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辅导资料汇总doc.docx
- 文档编号:29887340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72
- 大小:155.87KB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辅导资料汇总doc.docx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辅导资料汇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辅导资料汇总doc.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辅导资料汇总doc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总图布置设计介绍
四、总图布置
(一)防火间距
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一般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与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间距分别为7m和9m。
2.高层建筑主体之间不应小于13m,主体与裙房之间不应小于9m,裙房与裙房之间不应小于6m。
3.两栋建筑相邻,较高一面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较低一面为防火墙,其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1h且不设天窗时,防火间距不应低于3.5m,对于高层建筑则不宜小于4m。
4.数座成组布置的6层以下住宅,总占地面积不大于2500m2时,组内建筑间距不小于4m。
5.一、二级汽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一、二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l0rn。
6.停车场的汽车宜分组停放,每组停车的数量不宜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二)消防车道
1.街区内应考虑消防车通行,其道路间距不大于160m。
建筑物沿街长度大于l50m或总长大于220m时,底层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过门洞处宽高不小于4mx4m,门垛净距不小于3.5m。
3.沿街建筑连通内院的人行道间距不大于80m(可以是楼梯间)。
4.大于3000座的体育馆、大于2000座的会堂、占地大于3000m2的展览馆等,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5.封闭内院当短边大于24m时宜设进院消防车道。
6.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至少沿两长边设置。
消防车道靠建筑—侧不应布置妨碍登高消防车辆操作的绿化、架空管线等。
7.一般消防车道宽不应小于3.5m,上空净高不应小于4m;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上空净高不应小于4m,车道边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
8.环形消防车道与其他车道的连通不少于2处,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一般 不宜小于15mxl5m,大型消防车需18mXl8m。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9,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总图布置设计介绍
(二)
(三)其他总图规定
1,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外疏散小巷宽度不应小于3m。
2,高层主体底部至少有一长边或1/4周长不应布置高5m以上、深4m以上的裙房,且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3,为方便消防车从城市道路进人街区内开展消防作业,沿街建筑不宜过长,以保证消防车车道的间距不大于160m。
当建筑物沿街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 应设置穿过建筑物底部的消防车道。
此外,沿街建筑的底部还应设置间距不大于80m的人行通道,以方便街区内人员的紧急疏散。
4.高层建筑四周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可沿高层建筑的两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总平面
3.3 总平面
3.3.1 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乌瞰图或模型。
3.3.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a.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b.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支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c.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d.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2)场地概述
a.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b.概述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及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c.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名木、古迹等)、拆除的情况;
d.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
(3)总平面布置
a.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b.说明功能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虎;
c.说明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
d.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等。
(4)竖向设计
a.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
b.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
c,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工程量。
(5)交通组织
a.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人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
b.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c.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
表1-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hm2
2
总建筑面积
m2
地上,地下部分可分列
3
建筑基底总面积
hm2
4
道路广场总面积
hm2
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
5
绿地总面积
hm2
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
6
容积率
(2)/
(1)
7
建筑密度
%
(3)/
(1)
8
绿地率
%
(5)/
(1)
9
小汽车停车泊位数
辆
室内,外应分别
10
自行车停放数量
辆
注:
1.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应按其执行。
2.计算容积率时,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7)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涉及总平面设计中的指标和标 准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应阐述其情况及建议处理办法。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九、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2.2.2 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2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2.2.4 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
3。
1.2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在门诊、急诊、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3,1.3 医院的分区和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
