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策划书.docx
- 文档编号:29967979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2.11KB
古镇旅游策划书.docx
《古镇旅游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镇旅游策划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镇旅游策划书
古镇旅游策划书
篇一:
古镇旅游开发中的规划策划
古镇旅游开发中的规划策划
摘要:
黄姚古镇旅游规划策划通过多角度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符合古镇自身特色的项目建设、品牌营销与实施机制等措施,很好地满足了政府、企业、民众三方面的利益诉求,为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类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
1古镇旅游开发中规划策划的特点与重要性
为古镇的跨跃式发展带来新契机
策划的大事件、大活动或大项目往往能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跨跃式的发展。
而古镇的旅游开发策划正是给地方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能从整体的角度剖析问题
此次的旅游规划策划与传统的规划手法有区别,更多是从政府、企业、民众的角度,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从运营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更注重可操作性。
为建设性的规划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避免盲目规划
黄姚之前做过很多规划,也起过一定作用,但都未能将黄姚做大做强。
本次规划策划更加专注对市场、经济、社会、民众的多方面分析把握,为今后的建设性规划打下了基础。
2黄姚古镇旅游开发背景及问题剖析
古镇简介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处,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
它有着深厚的人文环境氛围,600多间青砖黛瓦的明清古建筑,几乎都是按九宫八卦传统理念的进行布局排列;景观建筑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拥有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等,古镇整体风貌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
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分析
存在问题
黄姚古镇开发十几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经营效益一直不理想,
篇二:
XX年古镇旅游方案
XX年古镇旅游方案
西塘古镇
-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六大江南古镇之一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
西塘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万。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西塘镇面积:
平方公里外文名称:
Xitangancienttown人口:
万别名:
西塘古镇方言:
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行政区类别:
镇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浙江省嘉兴市著名景点:
西园,醉园,廊棚等火车站:
虹桥机场,萧山机场电话区号:
0573车牌代码:
浙FA,浙FL邮政区码:
314102地理位置:
江南水乡景区等级:
AAAA古称:
斜塘,平川定位:
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
简介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
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
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
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
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
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1]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
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历史文化折叠
-1-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
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
基地。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
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塘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
处,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
西塘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
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地理位置折叠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善县。
嘉善位于上海西
南方向与上海零距离接壤,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桥商务区60
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濒乍浦港35公里,北接苏州85公里,
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交通极其方便,,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
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
高速连接线,320国道,都穿境而过,乘坐汽车,高铁,火车均能到
达,乘坐已于XX年10月26日通车的沪杭高铁,从嘉善到上海虹桥枢纽站仅需20分钟左右,,从嘉善至杭州只需35分钟左右。
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三大机场。
西塘在嘉善市区北10公里处,乘坐公交快客前往20-30分钟就能到达。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
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古镇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为国内外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所瞩目。
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
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
这是一座千年古镇。
古镇西塘,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古镇区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
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西塘坐落在水之中,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0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处“一线天”。
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
-2-
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到了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这里的街道临河而建,商铺的生意就在河边做成。
往昔,水乡农家的出行以河为道,以舟代步,许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边进行,为此,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应运而生,并代代传承,相沿成习。
实用的廊棚是水乡特有的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一餐。
西塘是个平民化的小镇,所有一切都如此朴素,没有周庄的繁华,没有南浔的富甲之态,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
但是西塘的独特魅力令留宿旅者陶醉!
