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docx
- 文档编号:2992743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67KB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docx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xx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1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
二、离异家庭子女的特征及其情绪变化3
(一)离异家庭3
(二)单亲家庭3
(三)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3
(四)离异家庭子女情绪变化过程的六个阶段4
三、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5
(一)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分析5
(二)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7
四、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对策和建议9
(一)家庭10
(二)学校11
(三)社会应为教育创造条件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父母离异给子女都或多或少带来一定的伤害。
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后会产生许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如:
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等,要如何针对离异家庭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切实可行的教育,从而将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也是摆在父母、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深入分析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以唤起人们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视,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
关键词:
离异家庭;心理行为问题;对策和建议
一、绪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生命摇篮。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
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2002年我国离婚对数达117.7万对,而2003年达133.1万对,比上年增加了15.4万对,增长率为13.2%;2004年我国离婚对数高达161.3万对,又比上年增加了28.2万对,增长率更高达21.2%。
随着离婚数字的持续增长,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一社会现象的日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研究背景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群体。
这一特殊群体中,由于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
比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
如何将孩子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是摆在父母、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此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为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升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
单亲家庭容易给孩子造成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性格孤僻,交往能力差,精神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适应能力低等问题。
单亲家庭问题较多,不仅仅给家庭造成了不幸,对社会也造成了问题。
所以对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对我们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障离异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本文深入分析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以唤起人们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视,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
二、离异家庭子女的特征及其情绪变化
(一)离异家庭
离异家庭主要是指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解体的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后再婚的重组家庭。
出现在这些家庭的子女,由于缺少父母双方完整的爱,性格比较孤僻,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生活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歧途。
(二)单亲家庭
1.单亲家庭
在《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单亲家庭被解释为:
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由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双方离异而成。
2.离异单亲家庭
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形成的只有母亲或只有父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称为离异单亲家庭。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离异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将从双亲的生活空间,被迫转入单亲生活空间。
(三)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
许多调查都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其父母离婚期间及其离婚之后,心理和行为上都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和变化。
1.反社会心理
与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在行为上放荡不羁,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容易激怒、闯祸、甚至自杀。
他们常出现破坏性行为,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父母容易产生愤恨,有怪毛病或不良行为甚至暴力行动,如偷东西、骂人、斗殴等。
2.自卑心理
与完整家庭孩子相比,离异家庭的孩子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即自卑感强、孤独、悲伤、抑郁、情绪低沉、胆小、精神紧张,甚至出现儿童的早期行为,如尿床、吮吸手指等。
此外,经济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也不可忽视。
夫妻离婚的直接后果,是抚养孩子的一方生活水准立刻下降。
有的离异后的单亲家庭,因经济上的困难,无法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因而造成了孩子的身体发育不良。
夫妻双方离异后,不抚养孩子的一方给孩子的抚养费,比起孩子的实际生活花销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由此造成了抚养孩子一方的单亲家庭生活的困难,这也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产生自卑感。
(四)离异家庭子女情绪变化过程的六个阶段
儿童在父母离婚的打击下,情绪情感的变化过程大体经历6个阶段。
即:
(1)愤怒、痛苦阶段。
(2)盲目乐观阶段。
(3)流动、出走阶段。
(4)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
(5)渴望、思索阶段。
(6)获得新生阶段。
1.愤怒、痛苦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父母婚姻破裂前和离婚初期,儿童表现极度失望。
不久前的家庭关系荡然无存,一切都显得黯然失色。
这是一个万念俱灰的阶段,儿童的心灵备受伤害的时期。
这个时期通常是3—6个月,有的孩子甚至1—2年之久,不是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度过的阶段。
2.盲目乐观阶段
一般是在儿童强烈悲痛之余,才会经历的一种较为短暂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似乎一切都美好起来。
过去感到心烦意乱的事情仿佛都消失了。
孩子整天嘻嘻哈哈的,做错了事也不感到羞耻,言语不能自制、滔滔不绝。
同小朋友玩耍时,脸上挂上了微笑,当老师或朋友开导他时,他觉得是多余的。
这个阶段一般不超过2—3个月。
此时期孩子的感觉不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感觉,而是一种精神亢进状态,因此,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
3.流动、出走阶段
在这一阶段,孩子往往行踪不定,夜间到处乱跑,一周大概要重复2—3次。
特别是较大的孩子,很难独自一人在家停留。
这一时期的儿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处于一种上满弦的状态:
心躁不宁。
注意力高度分散,上课思想溜号,旷课,不完成作业,漫无目的地流动,无谓地兴奋,用这种兴奋的麻醉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痛苦。
此时儿童的心理负担很重,几乎处于生理、心理的极限状态。
如果此时遭受打击,将严重伤害他的自我意识,后果不堪设想。
4.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
有30—40%的离异家庭儿童经历这一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勤奋用功、积极肯干,但内心却不时感到沉重的精神和情感负担,许多行为并非出于自愿。
一些儿童会在日记中写道:
“我一定要给妈妈争口气!
