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978183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41.22KB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docx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上)
湖南永州祁阳下马渡镇云盘町完小杨军收藏
课题:
节日彩灯(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每逢佳节,处处都挂起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彩灯,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
本课通过七幅反映节日彩灯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节日的美好印象,并为设计彩灯提供外形、结构、装饰纹样以及色彩方面的.
参考资料。
左上图是在茫茫夜空中,悬挂在公园里的动物肖型彩灯,生动有趣。
左、右、中图是在彩灯展览中陈列出来的各式宫灯型彩灯,造型规范,色彩艳丽。
右上图是在商店里出售的折叠式纸制彩灯,一位母亲正带着孩子在精心挑选所喜爱的式样。
七张照片以不同的场景和气氛,说明了多姿多彩的节日彩灯,具有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
有金碧辉煌、格调高雅的棱柱宫灯、莲花宫灯等,有栩构栩如生、色彩艳丽的动物肖型彩灯,普通的折叠式纸制彩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这些彩灯内部都装上光源,灯外贴着彩绘或剪纸的装饰花纹,·有的还在灯盖或灯脚上装上飘逸的流苏,以上特点应在授课时向学生交代清楚,提醒他们在设计彩灯时加以注意。
课本选了由学生设计的彩灯造型的设计步骤(左下图),外表的花纹装饰都体现了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色彩对比强烈,体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欣赏同龄儿童设计的作品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善于利用这幅学生作品作范例,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设计。
教学目的
一、通过彩灯的设计,诱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思维,使其想象力得到发挥。
二、学习利用基本形的组合方法设计彩灯造型。
三、学习用点、线、面组成曲直、粗细、方圆等各种花纹,配上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装
饰彩灯。
作业要求.
一、完成作业两幅:
一是设计1—2盏好看的彩灯,二是画出悬挂着各种节日彩灯场景的记忆画(或想象画)——以画灯为主。
二、用彩色水笔作画。
课前准备
一、教师课前准备好相应的资料——一两盏不同形状的彩灯或图片。
可附上彩灯基本外形轮廓线的挂图,如有条件,可利用幻灯机放映一些花纹资料幻灯片。
二、通知学生准备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提问:
“每年什么时候有灯饰欣赏?
你印象中最好看的彩灯有哪些7”二;讲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幻灯、图片及实物彩灯,并仔细观察灯的外形及装饰物。
2.提问:
“课本例图中的彩灯有哪几种?
”
3。
用基本形分析彩灯的结构。
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4,观察照片中彩灯的装饰花纹及色彩配置。
5.教师展示几种较典型的彩灯形状,讲解装饰纹样的构成和要求。
指出装饰法有一
定的规律:
灯帽(罩)、灯脚用连续图案装饰:
主体灯箱多为单独纹样。
用随意性强、不规整的装饰纹样,要讲究均衡。
装饰花纹应将彩灯填满。
纹祥的构成要注意疏密、曲直大小、粗细等对比,色彩的搭配要考虑冷暖和深浅对比。
三、按课本步挠由讲解设计步骤。
四、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每人设计一盏好看的彩灯,要造型美观、色彩大效果好。
五、讲评:
表扬大胆设计,造型新颖的学生作业。
一、徒手作画,不能借助制图工具。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作业过程中发现好的可及时表扬并向大家推荐介绍。
三、以几何形为主,仿生造型(如动物等)为辅。
四、花纹设计应着眼大效果,装饰要饱满。
第二节
本课要求完成一幅挂着彩灯,洋溢着节日气氛的记忆画或想象画,重点表现五光十
色的彩灯,可加上喜气洋洋的赏灯人群及其他景物。
一、小结上一节课学习情况,出示优秀作品,加以点评。
二、启发学生回忆观赏灯节的情景。
提问:
“你有没有观赏过灯节(如中秋灯节、元宵灯节等)?
