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9976708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90.69KB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
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
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V。
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
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到底什么是电压?
电压是哪来的?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什么是电压。
二、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是电压?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
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不亮。
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
为什么灯不发光呢?
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
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生]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
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
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
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
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电压的符号是“U”。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
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
“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V=103V1mV=10-3V1μV=10-6V。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书中小数据,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
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还了解过“生物电”,生物体内也会产生电压吗?
●电鳗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电池及电压已有所了解。
如果老师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由于不小心将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帮助我吗?
找到和老师的电池相同的电池,看看上面标的值是多少。
[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大家的主意不错。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
但是,什么样的表是电压表呢?
电压表和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方面,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又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我们将采取跟电流表对比的方法,来学电压表。
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
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
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
,电压表符号应该是
。
请同学们观察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认识电压表。
提问:
通
观察教学电压表,你可以知道哪些有关内容?
(要求知道:
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线的位置。
)
[生]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提醒同学们不需要读懂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
问题
(1):
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
具体接法是什么?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
具体的接法是:
标有“+”号的接线柱应靠近电源的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要靠近电源的负极。
教师通过引导应使学生明白:
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
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生]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
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
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
第三,看清测量时,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
[师]如果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而是指在两刻线之间,该如何读数呢?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
测量时,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练习题
1.读数练习:
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
(1)量程已知且不变:
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指针的位置不变,接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2.一名同学使用学生用电压表测电压。
这只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0~15V。
经判断选用0~3V这一量程连入电路。
但是0~3V的刻度盘上的数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读出实验数据,于是他从0~15V刻度盘上看到指针在12.5V处,从而判断出实验测得电压是_________V。
通过思考此题,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从0~15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从0~3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的5倍。
[师]电压表、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
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板书:
二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
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
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
[师]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号。
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通入,从“-”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请同学们思考:
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怎样选择量程?
[生]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生]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
经过大家的讨论并结合演示(注意不允许学生效仿),肯定同学们的回答。
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
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
连接好电路后,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断开,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如偏转过激,指针超出了表盘刻度线,则电压表量程太小,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电压表量程太大,应换用小量程。
“试触”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比较电池的倒接和顺接究竟有什么不同,电池“并联”成电池组电压会怎样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感态度与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教学难点:
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
实验准备:
1.小灯泡2只(带灯座)、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2.电池组和电压表各1个;3.水果(如菠萝)、铜片、铁片或锌片等不同金属片,演示用电压表一只。
学法指导: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我们应通过探究活动获得。
学习中通过探究全过程的体验,深人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技能,学会相互协作,养成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探究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
①体验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②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实验前的准备和思考:
通过已有的知识准备,提出实验中将要探究的问题。
如“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间有什么关系?
”
②落出探究的电路图,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关系或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关系前,要画出先后把电压表接在电路中三个不同地方的电路图,并在每个图上标出电压表的连接方式和“+”、“一”接线柱。
③按你画出的电路图猜想所测电路中的电压哪个大、哪个小;还是大小电压值间存在何种数学计算关系?
这时的猜想要大胆,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如:
“前面学过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而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串联电路中各处电压是否也相等?
”等等。
④设计实验。
首先依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然后制定计划,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画出记录数据用的表格。
3.进行实验和探究:
要按电学实验规则操作,如严格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至少测两次;实验完成时要清理器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得出结论,如“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
”等。
4.评估和交流:
实验后,要进行回顾和分析,思考在实验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得出的数据是否准确……。
通过思考,肯定成绩并发现不足,找到弥补不足的方法。
“交流”应贯穿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同学们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团结合作、共同探讨,使探究活动更深人地进行下去。
5.探究结论:
(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
两端电压之和。
如图所示:
U=U1+U2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如图所示:
U=U1=U2。
二、难点解析:
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
电路出现故障一般是:
①发生短路;②出现开路。
两种可能只具其一,现分析如下:
电压表的示数
出现故障的特征
出现故障的原因
用电器的工作情况
图例
短路
零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短路
导线的电压为零
部分用电器工作
短路
接近于电源电压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以外的用电器发季短路
电源电压全部加在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两端
部分用电器工作
短路
零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以外的用电器发生断路
电压表的接线柱至少有一个没有与电源接通
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接近于电源电压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
由电压表、用电器与电源直接构成了一个通路
用电器不工作
第3节电阻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知道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会区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5、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6、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绝缘体是相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知识全解
一、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的地方.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水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二、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也就是说,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缺少自由电荷.
注意
(1)理解容易导电与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大量自由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荷,称为正、负离子;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被称为束缚电荷.
由此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2)正确理解酸、碱、盐的水溶液.
酸、碱、盐本身来讲,绝大多数都是绝缘体,它的正、负电荷是不能自由移动的,但当把这些绝缘的酸、碱、盐溶入水中后,这些酸、碱、盐的阴阳离子在水中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因此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
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
例:
(1)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导体了.
