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同志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 文档编号:29901762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82KB
张建华同志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张建华同志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建华同志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建华同志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张建华同志
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
突破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4月21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积极行动,举全市之力,迅速掀起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热潮。
秋波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施国家规划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对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赋予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尽快突破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对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东营尽快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是落实国家规划的重要任务。
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东营港的区域中心港地位”、“东营临港产业区要发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这就是国家对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提出的任务。
可以说,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已经被历史地推到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最前沿。
如果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不了,发展不上去,其区域中心港地位就难以确立,龙头带动作用就难以发挥,我们就完不成国家规划提出的任务,就无法向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交待。
因此,对国家规划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落到实处,交一份合格答卷。
第二,这是打造区域开发引擎的迫切需要。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经济圈、以洛杉矶为中心的西海岸经济圈,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形成,都是依托港口或港口群形成的。
我国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部分城市相继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也充分说明了港口和港口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
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是国家规划中“四点、四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委、省政府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潍坊港、滨州港、莱州港都在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形势咄咄逼人。
在这样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提出突破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就是要集中力量把这个龙头打造起来,以此为开发引擎,拉动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第三,这是打开出海通道、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港口是扩大对外开放重要的门户和平台,港口经济关联性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大,是沿海城市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
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都是通过港口架起了通向世界的桥梁,形成大进大出的物流枢纽,极大地带动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鲁、晋、冀部分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是环渤海湾从龙口至黄骅长达1000公里的海岸线上的区域性港口,是东营甚至整个黄河三角洲融入环渤海、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因此,如果打不开这个出海通道,就不能有效地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港口优势就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而东营港的发展一旦突破,我们就会形成一个崭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这是发挥东营优势、打造新的经济板块的重大举措。
东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体现得非常充分,具备大港口、大腹地、大产业、大项目的特点。
东营港近海等深线密集,适宜建设深水大港,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临港产业区规划范围内全部为尚未开垦的国有荒碱地,腹地广阔,并且实行港区一体的体制,最适宜安排大项目、发展大产业。
可以说,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在黄河三角洲四个港区中资源最丰富、发展空间最大,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和蓝色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是东营未来发展的最大增长区域。
总之,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是一项事关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下足决心,齐心协力,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二、明确加快突破发展的目标要求及工作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凝聚各方力量,强力推进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主要发展目标是,2010年,东营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00万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亿元,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00万元。
2012年,东营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东港新城建设开始起步。
2015年,东营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0亿元,生产总值达到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城区人口达到5万人,初步构建起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东港新城中心区基本形成。
2020年,东营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亿吨以上,临港产业区建成环渤海地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东港新城成为宜商宜居、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工作中要实施好“五个突破”。
(一)强力突破港口建设。
东营港是我市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发展临港大工业的先决条件,必须加快港口建设步伐,扩大通过能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尽快把东营港打造成区域性中心港口。
一是加快港口一期工程建设。
要加强与中海油的合作,今年开工建设2×5万吨级、2×5千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及配套罐区,启动2×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精细化工品码头建设,5月底前完成散杂货码头2号泊位改造。
要抓好散杂货码头运营,尽快实现外轮开放。
二是及早着手港口二、三期扩建工程。
要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东营港二、三期工程规划建设。
2011年,采取政府先期投入方式,加快防波堤和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确定投资主体,力争完成立项并开工建设3个万吨级化工、散杂货码头。
2012年,在确定投资主体并完成各项报批立项的基础上,启动建设25万吨级的深水大港。
2015年前,初步形成液体化工、精细化工、煤、散杂货等码头组成的港口集群。
2016年至2020年,建设集装箱、矿石等专用码头,港口码头达到50个以上,使东营港成为集工业、物流、仓储配套的多功能、综合型亿吨大港。
三是完善港口服务功能。
要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拓展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功能。
加强口岸建设,提高口岸查验单位级别和查验设施水平,加快构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于一体的口岸信息服务平台。
要加快“大通关”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通关效率,建设高度开放、高效便捷的一流口岸。
(二)强力突破产业发展。
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化工、能源、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加速构筑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重点发展生态化工产业。
要认真落实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配套,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化工产业聚集区。
当前,一方面,要抓好与中海油的合作,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确保列入国家、省和中海油“十二五”规划。
另一方面,要加快市内企业整合,出台刚性政策,强力推进“化工北移”,特别要抓好海科工业园、华泰工业园等重点区中园建设,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二是集约发展新能源产业。
要充分发挥临海优势,重点建设超临界、超超临界生态环保型燃煤电厂,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加快开发新能源,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清洁能源供给基地。
当前,要加快推进大唐东营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做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工作,争取尽快批准立项。
同时,要启动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的论证和申报工作,做好华泰化工集团4兆瓦热电项目迁移的审批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要依托区位优势和深水大港优势,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特色物流园区,尽快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
今年重点抓好中海油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原油储备基地、成品油仓储区项目尽快开工。
要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港区,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同时,要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引进大型现代机械制造业项目,积极发展服务石油化工产业的石油装备工程,适时发展船舶修造业。
当前,重点吸引、承接油田各类企业和市内民营企业入园发展。
(三)强力突破基础设施配套。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先决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港区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形成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要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抓好化工园区、仓储物流区、生活商贸区“三区”建设,加快“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推进速度,搞好油田有关生产设施的改造避让,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加快构建港口快速集疏运体系。
要以东营港为集疏点,加快港口与铁路、公路的连接,构建高效快捷的集疏运体系,充分发挥东营港内引外联的双重作用。
加快公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东营港疏港高速公路,今年开工建设至东营港的环渤海高等级公路,2012年建成通车;启动东营港疏港铁路前期工作,2015年建成通车。
