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最新.docx
- 文档编号:29989616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58KB
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最新.docx
《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最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最新
怡馨家园(观东小区)安置房三标段
地
下
室
顶
板
加
固
方
案
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二0一五年二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说明······························
3.编制依据····························
4.设计参数·····························
5.施工工艺····························
6安全保障措施·····························
7计算书······························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高新区中和片区,为怡馨家园(观东小区)安置房三标段工程。
本工程地下一层,底板为400mm厚抗水板及1000mm厚筏板,顶板为180mm厚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主梁最大跨度为8.1m、次梁跨度为2.7m,地下室层高为3.9m。
2.编制依据
2.1职业健康健康安全(GB/T28001-2011)管理手册。
2.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
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7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
2.8PKP计算软件。
3.编制说明
3.1编制原因
本工程施工场地的北面为一标段(已施工)、南面为五标段(已施工)、西面为二标段(已施工),东面为红星路南延线。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北面、南面、西面的三个标段已施工,进场道路唯有东面一条进入,由于现场场地比较狭窄,在地下室顶板封闭后,场地内需要的材料运输和材料堆放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主体工程施工。
因此在地下室顶板浇筑后,需加以利用,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主体及装饰阶段的(约5个月)临时材料运输道路、钢筋加工场、钢筋堆场、施工电梯、砼输送泵、干混砂浆材料堆场、砖堆场等。
为保证地下室顶板作为运输道路及材料堆场后对顶板结构的影响,需采用脚手架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
3.2加固范围
平面布置图。
6000mm,为保证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在临时行车道路两侧搭设防护栏杆,防止车辆行驶出加固范围以外;地下室顶板钢筋原材料堆放场及砖堆场、干混砂浆堆放场均设置在指定位置并采用脚手架加固并搭设防护栏杆进行堆场区域划分。
4、设计参数
4.1荷载取值
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T,吊运钢筋每捆按3吨计算(一次起吊4捆绑)。
偏安全考虑,动荷载系数取值1.,合计(3*4+28)*1.1=44吨。
按装14立方考虑,每立方重2.4T,混凝土罐车自重20T。
偏安全考虑,动荷载系数取值1.1,合计(14*2.4+15)*1.1=53.5吨。
按装15捆装载,每捆重量按约3吨计算,钢筋货车自重15吨。
动荷载系数取值1.1,合计(15*3+15)*1.1=66吨。
4.1.4钢筋原材料堆场、砖堆场、干混砂浆堆场
钢筋原材料、砖堆场、干混砂浆堆场按荷载为50KN/㎡考虑。
根据计算,钢筋货车最重,因此按钢筋货车计算荷载。
4.2结构验算
4.2.1吊车、砂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因砂车最重,以下按砂车作用下验算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
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
式中L——板的跨度,取最大轴线间距8100mm;
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本附录BB.0.5确定;
M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按货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为0.6m×0.2m,后车轮作用荷载取66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全考虑),汽车的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
Mmax=680KN×8.1m/4=1377KN.m(偏安全考虑取L=8.1m)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bcx、bcy取值为:
bcx=1.4+0.6=2m,bcy=1.8+0.2=2m
bcx≥bcy,bcy≤0.6L,bcx≤L时
b=bcy+0.6L,(偏安全考虑取L=6m)
b=2+0.6×6=5.6
qe=8Mmax/bL2=(8×1377)/(5.6×62)=55KN/m2
根据计算钢筋货车的荷载为55KN/m2
4.3架体参数
搭设高度(m)
3.9
基础选用
C30混凝土
钢管类型
Ф48×3.0
立杆纵距(m)
0.5
立杆横距(m)
0.5
水平布局
1.5
顶部支撑
顶托
支撑小梁材质(mm)
50×100木方
小梁间距
同立杆
分布荷载(KN/㎡)
55
顶板脚手架加固示意图:
5.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
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安第三、四步大、小横杆→安装顶托及支撑小梁→顶托拧紧→加设剪刀撑。
5.2施工方法
(1)立杆
1)立柱平面布置需满足设计图要求;
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3)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
钢管立杆顶部采用可调节U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错接。
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5)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水平杆
1)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浑身是胆间断;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2)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的中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3)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架体在外侧四周应设由下至上的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
2)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在立杆的顶部及低部应各设置一道水剪刀撑,设置应牢靠。
(4)连墙件
1)为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及整体性,架体杆件应与四周柱子连接。
2)拉接件材质同立杆,连墙件在柱子处设置间距不低于三道(上、中、下各一道)。