XX年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上,西塘景区以年接待269万人次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38位。
历史沿革折叠
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
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
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
的形容。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县函署,民国24年(1935)为镇。
1981年3月,撤销社、镇革命委员会,恢复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西塘镇人民政府。
1984年1月,政社分设,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西塘乡人民政府。
1985年6月,撤销西塘乡,并入西塘镇。
1982年3月,采取民办公助办法,重修祥符荡坝,以水泥浆砌石块,混凝土铺面。
1983年,建成具有水乡庭院风格的西塘电影院,文化部原副部长司徒慧敏题写院名匾额。
1984年7月,杭州大学乡镇建设专修科18名师生来镇考察,次年7月编写出《西塘镇1986~XX年总体规划》,这是西塘镇第一部城镇规划书。
1984年10月,玻璃钢总厂试制DG200毫米大口径玻璃钢球阀成功,并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1986年9月,西塘镇经上级批准为上海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卫星城镇。
1987年,西汾公路全线竣工,途径下甸庙、陶庄至汾玉,全长公里。
1991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和国家防汛总指挥田纪云等中央领导到镇沈道村视察灾情。
1992年,建成镇东、镇西、沈道、镇南四大圩区。
1994年12月,《西塘镇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镇水产村村民委员会撤销行政建制,成立西塘镇水产养殖场。
1997年,镇人民政府大楼搬迁,落址南苑路。
西塘古镇自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成绩斐然,凭借着独特的人文优势和丰富的环境资源,深受众多海-3-
内外游客的青睐,接待游客的数量平均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随着西塘古镇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日渐提升,港澳台和海外游客将会逐渐增多。
传说掌故镇名由来:
版本一: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
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
亦称胥塘。
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版本二:
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
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
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
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在祥符荡边乐悠悠生活,后来分了家。
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
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弟这一房,小辈十分兴旺,就象一棵树,生出许许多多树、枝,所以,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廊棚的由来:
在江南水乡,分散的、几户合一的廊街随处可见,
然而,廊街长达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
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
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情调非
常。
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
如
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就是不会做
诗的人也会顿时诗意满腔。
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版本之一:
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
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
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
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
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
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
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
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版本之二:
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
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
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
“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
”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