(2)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含有杂质的水是导体.
(3)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而夏天打雷闪电时两块云层之间的空气就不再是绝缘体,而是导体了.
在用电工具或装置上,要防止它导电,需用绝缘体.如电工钳、电工刀、螺丝刀、导线等,在它们不同的部位都安装了绝缘体;而要利用它导电就需装上导体,如测电笔的笔头、电线的金属丝等.所以,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良好的电工材料.
注意正确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导电能力来区分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容易”和“不容易”导电,而决不能理解为“能”和“不能”导电,这是由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为导体的,例如用白炽灯中的玻璃柱嵌的两根导线(如图11-5-1所示)A,B接到电路,小灯泡是不会发光的,这表明玻璃柱上的玻璃是绝缘体,然后在玻璃柱下方用酒精灯加热,当玻璃柱的温度升到一定温度后小灯泡将会发光,这表明玻璃加热后,由绝缘体变为导体了.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
--导电能力的差异
这说明什么?
--说明各种材料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之一:
材料
观察下面的导体。
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
--生答:
导线的粗细、长度、温度等。
提供一个简单的电路,只需要从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就可以判断。
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阻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
一、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控制导体的材料和粗细相同,用镍铬合金导线b和c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内.
表2: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提问: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材料、粗细(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粗细的关系
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用镍铬合金线b和d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内.
表3: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提问: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越细(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
三、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研究当导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实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和镍铬合金线b,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内.
实验的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阻
1
镍铬
0.5
1
0.5
2
镍铬
0.5
2
0.25
3
镍铬
1
1
1
4
锰铜
0.5
1
0.22
5
锰铜
0.5
2
0.11
6
锰铜
1
1
0.88
实验表明:
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材料、长度都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四、电阻
1.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符号:
国际上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导体的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
注意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的产生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要受到正电荷的阻碍作用;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受到的阻碍作用,都称作电阻.
3.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1Ω的物理意义是: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即:
1Ω=
.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说明
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几度或十几度时,电阻值变化不超过百分之几,通常我们可以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如果不加说明,温度变化对电阻值的影响不计.
注意
正确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段导体,它的长度、横截面积,组成材料是确定的,在温度确定时,它的电阻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总是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体现出来而已.
【补充阅读】超导体的知识:
一、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金属的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减小.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测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值时发现,当温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1、超导体:
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注意:
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发生超导现象)
2、超导转变温度(又叫超导临界温度):
物质的电阻降到一定温度时,才会出现超导现象,物质电阻变为零的温度叫做超导转变温度,用Tc表示.
3、几种超导体的超导转变温度(Tc).
铝:
-271.76℃.铅:
-265.97℃.锡:
-269.43℃.水银:
-268.99℃.钨:
-273.14℃.
二、超导体的应用前景
因为超导体在很低的温度下才会发生超导现象,目前超导体还不能在常温下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只应用于科学实验和高新技术中.如果能应用于实际,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举几例如下:
①输电导线利用超导体,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的电能损耗.
②如果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线圈用超导体制成超导线圈,可以使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质量减小,功率增大,效率提高.
三、超导研究的历史和发展前景
1911年,昂内斯首先发现水银的超导现象.
1911年~1986年3月经过75年的努力,找到具有高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铌三锗,Tc为-250℃.
1987年2月24日,我国宣布获得Tc为~173℃以上的超导体.
1989年,我国已找到Tc为-141℃的超导体材料.
目前,各国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Tc值更高的超导体材料,以将超导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
题型Ⅰ
例1下列都是导体的是()
A.铁、陶瓷、玻璃B.石墨、油、大地
C.塑料、干木材、橡胶D.水银、人体、大地
例2有人说,导体善于导电,对我们是有用的;而绝缘体不善于导电,对我们是没用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分析: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是同等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对我们也是有重要用处的.答案:
不正确,导体和绝缘体同等重要.
题型Ⅱ
例3如果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白炽灯点亮时的电阻比它熄灭时的电阻要.
分析:
制约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多种,它们是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与材料,还有温度.尽管我们通常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导体的电阻也越大.同学们要注意,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是这样的,并非对所有的导体.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光的,当电流流过白炽灯灯丝的时候,灯丝发热,达到白炽状态,温度当然要比熄灭时高得多.因此电阻在灯点亮时比熄灭时要大些.
课后小结
第4节变阻器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三)教具
1.学生实验:
学生电源一个,学生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2.演示实验:
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电阻箱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导线电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这种说法对吗?
应该怎么说?
2.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么逐渐变暗的?
(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
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
亮度改变.这节课研究的课题就是变阻器.
3.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
滑动变阻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分析演示实验的电路:
小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通过它的电流变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
当减小电路中的电阻.提出问题:
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减小导体的电阻?
哪种方法简便?
(有四种方法:
减小导体的长度、增大导体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更小的材料制成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物理 第十六 电压 电阻 教案 新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