或清除入侵体内的微生物及体内突变、死亡的细胞,故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是指个体出生后(非遗传的),由于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接触了异种、异体抗原而获得的针对某种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力。
免疫应答:
是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体液免疫
是指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
是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人工自动免疫
是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经人工自动免疫产生的免疫力出现较慢,但免疫力较持久,故临床上多用于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
是给机体输入抗体,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输入抗体后立即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一般为2~3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机体出现的与防治疾病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
一般是指药物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引起机体生理化功能异常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理变化。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降低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或一些抗药菌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变态反应:
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异常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
指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发生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理效应基本一致的有害反应,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不属变态反应性质,是一类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药物依赖性:
是指长期持续使用或周期性地使用某种麻醉或精神药物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躯体状态,对药物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连续或定期应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
首过效应:
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时,可被该处的一些酶代谢灭活,使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疗效下降,又称第一关卡效应。
耐受性:
是指在多次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耐药性:
是指病原微生物长期反复与化疗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血浆半衰期:
是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反映了药物消除的速度,是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戒断症状:
指机体长期反复使用依赖性药物后,出现了身体依赖性,如果突然停药,即可产生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的异常反应。
合理用药原则:
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一级预防:
亦称病因预防,它是针对致病因素或病因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免疫接种、合理营养、健康教育等。
第二级预防:
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或称“三早”预防。
“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筛检、定期健康检查等。
第三级预防:
亦称临床期预防,或称康复治疗,是对已发病者的预防措施,此时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减少痛苦,延长寿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健康。
卫生标准:
是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限制在最低限度内,使其对接触者及其子代的健康不产生危害作用,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保障居民健康而指定的标准,通过法规形式公布执行。
卫生立法:
是由国家权利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有关文件的总称。
健康危险因素:
是指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
是指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
职业病:
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称之~。
食物中毒:
是指健康的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散发:
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范围,不适于小范围的人群。
流行:
指一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是与散发相对而言的。
大流行:
指疾病迅速蔓延,往往在较短期间内越过省界、国界、洲界形成大流行。
发病率:
表示某一时期(年度、季、月)内暴露人口中发生新病例的频率。
患病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病死亡率:
指在某时期被暴露人口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
病死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值。
生存率:
又称存活率,是指经过N年的观察,某病病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者)中存活人数所占的比例。
医院感染:
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广义的医院感染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狭义的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非已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显性或隐性感染,症状可出现在住院期间,也可能发生在出院后。
内源性感染
也称自身感染:
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
外源性感染:
也称交叉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卫生洗手:
是通过机械去污染的方法清除大部分暂居菌来降低手的污染程度。
清洁:
是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物,减少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随时消毒:
指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
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消毒剂: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灭菌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高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低水平消毒法: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
酸性氧化电位水:
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含低浓度有效氯的水,具有较强氧化能力和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等离子体:
是指高度电离的气体云,是气体在加热或强电磁场的作用下电离而产生的,主要有电子、原子、分子、活性自由基及射线等。
其中活性自由基及射线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整体观念:
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适应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辨证论治: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征的资料(如舌象、脉象),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五行”: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脏:
即心、肝、脾、肺、肾。
六腑:
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
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种器官组织。
气:
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正气:
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简称为“正”。
邪气:
是指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疠气:
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
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
剥脱苔:
病人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无苔者。
花剥苔:
病人舌本有苔,若舌苔剥脱不全,剥脱处光华无苔称之。
脉象:
血液在脉道中,由心气的推动运行,而成为脉动,“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现象。
八纲辨证;
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以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是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复杂证候,以阴阳为纲,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分为太阳、阳明、少阳等三阳病证和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病证,是论证伤寒病的辨证纲领。
环境:
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内环境:
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
外环境:
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所组成。
安全环境:
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主动卧位:
指病人自己采取的卧位。
见于轻症病人,通常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舒适卧位,并能随意变换卧床姿势。
被动卧位:
指病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
通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此时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由护士帮助采取合适的卧位。
被迫卧位:
指病人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这类病人通常意识清楚,具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而被迫采取某种体位。
如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压疮:
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疼痛:
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睡眠性呼吸暂停:
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
中枢性呼吸暂停:
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造成的,见于颅脑损伤、药物中毒等。
阻塞性呼吸暂停:
出现在严重的、频繁的、用力的打鼾或喘息之后,由上呼吸道阻塞病变引起;肥胖者脂肪堆积在咽部、舌根部阻塞气道,也可引起。
制动:
即活动受限,指身体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
全范围关节运动(ROM):
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的有效锻炼方法。
主动性ROM:
指个体可以独立开始并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
被动性ROM:
指个体依靠护理人员才能开始并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
稽留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
弛张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所有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