3.1.4 4层及4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2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
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3.1.6 2—3层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3.1.7 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3.1.8 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刚l
3.I.11 室内最小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诊察室2.6m,病房2.8m。
3.1.13 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其阴阳角宜 做成圆角。
手术室、无菌室、灼伤病房等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其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放射科、脑电图等用房的地面应防潮、绝缘。
药剂科的配方室、贮药室、中心药房、药库,均应采取防潮、防鼠等措施。
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均应采取防蚊、防蝇、防雀、防鼠以及防止其他动物侵入的措施。
3.1.14 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xl.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厕所应设前室,井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3.4.11 儿科病房的儿童用房,窗和散热片应有防护措施。
3.5.1 20床以上的一般传染病房,或兼收烈性传染病者,必须单独建造病房,并与 周围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3.5.3 传染病房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布置;应设单独出入口和入院处理处;需分别隔离的病种,应设单独通往室外的通道;每间病房不得超过4床,两床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10m;完全隔离房应设缓冲前室;盥洗、浴厕应附设于病房之内,并应有单独对外出口。
3.7.3 放射科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3,8.2 核医学科的实验室中,分装、标记和洗涤室应相互贴邻布置,并应联系便捷;计量室不应与高、中活性实验室贴邻;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
3.8.4 核医学科的照相机室应设专用候诊处;其面积应使候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3.17,1 营养厨房严禁设在有传染病科的病房楼内。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住宅外共用部分设计
三、住宅套外共用部分设计
(一)楼梯和电梯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
6层及6层以下时,一侧设栏杆可不小于1m(梯段净宽指墙面到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2.楼梯踏步宽不小于0.26m,高不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小于0.9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 0.1lm。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住宅入口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不少于0.1m。
4.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人口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高度16m以上住宅必须设 置电梯。
当中间层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时,层数由该层算起。
顶层为跃层时作1层计。
5.12层及12层以上住宅应设不少于2台电梯,其中一台宜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7.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得小于1.5m。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住宅外共用部分设计
(二)
(二)走廊和出人口
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的安全设计同阳台栏杆。
2.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做成封闭外廊,并设可开启的窗扇。
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m。
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 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处应有识别标志;可按户设置信报箱。
高层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管理室及信报间。
5.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
(三)垃圾收集设施
1.住宅不宜设置垃圾管道。
当不设垃圾管道时,多层住宅应根据垃圾收集方式设置 相应设施;中高层及高层住宅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间。
2.住宅设垃圾管道时,垃圾管道不得紧邻卧室、起居室布置。
垃圾管道最小断面为:
多层住宅0.4m见方;中高层住宅0.5m见方;高层住宅0.6m见方。
垃圾斗及垃圾斗门应耐腐蚀,关闭严密。
垃圾管道顶部应通出屋面,底部应设封闭的垃圾间。
(四)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
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
2.地下室、半地下室作贮藏间、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使用时净高不得小于2m;作汽车库使用时,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取防水、防潮及通风措施;采光井应采取排水措施。
(五)附建公共用房
1.严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物品的商店、车间、仓库,并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娱乐设施。
2.住宅建筑内不宜布置餐饮店。
确需布置时,其厨房烟囱应高出住宅屋面,其空调、冷藏设备及加工机械应作减振、消声处理,并应达到环保规定的有关要求。
3.住宅建筑中不宜布置锅炉房、变压器室及其他有噪声振动源等设备用房。
如确需布置,应符合防火、隔声及有关专业规范规定。
4.住宅与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置。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住宅设计中的节地问题
六、住宅设计中的节地问题
(一)住宅单体设计中的节地措施
1.8层以下住宅增加层数可节约较多用地,超过8层后再增加层数,则节地效果不明显;
2.降低层高可降低住宅总高度,住宅的日照间距用地也相应减少;
3.北退台或斜屋面也可获得减少日照间距用地的效果;
4.加大进深、缩小面宽对节约用地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二)住宅群体布置中的节地措施
1.合理确定日照间距系数,在满足卫生条件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的间距系数,对于节地是很有意义的;
2.适当布置东西向住宅,让房屋日照间距用地有一部分重叠,可以进一步节约用地;
3.适当布置高层塔式住宅,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
4.总图布置适当偏角,日照间距系数可以折减,可以节约用地;
5.在城市干道南侧布置高层,把日照间距用地纳入道路用地。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
七、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
(一)评价项目的对比条件
1.建筑功能具有可比性,即建筑面积标准、住宅类型及建筑层数应基本相同。
2.消耗费用的可比性,即应包括建造阶段和使用阶段两部分费用。
3.价格的可比性,即采用同一价格水平计算,消除人为变动因素。
可以采用转化措施,使其具有可比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会劳动消耗两部分。
建筑功能效果是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方面的总和。
社会劳动消耗是为取得建筑功能所付出的全部劳动量。
按照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效果是以建筑功能效果与社会劳动消耗(即造价)之比来衡量的。
(三)为体现评价指标项目在总体评价中重要程度的差别,运算时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