三是加快启动防潮堤建设。
要按照100年一遇的标准,抓紧完成港区7.5公里防潮堤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确定投资主体,年内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使用,为港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四)强力突破滨海新城建设。
没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就无法吸引国内外的大集团、大企业进入港区投资发展。
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着眼于建设现代化大港区、新城区,加快推进东港新区建设。
目前,滨海新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迅速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城市基本服务功能,以适应港区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
要加大投入力度,今明两年重点推进区内道路、桥梁、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要加快商务区、居住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加快建设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功能健全、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滨海城区。
(五)强力突破生态建设。
高效生态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最大特色。
现在,港区建设才刚刚起步,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把握生态新城区的定位,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化。
一是发展生态化产业。
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把关,决不能上重污染项目,各企业必须配套治污设施,确保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围绕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特别要强化功能区域规划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二是建设生态化城市。
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管网配套。
加强水系、绿化、湿地等生态建设,改善港区生态环境。
三、强化突破发展的政策措施
当前,要重点落实好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抓紧编制完善规划。
以建设区域航运中心、滨海生态新城区和新型经济区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突出生态与滨海城市特色,加快修订完善和审批实施东营港总体规划及东港新区规划。
今明两年,启动东营港防波堤前期论证和立项,编制码头作业区控制性详规。
在对东港新区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分步编制好滨海新城、仓储物流、产业发展等功能区的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加快编制交通、电力、供暖、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专项规划。
(二)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显然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外力,大搞招商引资。
过去招商条件不具备,现在有了国家战略的牌子,有省、市的强力推进,而且港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非常明确,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条件。
要加大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力度,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力争在引进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今后,市直部门引进的项目要重点向临港产业区布局。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并不是遍地撒网、盲目出击,必须紧紧围绕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区重点产业,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
比如,石化产业,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大型石化企业扩张的机遇,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集中引进一批技术领先、市场广阔、成长性好的大型石化项目落户港区。
当前,要重点抓好与中海油和香港华润集团的合作。
(三)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要解决好资金问题。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对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建设中,凡需政府投入的,市财政优先安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上级调控资金、专项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探索发行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加强油地共建,多方面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要积极探索现代化融资模式,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建设。
要加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融资平台建设,增加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资本金,提高融资功能。
鼓励金融企业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
(四)强化政策支持。
在财税政策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实行“全收全留”的市级财政管理体制,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内所有税收,均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开发区所属机构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上缴国家、省收入及兑现有关“飞地”政策外,纳入开发区财政管理。
在土地政策方面,要将临港产业区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逐步纳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予以重点安排。
要加强对区内建设用地的整合,为集约利用土地和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加快调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边界,为临港产业区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同时,要加大对上级政策的争取力度,重点做好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争取工作,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在港口布局及功能定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国家在临港产业区设立公共型保税仓库,摆布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石油储备基地、大型电力能源等重大项目。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切实用活、用好这些政策,确保各项政策发挥实效。
(五)创新管理体制。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32平方公里,在此区域内,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具有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环境保护、财政税收等经济管理权,并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海域管辖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行使市级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的管理模式。
设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市直部门派出机构受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代为行使市直部门授权的职能。
按照总量控制、精干效能的原则,扩大开发区用人自主权,建立与开发区建设相适应、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六)落实市级管理权限。
从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需要出发,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经济管理权限,将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最近,市委、市政府两办已经下发了通知,下放涉及17个部门的36项市级管理权限。
市直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真正把管理权限下放到位。
要通过下放权力、落实市级管理权限,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同时,要加大企业减负力度,严禁乱检查、乱评比,任何部门单位未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一律不得擅自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进行检查评比。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事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局,必须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力量。
市里成立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市级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抽调得力工作人员,建立具体办事机构。
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调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办公会议,现场解决问题,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集中研究重大问题。
油、军、校都要从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大局出发,一条心、一股劲,形成强大合力,为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做贡献。
(二)落实目标责任。
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意见》,会后,要马上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到各县区、各部门。
各级各部门要对照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筹划,全力推进。
各县区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大力支持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的建设发展。
市直有关部门要制定支持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三)强化督查考核。
要将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设立突出贡献奖。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要联合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对各县区、各部门承担突破发展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年终综合考评,严格兑现奖惩。
要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已经落实的要问效果,对正在落实的要看进度,对落实不力或久拖不办的,要追查原因、追究责任。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政策措施,反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大张旗鼓地宣传各县区、市直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服务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经验做法,提高社会关注度,在全市形成齐心协力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外宣力度,不断提高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的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同志们,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全市上下要站在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将其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举措、超常的工作,推动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快速突破,为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建华 同志 全市 加快 东营 产业 突破 发展 大会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