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悲剧不仅表现为冲突.docx
- 文档编号:29970210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75
- 大小:813.59KB
屈原悲剧不仅表现为冲突.docx
《屈原悲剧不仅表现为冲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悲剧不仅表现为冲突.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屈原悲剧不仅表现为冲突
悲剧不仅表现为冲突,而且表现抗争、拼
搏;悲剧的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是惊心动魄、轰轰烈
烈的死,抗争是悲剧的重要特点,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尽管
这样被打击,屈原还是能保持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纵使一个
人也要顽强拼搏,也要坚持到底。
他孤独地抗争,但归于失
败,他再抗争,再失败、再受挫,欲斗不胜,欲罢不能……屈原
把建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楚民族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发
挥得淋漓尽致。
二、民俗文化:
屈原悲剧意识萌芽的氛围
人类的远古文化与原始的宗教、图腾崇拜、巫术是分不开
的,楚民族也是如此。
楚人是祝融的后裔,《史记·楚世家》中
有对生为火正、死为火神的祝融的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
顼高阳。
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高阳生称,称生卷
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
下,帝喾命曰祝融。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
帝
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
融”。
《左传》中也有楚人把祝融当始祖祭祀的记载,如《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载: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
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
”楚国封君夔子只是不
祀祝融、鬻熊等先祖,楚人便以为大逆不道,举兵灭之。
可见,
在楚人的心目中,祝融有着何等崇高的地位。
《国语·郑语》
曰: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
又《淮南
子·天文训》载: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神朱明。
”其注曰:
“旧说云祝融。
”《广雅·释天》云:
“朱明,曜灵,东君日也。
”王
逸《楚辞章句》注《招魂》中“朱明承夜”一语亦云:
“朱明,日
也”。
可见,祝融又称朱明,被看作是日神。
于是在楚人那里,
日神祝融被看作是先祖,原始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交织在
一起,人们对日神更是顶礼膜拜,形成了特殊的崇日风尚。
另
外,楚人还有尚东的传统,在迄今发掘的大型楚慕中,除个别
例外,头向莫不从东,与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有很大不同,例
如秦国的墓向就是朝西。
尚东有双重意蕴,一则,作为日神的
远裔,应朝向日出的东方;二则,作为火神的嫡嗣,同样应朝向
最初的火神所居的东方。
在信仰日神的地区和民族,日神大都充当了驱邪或者是
祈福的对象,日神蕴涵着一种巨大的价值能量,有着崇高的拯
救功能,人们渴望在对日神的膜拜中获得一种安全感,于是培
养起了人们对光明和希望无限坚定的理性信念,例如希腊民
族对日神的崇拜从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希腊悲剧的发展。
太
阳象征着激情、理想,象征着光明、希望、正义,楚人的崇日情
结表明楚民族对崇高的理想、信仰有着坚定不移的追求,在楚
人血液里流淌着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
《九歌·东君》就是祭
祀日神之歌,洪兴祖《楚辞补注》云:
“东君,日也”。
诗人着重
描写辉煌壮丽的日出景象,庄严而热烈的祭祀场面,以及日神
周而复始、运行不息的生命流程,竭力渲染了日神普照万物、
广布德泽、除暴安良、超然独立的精神。
在那鼓乐齐鸣、歌舞
交融的宗教气氛中,蕴含着对日神深深的崇拜和热爱之情。
日神将自己神圣的光辉普照到万物,它使所有的生灵都获得
了拯救,也使得自己的灵魂更加纯洁完美。
可以说,日神是生
生不息、创造万物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意象的象征。
诗人在对
日神的赞颂中,寄托了自己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求,其动力的
源泉正是以太阳崇拜为重要内涵的楚民族文化精神,而屈原
的悲剧意识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中,那种日神般的精神更是表
现得酣畅淋漓。
屈原明确地提出其政治理想是改革楚国的现
实政治,其人生目标是成为皋陶、伊尹、傅说、吕望、宁戚等人
那样的辅政大臣。
于是,他不停地加强自身的修养锻炼“纷吾
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
为常”,并希望通过君臣共同努力,实现其政治理想,实现楚民
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完成由楚国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这些
追求无论对于他自己,还是从楚国的大局来看,都是高尚的,
前途也是光明的,是自我价值与最高理想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
治国平天下,一方面修身齐家。
屈原不停地探索,带着火一般
的热情执着地追求自己生命中的太阳,但是太阳的光芒却始
终不属于他;他不停地向楚王袒露自己的赤胆忠心,但是换来
的是楚王的怀疑、同僚的嫉恨(“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
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弟子的背叛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残酷而无情的种种现
实都与其崇高的理想相背离,在路漫漫的求索之后,伴随着他
