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47.docx
- 文档编号:29946951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9.75KB
A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47.docx
《A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4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4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47
(A)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347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1996年职业病研究所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的关系,对甲县的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乙县(两县在民族构成、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两地的死亡率进行了调查,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A.历史性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现况研究
E.现场试验
答案:
D
2.西德在1961年对反应停采取干预措施后,儿童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下降,这符合病因判定标准中的
A.时间顺序的证据
B.关联强度的证据
C.可重复性证据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的证据
答案:
E
3.在我国19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15%~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病死者。
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长期趋势
E.散发
答案:
D
4.某病畜的卫生处理措施如下:
病畜不准解体,2米深坑加石灰掩埋,肉绝对禁止食用。
此病畜可能感染了哪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A.结核
B.炭疽
C.猪瘟
D.口蹄疫
E.布氏杆菌病
答案:
B
5.一次腹泻暴发调查表明:
甲餐馆就餐者中发病者占35%,而乙餐馆为15%,丙餐馆为25%;在饮用公用水的人中发病者占30%。
据以上资料,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
A.不能下结论,因未分析各餐馆可疑食物和公用饮水与发病的关系
B.暴发来源于甲餐馆
C.暴发来源不是乙餐馆
D.暴发来源是公用饮水
E.暴发来源是甲餐馆和公用饮水
答案:
D
6.被狂犬咬伤严重或者接近头部者,必须在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这主要是下面哪一个因素决定的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流行期
答案:
B
7.脊髓灰质炎经疫苗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为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64/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4
B.71
C.48
D.28
E.2.56
答案:
A
8.某医院于2003年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子调查,调查的对象为门诊病人。
采用每季抽查1个月,每月抽查两天的全部糖尿病门诊病人,分析危险因子时发现85%以上的病人并不喜甜食,该结果可能受以下哪种偏倚影响
A.易感性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答案:
D
9.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A.该疫苗免疫效果欠佳,因为还有15%的人发病
B.该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因为能使85%的人不发病
C.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D.不能下结论,因仅观察了该病的一个流行季节
E.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答案:
C
10.一般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约为2/10万,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乳腺癌患病率约为60/10万。
在一般女性中进行筛检,筛检阳性者中0.1%患癌,在乳腺增生患者中进行筛检,筛检阳性者中20%患癌,这说明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开展筛检
A.特异度变化不大
B.特异度降低
C.灵敏度降低
D.阳性预测值升高
E.灵敏度变化不大
答案:
D
11.将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按设定的随机数字表分别纳入氟罗沙星实验组和氧氟沙星对照组,来评价氟罗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
该研究为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临床试验
D.社区干预试验
E.现场试验
答案:
C
12.某地开展在出生婴儿和学龄前儿童普种乙肝疫苗的干预项目后,从第二年开始连续5年观察当地的肝癌死亡率。
已知过去10年该地区乙肝感染率保持在10%,假设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能导致原发性肝癌,请你对这5年肝癌死亡率做出合理推断
A.肝癌死亡率逐年下降
B.肝癌死亡率逐年上升
C.肝癌死亡率保持干预前水平不变
D.难以确定肝癌死亡率变化情况
E.肝癌死亡率先保持不变后下降
答案:
C
13.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D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
A.保护因素
B.混杂因素
C.危险因素
D.无关因素
E.有害因素
答案:
A
14.某地人口100万,过去几年内每年发生霍乱5例,而今年该地震乱的发病率为5/10万,这种情况称为
A.暴发
B.流行
C.散发
D.大流行
E.世界大流行
答案:
B
15.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如果
A.RR95%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有正相关
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有负相关
C.RR95%CI的上、下限均>1,认为暴露与疾病有负相关
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关
E.RR95%CI不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关
答案:
E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α1受体
B.α2受体
C.β1受体
D.β2受体
E.β3受体
1.激活后能促进糖酵解代谢的主要受体是
答案:
D
2.激活后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的受体是
答案:
E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3.肌梭属于
答案:
A
4.脊髓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属于
答案:
C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苹果酸脱氢酶
C.丙酮酸脱氢酶
D.NADH脱氢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5.属于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
答案:
A
6.属于糖异生的酶是
答案:
E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7.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
答案:
D
8.硫酸结合反应需
答案:
A
9.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
答案:
C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10.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繁殖,不侵入血流,但其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称为
答案:
B
11.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答案:
C
12.化脓性球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其他脏器引起化脓性病灶,称为
答案:
D
A.炭疽杆菌
B.布氏杆菌
C.钩端螺旋体
D.鼠疫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13.菌体最大的致病菌
答案:
A
14.菌落边缘呈卷发状
答案:
A
15.传播媒介是鼠蚤
答案:
D
16.可用皮肤变态反应诊断
答案:
A
根据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下列情况可以从哪个角度解释:
A.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B.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C.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
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
E.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
17.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
答案:
B
18.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
答案:
A
19.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型脑炎流行
答案:
D
20.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
答案:
E
A.It(人群发病率)-Iu(非暴露组发病率)
B.Ie(暴露组发病率)-Iu
C.Ie/Iu
D.RR-1RR×100%
E.Pe(RR-1)Pe(RR-1)+1×100%
21.RR的计算公式是
答案:
C
22.AR%的计算公式是
答案:
D
A3/A4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病例,每个病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罕见病的例对照研究,其符合规定的病例数很少且病例的某种构成特殊,不易找到均衡的对照组,但又必须保证研究效率。
1.选择对照的形式为
A.频数匹配
B.个体匹配
C.完全匹配
D.不匹配
E.成组匹配
答案:
D
2.选择易找到且常用对照来源为
A.全人群的无偏样本
B.产生病例的人群中全体非患此病的人
C.同一医院诊断的其他系统疾病的病例
D.社区人口中的健康人
E.病例的同胞、同事等
答案:
D
3.选用匹配对照时考虑匹配变量应
A.匹配个数越大越好
B.年龄、性别必须匹配
C.可疑原因也应匹配
D.注意匹配过度
E.以上均不考虑
答案:
C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
①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
抗菌治疗组:
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生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
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
结论:
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4.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
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答案:
D
5.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60%~80%。
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答案:
E
某年某社区开展为期1年的糖尿病普查,该社区年初人口数9500人,年末人口数10500人。
年初有糖尿病患者100人,年末有糖尿病患者130人,普查期间有10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6.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病死率为
A.10/10500
B.10/10000
C.10/140
D.10/130
E.10/40
答案:
C
7.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A.130/10500
B.130/10000
C.140/10000
D.140/10500
E.40/10000
答案:
B
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
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
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8.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的
A.发病情况
B.患病情况
C.新发和再感染情况
D.感染谱
E.地区分布不同的原因
答案:
B
9.该研究没有使用
A.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比例抽样
E.非概率抽样
答案:
E
10.报告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的目的是
A.便于早期发现病人
B.研究结核病的病因学
C.分析结核病的传播机制
D.了解人群中传染性结核病的分布特征
E.比较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答案:
D
1988年,上海市发生了甲肝流行,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该次流行共造成约31万人发病。
当时为控制甲肝的流行,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接种免疫球蛋白、公共场所消毒、患者居所及其接触物和排泄物消毒以及禁止销售毛蚶等措施。
11.当时在公共场所消毒是一种
A.预防性消毒
B.随时消毒
C.终末消毒
D.疫源地消毒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12.禁止销售毛蚶是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E.一级预防+三级预防
答案:
A
13.接种免疫球蛋白是一种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被动自动免疫
D.使用类毒素制剂的免疫
E.使用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
答案: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医师 模拟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