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
- 文档编号:29970206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90.31KB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陆学艺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表现为解决"三农"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要着重解决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做到"五个统筹".诚然,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但突出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同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合理,不正常.这两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又常常是交叉的,如有的问题既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出城乡关系不合理.但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城乡问题居于更为突出和主要的地位,而这又集中地表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便能得到基本解决.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认识这个问题,还须对"三农"问题的现状有个基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历来重视解决农业问题,作了很大的努力.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率先改革,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执行了20多年,先后取得1984年,1990年,1996年,2004年等四次农业特大丰收,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格局,形成了常年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较好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进出口而言,1997年以后,我国粮食和农产品的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有些年份还略有出超,近些年入超多些,但我国有许多出口的工业品都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所以仍可以说,我国是以占世界9%的耕地供养了20%多的人口.这是我国农业很大的成就和贡献.相对来看,"三农"问题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农民和农村问题.
先说农民问题.一是太多.1952年时是5亿农民,以后一直增加,2000年达到9.42亿.2001年开始减少,直到现在我国还是9亿农民.从1952年到2006年,工业化了50多年,我国变成工业大国,农民反而越来越多,13亿人口,9亿农民,这是一个大问题.二是穷困.农民穷困首先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而农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惠.同农民自身相比,生活水平还是提高的,因为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1978年的时候有2.5亿贫困人口,现在只有2000多万.其次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1978—1985年,城乡差别是缩小的,1986年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来差距不断扩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05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9.6%,农民收入增长6.2%,可见差距还是在扩大的.三是分化.首先是职业分化.现在我国的9亿多农民,有4.97亿劳动力,其中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劳力有3亿.另外,有近2亿农民工,其中离土离乡进城的农民工有1.2亿人.其次是财产和收入分化.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农民年收入600元以下的占2.25%;601—1000元的占6.07%;1001—3000元的占51.37%;3001—5000元的占25.29%;5001元以上的占15.02%(《中国统计年鉴》2005).可见当前我国农民财产和收入分化的程度.四是势弱.农民被普遍认为是弱势群体,这首先是土地,包括承包耕地,宅基地,常常有可能被征用,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其次是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建设确是到了必须重点加快的地步了.
再说农村问题.农村是农民为主聚居的社区.在我国广大农村,包括水利,道路等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依靠农民自己筹资出力建设的.尽管现在国家通过改革把电价降下来了,但长期实行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即对城市和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和农民是另一套政策的格局还未改变,有的还越发严重,城乡差距在加大.现在,党中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新的体制和机制,调整结构,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逐步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还处在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镇化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要现代化,必须搞好工业化,城市化."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要靠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从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看,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农业在GDP中的份额是逐渐减少的,一般会降到15%以下;从事农业的劳力,在总就业人口中也是逐渐减少的,一般会降到20%左右;农村人口一般降到50%以下.而2004年我国的农业增加值在GDP中只占13.1%,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46.9%;农村人口占58.2%,农业户口的人员占总人口70%.可见我国的农民穷,农村落后,农业弱的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不改变这种46.9%的劳力,只有13.1%GDP的结构性矛盾,"三农"问题就解决不好,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便无从实现.这其中包括:
致力于消除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要化解土地,水等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与农村要素外流的突出矛盾,以及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中加强国内产业保护问题等.然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单靠农村,农民自身,在现在的城乡格局,城乡关系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一定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跳出"三农"抓"三农".必须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实现城乡共繁荣,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的绝大部分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二,三产业的劳动者,转变成城市居民.农民减少了,规模经营的农业才能搞,农业产业化才能实现,农民才能富裕起来,农村才能建设好.
三,农民必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总结回顾50多年来的农村工作,有一条基本经验,凡是有利于农民切身利益,农民自愿自觉自主积极参加的,这顶农村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例如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税费改革等等;而凡是不利于农民切身利益,农民被迫被动参加的,这项农村工作就一定失败,例如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这是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致富,农民盼望已久,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正如有位学者总结说的,"人不能往高处走,水不能往低处流".所谓"水不能往低处流",就是资金,技术,精神文明等流不到农村;所谓"人不能往高处走",则是农村人不能进城来,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我认为他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人不能往高处走",农民不能进城变为市民,9亿农民就困在十几亿亩土地上,新农村肯定是建设不好的."水不能往低处流",工业反哺不到农业,城市支持不到农村,靠农村本身建设新农村,也是建不起来的.因此必须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民从这个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等项改革,只是放开了农民的双手,但双脚和身子还没有完全放开,实际上还是束缚在土地上,所以产生了种种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是一场变革,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政策性的限制和障碍,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农民的积极性,为实现,维护,发展自身的根本利益而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调查表明,以下几项改革须尽早,着力,切实地进行.
