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9982867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6.05KB
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docx
《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规划背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长株潭一体化加速推进和融合的重要时期,是长沙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该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研究提出筹融资方案、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对指导长沙县“十二五”交通工作,实现公路、水路、站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筑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长沙县已构筑水、陆、空交互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黄花国际机场、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均座落于长沙县境内,县城星沙距长沙火车站、武广高铁长沙南站、黄花国际机场、湘江霞凝新港均约10公里。
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和在建的沪昆高铁贯穿县境。
G107国道、京珠高速、省道S207、省道S103、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在建绕城高速东南段、东北段、长株高速、地铁②号线、地铁③号线以及规划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株潭外环线、岳汝高速、澧潭高速穿行其中,是湖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建成“五纵十三横”的骨干道路网络,县城星沙已实现与周边市区的全面对接,以星沙为中心的“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随着武广高铁开通,打通了香港与内陆腹地的陆上交通动脉,把粤湘鄂拉进了一个三小时经济生活圈,使得中部地区不仅成为广东,也成为港澳地区的腹地和后花园,湖南已真正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
中部地区巨大的内需市场,当地丰富的土地、能源和更具价格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对粤港澳来说,有着巨大的互补优势,也是广东进军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升级的通途。
由此带来巨大的人才和物质的流动,以及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
新的形势对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流动的要求。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交通运输先行,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安全、灵活、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全力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间,长沙县将把握构建“两型社会”契机,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三新”目标,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负重拼搏,努力将长沙县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实力、充满经济活力、富有人文魅力的中西部首善地区。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有计划的加强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特编制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本规划结合省政府制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交通部对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本着该时期交通规划与市域体系规划相协调,与周边县市交通建设规划相对应,与综合交通体系相协调的原则,重点对公路、站场设施建设进行规划,以建设长沙县“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形成茶叶、蔬菜、花卉苗木等多条特色走廊,构建公路、水路互补,客货站场、物流园区配套的现代化交通水陆运输体系为目标。
为编制好本规划,规划编制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周边长沙市、株洲、湘潭、浏阳、望城、汩罗、平江等县市交通规划基础资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长沙县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沙县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编制依据
1.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2.长沙县交通网规划(2001-2020)。
3.长沙县交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6-2010)。
4.长沙县交通发展五年道路实施规划(2008-2012)。
5.长沙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
6.长沙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历年长沙县统计年鉴。
8.长沙县交通统计资料。
第二章“十一五”交通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深入实施“交通先行”的发展战略,构建“县域一刻钟、半小时、四十五分钟”交通圈,重点完善五纵十三横骨架路网,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采取“上级支持、财政扶助、乡镇组织、村级为主”的办法,有计划的对通村公路进行“扩量、提质、联网、硬化”,公路等级水平大幅提高,路网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力地推动了长沙县城镇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建设成就
(一)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是长沙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干线路网公路提质、农村公路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建设重点,公路管养工作克难推进、资金筹措得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
至2009年底全县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5.4亿元,占投资的267%。
共完成干线公路建设里程168.44km,农村公路实际硬化改造里程2123km,现有在册公路通车总里程4120km(另有未在册村道约5000km,通组、入户公路近20000km),县道硬化率达98%,乡道硬化率达81%,在册村道硬化率达85%,在册桥梁155座3445.1km,路网密度195km/km2和52.7km/万人。