的只是无尽的黑暗。
一切成空。
于是屈原从那种日神般迷幻
的世界中逐渐清醒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悲剧是“历史的
必然要求与这个必然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
突”。
显然屈原心中的理想,从历史理性的角度看,无疑是崇
高的、伟大的,是符合并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的,但在当时
的楚国,只能是一场无法实现的幻梦,尽管现实矛盾重重,但
却仍然未能扑灭屈原心中的熊熊烈火,未能阻挡他寻找光明
的步伐。
正是这种日神般的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驱使着屈原
宁可怀抱理想而葬身滚滚江水,也不愿随污浊之世而放弃理
想。
他把这种对光明的渴望、对理想的执着升华到了最高境
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楚民族民俗文化做了最为生动的
注脚。
三、学术文化:
屈原悲剧意识成长的养料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学术文化是成长的重要养料,尤其像
屈原这样有着强烈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魄力的知识分子。
让我
们从他的处境谈起。
面对残酷而复杂的现实环境,屈原为什
么没有像世人那样随波逐流,或者像苏秦、张仪、范睢等同时
代的风云人物一样“朝秦暮楚”式地成就于异国,而无悔地选
择了这么一条布满荆棘的坎坷的不归之路呢?
或者说,他为
什么会一步一步地由“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刘熙载
《艺概?
赋概》)呢?
当然,这跟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孤高的
个性心理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更为宏阔的南楚学
术文化的视野来加以探究,也可以找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楚民族与中原北国有所不同,她地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南
方地域特色。
法国思想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物资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方
面的因素。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云:
“大抵北方之地,土
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
多尚虚无,故所作文,多为言志、抒情之体。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篇云: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
繁。
然则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
乎?
”刘师培和刘勰都不约而同的把楚辞独特风格的原因归因
于地理环境对文学的渗透。
范文澜先生认为,北方是史官文
化,南方是巫官文化,在南方文化中,原始的民风延续得更长,
弥漫着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气息,楚文化是南方文化的杰出
代表。
在楚辞充满浪漫激情的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包含
了许多远古的传统的南方神话,如:
伏羲女娲、西王母、仙人王
子乔以及各种怪兽等等,正是南方巫术文化的艺术性再现。
这些神话多取材于南方,特别是《九歌》中的日神、月神、大司
命、山鬼等神话故事很大部分即出自《山海经》。
而一般学界
认为,《山海经》出自战国时代的楚国和汉代时期的楚地。
可
见楚文化在屈原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楚辞的语言
形式上,屈原更是始终对楚语怀有一种深挚的热爱。
宋黄伯
思《校定楚辞·序》云:
“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
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如楚辞的句子长短不一,在句尾
或句中多用感叹词“兮”,体现出深厚的南方文化的烙印,这些
特点杂糅在一起就形成了楚辞“惊采绝艳”(《文心雕龙·辨
骚》)的独特魅力。
51
03
作者简介:
胡培培(1981-)女,湖北潜江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屈原的悲剧意识与楚文化的内在关联
胡培培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
屈原的悲剧意识与楚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结合屈原的生平事迹及诗赋文本,笔者拟从地理文化、民俗文
化、学术文化等三个层面对这一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我们认为:
地理文化是屈原悲剧意识滋生的土壤;民俗文化是屈原
悲剧意识萌芽的氛围;学术文化是屈原悲剧意识成长的养料。
关键词:
屈原;悲剧意识;楚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从民
族文化中可以洞察出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层面。
悲剧意识
体现了民族对人生和死亡的基本意识,它以民族文化———心
理结构的积淀形式,或者说是集体无意识,渗透在该民族每一
个成员的个体意识和行为之中,屈原也不例外。
所以在研究
屈原时,我们也不能回避他与楚文化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笔者
拟对这一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一、地理文化:
屈原悲剧意识滋生的土壤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著作《原始文化》中指出: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这当然
包括地理文化。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物质土壤,它的
优劣条件以及民族对这优劣条件的反应,不仅决定这个民族
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该民族开辟生存道路的勇气信心和对
