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
- 文档编号:29963489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4.58KB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材料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编号21编制:
刘红审核:
孙凤云2018-01-16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醒:
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提醒: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
(提醒:
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提醒: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提醒: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提醒: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提醒:
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
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提醒: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
(提醒:
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
(提醒: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
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提醒: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2.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提醒:
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13.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提醒:
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1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提醒:
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15.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提醒:
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
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
16.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提醒: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17.“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提醒:
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8.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提醒:
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9.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或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提醒: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年满18岁才能享有选举权)
20.等额选举就是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提醒:
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21.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提醒: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
22.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提醒: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23.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政权组织。
(提醒: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24.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提醒:
政务微博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25.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提醒: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26.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提醒:
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27.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
(提醒: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28.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提醒:
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29.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提醒:
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30.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
(提醒:
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31.专家联名建议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提醒:
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2.权力与权利是一回事。
(提醒: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对应方是服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对应方是义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权利为公民所享有;权力不能转让,不能放弃,而权利有的可以转让和放弃)
33.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提醒: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4.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主要依靠舆论监督。
(提醒: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成为监督政府权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但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和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是一样的。
(提醒: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6.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提醒:
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经济)
37.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
(提醒:
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生产)
39.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提醒: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40.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因此国务院是立法机关。
(提醒:
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
41.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提醒:
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
42.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
(提醒:
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43.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提醒: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44.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醒:
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45.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
(提醒:
村委会不是国家机关)
46.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提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政府应该在法定的范围内履行职权,不能“错位”“失位”“越位”)
47.中国共产党行使政府职能。
(提醒:
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他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
48.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醒:
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
49.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提醒:
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不能随意扩大)
50.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就是政府职能要逐步减少。
(提醒:
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减少)
51.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提醒: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
52.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提醒: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53.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提醒:
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54.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提醒:
基层社会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政府)
55.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提醒:
科学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
56.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
(提醒:
前者是对政府来说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
57.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提醒: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
58.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司法机关的监督。
(提醒:
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59.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
(提醒:
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司法机关、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人民政协和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国家机关)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0.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提醒: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提醒: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提醒: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提醒: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
64.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提醒: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
65.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提醒:
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
66.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提醒: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67.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提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68.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提醒:
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69.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
(提醒:
国家立法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无权立法)
70.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提醒: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7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提醒: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72.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提醒: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73.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提醒:
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
74.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提醒: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75.在我国,公安机关属于司法机关;党政机关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合称。
(提醒:
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党的机关与国家机构合称为“党政机关”)
76.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提醒: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7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提醒:
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78.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
(提醒:
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
79.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提醒:
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即党的政治领导)
80.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提醒: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8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提醒:
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
82.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提醒: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83.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提醒: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84.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提醒: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85.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提醒: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6.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提醒: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8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提醒: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88.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提醒: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89.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提醒: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90.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提醒:
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91.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都参与民主监督。
(提醒:
人大代表通过行使质询权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不是民主监督,政协委员的监督是民主监督,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大代表而不是政协委员)
92.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提醒:
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
93.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提醒: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
94.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提醒:
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95.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提醒:
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
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96.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形成的。
(提醒:
你知道的)
97.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布,界限十分清楚。
(提醒:
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98.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提醒:
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99.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提醒:
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100.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仰最终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
(提醒: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
101.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提醒: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
102.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提醒: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3.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提醒:
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
104.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历史特点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0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
10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
10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
109.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
110.立法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提醒: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
112.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提醒:
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
11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114.民族之间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表明民族有优劣之分。
(提醒:
各民族都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一律平等)
115.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也是重要的自治机关。
(提醒: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只是政府和人大)
116.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
(提醒:
民族差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17.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
(提醒:
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
118.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提醒:
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119.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提醒: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120.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提醒:
共同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12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
独立权、平等权、自主权、管辖权。
(提醒:
自主权不是主权国家的权利,应为自卫权)
122.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提醒: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123.世界多样化已经形成。
(提醒:
目前,世界多样化是发展趋势,但尚未形成)
124.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提醒: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125.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提醒:
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的)
126.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提醒: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127.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提醒: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128.人权高于主权。
(提醒:
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因此说“人权高于主权”是错误的。
一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其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9.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
(提醒:
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者是平等权的表现)
130.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提醒:
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存在差别)
13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提醒:
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2.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提醒:
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133.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提醒: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34.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提醒:
联合国安理会才是)
135.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提醒:
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
136.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提醒: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主要障碍)
137.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提醒: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
13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提醒:
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139.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提醒:
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的焦点是搞强权政治还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0.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提醒:
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141.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
(提醒:
不能这样认为,这是不科学的)
142.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提醒:
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143.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
(提醒:
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144.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提醒:
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45.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唯一目标。
(提醒:
这只是我国外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生活 易混易错 知识点 总结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