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9927062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59KB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docx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
XX市青山湖区湖坊学校辛晓华
内容提要:
新课程,新角色,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本文从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为什么要转变,教师新角色是什么,教师应该怎样转变角色等几个方面浅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角色新角色转变
新世纪中国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上最具变化的职业之一。
在新课程中教师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
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色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
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美名逐渐褪色。
长久以来,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传道、授业、解惑。
因此,一些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置于霸权地位,将自己的所知所感灌输给学生;习惯于在学生仰慕的目光中,体味着所谓的权威感。
于是,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成了舞台下的观众。
做教师的满足于唯我独尊的境况,做学生的安于随声附和的现状。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
一.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为什么要转变呢?
(1)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念来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
新课程倡导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就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
以学生为本,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在抛弃题海操练,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被动的接受教育发展为学生能够能动的规划自身的发展,从强化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2)从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来看,教师角色要发生变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们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
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3)从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来看,教师角色要发生变化。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额,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分例外。
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讲座,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即使关注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评价的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因此,新课程提出教是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
二、新课标下教师角色是什么呢?
(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在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即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
首先,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且会快速过时的知识全部全部交给学生。
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工作的聪明选择。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向度的知识灌输。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
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
能动性是指主体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的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
创造性以探究和求新为特征,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生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
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
这种:
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未来人。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室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发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是针对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堂形态上提供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研究性学习等。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数学。
在数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
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的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
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
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己必须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从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
这表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也就是说,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初中政治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是最本质的关系。
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
不至于出现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非让学生配合自己的本末倒置现象。
老师也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只有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合作既要有师生间的合作,也要有生生间的合作。
师生间的合作要求政治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不要以理论权威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要真正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见解,能够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生生间的合作教师要创设各种平台,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各种形式的辩论的讨论。
教师要让各小组成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彼此交流各自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相互交流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合作学习可在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质疑、理解之时,可在学生学习有异议之时,可在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之时,也可在学生的实践和探究活动之后的交流收获和体会时进行。
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的差异,学生所关注的侧重点及理解程度的不一样,群体展开合作交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水平高低各异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而这些都可能与教师的理解及教学设计不一至,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指导下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这种“导演加主演”式的教师的主导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表演的演员。
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悟性高的学生从中获得一些收获,但大多数学生则是机械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跑,难有自己独立的科学判断和抉择,乃至一些学生由于学法不当,丧失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课堂角色必须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将讲台由教师的舞台变成师生共同的舞台。
因此,政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所说的引导,就是指教我们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
为此,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势利导。
教师施教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使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进步。
我们也应看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把学生当作消极的接受者、知识的容器;要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信、达到知、信、行统一,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内因去实现,这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进行引导。
无数实践证明:
成功的教学,都是与执教的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不开的。
须知,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并不是“知识的权威”。
因此,教师更应该运用自己的经验、能力和修养正确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
现代教学包含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方面。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动”。
“导”和“动”应该是统一的,教师的“导”应体现在学生学习产生疑惑时,遇到困难时,学习方法不对时,教师应予于引导;而学生的“动”主要体现在能否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上。
只有这一“导”一“动”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作为政治教师来讲,教师的“导”应主要体现在设计好的问题、好的情景上,切忌简单地将知识、概念、原理等简单地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引导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是:
教师应把教学内容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标准提供给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做出自我判断,从而向更高阶段发展。
(4)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
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学参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点以及理论的灌输。
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更好等等,绝大多数政治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指挥棒”的制约而没有深入地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假如教师凭过去的经验和理论进行教学,肯定不能完满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成为研究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研究、探索,形成自己富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依据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于目标的规定,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通过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要着力突破狭义的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情景,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其次,教师要学会研究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
使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既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又能弥补教材内容的某些不足。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无定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溢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从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再次,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
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把教学中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解决。
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是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能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走向成熟。
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政治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
学生准备的资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
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
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往往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所以,有相当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此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发动机。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世纪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与知识结构,除了不间断地学习补充知识和交流教学经验外,还要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摸索教学规律、研究政治教育理论。
实践证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并重是中学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手段,也是培养高水平政治教师的重要途径。
加强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亦对提高政治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水平十分有利。
要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是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夯实自己的基础,及时“充电”,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政治专业知识结构,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精通政治专业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积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政治相关的历史、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
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改革各种在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道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五、做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5)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再做“搬运工”的工作已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吃透课本,更要研究新的教法、学法,甚至是依据课本内容上进行新的创造和延伸,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让学生吃的饱、吃的好。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成为教学的研究者,要在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程开发中去。
政治课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
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环境,去学习和探索。
新课程需要政治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
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形势,学校已经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场所。
广泛开设的远程教育,已使许多人只需轻点鼠标,就可在intneter上挑选学校、课程、学习方式、讲座人,进行高质高效的学习。
形象逼真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泛应用,方便适时的电视卫星教学的普及,都极大地冲击着刻板的说教式教学形式。
形式灵活的新教学过程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在新时期,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必须要摒弃凭老本干一辈子的思想,要把“一桶死水”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源”,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接受新知识,了解新事态、新发展、新成果,能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身知识结构,对自己创新。
我们目前正处在全面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新环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适应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的需要。
时至今日,新课程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已不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三、面对新课程理念,教师应做好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要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第三,教师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政治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持久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政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政治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产实际中所起的作用和价值。
为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
(二)要更新知识结构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知识层出不穷。
教师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的早已老化,有些观点早已过时。
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政治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通过报纸、杂志、信息技术等来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活动。
选修课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我们政治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三)要调整好心理状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丰富多彩的。
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快,比教师要多。
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某种落差。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学生创设平等、XX、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时要求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而教师付出的劳动可能会更多,因此,教师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另一种落差。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事实。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现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四)、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提高施教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的编排等均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教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要提高自己领会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时能够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
1.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政治课程标准没有按照过去的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线而编排,而是以主题的形式编排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调整教学设计的思路。
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应了解新课程减少了哪些内容,增加了哪些内容,增加的新内容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
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
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做一次性处理或任意拔高。
对增加的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X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内容,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来决定取舍。
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做认真分析,有些知识点虽然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2.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政治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等等。
3.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的内含和本质,把握它们的设计过程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勇敢地将理论付诸实践,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嘴上讲的都是新课程理念,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例如,在最初采取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等情况。
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要及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如,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再次实践,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4.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校本培训网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备课集体,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提倡教师的自我反思,将课堂变为教师的研场所。
教师就是科研人员,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者。
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需要新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
提倡同事之间的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标准 思想品德 教师 角色 转变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