详见公路概况表和五纵十三横路网。
1.加快干线路网提质
长沙县先后完成了开元东路、省道S207、黄江公路、八清公路、等干线公路的改造,形成了较完善的“五纵十三横”骨架路网。
其中:
(1)开元东路:
星沙对外交通主干路,一级公路,路基宽24.5m,目前起点至东九线段已改建为城市主干道,路幅宽60m。
(2)省道S207茶子坪至黄花段:
是连接平江、金井、高桥、路口、大鱼塘、春华镇、黄花镇等北部乡镇的南北向重要通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起点至园家塘(与开元路交叉口)段为二级公路,其中起点至金井镇段12.1km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金井至园家塘段37.2km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园家塘至终点段4.4km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6.0m。
(3)黄江公路:
是连接黄兴、干杉、江背、黄花、榔梨以及浏阳市柏家镇的东西向主干道,二级公路,长14.5km,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水泥混凝土路面。
(4)八清公路:
三级公路,长21.6km,路面硬化,路基宽8.5m,路面宽7.0m,水泥混凝土路面。
2.提出“大交通”的战略构想,致力于打造经济发展大动脉
2008年初,提出了“大交通”的战略构想,立足于长株潭经济核心区总体规划,承南启北,积极融合,优势优先,超前发展,致力于打造经济发展大动脉,制订了《长沙县交通发展五年道路实施规划(2008-2012)》,规划建设项目11个,建设进程162.3km,计划总投资27.7亿元。
目前所的项目前期工作均已启动,其中黄兴大道北延线(星沙至路青线段)、开元路东延线均已开工建设、北横线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1)黄兴大道北延线:
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代建制”建设理念的政府投资农村公路项目,是影响金井、白沙、福临、路口、高桥、安沙、果园、黄花、星沙等北部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干道。
沥青混凝土路面,起点至规划毛塘工业园连接线段8.5km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6.5m;规划毛塘工业园连接线路青线段16.1km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路青线至金开线段20.2km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
目前起点至路表线段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0月完工。
(2)开元路东延线:
是长沙县第一个正式引入国有大公司先进理念建设管理农村公路的项目。
一级公路4.5km,路基宽26.5m,沥青混凝土路面,已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2月完工。
3.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实现了全县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部分村实现了水泥路基本通组入户,共计农村公路实际硬化改造里程2123km,新改建中小桥62座1109延米。
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路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4.完善了一批既有县乡主干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完成了29条县乡主干道路的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完成了宁水线、菖马线等道路的标志、标牌、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提升了路容路貌,完善了服务功能,树立交通发展新形象。
(二)客货运输及站场建设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运输市场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解决人流、物流的集散。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进行站场建设,成绩显著。
1.客运建设
共投入资金800万元,建成农村客运站15个,让农民群众出行“无风雨之忧,无日晒之苦”,制定了农村运输发展规划,满足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目前正在着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2.货运建设
建成毛塘迅通物流园和筹建黄兴镇市场集群。
其中:
(1)毛塘迅通物流园
该物流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郊接合处,京珠高速、107国道和水蒿红线的交汇点,距长沙火车站、霞凝新港和黄花国际机场均约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一小时经济圈内有常住人口3881万人。
园区紧邻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内云集了“德国博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韩国LG”、“三一重工”、“娃哈哈”、“猎豹汽车”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工业企业,以及“中南汽车世界”这个中部地区最大的专业汽车市场,在“大工业”的产业背景和“大市场”的推动下,承载着“大物流”的重要功能。
该物流园规划发展成为集货运零担专线、货运信息配载、仓储配送、餐饮休闲、停车住宿、车辆维修、办公配套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物流园区。
园区占地220亩,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各类货运门面340间,营业面积12000平方米,停车区面积10多万平方米,装配先进的智能化停车收费系统和监控系统,可同时停放1000辆货车,二期2万多平方米的仓库正在建设之中。
200多家物流企业常驻经营,园区货运零担专线覆盖全国除拉萨之外的大中型城市以及湖南省内所有地州市县。
(2)黄兴镇市场集群
根据2010年2月提出的长沙高铁东部新城总体规划方案,黄兴镇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商贸物流、金融业等第三产业。
黄兴镇规划于打卦岭村打造面积达5000亩长沙高铁东部新城现代市场集群,该物流中心地处黄兴镇黄江公路以南,西连武广高铁长沙南站,紧靠长株高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黄花国际机场8公里、星沙10公里,与武广高铁长沙南站一河相隔,临近已开工的地铁2号线终点站。
主要包括蔬菜和生鲜食品及水产品市场,快速消费品市场(副食及日用品),家电、零配件市场,五金机电和工程及汽车配件市场。
目前已有中南五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最大的家电物流中心――实泰湖南家电物流中心正式落户长沙县黄兴镇,年吞吐量最大将达400万吨。
总用地800亩,总投资10亿元。
该项目设计货运吞吐量达到400万吨以上,另有红星实业集团拟投资20亿元新建红星农产品物流园;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0.7亿元建长沙农产品物流园;高桥大市场、全洲药业等企业将均表示将在黄兴镇进行投资。
(三)筹措资金、融资渠道拓宽
