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9916634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4.72KB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2 鲸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
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
生齐读:
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师: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
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
你们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
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
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
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
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
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
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
(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
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
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
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
)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
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
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
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
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 呼吸 肺
习性 睡觉 哺乳动物
生长 胎生 哺乳
教学内容:
鲸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
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
(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
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
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
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
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
(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
(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
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
(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
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
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
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23《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
叫什么?
蟋蟀。
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蛐蛐)
师:
“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
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
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
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
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
(不认识)
师:
(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
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
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
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
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
有什么特点?
请各评委了解一下。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
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
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
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
谁的住宅好?
(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
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
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
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
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
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
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
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
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
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
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
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
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附:
板书设计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
(做到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24《海豚救人》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救人。
可是同学们知道吗?
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
2、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
可你们知道吗?
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1)海豚怎样救人?
(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4、过渡:
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
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
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
出示幻灯。
(一组)
(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
师生评价)
2、我听说有的小组在课前合作办了一些小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两组)
(介绍两份小报,师生评价,贴在黑板上)
3、听了这两个小组同学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
(播放录像)刚才有一个小组是用介绍员向游客介绍的形式来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请他们结合这段录像给我们介绍,好不好?
(一组)(师生评价)
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
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
(7、8个学生)
5、感情朗读5—8自然段。
(播放录像)
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
(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小组讨论:
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提问交流。
(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
五、总结、扩展。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
介绍给同学听。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故事、习性、种类)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练笔: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
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24海豚救人
海豚:
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
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
1992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
25 珍珠鸟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
(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
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
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
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
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
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
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
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
(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
25.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第二学时
一、教学目标:
1、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运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二)学习新课。
(读中感悟)
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2、教师出示课文,指导感悟:
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
(仅仅,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
(出乎我的意料,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
(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反而”?
(跟我预料的相反,说明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都不怕了。
)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你又有什么体会?
(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
)如果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这些词语,就能读出味来。
3、教师出示课文:
如果你再细腻一点,你还可以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到新的意思“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杯子上----笔尖----手指”?
(离我越来越近,与我越来越亲近)当然,你还可以从其他词句当中去体会。
4、现在,你再来练习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并作积极的评价。
板书:
渐渐地亲近我。
(段意)
5、学生自己朗读5——6自然段,自读感悟。
注意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用心体会一下。
(1)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再三”,表示珍珠鸟对我的留恋;“扭动、挤开、钻进去”,体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居然”“竟”,体现珍珠鸟已经完全信任我,没有一点防备。
(2)现在,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5、6小节,看谁能将课文中的“味”读出来?
(3)学生比赛朗读。
6、读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
这三小节写的都是“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任,与我越来越亲近”,那么到底哪一段更能体现我与珍珠鸟之间的亲近呢?
要用事实说话。
7、出示课文第7小节。
朗读,背诵。
三、课堂小练笔。
1、出示小黑板:
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
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
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2、四人一组交流。
3、指名说。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4、学生各自完成小练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