最美好的感觉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灯饰、参观的人流以及灯节的气氛等方面作出具体回答。
)
三、学生作业:
以丰富多彩的灯饰为主,画一幅记忆画或想象画:
《赏灯》。
四、讲评:
以作品如何表现灯饰品种及节日气氛为重点,进行小结。
课题:
花布(设计)两课时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教材分析
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向学生介绍这两方面的初步知识,并学习设计一至两款花布图案,其构成形式是以一简单的基本形反复重叠而形成。
由于初次接触,故应有较强的随意性,色彩的运用是单色的明度推移:
在明度较低的颜色中,加进不同分量的白色,白色越多,明度越高。
本课要求以一种不同明度的色彩画成一幅花布设计图,形成较有现代感的图案。
为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透叠,本课选取了一幅在阳光照射下的树叶照片作形象的解
释。
在强烈的逆光下,绿色的叶子变得透明、闪闪发光。
在重重叠叠的叶子中,**、绿
色互相交错,形成了色彩斑澜的效果。
这幅照片的色彩,对本课作业使用的单色明度推
移,有明显的启发作用。
左上角的小图是在大红色中分别调进不同分量的白色,从而得到各种明度(深浅度)不同的红色,教师可以此向学生说明使用颜色的要求。
课本中还选用了三张用透叠结构形式设计、并使用单色明度推移方法画成的学生作品,三位作者都选用了明度较低的颜色,调进白色后,便产生了层次较丰富的明度变化。
其中以小免作基本形的一幅,用线条表现骨格,并加以透叠,还画出了表示色彩明度的色标,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设计过程。
另外两幅则展示了基本形和色标。
以上的图例是用具体形象(可视形象)去解释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及绘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特点,不要空谈理论。
教学目的
学习初步的平面构成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构成的设计能力,在纹样的组合排列和色调处理中加深对图案形式美(统一、变化)的感性认识。
作业要求
用透叠法设计一块花布图案,用一种不同明度的颜色画成。
课前准备
一,原色、间色的明度推移色率表一幅。
二、教师示范作品(含步骤图)及各种透叠构成的花布布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引入新课:
出示课前准备的透叠构成的花布布样及教师的范品,指导学生仔细欣赏。
认识这些新颖、美观、富有变化的图案是由一两个简单的基本形和一种不同深浅的色彩画成的。
板书课题:
花布(设计)。
二、讲新课一
l,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
人们从这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透叠。
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外形,并将它们部分叠合呈叨状,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花布图案。
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花布设计作品,讲解设计步骤,边讲边演示2
①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画外形)。
⑧在纸上画一个14cm×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
⑧选择同一种颜色的三四个不同明度的色阶,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凡重叠的地方要用深色。
不重叠的地方用浅色。
(不同明度的色阶可用白色调出,参看课本的例子o)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透叠构成方法设计一幅花布图案。
四、讲评:
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
一、教师讲解时,以照片资料为例,演示设计步骤。
二、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演示透叠。
三、讲解调色时试范在同一色中调进不同分量的白色,使其出现不同明度变化。
第二节
一、课业准备:
印有一件线描童装的作业纸,每人一张。
二、教学要求:
继续练习花布设计,运用上一节课所学的构成知识,为各式衣服设计花纹。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学习要求。
2.出示三种未经装饰的女童服装的线描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用透叠的构成方法,在上面画上自己设计的花纹,方法与上一节课相同。
3.学生作业:
为衣服设计好看的图案。
4.讲评:
从实用、美观、新颖的角度表扬优秀作业,使学生对设计的原则有明确的感受。
一、把人物服装造型画稿发给学生,每人一份。
二、如学生感到上一节课作业难度大,可在本课继续完成。
本课练习主要针对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以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兴趣。
课题;日记本封面(设计)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两课时
教材分析
日记本是学生常用的文具,漂亮的封面会得到他们的喜爱,在某种意义上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装饰日记本的封面,会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
课本里展示了三幅日记本的实物照片,这些日记本封面的设计很有特点。
色彩对比强烈,造型也具有童趣。