第一,要改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给农民有进城当工人,当市民的权利,恢复农民本来有的国民待遇.这项改革可先从已经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多年的农民工做起.
第二,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所谓集体所有,原本应该是生产队集体的农民所有.目前生产队这个进行基本核算的集体经济单位事实上已不存在,行政村,村委会成了集体土地的发包者,实际行使土地集体所有的主权.所以现在农村土地的产权很不明晰,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纠纷.要通过改革,建立农民土地经营权的长期保障体制,并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保护基本农田是我们的国策.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农民有了受法律保护的土地承包权,占用农民土地,必须给予应有的补偿.土地出让金主要给予农民.农民有了受法律保护的土地经营权,无后顾之忧,就有了参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农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
第三,要改革1994年以来的财政体制.这个体制的财权事权不相称,对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县乡太不公道,这是目前县乡村三级巨额债务的主要原因.取消了农业税,这些地区县乡的财政更困难了.县乡财政拮据,必然要打农民的主意,所以这也是造成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村社会不安宁的重要原因.
第四,要通过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大量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务必处理好干部和农民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近几个月来,我到各地农村去调查,听到各种议论.对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战略决策,上至省级领导,下到乡镇干部,还有一部分支部书记,积极性都很高.层层开会,组织工作班子,专题研讨,制定规划,有的已经开始行动.但是下到村里,多数农民还不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干什么事.东部沿海比较富裕地区的农民,消息灵通一些,已经知道并听说市里,县里正在做规划.于是担心起来,怕将来的建设要把他们规划到新社区里去,怕拆老房,占田地.由于不知根底,不明政策,心有疑虑.总的印象是,干部这一头积极性很高,农民这一边,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有的还在等待观望.
干部有积极性,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契机而推进整体工作.但确实也有一部分干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建功立业,创造形象工程,在上级面前有所表现的好机会.更有甚者,以为这又是一次通过大搞城镇,新村规划,可以拆房,占地的好时机,又可以以地生财了.一位县委书记说,他们县准备用10年时间,把全县几千个自然村全部拆除,把农民规划到几百个居民小区里去,这样可以腾出10万亩土地,以解决城市,工业建设用地紧缺的困难.还有一位县委副书记向我介绍,他们已作出扩大县城占地800平方公里的远景规划.这是我直接听到的两个比较极端的实例,有一定的代表性.显然,这种代民做主的做法,未能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如果真的按照这种规划实行起来,后果将极其严重.需要注意的是,当今社会,利益已经多元化,干部同农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的则是很不一致.例如在对待土地问题上,农民把土地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既是赖以生产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但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则把土地看作是可以产生巨大财富的金鹅,想方设法要把耕地转为非农用地.我们对这种利益格局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经济建设,也是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涉及到已经分化了的农村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定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适时适地地制定好各种政策,协调好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尤其要协调,处理好各级干部同农民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让农民做主,只有农民自主,自愿地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稳步地进行.(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导言
1,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救济乡村运动
中国的乡村建设起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救济乡村运动.它是知识分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社会改良,是"乡村建设救国"论的理论表达和实验活动.这场乡村建设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当时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目标需要.1932年南京政府采纳了乡建派的主张实行县政改革,推行所谓的"新县制",令各省设立县政建设研究院并设实验县.南京政府还在"救济农民","复兴农村"的口号下,利用银行资本输入农村,开展了一个所谓的"资金下乡"运动.但是由于内忧外患,特别是日本侵入中国,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不得已而中止.
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运动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引导农民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1955年以前,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互助组;到1955年,全国合作化运动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1958年8月,中央作出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展开.这一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特征是追求"一大二公",其根本目的是从组织上保证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并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1957至1960年,农村人均粮食消费量更是下降了23.4%,大约有1500—3000万人因饥饿而非正常死亡.