外部环境抗争性格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自然条件
“不仅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生产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
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知道如今还制约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
一步发达或不发达。
”所以,在考察屈原的悲剧意识时,进行楚
民族地理特征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这决不是鼓吹一种以孟
德斯鸠为代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只是想探讨这种自然因
素对心理形成潜在的、必然的影响。
楚民族是先秦时期在芈姓氏族(乃至华夏)的统领之下,
由苗(三苗)、越、濮、巴等部族渐次融合而形成的。
《史记·孔
子世家》记楚昭王时令尹子西说:
“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
十里。
”楚国的起点就在这“五十里”的狭小的地中,周成王把
这块荒蛮狭小的地封给熊绎可以说是画地为牢之计。
熊绎的
国都叫丹阳,但已不是丹水之阳,而在雎山与荆山之间的穷乡
僻壤,楚人在这里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生计相当困难,他
们的文化比当时的周文化要落后得多。
《左传·昭公十二年》
记楚灵王时右尹子革说: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
缕,以处草莽。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
王事。
”“筚路蓝缕”也许说得太过夸张,但也足能说明楚国建
国初期的艰难处境。
同时在楚国的周围有楚蛮,即楚地的蛮
族,其主体是三苗,西南有濮人和巴人,东南有扬越,他们都在
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楚国的安全。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要求得
生存和发展是极为困难的;同时我们也不难想象,楚民族为了
实现其强盛的梦想,付出了何等艰辛的努力。
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提出过这样一个
论断:
任何民族的文明起源和生长的法则都是人类对各种挑
战———首先是自然环境的挑战的成功应对。
挑战与应战之间
的相互作用是超过其它一切因素之上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民
族、一种文明如果能在这种挑战中取胜,它就可能会走向繁
荣,反之就会走向衰弱。
这就是汤因比的“逆境论”,他认为,
最适度的挑战可以激发一个民族积极主动的应战情绪,并促
进其抗争意识。
楚民族就是在应对这种挑战中不断地发展起
来的。
从楚国建立到屈原时代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当时全国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而长期聚居在江汉流域的楚
民族,向来被中原人蔑称为“夷狄”、“南蛮”。
司马迁的《史记
·楚世家》载,楚王熊渠和熊通都曾声称“我蛮夷也”,这种异
族心理是非常强烈的。
周天子如昭王、穆王一再南征楚国,饮
马长江。
楚武王时,他请随侯向周天子请求“尊楚”,可是,不
但当时“王室不听”,还耿耿于怀,在16年后,“周召随侯,数以
立楚为王”。
周天子和中原各国长期的民族歧视,使楚人养成
了的强烈的民族反抗心理。
故《公羊传·僖公四年》载:
“楚,
有王则后服,无王者现叛。
夷狄也,而亟病中国。
”此后,吴起
变法、陈胜吴广起义,还有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古语
不也证明了楚民族的反抗精神么?
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
流逝,楚人的后代可怕难以想象他们的祖先是怎样地火耕水
耨、筚路蓝缕,是怎样地在逆境中生存、开拓奋进、师夷夏之长
技而力求创新的,但长期艰难的地理环境,的确使楚人以来习
惯了以桀骜不驯、独立自尊的方式求得生存,这是楚民族特定
的集体无意识的生成的潜在背景,也正是屈原悲剧意识滋生
的土壤。
在屈原身上我们同样能看到这种不屈不挠的叛逆性格。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政治理想,屈原提出“不抚壮而弃
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并主动要求以一个战斗者的
身份出国请缨: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离
骚》)。
由于靳尚、郑袖等人的谗言,楚怀王渐渐疏远了他,但
屈原毫不气馁,他“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离
骚》),于是“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离骚》)。
这些做法仍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
楚王“羌中道而改路”(《离
骚》)。
即使在重重打击之下,他仍坚定而执着“亦余心之所善
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为了实现理想,他还“既滋
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
”(《离骚》)。
在中国古代,
没有君主的支持,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何况还要遭遇同僚
的排斥、弟子的背离,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执着的
50
屈原深受南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南方学术思想是以道家
思想为主导的,在《论语》里,孔子周游列国就碰到过长沮、桀
溺这样避世的楚人。
梁启超说:
“《九歌》《天问》等篇,盖犹时
代之遗响焉。
南人开化,后于北人,进化之迹,历历可征也。
屈
原生于贵族,故其国家观念之强盛,与立身行己之端严,颇近
北派;至其学术思想,纯乎为南风也。
”在《屈原的思想流派》
中,他还进一步指出:
“与其(屈原)思想,则一大部分受老子思
想的影响”,“老庄产地,对邹鲁言之,可称为南人,其学贵出世
思想,则南派之特色……屈子则生育与此中思想空气之人也
……其自杀之原因,乃感于人生问题之不能解决,不堪其苦
闷,彼自写其情感之勃郁不可抑。
”灵氛劝导屈原道:
“两美其
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
怀乎故宇?