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卧龙桥的传说:
卧龙桥原来是一座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有一天,桥边住一位姓朱的竹匠看到一孕妇失足落水而死,就很想重新修造,可没有资金。
他就削发为僧名广缘,奔走化缘历时十年,积得白银三千两,开工建造。
到白银用完,尚缺石料,和尚却因十年老苦积病而死。
工程缺桥面将停,
-4-
这时,有两位神仙来到西塘,闻西塘豆腐干非常有名,品之,赞不绝口,正陶醉之时,一块豆腐干掉了下来落在未完工的卧龙桥上,形成了桥面。
所以卧龙桥的桥面是很大的一整块。
整座桥上刻着一条龙,首东尾西,今日仍然清晰可见。
送子来凤桥的传说:
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
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
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
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
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
又此桥赤名“滴水晴雨桥”’谐名“情侣桥”。
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岂不更好坡。
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
“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七老爷的传说:
明代崇祯年间嘉善一带闹饥荒,饥民累累,当时七老爷督运皇粮经过,看到饿殍遍地而不忍,竟将皇粮尽施于民,他自己知道私自将皇粮散发给民众是死罪,于是就在雁塔湾河里投水自尽,附近一带的老百姓得救了,他们为感念这个清官,而集资为他盖了一座庙——七老爷庙(又名护国随粮王庙),香火很旺。
交通指南折叠
1、自驾车:
上海方向:
沪杭高速→申嘉湖高速(S32)→西塘出口处下(总车程40分钟)或沪杭高速嘉善大云出口下→沿善江公路按西塘路标行驶→下高速后开车约十五分钟可到达西塘古镇。
(总车程约一个小时)。
杭州方向:
A:
沪杭高速嘉善大云出口下→沿善江公路按西塘路标行驶→下高速后开车约十五分钟可到达西塘古镇(总车程约一小时四十五分);B:
320国道行驶→嘉善车城路口左拐→往平黎公路方向约行驶十五分钟即可到达。
苏州方向:
苏嘉杭高速平望出口下→318国道往上海方向→过黎里后右转至平黎公路往嘉善方向,按西塘路标约行驶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总车程约一小时)。
2、公路、铁路、高铁:
(嘉善—西塘)
公路:
嘉善客运中心,到公交换乘区乘坐K215或K216公交到西塘(票价2元,需投币公交间隔10分钟左右,约40分钟到达西塘起讫时间:
5:
30时—17:
50时)。
铁路:
嘉善站,出站沿左手方向环北路步行5分钟至嘉善公交总站换乘公交K210到西塘。
(票价2元,需投币公交间隔20分钟左右,约25分钟到达西塘起讫时间:
5:
30时—17:
50时)。
高铁:
嘉善南站,换乘公交K702至嘉善客运中心,(票价2元,需投币公交间隔10-20分钟左右,约10分钟到达客运中心起讫时间:
6:
30时—21:
45时)再换乘公交K215,K216到西塘。
从嘉善打的到西塘,至少约40元。
西塘返回嘉善的城乡公交最晚一班是18:
00,如错过了末班车也不必着急,一般晚上八、九点以前总能在西塘的嘉善第二人民医院附近找到回嘉善的出租车,且价格便宜(10元/人,有时即使是一个人也走,总比空车开回去的好)。
(嘉兴—西塘)
高铁:
嘉兴南站下车后,可以乘坐K93路公交车直达嘉兴汽车北站,然后在嘉兴汽车北站换乘城乡公交K152公交车到达古镇西塘。
(K93路公交车高铁嘉兴南站首末班车时间为7:
00~22:
40,票价2元投币。
K152路公交车嘉兴汽车北站及西塘首末班车时间均为6:
30~17:
25,票价6元,人工售票)。
-5-
篇三:
古镇游主题活动策划
古镇游主题活动策划
策划人:
吴雪乔张旭娜许晓燕石锐梁秋丽谭春燕
关肖明黄抒娴何晓欣李捷一曾冠麟
活动时间:
XX年3月1日-3月31日
一、策划背景
(一)古镇旅游资源:
1、杭州东濒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南与绍兴、金华、衢州三市相接,西与安徽省交界,北与湖州、嘉兴两市相邻。
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
杭州旅游资源丰富,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
杭州市周边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四大古镇——乌镇、西塘、南浔、龙门。
2、乌镇,为浙北平原上一方古朴清雅之地。
她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璀璨瑰丽的文化财富。
乌镇位于桐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距市区17公里。
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并兼多种经营,是桐乡市主要产粮区之一。
蚕茧为乌镇特产之首,小湖羊皮、杭白菊享誉中外,近年大力发展猪、羊、鸭、淡水鱼等养殖业,获得极大成功。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XX年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其主要旅游景点有矛盾故居、古戏台、林家铺子等。
3、西塘,古名斜塘、平川。
是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古镇布局依水而缘,桃红柳绿,小桥流水人家。
西塘的水,巧妙地将河桥、街路、宅园融汇成景。
镇上街河并行,桥路相接,通幽有径,有"绿意红情,春风夜月;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意境。
西塘还有精美诱人的传统食品,如善酿酒、八珍糕、"六月红"河蟹、水豆腐烧卖、粽子、青团子、立夏塌饼、粉蒸肉等。
西塘物富民丰,人杰地灵;西塘古建筑众多,文化氛围深厚;西塘景色优美,有数十处旅游名胜景点。
4、南浔,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濒太湖,东与江苏吴江市交界。
1991年,南浔名列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