5.2.2脚手架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2)拆除程序事先报项目部安全主管审查通过。
(3)作业主管负责人出据作业安全交底,详细将拆除顺序、临时拉结加固措施等交代给每名作业工人。
(4)架体必须由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架体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过两步。
(6)拆除中注意事项:
1)拆除的物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2)拆除的物件应随拆随运,避免堆至楼面,造成吊运困难。
3)拆除的物件及时清理、分类集中堆放。
5.3检查验收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一般质量要求
1
构架尺寸(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步距)误差
±20mm
2
立杆的垂直偏差
架高
≤25m
±50mm
>25m
±100mm
3
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20mm
4
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10mm
5
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节点中心距离
≤150mm
6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步距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差应>500mm
7
上下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相邻接头的水平距离应>500mm,接头距立杆应小于立杆纵距的1/3
8
杆
件
搭
接
1)搭接部位应跨过与其相接的纵向水平杆或立杆,并与其连接(绑扎)固定
2)搭接长度和连接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类别
杆别
搭接长度
连接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立杆
>1m
连接扣件数量依承载要求确定,且不少于2个
纵向水平杆
不少于2个连接扣件
9
节
点
连
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其它脚手架
按相应的连接要求
5.安全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6.2监测监控
6.2.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登高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6.2.2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架子上掉落工具、物品;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上架子。
6.2.3在架子上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中应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在卸料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6.2.4雨、雪及六级以上大风等天气严禁进行搭设、拆除工作。
6.2.5应设专人负责对加固架体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6.2.6搭拆期间,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6.2.7根据设计荷载堆码材料(通过材料重量计算,每种不得超过总荷载,应由专人管理并堆码范围不得超过加固区域。
6.3应急预案
6.3.1目的
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
6.3.2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等构成。
(1)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2)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信和组织指挥协调。
(3)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
(4)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并迅速向上级报告。
6.3.3应急反应预案
(1)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
(2)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
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
火灾事故、高空坠落、落物伤人、坍塌等事故,架体坍塌应急处理:
(A)若工地发生架体坍塌事故时,要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控制好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B)拨打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C)急报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D)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免于贵漏受伤及遇难者,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少。
(E)预备应急救工具:
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
(4)应急通信联络
项目负责人:
王海建
安全员:
刘建国
技术负责人:
夏秋林
医院救护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
通信联系方式应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张贴,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
(二)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9m,立杆的纵距b=0.50m,立杆的横距l=0.50m,立杆的步距h=1.50m。
梁顶托采用单钢管48×3.0mm。
(根计算所得的钢筋对顶板的最大荷载为55KN/m2,故本次加固方案设计中按58KN/m2均布活荷载考虑最大荷载)
脚手架计算:
(一)立杆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表8-17(420页)得知每根?
48×3.0的钢管立杆容许荷载[N]=26.8kN;计算单元按(1.5m×1.5m=2.25m2)共计9根立杆如下图所示:
每根立杆的实际承载力N=55kN×2.25m2÷9=13.75kN<[N=26.8kN]满足要求。
(二)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定性计算:
1、根据荷载55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N=0.5×0.5×55000N/m2=1375N
2、钢管面积:
A=424mm2
3、立杆的受压应力为:
σ=N/A
σ=13750/424=32.4N/mm2
4、立杆受压稳定性:
σ=N/фA≤f
长细比λ=L/i
钢管回转半径查表i=15.8《建筑施工手册1》表5-17
λ=1500/15.8≈94.94
按λ=95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ф=0.626《建筑施工手册1》表5-18
σ=13750/0.626×424=51.8N/mm2<205N/mm2满足要求。
地下室顶板加固支撑架计算满足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室 顶板 加固 方案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