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docx
- 文档编号:29912075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8.09KB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2021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一、快乐阅读。
夏天的云
云,是变幻莫测的。
夏天的云,最为迷人。
你瞧!
早晨,①碧蓝的天上衬着几朵雪白的云朵,好像是一只只活泼的小山羊。
几只小鸟从它们的身上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跟它们打招呼,交朋友。
黄昏到了,云儿们都变身成了火烧云,这次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有黄、红、紫……各种颜色。
③啊!
那边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杀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忽然转了个弯,就不见了,那只狮子也不知去哪儿了。
哇!
那边的云变成了紫红色!
那条长长的云仿佛一根仙女的紫丝带,我真想用一架高级摄像机给它拍下来。
大地一片金灿灿,每一件事物都变成了金色。
暴雨前的云又换了一张脸,变得凶神恶煞。
顿时,②天空乌云密布,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好像天要塌下来了。
忽然,轰隆一声,雷在天空中清晰地闪了一下。
过了一会,来了一场倾盆大雨。
美丽的云彩顿时消失了,只有一些黑色的云布满了天空,不知是谁把墨汁打翻了,害得白云变成了乌云!
不久,天上又出现了迷人的白云。
夏天的云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我爱夏天的云!
1.画线的句子①和句子②,哪一个是比喻句?
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哪几种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③表现了云()的特点。
A.形状多B.变化快C.颜色多
4.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请你按照这个结构,用“//”给短文分段。
5.全文突出了云怎样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恰到好处的掌声
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为了能够留在北京,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儿子上课。
第一天,钢琴老师只教了儿子一段简单的乐谱,就摇起了脑袋:
“这孩子的反应慢,肯定上不了音乐学院,趁早改行吧!
”结果,性格倔强的儿子当场就和老师吵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俩闹得不欢而散。
看着不争气的儿子,父亲由失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
在父子俩准备动身的当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
儿子所在的学校办晚会,老师们指定要儿子弹奏钢琴。
儿子显然还在气头上:
“我不弹了,不弹了,连钢琴老师都说我反应慢,我再也不摸琴了!
”( )老师怎么做工作,儿子( )表示再也不摸琴了。
他们的争执引来了一群好奇的观众,那就是儿子班上的同学。
接下来,令儿子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劝开了:
“弹吧,我们都喜欢听你弹琴!
在我们心中,你弹钢琴是最棒的!
”
那天晚上,儿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曲子。
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下。
儿子站起身来,一遍又一遍向着鼓励他的人们鞠躬,在那些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
我要学钢琴!
我一定要学好!
凭着过人的自信加努力,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
后来,他成了这所学校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
成名之后,很多人问起儿子成功的秘诀,他无一例外都会提及小学时那场特殊的晚会,提及激励自己的掌声。
后来,一位记者在专访稿中动情地写道:
感谢这些掌声,尽管它们不是出自名人,但却在关键时刻,以恰到好处的声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费尽周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欢而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为什么说同学们的掌声是“恰到好处”的掌声?
( )
A.因为掌声是连绵不绝的。
B.因为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C.因为儿子想放弃学钢琴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让他重拾信心。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
当别人遇到挫折时,我们要__________他;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我们不应该__________,而是要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葡萄
我家的小院里种了一棵葡萄。
冬天,爸爸和我在葡萄架下挖了个深深的坑,在里面埋些肥料。
冬天刚过,棕褐色的藤蔓上长出了一颗颗豆粒般大的紫色的芽苞,这些小芽苞在春风的爱抚下,在春雨的滋润下,从顶端绽放出一片片婴儿手掌般大小的鹅黄色的嫩叶。
这些嫩叶逐渐长大了。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架下顿时有了一片绿荫,把我家的小院点缀得非常美丽。
不多久,在葡萄藤叶之间的藤蔓顶端,开出了像柳絮一样的小花,银白色的小花只有小米粒那么大。
仔细一看,每朵花有四个花瓣。
随着春天一天天过去,一串串小花变成了一串串绿宝石似的葡萄。
慢慢地,这“绿宝石”长大了,由绿变淡紫,由淡紫变深紫……
葡萄成熟了!