南浔镇巳被我国向联合国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南浔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风景优美。
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XX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
其主要特产有绣花锦菜、香大头菜、臭豆腐干、桔红糕、双交面、熏豆茶等。
5、龙门,地处富春江龙门山下,离杭州富阳城约16公里。
其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镇上90%的村民都是孙权家族的后裔。
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游人来到这里,如入迷宫,不辨东西南北。
镇上古街长约400米,一律用鹅卵石铺就,千百年的踩踏,留下了岁月的印痕,人行其上,油然会生发出无穷无尽的怀古的情思。
“古巷清风拂面,似水温柔。
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这是东汉严光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的诗句,古镇也因此得名。
其主要旅游景点有余庆堂、同兴古塔、东山堂、龙门瀑布等。
(二)SWOT分析
1、优势:
(1)区位条件:
与城市有一定距离,具有舒缓压力、放松身心的作用;远离城市的烦嚣。
(2)自然条件:
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小溪、拱桥、石路、木屋,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部分古镇都有其历史成因、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等。
(4)社会经济:
古镇民风纯朴,仍保留有较好的原始经济体系、原始社会风貌。
2、劣势:
(1)区位条件:
开发程度较低,可进入性较差。
(2)自然条件:
受人口影响大,保护力度不足;容量有限。
(3)历史文化:
产品内涵多且细微,难以大规模开发。
(4)社会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设施多以原风貌为主,接待能力有限。
3、机遇:
(1)区位条件:
生态旅游逐渐兴起;假日旅游成为主导。
(2)自然条件:
生态旅游;假日旅游;自助旅游;
(3)历史文化:
求知旅游;假日旅游;自助旅游。
(4)社会经济:
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周边市场潜力较大。
4、挑战:
(1)区位条件:
与其他类型的产品形成竞争。
(2)自然条件:
周边其他类型景区的竞争。
(3)历史文化:
低劣产品搭便车,削弱产品竞争力。
(4)社会经济:
城市化侵蚀。
二、策划目的及意义
1、塑造和传播古镇原汁原味的自然底蕴以及朴实的风俗民情,让旅游者能在一个陌生的古镇中感觉到异常的亲切感。
2、宣传和推广古镇的魅力,保护古镇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号召各地人民共同保护仅存的古镇,向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
3、实现古镇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借助媒体宣传整个活动,塑造古镇旅游形象,打造古镇旅游品牌,提高古镇的美誉度,提升人们保护古镇自然与文化的意识,加快当地的旅游发展。
5、通过古镇游览,激发游客的情感,增加生活热情。
6、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三、策划原则
1、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突出自然风光的原则。
3、特色性、体验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4、参与性、持续性和和谐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组织形式
1、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的领导,各部门协调分工合作,各界媒体参与其中。
2、以大型晚会表演、古镇形象大使选举、银婚庆典、古镇风情文化游、特色比赛等活动形式,带动旅游者的参与性和和谐性。
五、主题口号
1、古韵飘香,融情古镇
2、心路旅程,梦圆古镇
3、小桥流水人家——情迷古镇
4、中国人血脉中的记忆——古镇
六、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旅游局
协办单位:
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杭州市政府
承办单位:
乌镇、南浔、西塘、龙门镇政府
七、主要活动时间表
时间
活动
3月1日
开幕式暨大型文艺表演
3月1日—3月20日
柔情古镇游——古镇形象大使选举大赛
3月1日—3月31日
温情古镇游——全家温馨游古镇
3月12日—3月17日
真情古镇游——“追忆似水年华”银婚庆典
3月16日—3月30日
激情古镇游——自助青年旅游者参加“古镇游摄影比赛及展览会”
——我年轻我能行,力撑寻宝之旅
3月31日
闭幕式暨大型水乡特色表演
八、主要活动及程序
(一)“魅力杭州,情系古镇”主题活动开幕式:
流程:
1、开幕致辞(暂定: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
2、亮灯仪式:
由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和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代表亮灯
(需要在舞台的显眼地方设一串彩灯,光管的围成浙江省地图形状,乌镇、西塘、南浔、龙门四镇地点设四种不同颜色的彩灯,四镇各点设有光管连线,首先亮浙江省地图形状光管,再亮四镇彩灯和连线,形成一个心形图案,活动主要围绕“心形”展开。
)
3、大型文艺表演(邀请各著名歌唱家、舞蹈演员等参加表演、汇集各古镇特色表演)
4、台下百人(浙江省少儿画家)共绘古镇画卷
地点:
乌镇大戏园
时间:
3月1日19:
30—22:
30
规模:
现场观众共计一千人左右。
&n
bsp;
票价:
观众购票入场,平均票价300元左右。
费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镇 旅游 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