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1.docx
- 文档编号:29977831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47.91KB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1.docx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1.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1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
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
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
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
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
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
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
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
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的各类文化人崇尚的。
B.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将表现的对象“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C.诗人创作的文人画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显得更纯洁。
D.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足以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文人画,文章先交代产生的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文人画的成就及其地位。
B.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文人画家具体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其主要特点,并以实例来论证。
C.文章在论述中把文人画和西方绘画艺术作比较,指出文人画家主要追求表现对象相对“虚”的空间。
D.文章用文人创作的作品来论证分析,文人画家因其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境界。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粗放的艺术手段“传形”,借助细腻的艺术手段“传神”,追求出神入化的效果。
B.明代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人格化了表现对象。
C.齐白石的《雏鸡》践行“计白当黑”的画论,延伸了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D.宋代米友仁因为铸就了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潇湘奇观图》中叙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情怀。
【答案】
(1)D
(2)C
(3)A
【解析】【分析】
(1)D项,强加因果,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由“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可知“足以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之一”的原因是文人画作品的“传世优秀”,而非“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
故本题选D。
(2)C项“指出文人画家主要追求表现对象相对‘虚’的空间”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与西方绘画不同的不只是文人画追求相对“虚”的空间,还有诗人的思考方式。
故本题选C项。
(3)A项,无中生有,“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
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文本中并没有提及“运用粗放的艺术手段‘传形’,借助细腻的艺术手段‘传神’”。
故本题选A项。
故答案为:
⑴D;⑵C;⑶A;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
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
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
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的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
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其实,这是一种短见。
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
“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
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
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
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变小了,而是变大了。
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
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
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
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
因此可以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
(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
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
B. 科技伦理的目的是“追求善”,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
C. 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
D. 人类认识的局限使未来可能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科学的发展会加大这种可能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
B. 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
C. 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深入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D. 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
B. 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
C. 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
D. 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评价模式功利化等不良因素,增加了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险。
【答案】
(1)B
(2)C
(3)C
【解析】【分析】
(1)B项,概念理解错误,“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不当。
根据文本内容“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
‘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分析可知,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是针对人类的“有限性”而预设的完美的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是“道德法则”的一种。
故选B。
(2)C项,“论证了……可操作性”无中生有。
结合文本内容“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限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等分析可知,第三段主要论证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并未论证“可操作性”。
故选C。
(3)A项,“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归因不当。
根据文章第一段,科技伦理兴起的原因是科技发展有潜在的危险,而非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B项,“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说法绝对。
结合“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分析,“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不当。
D项,“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险”曲解文意。
结合文本内容“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分析可知,“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不能视为“不良因素”。
故选C。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C
【点评】⑴此题考核理解、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⑵此类题目一般考查论证的分析。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文章中心论点。
接着需要就每段话找出分论点或者概括段意,分清层次,把握论据与论据的关系,把握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把握论据的作用。
⑶此题考查理解、推断文本的能力。
这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多选择文中易被忽视的词语。
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文本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副词(有些、一般、可能、将要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
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
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
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
“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
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基础。
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B.“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D.“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C.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C.“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答案】
(1)A
(2)B
(3)B
【解析】【分析】
(1)B项,错把论据当论点,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证。
C项,“评论被称为‘诗教’观”偷换概念,“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文艺观,而非评论本身。
D项,言过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故选A。
(2)B项,“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错误。
“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
故选B。
(3)B项,“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错误。
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故选B。
故答案为:
⑴A;⑵B;⑶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⑵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⑶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巫书的《山海经》,其内容是由古代巫师若干世纪的承传附益积累,再由不同时期巫师群中的不同作者(可能还有才士文人参与其事)将它们笔之于书而成就起来的。
古代的巫师,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一切文化知识都要通过巫师的手进行传播。
因而在这部书里,除神话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历象、动物、植物、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等,这真可以说是一部奇书,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虽然只有三万一千多字。
为什么以神话为主的一部巫书竟会包括那么多学科?