那一串串光亮亮、圆溜溜的葡萄挂在架上,像一盏盏精心制作的水晶吊灯。
这时,已经是夏天了。
傍晚,我端上一个小板凳,坐在葡萄架下乘凉,乘着月光摘下一串葡萄品尝,甜甜的,一身的暑意顿时烟消云散了。
甜甜的葡萄使我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的藤蔓(______)的芽苞
(______)的嫩叶(______)的小花
2.作者描写葡萄花时,主要抓住了花的______________来写,把它与________和________作了比较。
3.成熟的葡萄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作者把它比成__________
4.你曾种过什么植物或者养过什么动物吗?
写写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荷花(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āi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张)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fùfú)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从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用“√”标出来。
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
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选择理解正确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______)
a.能把这一池荷花画下来的画家可真了不起。
b.这“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才是了不起的画家。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______)
a.“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偎依”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
文中表示“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意思的词是_____________。
2.短文第1、2自然段直接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三个特点。
其中第1自然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_________的特点,第2自然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因()
A.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B.卢沟桥建于1189年,历史非常悠久了。
C.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4.仔细读短文,下面哪些句子的意思说明“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卢沟桥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____)
②卢沟桥的狮子有的很小,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____)
③卢沟桥的狮子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
(____)
④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_____)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我们在植物园里种了丝瓜,也种了瓢瓜。
我们搭了瓜棚。
丝瓜和瓢瓜一起爬到瓜棚上来了。
六月底,丝瓜和瓢瓜都开始开花了。
这倒是有趣的事情。
丝瓜是早晨开花的,它开着黄灿灿的花朵。
呵,蜜蜂、胡蜂、大凤蝶、粉蝶、细腰蜂,一起飞来了,它们飞来飞去,在丝瓜的花朵上采花粉。
瓢瓜是晚上开花的。
在太阳下山以后,丝瓜的花朵已经凋谢了,瓢瓜开放了雪白的花朵,好像是白绸做成的。
到了夜间,犹如洁白的星星,点缀在暗绿的瓜棚上,我们看见许多夜蛾都飞来了。
白天和夜晚,我们的瓜棚上都开放着花朵。
白天,有灿烂的黄花;晚上,有沉静的白花。
1.丝瓜和瓢瓜都在________开始开花。
丝瓜是________开花的,它开着________的花朵;瓢瓜是________开花的,它开着________花朵。
2.丝瓜花招引来了______,它们在花朵上采花粉,瓢瓜花招引来许多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老槐树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
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1.写近义词
确实——(________)似乎——(_________)
2.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_________)稀疏——(_________)
3.校园的老槐树有多高?
有多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请用横线画出来。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
你能仿照它也写一个比喻句吗?
八、课外阅读。
秋天来了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火红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
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
红彤彤的海棠把树枝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2.短文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拟人句,请你把最喜欢的一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请你用“______”画出来。
4.短文写到的秋天的景物有:
________树、________树、________树;还有美不胜收的________,黄澄澄的________,红彤彤的________。
5.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与感受。
大车队
一队载着瓦罐的大车,正从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走。
车队主人赶着第一辆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让其余的车在坡顶等候。
为了不让大车往山下滑,驯良的骏马几乎用身体的后半部顶着货车,一步一步向下挪。
可是坡顶上的一批年轻的马却大骂可怜的骏马没有能耐:
“嘿,大家夸你是骏马,真是奇怪啊,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
哎呀,差点撞到岩石上。
斜啦,又歪啦!
胆子放大些呀!
瞧,又撞上了。
哎,真是一头蠢驴!
要是上山或者在夜里,那还情有可原,可现在是下山啊,而且又在白天!
既然你没本事,就应该驮水去。
待会瞧我的,看我怎么下山,我保证分秒不会浪费,让车子飞一般下山。
”
于是轮到年轻的马了,它弓起脊梁,挺起胸膛,拉起货车上路啦。
但是它刚一起步就开始摇晃,身后的大车催促它,车速变得越来越快。
小马索性撒开四蹄飞奔起来,大车碾过石头,越过沟壑,一路上跌跌撞撞。
最后马儿拖着货车“轰隆”一声,翻进了山沟,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
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1.文中的主人公是( )。
A.车队的主人B.驯良的骏马C.年轻的马D.载瓦罐的大车
2.年轻的马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的主要原因是( )。
A.瓦罐太重B.山坡太陡C.动作太慢D.年轻的马太骄傲
3.第三自然段中“哎,真是一头蠢驴!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马对骏马的赞美B.年轻的马对骏马的佩服
C.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同情D.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嘲笑
4.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
先回答哪句写得好,再写出好在哪里。
①瞧你,慢吞吞的。
②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有益的小动物,比如说蜻蜓啊,小燕子啊,还有青蛙等。
我们先去看看蜻蜓吧!
