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907647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287.32KB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
1.1.1总论
1.概述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安全预评价导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气体充装站建筑平面图等相关资料,受某某公司委托,对其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评价法等安全预评价手段,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项目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给予指导。
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
(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
(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
(7)《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
(8)《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01
(18)《石油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2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
(2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
(26)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数据及有关技术资料。
(27)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内容和深度规定》(修订本)。
2.2编制原则
(1)根据市场及技术情况,合理确定产品方案及装置规模,尤其重点考虑工艺技术可行性和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2)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人、财、物优势和公用工程、辅助工程、行政及福利设施的存量作用,尽可能节约投资。
(3)在满足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范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合理满足业主要求,做到安全、经济、可靠、实用。
(4)贯彻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设施同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的方针。
(5)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立足选用国内成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6)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公正、客观、科学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
2.3评价单位提供的资料
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内容包括产品市场预测、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料供应及产品、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设计方案、环境保护方案、消防设计方案、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项目实施规划等资料。
2.4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
根据某气体充装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安全给予指导。
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压力容器气瓶的安全性分析、纯氧气瓶的燃烧安全性分析、气体充装的安全性分析、气体的窒息性和毒性分析等。
2.5评价程序
熟悉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拟建装置工艺技术特征
拟建项目现场调研
主要有毒有害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物质、能量危害特性工艺过程危害危险性作业场所危害危险性
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其它单元
单元危险度评定
确定需重点评价的Ⅱ级以上单元
定性、定量评价
各单元评价结论分析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评价结论
编写评价报告
3.被评价项目情况简介
3.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
气体充装站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私营企业
法定代表人:
***
3.2气体充装站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3.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本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市*****村。
***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二级阶地,海拔396.9米,地形以平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
地层属第四系上更新系统,上部为黄土质沙质粘土,下部为沙及沙石、沙质粘土、沙砾石覆盖层,厚约150米。
土壤主要是垆土,土层深厚肥沃,适于耕种。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呈阶梯跌落,分为一、二、三道塬,由山前洪积扇前缘地带和黄土台塬、河漫滩及河谷冲积阶地三种类型构成。
耕地中川、塬平地占97%。
***市地震烈度7度,按7度设防。
3.2.2气候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1℃,年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9.9℃。
年平均降水量587.4毫米,平均气压969.3毫巴。
多年平均主导风向为西风,其次是东风,静风频率为42%,处平均风速1.4米/秒。
3.2.3水文条件
渭河是本区唯一河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全长818公里。
在***境内流长30.5公里,流域面积473.20平方公里。
渭河属于流量40立方米/秒。
年平均含沙量26.8公斤/立方米。
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渭河水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增高,已成为严重污染的河流。
本区含水层分布广、厚度大、埋藏浅,是良好的天然地下水库,也是目前渭河平原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的。
地下水埋深6~18米,在50米深度内的含水层厚度约30米左右。
本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Na+和HCO3-Mg+型为主,pH=7.1~8.3,呈弱碱性,并具有较高的NO3-。
在工业、城镇及灌溉区,由于受工业及城镇生活污水的大量渗漏,浅层地下水受到局部污染,而深井水质较好,根据有关资料,深井各项水质参数均满足GB/T14848-93Ⅲ类水质要求。
浅井水质中重金属Pb、Cr6+以及细菌等项超标。
4.充装气体的种类和物理化学特性
4.1充装气体的种类
充装的气体种类为氧气、氮气、氩气,计划年产量如下:
表4.1计划年产量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氧气
万瓶/年
7.2
2
氮气
万瓶/年
8
3
氩气
万瓶/年
12
4.2重装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4.2.1氧气