”(《离骚》)。
面对这些劝戒,饱受打击的屈原不是
没有想到过退缩———他也有过“吾将远逝以自疏”的念头,但
是当他“神高驰之邈邈”准备去国远游,“忽临睨夫旧乡”,想起
内忧外患的楚国便“蜷局顾而不行”,立即打消了去国的念头。
《哀郢》里也写到屈原放弃其去国的打算:
“羌灵魂之欲归兮,
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曼余目以
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渔
父》中说: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
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
思高举,自令放为?
”当然,这里灵氛的劝诫、渔父的教导其实
就是屈原内心矛盾情绪的真实写照,《远游》里这种思想表现
得格外突出。
《远游》开篇:
“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又云: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
芳草之先零。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高阳邈以
远兮,余将焉所程”,这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屈原有出世之
念。
太史公曰: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
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
月争光可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句话也说明了屈原
得于老子之学,而其出世思想与庄子的乐天思想不乏相通之
处。
故梁启超谓“屈原以悲闵之极,不徒厌今而欲反之古也,
乃直厌俗而欲游于天”,并称《离骚》中不少诗句“实厌世主义
之极点也”,当是不无道理的。
但是,自从楚国得以立国开始,便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
到了春秋时期,楚国更是积极地向北方发动进攻,《左传·僖
公二十八年》记载: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楚庄王更是饮马
黄河,问鼎周室,称雄一时,这些都促进了南北文化地交融,至
战国时期,纵横家及各国学者南北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更为密
切,彼此融合已经成了当时不可阻挡的趋势了,北方文明以其
先进的礼乐制度向南方文化蔓延。
“从《左传》中可以看到,楚
国君臣上下,很多人能引用《诗经》作为外交辞令。
孟子曾指
出,‘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
文公上》),当时由楚而‘北学于中国’的,当然不止陈良一人”。
这都有力地冲击着以老庄为代表的南方思想,到屈原时代,南
北文化的交流已比较频繁。
时代统一的趋势与楚国在战国七
雄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屈原对于治国平天下的时代理想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我们不难在屈原身上发现某些
儒家思想和一些法家思想的印记。
在思想和人格修养方面,
屈原选择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用梁启超的话说,即“近于
北派”;在学术文化的信仰方面,无疑打上了道家思想文化的
烙印,即“纯乎为南风”;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
又选择性地选择了法家思想。
可见,作为文化个体的屈原既
是复杂的,又是丰富的。
南北文化结合生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楚国的巫官文化、也
不同于中原的理性文化的新型文化。
这种文化具有南北交融
的新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屈原的悲剧意识正是这种新型文
化的产物。
在屈原的身上,主要有两种思想在不停地争斗:
一
是儒家的积极入世;一是道家的逍遥无为。
这并不意味着屈
原的立场不坚定,从深层次上讲,这是两种思想、两种文化体
系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激烈碰撞与矛盾冲突。
依悲剧美学理
论,悲剧主人公往往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即矛盾的两方
都无法割舍,放弃任何一方都意味着痛苦或毁灭。
如果屈原
选择去国远游,从情感上他是放不下这片故土的,看着自己的
国家一天一天地衰落而置身事外,对于一个把国家利益看得
比自己生命还要重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度痛苦的,也是难以忍
受的;如果选择留在楚国继续奋斗,其结果只是受人排挤,最
终还是得不到君王的支持和信任,自己的人生理想、政治理想
也是难以实现的。
于是他问天问地: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
为此萧艾也?
”(《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
安”。
《庄子·人间世》云:
“绝迹易,无行地难”,这句话对屈原
最合适不过了。
世上已经无路可走,屈原最终无以救济其苦
痛也,于是他明确地意识到了死亡,只有一死才是最好的出
路,既能结束自己内心痛苦、保持高尚的人格,又能在某种意
义上与当时奄奄一息的楚国共同生死,在屈原看来,这或许是
摆脱两难境地的最好出路。
或许有人要问,同样受楚文化影响的庄子为什么没有走
上像屈原般的悲剧的道路呢?
