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
- 文档编号:29970228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2.71KB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
1、七年级上册:
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僵硬。
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
强:
通“僵”2、徐喷以烟徐:
慢慢地。
以:
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
果真,果然。
唳:
鸟鸣4、以丛草为林以……为把……当作林:
树林5、兴正浓兴:
兴趣6、方出神方:
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
用鞭子打,抽打。
驱:
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
仔细。
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
抬。
首:
头。
之:
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
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当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想像。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2、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说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
迷惑。
殆:
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
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
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
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所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
孔子说:
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1、子曰:
“学而时习之,1兴的事吗?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
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
“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内心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
“三人行,。
,。
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
“岁寒,。
”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
“其恕乎,,。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
“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
3、七年级上册:
山市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案1、数年恒不一见数,几。
恒,经常。
2、层层指数数,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若,像楼一样,堂若,像堂一样,坊若,像街坊一样。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山中蜃景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6、或凭或立,不一状不一状不一样的形状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4、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2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俄而:
片刻。
骤:
急速。
欣然:
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2、拟:
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3、未若:
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去:
离开。
乃:
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期:
约定。
委:
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
拉。
顾:
回头看7、尊君在不?
7、“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
集会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
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
他有哪些特点?
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5、七年级上册:
智子疑邻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天雨墙坏雨:
下雨坏:
毁坏2、智子疑邻智:
以……为聪明3、不筑筑:
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父:
老人亦云:
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
晚上果:
果然亡:
丢失6、其家甚智其子其家:
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1、塞翁失马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逃跑2、人皆吊之吊:
慰问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为什么就,怎么就。
为:
是。
4、居数月居:
过,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带领6、死者十九十九:
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大:
大规模二、中心思想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七年级下册
6、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感到诧异、异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
从此。
就:
完成指物作诗立就、自是指物作诗立自是:
从此。
5、邑人奇之……感到奇怪、邑人奇奇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其父……当作宾客、稍稍宾客宾客把……当作宾客7、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利认为……有利可图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
每天。
扳:
通“攀”牵、引。
谒:
拜访每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9、不使学、使:
让10、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不能称11、泯然众人矣、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12、贤于材人远矣、于比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则其受于于被14、伤仲永哀伤、、伤哀伤、伤感15、养父母养赡养、16、或以钱币乞之、或有人17、从先人还家、从跟从18、卒之为众人、卒:
最终19、如此之贤也、如此之贤贤(有)才能20、固众人、固本来21、即书诗四句、书写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父利其然也,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他的才能完全消失,与普通人一样了。
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泯然众人矣。
5、余闻之也久。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闻之也久。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写出来的诗已经、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称。
相称。
三、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
作诗立就”第二阶段:
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
泯然众人矣”作诗立就”第二阶段:
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
泯然众人矣”。
“。
“。
2、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赋。
受于人”又指什么?
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受于人”又指什么?
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怎样看待样看待?
、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怎样看待?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父利其然”,“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吾生也有涯,而知无、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吾生也有涯,活到老,学到老。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涯。
活到老,学到老。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7、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卿今当涂掌事当:
掌管。
当涂:
当权当涂掌事掌管。
当涂:
、卿今当涂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研究、孤岂欲卿治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
只。
当:
应当。
见:
了解涉猎,应当。
、但当涉猎4、孰若孤孰:
谁、5、蒙乃始就学乃:
于是、6、即更刮目相待更:
重新、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
认清事物见事之晚乎见事:
、大兄何见事二、翻译下列各句答案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但当涉猎,、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士别三日,、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5、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刮目相待、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四、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是侧面描写。
作用是:
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下阿蒙。
这是侧面描写。
作用是:
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8、七年级下册:
口技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善擅长、京口有善2、会宾客大宴适逢。
、宾客大宴会:
适逢。
宴:
举行宴会3、施八尺屏障设置:
、设置:
安放4、少顷少顷:
、少顷:
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
只闻:
听见、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6、其夫呓语呓语:
说梦话、其夫呓语呓语:
7、满坐寂然“坐”同“座”、8、妇抚儿乳抚:
抚摸。
乳:
喂奶、9、众妙毕备毕:
全、众妙毕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
心情。
少:
稍微。
舒:
松弛。
稍稍:
渐渐稍微。
松弛。
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夹杂、12、虽人有百手虽:
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说出、不能名战战,几欲先走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
大腿。
走:
跑、515、群响毕绝毕:
全。
绝:
尽、消失、群响毕绝二、翻译下列各句答案1、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跑掉。
三、回答以下问题答案1、归纳文章的主旨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者高超的技艺。
2、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
“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伸颈”侧目”“侧目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
“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渐渐照。
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稍稍”“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
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9、七年级下册:
夸父逐日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夸父逐日、夸父逐逐赛跑2、河、渭不足、河黄河3、弃其杖自己的、他的。
、其自己的、他的。
4、化为邓林、化为邓林化为成为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二、中心思想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道渴而死,弃其杖,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为邓林。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
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
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人物的认识。
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10、七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日始出时去认为。
距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以:
认为。
去:
距离。
2、及日中则如盘盂及:
到。
、3、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热水。
热水。
、及其日中如探汤4、孔子不能决也。
决:
判断。
判断。
、孔子不能决5、孰为汝多知乎。
孰:
谁。
为:
认为。
汝:
你。
知:
通“智”聪明。
认为。
、孰为汝多,聪明。
二、译句1、孔子不能决也。
1、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62、孰为汝多知乎。
2、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
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
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人远这件事。
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
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用自己的话回答。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四、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用自己的话回答。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2、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3、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
、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
4、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11、七年级下册:
狼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止有剩骨止:
通“只”、2、顾野有麦场。
顾:
回头看。
回头看。
、野有麦场。
3、苫蔽成丘苫蔽:
遮盖。
、苫蔽成丘苫蔽:
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
像犬一样坐着犬坐于前、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
5、一狼洞其中。
洞:
打洞、一狼洞其中。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
企图、打算。
隧:
钻洞。
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打算。
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假寐:
假装睡觉。
乃悟前狼假寐假寐:
假装睡觉。
神情。
8、意暇甚意:
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敌:
攻击。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10、止增笑耳止:
通“只”耳:
罢了。
罢了。
、。
二、译句1、投以骨。
1、把骨头投向(狼)、投以骨。
、把骨头投向(。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只增笑耳。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只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1、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阐述本文主旨。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
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
缀行甚远”“、……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而两之并驱如故。
……意暇止,……而两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一狼洞其中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前狼假寐,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
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
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什么呢?
是议论。
它告诉人们: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是议论。
它告诉人们: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2、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一、解词:
答案1、高可二黍许可:
大约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尚,还。
盈:
满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
挑选。
修狭:
长而窄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5、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横着6、其两膝相比者比:
靠近、挨着7、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
分明可数的样子8、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复习资料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