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docx
- 文档编号:29968329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59.24KB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docx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
第一章《论语》选读
一、原文选读
※1.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注释】道:
有两种解释:
一为“引导”;二为“治理”。
前者较为妥贴。
齐:
整顿、约束。
免:
避免、躲避。
耻:
羞耻之心。
格:
有两种解释:
一为“来”引申为归服;二为“正”。
【大意】孔子说:
“用政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教化,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
2.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论语·子路》)
【注释】仆:
驾车。
庶:
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大意】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
孔子说:
“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
“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
”孔子说:
“使他们富起来。
”冉有说:
“已经富裕了又该做些什么?
”孔子说:
“教育他们。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注释】性:
指先天素质,即天赋人性。
习:
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各种环境的影响。
【大意】各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所受环境影响习染不同,才拉远了差距。
※4.“yóu由yě也!
nǚ女wén闻liù六yán言liù六bì蔽yǐ矣hū乎?
”duì对yuē曰:
“wèi未yě也。
”“jū居!
wú吾yǔ语nǚ女。
hǎo好rén仁bù不hǎoxué好学,qí其bì蔽yě也愚;hǎo好zhī知bù不hǎoxué好学,qí其bì蔽yě也dàng荡;hǎo好xìn信bù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注释】女:
通“汝”,你。
居:
坐。
愚:
受人愚弄。
荡:
放荡。
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
害。
绞:
说话尖刻,刺痛人心。
【大意】孔子说:
“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
”子路回答说:
“没有。
”孔子说:
“坐下!
我告诉你。
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玩弄小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而无基础;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
5.子路问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注释】以:
连词,连接分句,表示目的。
可译为“来”或“以便”。
下面几个“以”用法同此。
斯:
代词。
指代“修已以敬”。
而已:
罢了,够了。
安人:
使他人安乐。
安:
使动用法。
病:
缺点。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
孔子说:
“修养自己而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
”子路问:
“像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
“进一步修养自己,使亲人朋辈安乐。
”子路又问:
“像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
“更进一步修养自己,来使天下老百姓都得到安乐。
而修养自己来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尧舜恐怕也没有完全做到呢!
”
6.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注释】行:
社会实践。
【大意】孔子用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文献,实践,忠诚、信实。
※7.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注释】有:
同“又”。
立:
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
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
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随;逾,越过;矩,规矩。
【大意】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能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大自然运行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8.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论语·雍也》)
【注释】箪: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
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
乐于学。
【大意】孔子说:
“颜回真是贤良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苦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真是贤良啊!
”
※9.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注释】躬自厚:
重责自己即严于律己。
【大意】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
10.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注释】克己:
克制自己,指修己。
复:
回复;复礼:
回复到礼制道上。
天下归仁:
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
归:
归顺,这里作“赞许”讲。
目:
具体的条目,纲目。
回:
颜回。
古人自称用名。
不敏:
不聪敏,迟钝,笨。
事:
从事,实行,照着做。
斯:
这,这些,代词。
【大意】颜渊问仁德。
孔子说: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制的轨道上,这就是仁。
一旦能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细目。
”孔子说:
“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
“我虽然不够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
11.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
“君子不忧不惧。
”曰: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注释】省:
反省,自我检查。
疚:
内疚、惭愧。
【大意】司马牛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孔子说:
“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道:
“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
“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
12.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注释】重:
庄重。
威:
威严。
固:
牢固。
忠信:
忠诚,讲信用。
主忠信:
以忠诚信实为根本。
友:
意动用法,是“以……为友”。
过:
作动词,犯过失。
惮:
害怕。
【大意】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则不牢固。
要以忠信为根本。
不要与那些在品德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
※13.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大意】孔子说:
“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
※14.子曰: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注释】何有:
有什么(困难)呢,“何难之有”的省略。
【大意】孔子说:
“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连自身都不能端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
15.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大意】孔子说:
“以前我对别人,听他怎么说就信他怎么做;现在我对别人,是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
从宰予身上让我有了这种改变。
”
16.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
“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1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大意】孔子说: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
”
※18.子曰: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注释】抑:
只是。
云尔:
如此。
【大意】孔子说:
“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
但为此而不满足地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就可以说如此罢了。
”公西华说:
“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法学到的啊。
”
※19.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注释】愤:
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
悱:
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
角。
【大意】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
”
※20.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大意】孔子说:
“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了。
”
※2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注释】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时: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
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
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
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
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
(yun)恼怒,怨恨。
君子:
《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大意】孔子说:
“学过了又定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同学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
※22.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大意】孔子说:
“温习旧知识又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
”
※23.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注释】罔:
迷惑。
则:
那么。
殆:
危险。
【大意】孔子说: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
”
※24.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注释】以:
连词,表示目的。
可译为“去”或“用以”。
【大意】孔子说: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但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哩。
”
二、学习提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的书。
论,通“伦”,含有“条理”、“顺序”的意思,也就是论纂、编辑之意。
语,即言语,言论。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
篇与章原来没有标题,后人各取首章开头的几个字充当标题。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在诸经中,《论语》得到的评价极高,对后世影响的时间最长久、地域最广远。
东汉经学家赵岐称“《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
”清末满族学者唐晏称《论语》“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
(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从而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论语•子路》中“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
“先富后教”的观点表明,须先发展经济,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要受经济的制约。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过教育引导实现德政。
他通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表明:
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规矩,又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
孔子的“举贤才”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他尽力将教育推向平民,为其“有教无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
同时,孔子指出人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响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曾参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
“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
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
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即要有“德”。
二要有“使亲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即要有“才”。
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注解不一:
或解为:
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或解为学成之后有空闲时间就去做官。
但总之“学而优则仕是和从政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不满于当时宗法继承制所造就的无学而官的现象,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
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
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等三个部分。
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
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至于《论语》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生产劳动教育,固然是一大局限,但也是时代的局限。
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春秋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这一原则,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论语•述而》),意思是: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其中大多数出身平民,如颜回、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生的颜涿聚。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
虽门下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
《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
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
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孔子主张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督的作用。
他的学生曾参从老师的教育中悟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
善于自克是道德修养的标志。
他说: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要求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以此限制对私利的追求,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不犯错的圣人,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
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他承认自己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
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并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他说: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论语•述而》),直到晚年,孔子仍在勤奋学习。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即使在他从政的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
有的学生品德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
“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
”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孟子·公孙丑上》载: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夫子圣矣乎?
’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
他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分说明了身教的重要性。
的确,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孔子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他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
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
他对学生说过:
“予欲无言”,学生说:
“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
”孔子说:
“天说了什么呢?
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
孔子说: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
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和学生有深厚的情谊。
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伤感;颜渊、子路死了,他非常悲痛。
他说:
“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不溺爱、不袒护,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呀。
他说: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否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意思是:
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
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
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
孔子相信学生的潜能,认为学生可以超过教师,鼓励学生。
他说“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
这里包含着在仁德和正义面前师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爱吾师,更更爱真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观点。
在《论语》中,经常出现师生平等研讨问题的场景,有时候,师生之间还相互争论,甚至学生严厉地批评老师,而孔子也能接受学生的批评,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平等的师生观。
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
他说:
“弗学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
小子勉之”(徐干《中论•活学》)。
(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 经典 教育 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