公路建设,最大困难是建设资金短缺,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虽然中央和省政府出台了筹资政策,但缺口仍然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交通局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和地方财政投入,地方政府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加强与银行协调,落实货款;三是积极报地融资,在国家日益趋紧的土地政策环境下,克服困难,向国土部门报批融资用地,四是招商引资,长沙县成立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资建路;五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建设。
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公路建设由单一投资主体转向了多元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黄兴大道北延线和北横线的建设率先在全国干线公路中创造性的采用代建制模式,既有力缓解了资金筹措的问题,又强化了工程项目的监督制约和法律保障,加快了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步伐。
到2009年底,共计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53903.8万元,为计划投资的266.6%。
(四)体制和制度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交通建设坚持质量监督,强化过程监控,全面提升项目工程管理水平,广泛推行项目计划报批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质量问责制,为交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深化行业安全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全面落实安全维稳责任,对桥梁、渡口及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路段进行汛期常规检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规范行业运营,优化营运环境,清理无证经营,建立无假日治超制度,有交遏制了车辆超限超载,维护了路产路权,不断完善《长沙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制订管理养护细则,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为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
二、当前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和高铁航空城的崛起,产业布局、运输方式和运输结构发生了变化,从长沙县交通运输现状分析,特别从公路发展现状看,公路运输比重日日增大,道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显著。
随着全县经济的增长、产业布局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城镇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路网结构及道路等级不能满足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总量有所增加,公路运输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了改善。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长沙县航空、高铁、地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将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地理、地域环境的差异和局限,使现有交通运输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要求不相匹配,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则使路网的发展呈不均衡状态,面对新的形势,既有路网存在以下问题:
1.纵向道路深度不足
目前长沙县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仅京珠高速和国道G107纵贯长沙县域,而G107部分路段自城区穿越,已属于市政道路,交通不畅,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阻塞严重,不能满足国道交通快速便捷的行车要求,而其他纵向道路卫青线纵贯范围小,省道S207和黄兴大道(含在建部分)均只达县城星沙,未深入至长沙县南部,星沙往株洲仅有长株高速。
2.横向路网道路等级过低,城区路网对接需进一步加强
横向道路十四横中除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和开元东路为一级公路外,仅黄江公路和在建北横线为二级公路,余均为三、四级公路。
城区道路除开元路、远大路和在建人民路、绕城线东南段、东北段与长沙市区对接外,余均未有效对接,尤其是武广高铁开通后,横向道路未有效贯通,既有黄江公路等道路明显不能满足高铁航空城路网要求。
3.县乡道路配套设施不全
县乡等级道路大部分标志、标牌、标线不全、安全设施不完善,道路绿化不到位;村道缺乏标志标牌。
4.农村路网有待进一步提质
部分村道路基较窄,无路面或为砂石路面,部分通组公路仅能通行小型车辆和农用车,需对这一部分道路加宽、硬化。
(二)公路站场、航道设施相对滞后
1.客运站场
“十一五”期间,站场建设虽作了全面规划,但总体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
规划修建的客货站场项目因故多未实现。
目前长沙县仅有三一路与星沙大道交叉口西南的星沙汽车站,供居民换乘周转,随着城区的扩建和路网的延伸,人员流动增多,已不能满足居民出行要求;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农村汽车站没有在公路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大多农村中心乡镇处于无站场、村无停靠点状况,站点建设严重滞后。
2.货运站场
目前长沙县货运站场主要沿国道G107、长永高速、京珠高速和机场高速布置,主要有位于国道G107、京珠高速和长永高速交叉口西南角的中南物流园,国道G107、京珠高速和北横线交叉口北部的毛塘工业园以及机场高速和黄兴大道交叉口东南东角的浦星物流园。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骨架路网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高铁航空城的崛起,大量物流的涌入,目前的货运站场已不能满足日益迅速增长的物流需求。
3.公路治超场地
目前长沙县超载超限运输问题十分突出,对道路破坏非常严重,使道路平均使用寿命明显低于设计要求,目前缺乏必要的工作设备和场地,无治超检查站和计量、卸载场。
4.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是一种比较经济安全的运输方式,境内有湘江、浏阳河、捞刀河3条主要河流,其中湘江为3级航道,浏阳河、捞刀河为6级航道,共有通航等级航道71公里,渡口18处,流域内有多处砂场,但无必要的码头设施,连接渡口的下河道路没有硬化,渡运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除湘江外基本不通航。
河道没有被开发利用,水上运输基本处于瘫化状态。
(三)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交通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交通建设与运输市场还没有完全引入竞争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是交通建设及运输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建立交通建设及运输市场机制的基础。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向加强行业管理及服务交通转变,其职责主要是研究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市场运作规则,对市场实施监督和管理,发布各类交通信息等。