其中那本幽默日记,以圆形为主要形体,大大小小的圆点(包括人的造型),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下面的圆点演化为有变化的粗线,形成了有韵律感的画面,整个封面很吸引人。
左下图为学生作品。
三幅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分别以直线、曲线和大小不一的方形、圆形组成,色彩多用两种大色块,整体感觉很鲜明。
最下面的一幅是用具象设计,一条深蓝色的曲线显示出山的外形,不同的绿色烘托出白色的题字,画面简洁大方,构成静温的意境。
中间的一幅则利用透叠的方形和圆形,以紫色与深**的对比而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
有边一幅以大小不同的圆形作主体图案,用纯度较高的红色和明亮的白色画圆形,配以低纯度的灰底,“日记”两字用红色写在白色圆形内,形成强烈对比,十分突出。
这一幅的整体设计大方,有新鲜感。
右下图也是学生作品,以鸽子为基本造型,四只展翅飞翔的白色鸽子安排有聚有散,位置有高有低,背景色彩运用恰当,构成蓝天白鸽的祥和情调,右侧的紫灰色块打破了单一的蓝底色而产生变化,暖色的题字在冷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画面既富于变化,和谐统一。
所有的日记本封面图案的构成都有“题字与装饰图案”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生理解它并按照这种形式与内容设计出“日记本封面”,正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封面设计,了解实用美术的用途。
二、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知识,并用于封面色彩的搭配。
作业要求
一、以几何形或某一具体内容对象为主体,设计日记本封面。
二、色彩搭配要鲜明,文字要醒目、突出。
课前准备
选择几款封面设计简洁精美、及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日记本封面供学生欣赏。
准备几幅有图案和文字位置的设计小样图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入新课:
出示日记本封面并指导欣赏,说明封面设计的作用。
板书课题:
日记本封面(设计)。
二、讲授新课:
结合课本观赏范图,指导学生分析日记本封面图案的内容造型和色彩的搭配方法。
1.日记本封面设计包含三个内容:
①图案造型,②文字,⑧色彩。
2.说明可选用抽象素材(几何图形、点、线等),具象素材(人物、动植物、山水等)进行造型设计。
3.讲解设计步骤,出示步骤范图,说明设计要求:
①设计构思,确定图案造型的素材。
先用小构图,安排图案、文字的位置。
再画出草稿。
②考虑色彩的搭配,色块的位置。
②画正稿,着色完成。
三、学生作业:
用已学过的装饰或写实绘画的知识技能设计出一至几款日记本封面小稿,择优选用。
一、封面设计包括日记本、书刊封面等,故设计时一定要讲明:
不管什么样的封面都离不开图案造型及书刊名称两个内容。
二、这节课要求完成作业草稿。
第二节
继续完成日记本封面设计:
一、讲评:
教师检查前一课设计小稿情况,选出优秀设计小样进行讲评,指出作业
缺点和改进办法。
二、宣示本节课的任务:
1.学生选取自己较理想的小稿放大制作为正稿。
2.设计色彩稿:
用大小不同的色块,深浅(明度)不同、对比鲜明的色彩画出最佳的效果。
三、学生继续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具体的制作,重点在涂色,注意:
1.安排好大色块的位置(可使用直尺等工具,使图案画面取得严谨而整洁的效果)。
涂色时要工整细致,色彩要尽量均匀。
2.先将主体图形及底色画好,然后写上文字,再全面收拾整理。
四、讲评:
对能运用旧知识,又有创新的作业,要大力表扬。
一、上色时先涂大色块。
二、较小的图形、文字,可在涂好的底色上用水粉色再写。
三、无论对色彩的运用、配搭,还是图案纹样的设计,都要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讲解。
课题:
水墨画基本画法(中国画)一课时
教材分析
毛笔、宣纸、墨是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用毛笔蘸上不同分量的水墨,以不同的用笔、运笔方法画在宣纸上,便会产生丰富的变化。
用水墨技法来表现对象,是中国画独特的基本形式。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用法:
既掌握毛笔的执笔、运笔和锥形笔尖的不同部位的使用方法,也认识到将水墨画在可渗化的生宣纸上时,会因墨色中水分的多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如果用水粉等颜料在宣纸上作画,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课文内的照片介绍了侧锋、中锋这两种基本的运笔方法,左上方三张小图说明了不同的用墨、用水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这些都是学生作业时必须认真学习的中国水墨画基本技巧。
课文选用的四幅学生作品,是分别用侧锋相中锋运笔法画出来的,行笔大胆、流畅,随意性较强。
例如图中流动的线就是用中锋运笔法画出来的。
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画法时,应指出:
运笔速度有侵有快,力度有按有提,方向有顺有逆;运笔时笔尖要紧按纸面,用笔要送到线的末端,要沉稳,不能轻飘。
墨线在纸上随意交织,分割出一个个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小块,再按黑白、浓淡相间的原则,用侧锋蘸上不同分量的水和墨,画在这些小块上,便可出现有变化的水墨色块了。
这节课的教法重在“示范”。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中国水墨画基本知识,认识用线造型是中国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是基本功。
二、学习执笔、运笔(中锋、侧锋)、用水、用墨(干湿浓淡)的基本方法,并作练习。
作业要求
一、学会执笔,利用笔的正侧握法,用笔的快、慢、轻、重,用水用墨的干、湿、浓、