因为这正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刻印下来的痕迹。
所有探讨认识的一切,都蒙上神话或宗教的色彩。
有些探讨认识,仍是比较正确的,那就成了科学的萌芽,给我们提供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
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神话,有《大荒西经》所记的女娲之肠化为十神的神话。
这个神话把作为女性开辟神的女娲的形姿大略勾画出了一些,但要观其全貌,还得参考其他文献资料。
女娲的最大功业,乃造人和补天两件事,这都属于开天辟地性质的工作。
盘古是众所周知的开天辟地大神,而这位男性的开辟神,却是直到三国时代才见诸记载的,可知其起源之晚。
又女娲和伏羲本是配偶神,而据有的学者说,盘古乃伏羲的音转。
如所说无误,则其因神话的流传演变,使女性开辟神让位于男性开辟神的迹象,更是显明可见。
男性的神和神性英雄开始受到注意而被颂歌,是从原始氏族社会母权制到父权制,乃至父权制确定以后才有的事。
从这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神和英雄,构成《山海经》神话的主要部分。
神话中的最著名者,有夸父追日,刑天断首,鲧、禹治水,黄帝与蚩尤战争等等。
或表现为与大自然进行的斗争,或表现为部族与部族之间的争战,或属神国内讧,或带有反抗神的意愿:
种种色色,充分展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构成一幅幅宏丽壮伟的画图。
《海内经》所记“鲧复(腹)生禹”的情节,则是原始社会某些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叫作“库瓦达”的习俗在神话上的曲折反映,给我们提供了人类学和民俗学上很好的认识价值。
天帝的出现是奴隶制社会初期反映在神话上的显明标志。
《山海经》里有众多的天帝:
黄帝、颛顼、炎帝、少昊、帝尧、帝喾、帝舜……大都具有神帝而兼人帝的神格,表明这些神话英雄人物初由原始社会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所以即使作为天帝,还有时难免遗留下一些部落酋长的形姿。
进入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神话,《山海经》所记不多,只有《大荒西经》所记成汤斩夏耕一段可以作为代表。
夏耕断首,到巫山去逃避罪咎,和刑天断首犹操干戚以舞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但状写了作为失败的奴隶主——夏桀一方(夏耕是夏桀的部将)的畏葸可耻,而且也正面歌颂了作为新兴奴隶主——成汤的神勇无敌。
这段神话虽然简单,它却打破了神话只能和原始社会同终始、不能进入阶级社会的旧说。
《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是神话处于综合体状态和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神话:
有些只是有神而无话;有些是半神话,是残缺不完的神话;有些则近于奇闻异说,贴附在各种学科上面。
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教人应接不暇。
(摘编自袁珂《〈山海经〉:
中国神话的根基与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海经》神话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表现在它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刻印下来的痕迹,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有些还成了科学的萌芽。
B.《山海经》之所以被认为是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是因为它是由古代的知识分子——巫师承传附益积累起来的。
C.因为盘古乃伏羲的音转,而伏羲和女娲又是配偶神,所以女性开辟神让位于男性开辟神的迹象,在这里就体现得更加显明。
D.“鲧复(腹)生禹”的情节,曲折反映出原始社会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的习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山海经》“是一部奇书”的中心,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其中记录的神话。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以及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逻辑性很强。
C.文章以《山海经》是一部巫书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它的内容涉及门类之多、研究价值之大。
D.《山海经》的神话,可以分成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和奴隶制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海经》的“经”并不同于“四书五经”的“经”,它不是儒家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经典。
B.由于“刑天断首”与“夏耕断首”的神话产生于不同时期,因而前者带有原始社会先民对反抗精神的赞美,而后者表现了阶级社会中对失败方的羞辱。
C.“精卫填海”神话带有对炎帝小女儿溺死东海后魂化为精卫鸟不屈不挠填海精神的赞美,这个神话有可能产生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
D.《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是原始社会地理、历史、宗教、民俗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神话,给我们提供了很高的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考 语文 论述 文本 阅读 专题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