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9900098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39.38KB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解析.docx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解析
上海市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2003
参考解答
第一部分为单选题,1—18道每题4分,19—24道每题5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150分,90分钟完成。
常用物质的密度(103千克/米3)
水银
铁
水
冰
酒精
木块
13.6
7.8
1.0
0.9
0.8
0.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坐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B)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C)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D)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解】B,风向参见图示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雨对地的方向是斜向东的。
本题还可以采用参照物的知识进行思考:
汽车是由西向东行驶的,乘客发现雨滴相对于汽车是竖直向下的,说明雨滴对地而言在水平方向与汽车一样具有相同的速度。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2传说阿基米德有一天和亥尼洛国王聊天时曾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这种“玩笑”看似夸张,其实却包含这样一个重要的规律:
利用某些机械可以挪动重物,改变用力方向,或者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假如你能够施加一个100牛的力,且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那么,利用杠杆(不考虑杠杆的质量)让你把一个120000牛的重物抬起5厘米,需要花费的时间为(D)
(A)5秒,(B)10秒,(C)12秒,(D)60秒。
【解】D,把一个120000牛的重物抬起5厘米,需做的功为
W=mgh=120000*0.05=6000J
假如施加一个F=100牛的力,则在该力作用下受力点移动的距离为:
S=W/F=6000/100=60m
由于受力点能够以V=1米/秒的速度运动,故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t=S/V=60/1=60s
[另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
动力臂的长度必须是阻力臂的1200倍。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动力移动的距离也是阻力移动距离的1200倍,需移动60米,“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需要化时间60秒。
正确答案为D。
3某密闭隔热容器通过中间的阀门被分为A、B两个部分,现将该容器水平放置,并在A、B中分别装满冷水和热水,如图所示,当打开中间的阀门后,要使A、B两容器中的水温相等,最快的办法是(A)
(A)竖直放置,且A在上方,(B)竖直放置,且B在上方,
(C)如图保持原有的水平状态,(D)上述三种情况下,所需时间相同。
【解】A,
怎样使热传递最快?
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我们考虑这道题的关键所在。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主要传递方式靠对流。
当将容器竖直放置且B放在下方时,热水会上浮,冷水会下沉,这样能加强对流,有利于水温尽快一致。
所以正确答案为A。
4某种家用照明灯的控制开关上有一个指示灯,熄灭后,由指示灯发出的微弱光能指示照明灯控制开关位置,当照明灯发光时,发现这个指示灯是不发光的,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照明灯与指示灯是并联的,(B)照明灯与指示灯是串联的,
(C)控制开关与指示灯是并联的,(D)控制开关与指示灯是串联的。
【解】
A,所述电路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是由两个球面的一部分组成的一个物体,左边部分的表面积为100厘米2,右边部分的表面积为130厘米2,如果把它放在大气压强为1.0105帕的大气中,则大气对整个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A)
(A)0,(B)300牛,(C)2300牛,(D)3000牛。
【解】A,
合在一起的两个半球表面积不同是个干扰条件。
大气压对物体作用的合力始终为0。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D)
(A)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的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的电荷,
(C)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解】D
注意要求判断“最合理”的答案
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既可能是两个物体原来各自带有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由于产生静电感应而被吸引。
7用一支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一行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B)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C)白纸上的这一行字,由于它能发出红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D)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如果只用绿色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会是绿色的。
【解】B
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例如,我们看到的红色物体是它吸收了可见光中的其他颜色而反射红色的结果。
8常温下,一个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悬浮在一个开口且装满水的容器里静止不动,下列哪种情况,物体会上浮到水面(D)
(A)大气压强增大时,(B)大气压强减小时,
(C)水温升高时,(D)水温降低时。
【解】D
水温下降时,水的密度增大,浮力增大
本题是关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考题。
液面上大气压的变化只会影响传递到容器底部的压强,从而使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大,但是悬浮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没有变化,所以浮力不变。
而当液体的温度降低时,液体由于热胀冷缩体积变小,所以液体的密度会变大,同时物体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会增大,物体就会上浮。