也许是庄子太过于世故,他总
能以冷静的哲学思辨把人生的困境合理化,从而消除了理想
破灭的痛苦;加之庄子出身平民,更多地关注着个人在乱世中
的生存状况,强调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幻想摆脱一
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的绝对的自由。
出身贵族的屈原格外珍惜自己的出身、名誉,不仅如此,他始
终把自己的命运与楚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不
可能随波逐流,也不可能像战国策士一样远走他乡、另投君
主,更不可能像庄子一样置身事外,于是最终选择了自沉的方
式。
如果屈原接受的是纯粹的儒家思想,同样也不可能走向
悲剧。
孔子说: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孟子也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
上》)的节操,可见儒家对于生存方式的选择是非常灵活的,而
这恰恰是屈原所无法仿效的。
屈原以楚文化特有的执着精神
去追求政治上的理想,必然会导致其悲剧的结果。
只有屈原
这样独特的生命个体,既不能像道家那样“避世避人”,又不能
像儒家那样“用世避人”,必然会做出以死问生的选择。
所以
说,南楚学术文化是屈原悲剧意识成长的养料。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屈原的悲剧意识与楚文化有着内在
的必然联系:
楚地理文化是屈原悲剧意识滋生的土壤;楚民俗
文化是屈原悲剧意识萌芽的氛围;楚学术文化是屈原悲剧意
识成长的养料。
伟大的楚民族成就了屈原,而屈原也以他的
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楚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2]丘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0.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
[5]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
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5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2.
[7]潘啸龙.屈原与楚文化[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8]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M]·长沙:
湖南出版社,1991.
[9]周殿富.楚辞论———历代楚辞论评选[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
社,2003.
52
益冲突的楚国任兰陵令。
此外,墨子“兼
爱”、“非攻”所期望的是夭下“尚同”。
韩非子
身为韩国人而求仕于秦。
道家的老庄更不屑
于某一国别利益的考虑。
而屈原的理想与情
志却不同.他没有“天下”的观念.他的最高追
求是变革楚国政治.使之强盛而在诸国相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理想始终未超出楚国
的范围。
从这一角度概括他的追求.可以说他
是唯争楚国之强、唯忧楚国之衰。
“指九天以
为证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离骚》),此中的
“灵修”与其说是指楚王,勿宁说是楚国的代
名词。
正因此,他才会甘冒危险而直陈君王之
过失:
“余故知容窖之为患也.忍而不能舍也”
(同上)。
也正因此.他在被疏乃至遭滴斥以后
仍会徘徊而不忍离开楚地。
按照当时的惯例,
一个有才能的人在本国失意后是可以到别国
另谋所求的。
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中指
出,战国时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以屈原
之才,到它国另谋高位也并非难事。
他的不愿
离楚他就显然是其对楚国故土特殊的情结使
然。
由于屈原情志的这种特点,他一方面不
愿苟合从俗、委曲求全.另一方面又不忍离楚
他就,这样、便必不可免地陷入进退维谷乃至
走投无路的困境。
这种困境较之同样有过不
得志经历的孔子、孟子等人更为严峻.其情感
冲突也因此而更为激烈。
这种“负杖独行.则
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王逸评
语)的矛盾是儒家及其他诸子所没有的。
如果
说悲怨之情必须赖诗歌来排遣宣泄的话.那
么悲怨之情的程度也就决定了其诗歌的特殊
风格。
屈原诗歌之所以具有激切酸楚的特点.
之所以不合乎儒家所谓“温柔敦厚”的要求.
直接原因也正在此。
进一步探究.屈原的情志何以会有不同
于中原各国诸子的特点呢?
这又与楚国的历
史文化特点及其在当时诸国相争中所处特殊
地位有关。
黄河流域的中原各国在历史上经
历了夏、商、周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统治·已经
融合强化了共同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文化
传统乃至风俗习惯.从而具有了共同的民族
心理。
《诗》中所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便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反
映。
春秋末期以后,虽然各诸侯国开始与天子
的宗主地位相分离,但是在心理观念上,他们
都仍然视西周王朝政令所曾及之地为“中
国”,并视自己所在小邦为其一部分。
这种“中
国”观念是与中原以外的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原 悲剧 不仅 表现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