淡,完成一幅带随意性的水墨线条基本练习。
二、用笔要大胆、肯定,不要反复涂抹。
三、水和墨不要调得太均匀,用笔作在一笔内有浓淡变化的练习(笔蘸淡墨后,笔尖再蘸浓墨)。
课前准备
一、准备几幅中国画大师(如齐白石、吴昌硕、徐渭、朱耷等)的纯水墨画作品。
二、上课示范用的生宣纸,不同规格的羊毫、狼毫画笔,墨汁、水罐(瓶)和调色碟。
三、学生用品同上,自备或由教师统一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国画大师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说明中国传统绘画是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风格独特。
中国画与西洋画是世界上两大风格不同的绘画体系。
中国画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工具和材料,画出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品。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出现一些著名的画家,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板书课题:
水墨画基本画法(中国画)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二、讲新课:
1.说明水墨画的特点:
水墨画是用墨的浓淡、水的干湿去表现对象的绘画,写意居多,题材多取自山水、人物和花卉,用笔豪放、简练、洒脱。
学习水墨画的重要基本功是用水和用墨。
(同时介绍用具和材料。
)
2.讲解执笔、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
讲解时要对照课本范图,多作示范。
①执笔——指实、掌虚、悬腕以至悬臂。
⑧运笔——主要介绍中锋和侧锋(中锋是指笔杆与纸面垂直,侧锋是指笔杆与纸面成不垂直的角度)。
画线时运笔有快慢、轻重、顺逆之分,行笔时起止要明确,不重复。
②加水越多,墨色越淡,相反便浓,笔锋含水墨分量不同,纸面上会出现干、湿、浓、
淡的变化。
先蘸淡墨,后蘸浓墨,可画出一笔有浓有淡的线。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注意运笔和用水、用墨的方法。
1.先用中锋运笔法蘸浓墨在纸上面出随意交织起来的线条。
2.用不同分量的水,调出浓淡不同的墨色,用侧锋法画在各种形状不同的小块内,形成黑白相间的效果,以此体会用水、用墨、执笔、运笔的变化。
3.用中锋法画线,用笔要沉着,笔尖要运送到线的末端,而侧锋落笔要肯定、大胆,不要反复涂改,留出空白和跑出线外也不要紧。
四、讲评:
以运用笔法写线,用水用墨的学习情况作讲评。
一、教师示范用的笔要选择较大的羊毫笔。
学生作业时应着眼于“放”。
使之大胆写线,但基本的要领要掌握好。
三、
四、课题:
蔬菜(中国画)一课时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教材分析
此课以学习水墨画法临摹蔬菜,前课画蔬菜的记忆画为此课打下一定的形象基础,本课选了齐白石和李苦禅两张大写意的作品供欣赏与临摹之用。
白石老人的画仅画了一棵生机勃勃的白菜和两只醒目的红辣椒,寥寥几笔,沉着遒劲的线条勾出菜帮,用侧锋蘸水墨画出浓淡有致的叶子,再趁湿勾出交错的叶脉,形成了长短、疏密、浓淡对比鲜明的调子;白菜略向左倾的劲势使静物产生动感,正与左下角一长一短两只红辣椒顾盼呼应,令人感到两者有一种情感的联系。
辣椒的红色与白菜的黑、白、灰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加上右侧的题字及印章(是中国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画面的蔬菜从形象、墨色、构图等方面达到了极其完美的程度。
李苦禅的画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水墨来表现对象的方法。
画家用侧锋、中锋笔法,加上淡墨、浓墨,在画中把对象的外形特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几张小图,说明了作画的步骤和用笔、用墨的过程。
本课要求摹仿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蔬菜图,在授课时必须作完整的示范使学生认真理解。
教学目的
一、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作业要求
继续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仿照大师的用笔技法画一幅表现蔬菜的水墨画。
课前准备
一、供学生欣赏用的水墨蔬果作品若干幅(幻灯及图片)。
二、教师示范用的羊毫笔(提笔)、墨汁、梅花形调色碟、生宣纸。
三、学生自备作业用品(同上)。
教学过程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白菜辣椒》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
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
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及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蔬菜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
初学者可用铅笔、
炭素铅笔或木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
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以一笔完成,注意用笔按和提,最后添上蒂。
7.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
作品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
水墨应如何调合?
浓的还是淡的?
运笔采用侧锋还是中锋?
运笔方向如何确定?