随着露出水面,浮力会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减小而减小,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9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健K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B)
(A)灯L1断路,(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D)灯L2短路。
【解】B
灯L1与L2串联,“—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排除了电路出现断路的情况。
电压表V1、V2分别测量灯L1与L2的端电压,若灯L1短路,则V1降为0,V2变大。
10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其中的a高度小于b,a的底面积大于b,而他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因为a的高度比较小,所以a的密度大,
(B)因为a的质量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大,
(C)因为a的底面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小,
(D)因为a的体积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小。
【解】A,设A、B的底面积分别为Sa、Sb,高度分别为
,
故
由于
故
11一束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D)
(A)只能是平面镜或凸透镜,(B)只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C)只能是凹透镜或平面镜,(D)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均可。
【解】D
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均可导致光线偏折
本题对学生有发散性思维及审题要求。
题中没有对一束光线的主轴的描述和限制,那么图中出射光线可以是反射形成,也可以是折射形成,不知道主轴的位置,也不能判断是属于发散呢、还是属于会聚。
基于上述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杯中,它将下沉到杯底,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B)
(A)大于8克,因为水的密度更大,小球所排开水的质量更多,
(B)大于8克,因为所溢出酒精的质量小于小球质量,而所溢出水的质量等于小球质量。
(C)小于8克,因为小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不变,
(D)等于8克,因为小球在酒精和水中所受浮力一样大。
【解】B
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杯中下沉到杯底,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的重量;
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量
首先溢杯中液体是盛满的,溢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在酒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下沉;而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漂浮。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B)
(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大小一样。
【解】B
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
由图中液面高低可得,甲密度最小,乙密度最大
由浮力公式:
得;乙受到的浮力最大,故乙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最小
14“纳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符号为nm,且1nm=10-9m。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挤身世界前列,已知我国研制成的碳纳米管的强度(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钢的100倍,而碳纳米管的密度仅为钢的1/6,假设有两根同样粗细的细绳,一根由碳纳米管制成,一根由钢管制成,将它们分别在地面附近竖直悬挂起来,则它们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断裂时的最大长度之比L纳米:
L钢为
(A)
(A)600:
1,(B)3600:
1,(C)100:
6,(D)100:
1。
【解】A
碳纳米管的强度(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钢的100倍,两根同样粗细的细绳,它们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断裂时
TC=100TG,
=600
15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B)
(A)在S的上方,(B)在S的下方,
(C)与S重合,(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B
考察极端情况,若透镜浸在折射率与透镜自身折射率相同的液体中,则光线不会偏折。
若将凸透镜浸入水中,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改变方向。
而从凸透镜折射出来进入水中的光线要比进入空气中时的偏折程度小,所以光线的交点将在S点的下方。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往往使用两个变阻器,如图所示,其中R1的总电阻是100欧,R2的总电阻是2000欧,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为了能既快又准确安全地使用仪器,下列方法最准确的是(B)
(A)先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2,
(B)先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1,
(C)同时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解】B
这是一题关于变阻器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
两电阻串联,电阻大的变阻器调节时变化范围大,但比较粗糙,属于粗调变阻器,电阻小的变阻器调节时变化范围小,但比较细腻,属于细调变阻器。
为了能既快又准确安全地使用仪器,正确的操作是B。
17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千米/小时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有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毫米,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米,在底片上汽车长为1.5厘米,那么爆光时间最多为(B)