3,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农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人民公社解体;
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业生产;
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农民获得自主管理村庄内部事务的权利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
1,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
(1)粮食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粮食生产总体呈下滑趋势,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如左图)
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原因在于粮食总产量下滑,而我国人口在不断增加.(如左图)
(2)农民收入方面的问题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我国农民收入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初期快速增长阶段后,逐渐转入长期慢速增长的阶段,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更为明显.从1990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9.7%,年均增长4.45%,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原因如下:
一是受产量的影响,占农民总收入25%以上的粮食收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是受价格的影响,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的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是受硬件落后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不仅影响农民消费,而且还影响农村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四是由于农民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尤其是受教育权没有得到保障,影响农民自身的素质,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同时,城市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与农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如图所示)
这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
一是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
二是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公共物品投资对城市倾斜,加剧了城乡社会福利收益之间的差距;
三是工农技术进步不平衡导致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3)农村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的问题
供给总量不足
一方面,政府对城乡投入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不均衡,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据统计资料,2001年农村小学总经费733.4亿元,生均经费为900元,城市和县镇小学经费540.6亿元,生均经费为4015元.城市小学生教育经费人均占有量是农村占有量的4.44倍.
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导致无力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县乡政府财政缺口加大,大多数乡镇负债严重,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资金处于高度不足的状态.
供给与需求错位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沿袭"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这种"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不能反映农村公共物品的真正需求状况.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公共物品和关系到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如农业新技术,灌溉设施,大型农用机械等,而符合官员偏好,与"政绩"挂钩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过剩,如各种形象工程,达标工程等.
地区供给的不公平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农村公共物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混合供给的体制下,必然出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均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财政相对较为充足,从而能提供较多的公共物品;而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财政不足,甚至严重负债,导致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呈现短缺的状态.目前,大部分西部地区以及少数东部山区,基层政府负债累累,有些地方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无力发放,更不用说提供公共物品了.
供给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高质量的需求
政府由于政策目标和资金限制等一些原因,难以提供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物品多样化的需求.而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单一的供给主体,私人资本受政府政策和产权界定的影响,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
(4)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乡镇对村委会选举的操纵和控制.虽然法律上规定乡镇一级与村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乡镇一级由于处于压力型政府管理体制的末端,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各项任务和指标,需要村委会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往往倾向于对村委会选举进行操纵和控制.
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矛盾.村党支部的成员的任命来自乡镇党委,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与村委会自下而上的权力结构往往会产生冲突.在实际的运行中,因为两委冲突而出现两个权力中心或村级组织陷入瘫痪的状况不在少数.
选举法规的不完善.在全国各地大量出现的贿选问题,因为无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影响了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中国现代化的全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3,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
这样的发展阶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时机.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农业占GDP的比重,25年间下降了一半,目前不到15%.(如下图)这表明既不应当,也不可能继续要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而工业却可以反哺农业了.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政策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案,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社会,政策环境;一个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正在全国逐渐形成.
持续加大减免征农业税的力度,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行"两免一补"(即免交杂费和课本费,补助寄宿学生寄宿费)
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范围,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
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和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1,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
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表现.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这些都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变.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
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乡镇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
2,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
.——农民居住集约化.只有实现农民居住集约化,才能提高住房质量,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农民集约化居住,加强了农户之间的紧密性联系,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乡村文化,创造了条件;便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大大降低通电,通信,通气,通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和公共设施的管理成本;便于集中环境污染治理,便于发展循环经济;便于农民生产专业化分工,便于节约的土地进入农村工业用地流转.
——生产方式合作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生产方式从一家一户转向专业合作化,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的农民合作化,主要建立在产业化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这是当代新农村生产方式区别于过去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最大不同点.
——生产工具机械化.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村,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确保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的前提和依据.
——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新农村要重点加强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托幼,托老等公共产品设施的政府投入.同时,制定鼓励政策,在贷款,税收,财政上,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开拓公共产品投入渠道,建立健全公共产品管理机制和制度,全面构建农村公共产品服务保障体系.
——农民素质知识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中 存在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