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座.docx
- 文档编号:299254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4.91KB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docx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讲座.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教师观
(1)教师并非是知识的权威。
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合作的关系
(2)教师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人,在与学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
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新课程改革极为强调师生要结成"学习共同体"。
在现代教育中,只强调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造成教师发展的旁落与教师自我的迷失。
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即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
(3)传统教育把教师看作是中心和权威;进步主义把教师看做是帮助者,辅导者。
过分强调教师作用和过分忽视教师作用都是不正确的。
其实教师是促进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
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其特征主要体现为: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成为不可能。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
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4)教师是学习者。
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
各种参考书、各类补习班、提高班,各种教学、学习方法的书、讲座等等有可能学生已经走在了前面,
过去在“师道尊严”口号下,你还可以勉强支撑,现在教育的民主化,学生有可能把不称职教师赶下讲台。
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进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在近代,教育被看作大工业条件下的标准化生产,带有强烈的机器文明色彩:
非针对性、去个性化。
而这种教育的局限便是无视作为社会人的教师和学生的复杂性,无视教师的创造精神,无视教师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相分离。
这就从根本上严重束缚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教师的发展。
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实际情境和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
由教师来改进自己的专业实践乃是最直接、最适切的方式,而外来的研究者对实际情境的了解往往肤浅,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法切入问题的关键,有时甚至无关痛痒,因此不易得到教师的采纳与认同。
这个观念强调:
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局内"的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参与观察者,特别是在某些不可重复的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是最适宜的观察者与研究者。
(5)教师是学友。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6)教师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再是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是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7)教师是“信息平台”。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是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8)教师是“生生不息的奔河”。
我们曾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已经过时,时代要求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探寻知识的甘泉。
(9)教师是应战者。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都要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10)教师是“常青树”。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那就意味着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自己。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自己。
(11)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
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2)教师是“人生的引路人”。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涵义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因而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些共同的认识。
(一)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看法
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一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者都曾发表过不尽相同的看法。
马斯洛和密特曼(Maslow&Mittelman)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
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
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
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
5.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
6.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
“五快”、“三良”。
“五快”指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国学者佐斌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3)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4)正确认识周围环境;(5)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6)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叶一舵教授认为,既然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一种适应(如前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
具体地说,从个体横向适应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标准应分为心理适应(自我适应)标准和社会适应标准;从个体纵向适应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标准应分为生存适应标准和发展适应标准,这两个维度共同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结构。
如图所示:
发展适应
心理适应社会适应
(自我适应)
生存适应
图15—1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适应)结构
从以上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众多表述中可以看出,要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确切的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无论是在临床医学上,或是在实际生活中,都不存在一套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判断标准。
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即使使用某种测量工具进行检测,也不可能像生理指标那么客观、准确。
因此目前所使用的各种判断标准都只是一种相对的标准。
当前,常用的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统计学标准。
指利用统计方法确定心理健康常模,与常模相近则为正常,随偏离常模愈远,异常愈严重。
例如华东师大周步城教授修订的MHT量表用100道测试题评定被试者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指标上的状态。
每个分项以标准分8分为临界点,总量表的临界值是64。
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在某项指标上的得分超过8,说明他在该项指标上存在着问题。
而如果总得分超过64,则表示他在所有的项目上都存在问题。
2、社会学标准。
以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生活,能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
一个能符合社会生活基本要求,行为被社会所接受的人,才能在社会中与大多数人交往,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正常的关系。
3、医学标准。
这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心理障碍的典型症状作出概括和归纳后,以是否存在致病因素或异常症状作为参考依据来划分心理健康与否的一种判断标准。
比如,在医学上有对各种身心疾病的生理症状的描述,这些症状有的可经由精神病医生凭借临床经验观察所得,也有的靠医疗仪器检测得出。
凡符合某一身心疾病的病症者,就会被认为是心理不正常。
4、心理学标准。
这是从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况。
我们知道,同一发展阶段的人具有该阶段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就是他们所具有的共性,也正是这共性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把握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规律性。
持这种判断标准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能和同龄人相符,就说明他的心理发展出现了问题,也即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明确并且重视以下两个问题:
1.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两个方面。
智力因素指与学习直接相关的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但包括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包括个体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品质。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之外又对智力活动起着推动作用的一切心理要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如此,心理各要素组成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每个人的心理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
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既然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那么这种状态肯定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心理健康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