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 文档编号:29966247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2.87KB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标要求: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近五年高考考点: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元知识结构: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1949—1952
2、三大改造时期:
1953—1956
3、一五计划:
(1953—1957)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年——1966年)
1、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国民经济调整(1962-1965)
2、探索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四)在徘徊中前进(1976-1978)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今天)
1、对内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2、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14全国各地高考题目:
1、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
“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
”其描述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4、有学者指出:
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5、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6、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重难点问题解析:
v主干知识梳理: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
(1)背景:
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3)结果:
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1)内容: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
(1)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补充】:
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
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3)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4)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4、三大改造(1953-1956)
(1)概况: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加入合作社的方式来完成,由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合作社;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运用,国家按照定息方式,每年发给资本家股息。
)
(2)实质: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意义:
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1956)
①主要内容: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②意义:
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经济调整:
“八字”方针(1961)
①目的:
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②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③意义:
经过调整,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探索失误:
三面红旗
(1)表现: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②“大跃进”(1958):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以大练钢铁为中心。
口号:
以钢为纲,以粮为纲。
特点:
片面要求高速度;片面强调高指标。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社在所有制方面公有化程度高,这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比较】:
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盲目地提高公有化程度,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生产关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反映了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后果:
①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混乱局面。
③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④直接导致了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3)评价: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
②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正确方针。
(4)启示:
①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大跃进)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人民公社化)
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赶超英美)
3、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劫难原因: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文革”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文革”十年中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5000亿元。
3、力挽狂澜尝试:
①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②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4、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成就: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胜利油田。
4、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1、背景:
①现实:
“文革”结束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指导思想: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主要内容:
①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政治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经济路线:
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组织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⑤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
①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②形成了以等下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团。
③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
五、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①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③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必要性:
①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②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3.改革的措施: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②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管理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所有制: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产权:
十四大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4.改革的效果: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①提出:
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
1992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基本框架确立: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理论完善: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⑤基本建立: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
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促进经济稳定高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7、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背景与原因
(1)背景:
①国际: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国家经济腾飞的借鉴。
②国内:
“文革”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2)原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①是吸收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②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2、形成过程:
(1)创办经济特区
①含义:
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与特殊待遇。
②创办:
1980年: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1988年海南岛。
③特点:
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④作用:
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全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起,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2)。
(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5)开发开放浦东:
(1990)
①目的:
以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②发展优势:
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国家优惠政策。
③意义:
浦东新区以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表现: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体系。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①全方位:
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
不论是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②多层次:
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③宽领域:
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教、服务等领域。
v重难点问题探究:
1、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把官僚资本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困难,一些商人乘机兴风作浪,他们抢购物资,囤积居奇,使物价暴涨。
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政府采取“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
为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中央决定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改变了解放区时以地方为主的财经管理办法。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将起到重要作用。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①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④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⑤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⑥还须发扬民主,加强党建,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哪些历史性转变?
①经济体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②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教条主义到实事求是,从个人崇拜转向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文化上:
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认识。
(见资料书101页)
①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③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④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⑤改革的必要性:
A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B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5、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国内背景。
背景:
(1)国际方面:
①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来进行服务。
③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2)国内方面:
①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③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1)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闭关自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
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易错易混知识点:
1、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系统纠正“左”倾错误。
“文革”时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质上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4、经济特区区域范围限于内地,特别行政区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前者只是在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在别的方面与其他地区相同,后者初外交权与国防权外,享有高度自治权。
延伸阅读:
一、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三次重大转变和调整
1、1949年——1956年,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1)原因:
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政治斗争、革命斗争的影响;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
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行政干预,指令性生产,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唯一经济基础。
(3)影响: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起了积极作用。
但其严重的弊端在工农业等方面表现越来越明显,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
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阻碍生产力发展;党中央及时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的经验。
(2)核心内容:
工业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农业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结果、影响:
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3.90年代后,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原因:
党中央认识国情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
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
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新中国历史上“左”倾失误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