(A)
秒,(B)
秒,(C)
秒,(D)
秒。
【解】B
根据汽车车身长3米,在底片上汽车长为1.5厘米,底片上汽车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毫米,可得实际上汽车移动的距离为:
S=(3/1.5)*0.01=0.02m
曝光时间为
T=S/V=0.02/(36*1000/3600)=0.002s=1/500s
18由甲地开往乙地的火车分“特快、直快、普快”三种形式,假设列车在任意两个车站之间运行时平均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其中直达“特快”列车(即当中一站不停)共耗时8小时,同样在两地间运行的“直快”列车由于要停靠3个大型车站和4个中型车站,将耗时9小时02分,已知列车停靠大型车站的时间比中型车站多2分钟,比小型车站多5分钟,那么在途中比“直快”还要多停靠2个中型车站和7个小型车站的“普快”列车在甲乙两地间的运行时间为(B)
(A)9小时43分,(B)9小时53分,
(C)10小时13分,(D)10小时23分。
【解】B
设停靠1个大型车站耗时d,停靠1个中型车站耗时z,停靠1个小型车站耗时x,
“特快”列车总运行时间为8小时,即480分钟
“直快”列车总运行时间为9小时02分,即542分钟,则
480+3t+4z=542
(1)
已知列车停靠大型车站的时间比中型车站多2分钟,比小型车站多5分钟,
则
z=d-2
(2)
x=d-5(3)
解
(1)
(2)(3)得:
d=10m,z=8m,x=5m
“普快”列车总运行时间为
t=542+2z+7x=9hr2m+16m+35m=9hr53m,即9小时53分
19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
(A)RAB=RBD,且RBC最大,RAC最小,
(B)RAB=RCD,且RBC最大,RAC最小,
(C)RAC=RCD,且RBC最大,RAD最小,
(D)RAC=RBD,且RBC最大,RAD最小,
【解】C
本题是关于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估算问题。
RAD最小,电阻为0。
可以排除答案A、B。
RAC=RCD=R/2;只有答案C是符合本题的答案。
20如图所示,M、N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若将点光源置于A点,则成像于B点,若将点光源置于B点,则成像于C点,已知AB>BC,则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透镜是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透镜是凹透镜,位于C点右侧,
(C)透镜是凸透镜,位于C点右侧,(D)透镜是凹透镜,位于A点左侧。
【解】B
本题是关于透镜成像的题目。
由题意可知,像的位置总是在物体位置的右面,这种情况只有成虚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时才出现。
当凸透镜位置在A点左侧或凹透镜位置在C点右侧时,才有可能符合本题的题意。
设物体的大小为a,像的大小为a′;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可知:
,(通过作图也可),可以知道当采用凸透镜时,AB<BC,不符合题意;只有当采用凹透镜时,才能符合AB>BC的条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2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D)
(A)0.5米2,(B)3.5米2,(C)4米2,(D)4.5米2。
[解]这是一题关于光的反射的题目。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画出示意图见右图。
此人能通过平面镜看见像的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自由移动的区域,就是图中的阴影部分。
这个阴影部分恰好是个梯形。
计算它的面积为4.5米2。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2如图,两木块A和B被水平力F通过挡板C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C)
(A)物体A对B没有摩擦力,
(B)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C
隔离物体,分析受力如图(考虑平衡)
这是一题关于物体简单受力分析的题目。
对初中学生来说,画简单的受力分析图是有困难的。
我们对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都作一个分析,画一下每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受力分析图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我们可以按照C→A→B的顺序进行分析:
档板C静止是由于A对C的摩擦力与C的重力平衡。
所以A对C的摩擦力一定向上,C对A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下。
物体A静止是由于B对A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和C对A的摩擦力的合力平衡。
所以B对A的摩擦力一定向上,A对B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下。
最后分析物体B的平衡情况:
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与B物体的重力的合力必须由墙面提供向上的摩擦力。
因而墙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向上。
23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根据侦探小说的内容得知,一具尸体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体温37C降至室温25C,另外他通过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还了解到:
体重约60千克的正常人的比热(容)与水相当,约为4200焦/(千克度)每千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热量为1.6107焦,此外,尸体的散热量大约为正常人在相同时间内散热量的60%,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出一个正常人体内每天必须补充的葡萄糖为(A)
(A)630克,(B)63克,(C)840克,(D)84克。
【解】A
C=4200焦/(千克度),每千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热量为q=1.6107J
Δt=37-25=12度,一个正常人体内每天需要的热量为(半天的热量乘以2)
Q=2(CMΔt)/0.6=(2*4200*60*12)/0.6=1.08*107J
一个正常人体内每天必须补充的葡萄糖为
(Q)/q=1.08*107/1.6107=0.63kg=630g
2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其中,甲沿直线AB匀速运动,乙沿直线AC匀速运动,甲运动的速度是乙的两倍,经过3分钟,甲到达B地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马上沿直线向C地运动,恰好在C地与乙相遇,则乙从A地运动到C地的时间可能为
(B)
(A)4分钟,(B)8分钟,(C)12分钟,(D)16分钟。
【解】B
设乙的速度为V,则甲的速度为2V
乙从A地运动到C地的时间为t,
由题意得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如图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为:
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AB+AC>BC,故
6V+Vt>2V(t-3)
(1)
得t<12
AC+BC>AB,
Vt+2V(t-3)>6V
(2)
得t>4
故B
【解法2】]当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将取得极值。
因此列出方程:
化简后得:
解得: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二部分:
填空题
252002年12月30日凌晨1时左右,我国自行研究的“______________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于2003年1月5日19时左右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准确着陆,为我国正式发射载人飞船积累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飞船在太空环绕地球共108圈,则估算飞船环绕地球一圈的平均时间为______________分钟。
【解】本题是联系高新技术及热点的题目,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为时间的计算。
飞船绕地飞行的时间为:
t=23h+5×24h+19h=162h。
。
第一空答案为“神州4”;第二空答案为90分钟。
26把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的一长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至少要在木块下挂一质量为15.6千克的铁块,则该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千克,如果改用一不同质量的铁块直接压在木块上,发现木块正好浸没在水中,则该铁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千克。
【解】本题考核有关浮力的知识。
通过列方程可以解得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为:
20.4千克;13.6千克。
27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1C,当该物体的温度升高10C后,再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却偏高了0.5C,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升高10C,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___________C(填偏高或偏低多少C),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____________C。
【解】本题考核温度计的定标度。
可以采用比例法计算:
物体每升高10℃,测量值偏高值:
0.5℃-(-1℃)=1.5℃;当物体再升高10℃时,测量值将偏高0.5℃+1.5℃=2℃。
沸水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差达10个10℃,测量值将偏大(若以0℃看作标准)15℃,所以两者温度值相差115℃。
本题正确答案为2;115。
28如图所示9个阻值均为4欧的电阻连成的电路,现在A、B两点间加上8伏的电压,则流过直接接在E、B两点间电阻上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安,流过直接接在E、D两点间电阻上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安。
【解】
[解]本题考核电路分析能力。
把它改画成图14′的形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称的电路,所以电路中E点和F点的电位相等,在导线EF中将没有电流。
电路中各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如右图所示,可以算得IEB=1A;IFD=0.2A。
29如图所示,点光源S离开水平地面的距离为3米,在点光源S的正下方有一个身高为1.5米的学生,现让这个学生从该位置开始以大小为1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立向右运动,则该学生头顶在地面上的投影的运动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该学生开始运动的6秒内,该学生头顶在地面上投影的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米/秒。
【解】
【解】这是一道关于光学与运动学的综合题。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见右图),当人行走1米时,头顶的阴影走了2米。
即阴影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2倍。
由于人的速度不变,所以阴影也在做匀速运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不变;2。
30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且K1>K2,两根弹簧的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各自被重力为G的物块压着,平衡时两根弹簧的长度正好相等,如图所示,现将这两根弹簧并排放在一起,一端仍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共同被重力为G的物块压着,平衡后,甲、乙两根弹簧相对各自原长(即无弹力时弹簧的自然长),甲弹簧的长度压缩量x1为_____________,乙弹簧的长度压缩量x2为_____________。
【解】
这是超出初中物理教学范围的有关胡克定律的题目。
设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
那么,两根弹簧的原长分别为
和
。
B图时弹簧长度相等:
且:
采用代入消元法解以上两个方程组就可得:
31如图所示,圆柱形物体高2米,底面积200厘米2,密度为2.5103千克/米3,某人在河岸边通过图示滑轮装置(滑轮、绳子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该物体从水中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拉起,水面高度始终不变,人手中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牛,g取10牛/千克,某时刻,圆柱体底面距离河面H为5米,从此时算起,经过___20_____秒,绳子将被拉断?
该过程中,人所做的功为___2700____焦。
【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体重mg=ρVg=2.5103*(2*2*10-2)*10=1000N
物体全在水中时,浮力F=ρWVg=1103*(2*2*10-2)*10=400N
故此时T=mg-F=600N=2f绳中拉力f=300N
绳子被拉断的情况是物体部分拉离水面,浮力减小,当人手中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牛时,此时浮力为:
F=1000-800=200N
F=200=ρWV’g=1103*(h*2*10-2)*10,解得此时物体在水中部分的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初中 物理 竞赛 初赛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