你们瞧,一只蜻蜓正停在枝头上呢!
蜻蜓的头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真像一盏探照灯。
它还有一对透明的翅膀。
它的身材又细又长,真苗条。
它不但会捉害虫,还是一名气象预报员,当它低飞时就说明天气有变化。
再去看看小燕子吧!
你们看,天空上有一只小燕子正忙着捉飞虫呢!
燕子的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燕尾服。
尾巴像一把小剪刀。
它呀,也是一位气象预报员。
当它低飞时天气也会有变化。
呱呱呱,呱呱呱,听谁来了?
哦,原来是小青蛙。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雪白的肚皮,可爱极了。
它一年呀能捉成千上万只害虫。
它可是保护庄稼的好帮手。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有益的小动物呢!
我们可要好好保护那些可爱的小生命啊!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有益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的天气预报员是(_____)和(_____)。
3.你还想保护哪些小动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
蚂蚁与西瓜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有四只小蚂蚁发现了半个西瓜,西瓜的瓜瓤(),瓜子儿(),西瓜皮(),看起来很新鲜。
蚂蚁们又热又渴,他们高兴得都跳了起来。
他们爬上去吃了起来。
有一只蚂蚁太渴了,就像钻地机一样钻到西瓜里“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
还有一只蚂蚁站起来说:
“真好吃,我们把它搬回家吃吧!
”大家连连点头。
他们推啊推啊,推不动,一只蚂蚁只好跨着大步跑回去叫大家一块儿来推西瓜。
大家都来推西瓜了,但是还是推不动。
小蚂蚁们又拿来一根长长的树枝,想把西瓜撬起来,但是树枝都被压弯了,西瓜还在地上纹丝不动。
这时有一只在蚂蚁里面自称“聪明蚂蚁”的小蚂蚁给蚁后说:
“咱们可以把西瓜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咬下来,然后让力气大的蚂蚁搬回去。
”蚁后点了点头。
说干就干,有些蚂蚁爬到西瓜上把西瓜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咬下来,然后由力气大的蚂蚁搬回去。
最后他们把所有的西瓜块儿都搬回去了,他们再也不用发愁没有食物吃了。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黑黑的红红的绿绿的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并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四只小蚂蚁西瓜→一只蚂蚁提出把西瓜→大家一块儿,
失败了→大家一块儿,也失败了→“”提出办法,成功了。
4.蚂蚁是怎样把西瓜搬回家的?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判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V”。
(1)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搬动西瓜,不需要别人帮忙。
()
(2)只要大家都来动手就能把西瓜搬回去。
()
(3)做任何事只有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
十二、阅读短文。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
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
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他怎样玩呢?
第一,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
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
第二,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津津有味——(______)聪明伶俐——(______)
2.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
_____________。
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请用“﹏”在文段中画出来。
5.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A.他特别聪明,读两三遍就会背。
B.他特别勤奋,总是比别人多背上几十遍。
C.他不仅聪,而且特别勤奋。
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要向鲁迅学习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描写春天小兴安的片段,完成练习。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积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观赏)自己(应映)在水里的影子,,。
132.给括号里用的恰当的词画上“”。
133.文段中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是_____,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134.这段话依次写了春天里的这些景物:
_____________。
135.在溪边散步的小鹿还会有那些举动?
请在原文后的横线上续写两个。
十四、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小时候念书不用心,贪玩,怕困难,学习成绩很不好。
有一天,李白偷偷跑出学堂,边走边玩。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旁边,蘸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
他走到老婆婆跟前,问:
“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
”
“做针。
”老婆婆回答。
□做针□李白更奇怪了□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
“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铁棒就能磨成针。
”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
他想,学习也一样啊!
像自己这样贪玩,怕困难,能学到什么呢?
从此,李白在学堂里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慢慢地好了。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坚持不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所积累的李白的诗句。
(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看到老婆婆磨针后明白的道理是什么?
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十五、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
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
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
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
”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
“也许他需要掌声吧。
”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
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不满辛辣,不幸与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之斗争。
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
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予一点掌声,为之喝彩,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和生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捷径□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冰心□解冻□重整生活之旗鼓□
这掌声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
他们因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慰,他们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很多时候,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赋予吧,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或许是一切。
1.给文章加个题目。
2.在□中点上正确的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阅读 理解 答案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