运输管理。
在现有的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输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化运输方式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
尤其是站场管理、水运管理和治超管理,应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公路管理。
目前管养不分,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养护缺乏正常养护制度和养护经费,管理不善,须探寻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第三章社会经济、交通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西接省城长沙市区和望城县,北达汩罗市和平江县,东接浏阳市,南抵株洲市区和湘潭市区,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辖3个街区,15个镇,4个乡,211个行政村,总人口78.8万。
长沙县自然环境优美,流经境内的湘江及其支流浏阳河、捞刀河滋润和哺育着沿岸的土地和人民;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河塘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5%。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已走在全省的前列。
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排名百强县第37位,跃居中部第一。
荣获200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实力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工业经济高效发展。
目前全县工业总量占长沙市三分之一,成为湖南省最大的制造基地;已经形成了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覆盖暮云、榔梨、干杉、江背、黄花、金井、安沙等七个乡镇园区的“一区七园”产业布局,园区内聚集了LG、可口可乐、博世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三一重工、远大、长丰汽车等国内知名企业;已经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及家用电器三大产业集群,被省政府正式授予为“湖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目前正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34万亩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高效示范工程,推动100个现代农业项目建设。
已形成了粮猪两大传统优势产业,茶叶、蔬菜、花卉苗木三大新兴产业。
“百里花木走廊”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百里茶廊”被列入湖南省五大农业优势带之一,长沙县也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商贸流通业迅速崛起,星沙商圈已成为长沙目前最活跃、最具潜力、最有前景的区域商圈之一,中南汽车世界、通程商业广场、星沙汽配市场、茶叶大市场等八大专业市场已经建成,新一佳、易初莲花、步步高、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大型连锁超市相继入驻。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休闲业来势喜人。
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
目前全县有国家重点镇2个,省重点镇3个,市重点镇4个,城镇化水平从1992年的13.6%提高到了2008年的45.6%,县城(经开区)规划面积达6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星沙新城经济核心区规划200平方公里。
据统计,2009年长沙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08.85亿元,工业总产值1006.0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72.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5元。
二、区域交通概况
长沙县交通区位优越。
长沙县紧靠省会长沙市,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已构筑水、陆、空交互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黄花国际机场、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均座落于长沙县境内,县城星沙距长沙火车站、武广高铁长沙南站、黄花国际机场、湘江霞凝新港均约10公里。
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和在建的沪昆高铁贯穿县境。
G107国道、京珠高速、省道S207、省道S103、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在建绕城高速东南段、东北段、长株高速、地铁②号线、地铁③号线以及规划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株潭外环线、岳汝高速、澧潭高速穿行其中,是湖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目前长沙县“五纵十三横”的骨干道路网架全面拉通,县城星沙已实现与周边市区的全面对接,以星沙为中心的“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近几年来,长沙县城市发展迅速,县城星沙已按长沙市总体规划要求,发展成为长沙市东部重要的城市次中心和经济重镇,市县规划区之间的对接成为城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城市群的重要举措。
目前长沙县城区交通道路达60多条,通车里程100多公里。
规划建设城区主要骨干道路与长沙市全面对接,十一五期间,星沙大道南延线、万家丽北路、万家丽南路、芙蓉南路等县市对接通道全面竣工。
韶山路南延、中青路北延、人民路、劳动路、湘府路等道路东延正在规划建设中。
三、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从2008年开始,长沙县正式实施乡镇“分类指导、统筹发展”战略。
依据20个乡镇所处区位及发展特色,将处于开发区和县城所在的镇划分为县城及经开区服务区,将与长沙市区比邻的5个乡镇划分为工业优先发展区,将距离县城较偏远的8个乡镇划分为农业优先发展区,将其他处在工业和农业两个主导产业之间的6个乡镇划分为综合发展区(简称“1568”)。
其中,县城及经开区服务区着重强化对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服务、对市民的服务;工业优势区着重发展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农业优势区着重发展现代农业。
综合开发区着重抓好工、农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长沙县将把握构建“两型社会”契机,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沙市 长沙县 十二 交通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