氧气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工业用氧、医用氧、航空呼吸用氧、高纯氧、药典氧、电子工业用氧,根据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氧和液态氧。
氧气虽然不能燃烧,但氧气为助燃气体,和可燃材料接触有燃烧的危险性。
氧气是氧化剂,液氧和高压、高浓度氧气尤其表现为强氧化性。
(一)理化特性
分子量:
32沸点(℃):
-183.1熔点(℃):
-218.8相对密度(水=1):
1.14相对密度(空气=1):
1.43
(二)职业接触限值
无
(三)危险特性
无毒,氧气虽然不能燃烧,但氧气为助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乙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四)健康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五)侵入途径
吸入。
(六)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七)消防措施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八)泄漏处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九)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十)注意事项
操作处理方法:
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存储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2.2氮气
㈠理化特性
氮(N2)分子量:
28,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空气中的氮占78%一80%。
相对分子质量28.0134,沸点一195.8℃。
难溶于水。
当空气中氮含量增加(>84%)时,可排除空气中氧,引起吸入氧不足,人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
高浓度氮(>90%)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紫绀等缺氧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迅速昏迷。
(二)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2、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面罩。
3、其它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三)消防应急措施与防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遇点火源着火爆炸。
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本品不燃。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用水枪射至液氮。
(四)应急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五)预防措施
①存在氮气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定期维修,杜绝氮气跑、冒、滴、漏。
②氮气置换后的设备容器应先经充分的通风、排风,测定氧含量在20%以上时,方可进行检修。
③急需进入检修时需戴供氧式面具,并应有人在现场监护。
④生产液氮时,应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4.2.3氩气
氩气是一种稀有、惰性气体,具有高密度和低导热性。
广泛用作金属焊接、冶炼、加工等保护气等,工业用氩气瓶的规格目前市场上以40L的占大多数。
工业用氩气质量标准为《高纯氩》GB/T10624-1995,其技术指标为:
氩气是一种稀有、惰性气体,具有高密度和低导热性。
广泛用作金属焊接、冶炼、加工等保护气,用于灯泡和各种放电器内充填气,气相色谱分析用载气,还用于激光器和手术用止血喷枪等。
氩气可与多种气体混配,制成用途更广泛的特种气体。
(一)理化特性
中文名:
氩英文名:
Argon分子式:
Ar分子量:
39.95CAS号:
7440-37-1危规号:
22011理化性质性状: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溶解性:
微溶于水。
熔点(℃):
-189.2沸点(℃):
-185.7相对密度(水=1):
1.40/-186℃临界温度(℃):
-122.3临界压力(MPa):
4.86相对密度(空气=1):
1.38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气压(KPa):
202.64/-179℃
(二)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燃烧(分解)产物:
建规火险分级:
戊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爆炸下限(V%):
无意义爆炸上限(V%):
无意义闪点(℃):
无意义稳定性:
稳定自燃温度(℃):
无意义禁忌物:
危险特性:
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消防措施:
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三)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
未制定标准苏联MAC:
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
ACGIH窒息性气体美国STEL:
未制定标准
毒理资料:
LD50:
LC50: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则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呈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
就医。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五)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保护: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它: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六)泄露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
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
如有可能,即时使用。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七)包装与贮运
危险性类别:
第2.2类不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5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仓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1.1.2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登记建档和上报备案。
本节对某某生产和储存的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和确认,并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建设项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根据GB18218-2000标准规定:
(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3)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重大危险源是以GB18218-2000标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品名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且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时,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2-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2-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1)
式中:
——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t;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的规定,确认该项目涉及的主工危险有害物质为氧,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范畴,因此该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1.1.3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项目为该项目为气体充装站,其工艺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
卸液过程、充装过程。
(1)卸液过程:
是将液体槽车送来的低温液态气体装入低温液体贮罐内储存。
(2)充装过程:
充装过程又可分为液态气体气化和气体充装两个部分。
液态气化是用低温泵将低温贮罐内的液态气体升压后送至汽化器,液态气体在气化器中大面积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迅速气化。
气体充装过程是利用气化后气体具有的较高压力进行气体输送,经过气体管道进入充装间,通过充装排阀门将充入气体钢瓶。
工艺流程图如下:
因此,该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运输、装卸、储存、充装过程相关环节。
全面地、科学地对其进行分析辨识,是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技术对策的前提,对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该公司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为:
氧。
1、主要危险化学物质危险性分析
氧:
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氮:
当空气中氮含量增加(>84%)时,可排除空气中氧,引起吸入氧不足,人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
高浓度氮(>90%)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紫绀等缺氧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迅速昏迷。
氩:
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则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呈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2、氧气充装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1) 充气装置操作、检修时带入油污,在与高压高含量的氧气接触时极易起火燃烧,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 充装时气瓶温度过高、充气压力过大或遇到高热会导致气瓶爆炸危险。
并使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3) 氧气瓶充装前未经检验或对钢印、颜色标记不符合要求,瓶内介质不确定;附件不合格;超过检验期;有外观缺陷;粘有油污;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气瓶进行充装,可能使应报废或维修的钢瓶投入使用,导致在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泄漏、爆炸等危险。
(4) 氧气有强烈的助燃作用,遇火源可迅速助燃。
如输送氧气的管道中,铁绣、焊渣、粉末等杂质与管道内壁或配件摩擦冲撞,均易产生火花、高温而导致燃烧。
其危险性与杂质的种类、粒度和氧气流速有直接关系。
(5) 若气瓶没有采取防倾倒措施,发生瓶倒,可产生钢瓶损坏,发生物理性爆炸;或因气体泄漏,遇易燃物和火源,而产生强烈的助燃效果,引发火灾。
(6) 若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或检修时工人违规操作,搬运钢瓶时瓶倒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3、氮气和氩气充装过程的危险特性分析
(1)充装时气瓶温度过高、充气压力过大或遇到高热会导致气瓶爆炸危险。
并使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2)氮气和氩气浓度过高具有窒息作用,氮气和氧气在充装过程中大量泄漏并弥漫在通风不良的充装室内会使操作人员窒息。
(3)若气瓶没有采取防倾倒措施,发生瓶倒,可产生钢瓶损坏,发生物理性爆炸。
(4)若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或检修时工人违规操作,搬运钢瓶时瓶倒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3、储存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该制气体充装站站设置了气瓶储库,库房面积、储量见表2-1。
库房的危险性分析如下:
表3-1:
氧气库房面积、储量表
仓库名称
面积(m2)
日常储量(瓶)
年周转量(瓶)
氧气瓶库
72
500
272000
⑴ 气瓶压力过高可产生泄漏、爆炸危险。
⑵ 若发生火灾,氧气可迅速助燃。
⑶ 若发生瓶倒,可产生钢瓶损坏,气体泄漏,并对人员产生机械伤害。
⑷ 由于保管不善,瓶体受到严重腐蚀,或受阳光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作用,致使气瓶承压下降,瓶温过高,瓶内压力剧增,有爆炸危险。
4、气瓶装卸运输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氧气钢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用的高压容器,属于压缩气瓶。
气瓶装卸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倒或滚动,发生剧烈碰撞冲击和倒置现象,可引起燃烧、爆炸。
并可能对人员产生人身伤害。
⑵ 由于瓶帽受振动或无瓶帽,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高压气体冲出,可引起燃烧、爆炸。
⑶ 氧气瓶瓶阀或减压器等粘附油脂,可引起燃爆。
⑷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氯气瓶、氢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瓶体发生剧烈碰撞,气瓶发生泄漏、破裂,引起火灾、爆炸。
⑸ 运输过程中受阳光曝晒,致使气瓶温度升高,压力剧增,有爆炸危险。
通过对氧气充装、储存、装卸运输过程及主要危险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性分析(见本章第一节),该制氧站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
氧气是强助燃剂,建规火险等级为乙级,是高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
氧气充装时流速过快,设备、管道产生静电,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产生泄漏,可导致火灾。
2、爆炸
使用不合格气瓶或氧气瓶压力过高,遇到高热或氢氧混装、氧气钢瓶内有油脂存在时均可导致爆炸。
3、中毒
当空气中氧含量大于40%或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后,可产生氧中毒。
4、电气伤害
(1)雷电伤害:
厂房、设备及配电装置均有遭受雷电袭击的危险,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破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2)漏电伤害:
某某属多雨、潮湿、高温地区,由于电气设备缺陷,安全措施不完备或违章操作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5、人身伤害
转动设备、钢瓶搬运、设备检测和维修等易产生机械伤害。
6、车辆伤害
该公司所经营产品的运输装卸形式主要由公路运输完成。
车辆伤害可能来自运输的汽车、消防车辆或其他车辆等,存在对有关人员造成车辆伤害的危险。
1.1.3安全预评价方法及评价单元划分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相关设计技术文件,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建议的一种安全评价。
该项目的预评价,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条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体 充装站 项目 安全 评价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