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docx
- 文档编号:299431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17KB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docx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
《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
学习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2.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
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观点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4.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1.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
《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
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林庚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3.钱钟书
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
《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字词汇总
援例:
引用成例。
援,引用。
锱铢(zīzhū)必较: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
咬文嚼字: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本文中指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斩截:
“斩钉截铁”的省略,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剥啄:
拟声词,模拟轻轻敲门的声音。
岑(cén)寂:
寂静。
推敲: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游离:
比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
蕴藉(jiè):
(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才高八斗:
形容富有文才。
学富五车:
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付梓:
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杀青:
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
后来泛指写字著作。
尺牍(dú):
书信。
下乘(chéng):
下品、下等。
不落于言筌(quán):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筌,捕鱼的竹器。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1.《咬文嚼字》一文中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2.《说“木叶”》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
作者拥有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此课文旁征博引,把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挑选出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玩味,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3.《谈中国诗》这篇课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征。
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理清结构
1.《咬文嚼字》一文共八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③僧推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意在说明作者认为咬文嚼字重要的原因是“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第三段);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第三段);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第五段);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第五段);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
”由此明确作者的观点是: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6—7),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
从正负两面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
第六段运用苏轼诗歌中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诗句从阅读角度正面论证善用文字的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第七段从写作角度论证文字联想意义的负面影响,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通过分析文中的语言“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三部分(8)总结全文,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谈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并提出对于文学创造者的要求和期望。
抓住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言分析。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说“木叶”》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至三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一段,列举屈原的《九歌》、谢庄的《月赋》、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王褒的《渡河北》中的诗句为例,说明“木叶”是诗人们所钟爱的形象。
第二段,阐释“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是第四至六段,阐释“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四段,论述“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含有落叶的因素。
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
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阐释“木”之所以有这个特征的原因。
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
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
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六段,论述“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
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
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
“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的绵密之意也消失净尽。
第三部分是第七段,做出小结: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3.《谈中国诗》全文8个自然段,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阐明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
就是说,谈起中国诗,意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
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抒情诗出现得异常早,戏剧随后,史诗没有。
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第三部分(第3~第7自然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1)篇幅短小。
作者在第3自然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较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在第4、5自然段(第4自然段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起,到“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止;第5自然段从“巧得很”起,到“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止)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结着确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咬文嚼字 说木叶 谈中国诗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第三 单元 中国 知识 归纳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