”
5.渴望、思索阶段
此时的儿童从自卑中清醒,开始成熟起来,意识到挫折和痛苦不一定都是坏事,他们开始思考:
什么是家庭?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
父母离婚初期,他们只是用悲伤困惑的眼光面对父母离婚的事实。
而今他们要对父母离婚的真正原因思索个究竟,并开始设想如何造就坚强的自我,决心不再是父母的附属品。
他们变得成熟了。
他们在经历痛苦和摆脱痛苦的过程中,产生了应变力,增强了勇气和信心。
6.获得新生阶段
这些离异家庭的儿童当伤口愈合之后,当不再为父母离异悲痛之后,自觉已经受够了,该是体味人生、恣意欢乐的时候了。
经调查,几乎90%的孩子此时总想发泄一番,这是他们认为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
但在父母离婚之初,儿童不可能立刻进入这一阶段,有的孩子需要2—3年,甚至3—5年。
此时,他们觉得自己有充沛的精力,已经成了一个全新的人。
他们恢复了父母离异前的价值观和兴趣,重新玩起过去喜欢的游戏,开始形成一种较为平静的追求,而不再是疯狂的追求。
这时期的孩子不再自卑,不再唯唯诺诺、喜怒无常,也不再那么苛求于人,对人间的悲欢离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们不再恨抛弃了自己的父和母,反而能用正常的态度去亲近他们。
他们更能理解他人,更能善待自己,朋友关系有了改善,生活变得和谐。
这时,离异家庭的儿童完全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正使自己走向新岸——一条逆境成才、多难成材之路。
这就是离异家庭儿童情绪情感变化过程的6个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这6个阶段并不是绝对的。
每一阶段的时间也不确定。
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可能在某一阶段的时间长些,在另一阶段的时间短些:
某些阶段的特点表现得突出些,而有些阶段的特点则表现得不明显。
总之,因人而异。
三、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分析
孩子的个性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成人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
在个性塑造上,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而离异家庭中的子女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环境的不良,容易使子女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消极心理,表现在性格、情感和行为上。
1.恐惧不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孩子在父母双亲的抚爱和教育下,能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有利于童心的自然正常发展。
而在离婚家庭里,有些父(母)毫无顾及地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骂,使孩子安全感。
有的因为憎恨另一方,也不让孩子与其见面。
使孩子强烈地感到自己被亲人遗忘或被抛弃。
有的父母因为婚姻失败,情绪消极,经常拿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时常受到惊吓,在恐惧中度日。
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常会使孩子感情变得脆弱、经不起各种打击,做事容易畏首畏尾。
2.消极自卑
因父母离异而产生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容易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不安、内疚、胆怯、害羞、忧伤、失望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道路上再次经历挫折,如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家庭关系剧变等等时,则自卑情结很容易被重新唤起。
若经常沉浸在这种自卑情结的痛苦之中,就会形成自卑性格。
3.孤僻孤独
强烈的自卑感使离异家庭子女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唯恐被他人轻视和排斥。
当恐惧感超过亲近他人的欲望时,就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
为了避免孤独,他们往往在想像的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朋友”来,并把“他(她)”当成真实的朋友去对待。
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的孩子,心中充满孤寂、愁苦与被遗弃的感觉,与外界环境就会越来越疏远。
孩子将会形成不合群、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
4.怯懦胆小
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怯懦性格。
他们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等。
夫妻离异后,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孩子管教严格,使孩子望而生畏,总是担心自己使父亲或母亲失望,时时体验着恐惧的情绪。
此外,同伴的讥笑和轻视,也会使离异家庭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表现出抑郁和退缩。
5.态度粗暴
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子女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
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及攻击行为,易引起孩子对父母及社会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那些父母另有新欢后被虐待、遗弃的子女更是如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离异 家庭 子女 心理 行为 问题 教育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