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作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一、选用较大的羊毫笔,用笔尖画线。
二、二、在生宣纸上作画,要能看出一笔一笔的用笔过程,不能反复涂抹。
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业时一定要准备好抹笔的布或纸,吸
去多余的水分,不要到处乱甩。
同时,要多备一小张生宣纸,作试笔或确定用墨浓淡之
用。
课题:
瓜果(中国画)一课时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教材分析
瓜果是中国画常见的题材。
课中选了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螳螂秋瓜》,寥寥几笔,很简练地画出了大冬瓜的形体,两侧分别用大小相间、浓淡交错的笔触画出叶子,把作为主体的冬瓜突出地烘托出来。
画家又以轻松的淡墨皴擦冬瓜,增强了体积感和质感。
冬瓜的下部画上一只细小而体态生动的螳螂,右侧安排了一角石头,使画面产生了主次、大小、黑白、虚实的丰富变化,充分表达了画家对田园生活的审美感受。
下面还选用了吴昌硕的《芭蕉批把》,画中以灵活多变的侧锋用笔、用略有变化的墨色画出大芭蕉叶,数颗熟透的红色批把在大块黑色蕉叶的衬托下,醒目突出,形成黑色的面与红色的点的对比,极富传统特色。
教师在授课时,重点仍是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不同的物象用不同的运笔(中锋、侧锋)方法去表现。
墨色的变化(干、湿、浓、淡)是以突出主体为依据的。
此外,还应向学生指出,除了把对象的特点画出来外,更要根据画面的需要作整体黑白、主次、虚实的安排才能画好一幅水墨画。
课本中还选取了两张学生作品,均是以瓜果为题材的中国画,画中批把、葡萄、叶子的画法,都有水墨画的韵味。
作者参照了大师作品的画法,但构图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织和处理,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用笔、用水、用墨的技巧都处理得较好,颜色虽然用得不多,却具有以少胜多的水墨画的特点。
尤其《批把》一面,充满稚气,毫不遮掩地把对象平列地表现出来。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技法时,除了借鉴、模仿名家作品外,应根据自己的立意、构思,大胆涂抹,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画瓜果,巩固前一课所学到的基本技法(执笔、运笔、水、墨、色的运用方法)。
二、学习一点中国画构图的初步知识,画出有自己感受的水墨画。
作业要求
一、画一幅以瓜果为题树的中国水墨团。
二、按不同的对象运用中锋、侧锋的笔法,摹仿大师行笔的轻、重、缓、急及墨色的浓淡来表现对象。
课前准备
一、准备较大幅的以瓜果为题的水墨画挂图(如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作品)。
二、教师示范用品。
三、学生作业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提问:
前一课画什么?
是用什么笔墨技法画成的?
请讲述用笔用墨的过程宣布本课任务。
二、讲新课:
1,出示大师作品,结合课本中的范图指导学生欣赏,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笔墨技法,让他们想一想:
作品和范图在哪些地方使用中锋、侧锋和浓墨、淡墨?
运笔方法如何?
在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讲解、介绍大师作品的布局、构图以及具体细节的处理。
(见教材分析)
2.分析学生作品,应指出作者学习了水墨画技法后,能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上,两幅作品都具有自己的面貌和特点。
3.按照步骤图讲解作画步骤,边画边讲:
①叶子要有大小、疏密、聚散之分,应注意他们组成的大块墨块的外形.用了几笔画成。
②果子的组合也要有聚散之分,要注意果蒂的位置,因为它能表现出果子的朝向。
用一笔或两笔画成,果蒂留空。
②要在叶子墨色未干时画上叶脉,然后点果蒂,加枝。
枝干要将叶和果连接起来,注
意枝条交叉应有变化。
④下笔前要想好怎样运笔,落笔要肯定,笔内含水要适当。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仿照《芭蕉批把》或别的作品画一幅瓜果水墨画。
四、讲评:
对比前课蔬菜水墨画的画法,共同评议。
一、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执笔、运笔时的姿势要正确,提醒学生在调水、墨、色时不要调匀,并要试笔,从中积累经验。
二、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处理,使作品保留儿童画的特点。
对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启发其作补足处理,让他们把自己的构想充分表现出来。
课题:
古装戏曲人物(记忆画)一课时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教材分析
我国传统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古装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衣着都色彩鲜明,纹饰华美,具有民族风格,为儿童所喜爱,并能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课本选了四幅戏曲人物剧照,包括了老生、花旦、武生、丑生等各类角色,有单个人物的亮相(造型),也有表演坐车的群像。
如武生,身穿销甲,头戴有雄鸡尾的头盔,前面的虎头和背后插着的四面旗子,都显示出武将威风凛凛的气势。
头盔上的饰物以及披肩、盔甲上的鳞片、护腕都很有特色。
右面是花旦的照片,突出了头上的饰物,披肩上的花纹结构很清楚,手势是戏曲中典型的动作,脸上两颊的红色和额头、鼻梁上的粉红色相互对,使人物神采奕奕,显现出戏曲人物化装的特点。
由于学生欣赏戏曲的直接机会不多,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岭南 美术 第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