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9968718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6.33KB
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掌握文中四字成语。
2.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分析文章结构。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任务一:
了解作者。
任务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分析文章结构。
结构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8—20)
内容
特征
具体表现
目的
(二)再读课文,整理概括
任务三:
本单元我们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请你字斟句酌,细读课文,梳理课文,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2.每部分各写了哪几件事?
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几件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任务四:
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四)反思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三、效果检测
(一)夯实基础
1.成语填空。
潜心()注警报()起()而不舍()尽心血
一反()往()乎不同群蚁排()无()及此
2.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他是诗人、______、______。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
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二)分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何作用?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4.“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
(找准关键词)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7.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
(“做”没有说)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1.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
12.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
请用一句话概括。
13.“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三)拓展阅读。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
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
“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
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
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
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
闻先生讲唐诗的妙语,应该记录下来。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
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
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
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
“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得还好!
”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
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
故颜色特别浓烈。
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
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1.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4分)
2.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画线词语的含义。
(3分)
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4分)
4.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
(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5分)
附件1.教材内容
附件2.学习任务单答案
(一)1.贯迭锲沥既迥衙暇
2.学者、民主战士
3.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4.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
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
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5.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
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
如果笼统地写,容
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
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
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二)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内容)
2.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吹嘘,自诩yì
4.加点的“精神食粮”和第七段中“这”分别指代什么?
(用原文)
5.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7.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8.“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动”,而是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
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9.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10.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11.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12.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13.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
(三)1.事例一:
抗战期间蓄须明志__事例二:
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2.叫座:
指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3.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就赏识这样的学生。
4闻一多先生走进教室,满堂的学生立刻静了下来。
“今天,我们学女娲。
”哗哗的翻书声。
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
大家都在为女娲面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
闻老师口讲指画,从远古的女娲造人讲到了女娲补天,绘声绘色。
学生们全都沉浸在这古代的神话情境中,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和做 年级 下册 语文 说和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