建筑功能效果指标中各项一级指标及权重值:
1.平面空间布局0.35
2.平面指标0.20
3,厨卫0.15
4.物理性能0.10
5.安全性0.10
6.建筑艺术0.10
(四)评价方法中,定量标准0~4分,0分淘汰,1分为最低合格标准,4分为创新标准。
定性指标中,平面空间综合效果系指:
平面布置紧凑,空间分配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联系方便,私密性好。
安全措施系指:
疏散、防火、防盗、防坠落、防触电。
实际操作时需采用评分法解决定性指标定量计算问题。
(五)定量标准中。
0分一项即予淘汰。
其具体标准是:
1.家具布置:
门窗位置不当,墙面破碎,不利于家具布置;
2.储藏:
无储藏设施(注:
住宅设计规范已取消此项要求,可考虑用家具解决);
3.楼梯走道:
不符合安全疏散和有关规定;
4.阳台:
无阳台或不合规范;
5.公用设施:
不合规范要求;
6.平面空间综合效果:
不紧凑,功能分区不合理,居住与辅助面积不协调;
7.平均每套建筑面积:
大于标准1m2以上;
8.厨房:
间接采光,设备布置不合流程;
9.卫生间:
只设一个蹲坑,无预留洗浴设施位置;
10.采光:
窗地比小于1/7,或卧室、起居室部分间接采光(注: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厨房也不可以间接采光);
11,通风:
不好;
12.保温隔热:
不合规范;
13.隔声:
分户墙及楼板空气声隔绝小于40dB;
14.安全:
防火、防盗、防坠落、防触电解决得不好;
15.结构安全:
不合规范;
16.室内效果:
空间比例不协调、分割紊乱、闭塞、色彩不协调、视觉效果差;
17.立面效果:
平立面处理呆板,体型比例失调;
18.造价:
超过当地造价10%以上。
(六)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效果综合评价,最终表现为建筑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数与社会劳动消耗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数的比值。
比值相对大的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说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的方案,为较优方案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段内容在上一讲中。
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2.1.1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270辆/h的道路同侧路边距离不应小于80m,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线穿过。
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及公路、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2,2.2 学校建筑容积率,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
1.2.3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
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 m2, 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
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
小学环形跑道200m,直跑道两组 60m;中学环形跑道250—400m,直跑道两组100m。
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
位于市中心 区的中小学校,用的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能少于一组60m直跑 道,中学不能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
2.2.4 学校绿化用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少于每学生0.5m2。
2.3.5 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超过300辆/h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2.3.6 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南向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不应小 于2h。
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间距不应小于 2.5m。
3.2.1 课桌椅排距,小学不宜小于0.85m,中学不宜小于0.9m。
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
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最后排课桌前沿与黑板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8.5m。
教室后部应设不小于0.6m的横向走道。
3.4.6 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3.11,2 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1/12。
4.2.6 学校教学楼厕所的卫生器具数量,小学:
女20人一个大便器,男4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中学:
女25人一个大便器,男5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 槽。
洗手盆每90人一个。
4.2.11 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用地控制的知识
二、用地控制
(一)用地面积
规划划拨用地红线范围内用地。
常以公顷(hm2)表示,有时用亩,1亩=666.6m2,1hm2=15亩=10000 m2=1 hm2。
(二)用地性质
用地性质一般由城市规划确定的,它标定了基地利用方式,限定了基地上的建筑物性质与功能。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用地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的要求。
城市建筑用地包括:
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及特殊用地9类(不包括水域)。
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详查表1-25
(三)红线
有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分。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用地相互间的用地分界线,或与道路红线共同的分界线。
河流水体用地称蓝线,城市绿地称绿线。
不允许超越道路红线规定的建筑突出物有:
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基础、基地内地下管网。
允许超越道路红线规定的建筑突出物有:
2m以上窗扇、雨罩,并小于0.4m宽2.5m以上的遮阳,并小于3m宽;3.5m以上阳台、雨罩,并小于1m宽;5m以上阳台、雨罩,并小于3m宽。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明文规定:
突出物要牢固,不得向道路泄雨水。
(四)建筑范围控制线
建筑范围控制线应比红线范围略小。
基地上可建建筑的范围称建筑范围控制线,红线以内、建筑范围控制线地界以外的用地属土地所有者,只能作道路、绿化、停车场用。
(五)停泊自车位数
机动车、自行车停车指标请详查本章第七节列表1-10及表1-19的规定。
二级场地与建筑设计:
应试技巧
四、应试技巧
建筑设备这门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只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只简单介绍了工作原理,要 想在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应试中熟练掌握,还要靠继续学习设备专业知识和在设计工 作实践中与设备专业的配合、汇总、会签中学习。
有些建筑师有一定的设备专业知识且有 实践经验,但对应试方式不适应,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学习一些应试技巧,有利于发挥 水平。
(一)审题方法
试题格式一节已经介绍过试题格式,任务书的四个标题——任务概述、任务书要求、 布置要求、图例——前三个最重要,尤其是第三个。
前三个标题,有些内容前后重复,看 似哕嗦,实际上各有各的用意、目的。
1.任务概述
概述中建筑物性质、高度、用途等,提醒应试者执行的规范、规程、标准等。
比如防火规范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又比如专业规范执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还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又比如热工规范执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还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又比如建筑设计规范执行《x x建筑设计规范》等。
概述中要求作图涉及的专业:
提醒应试者作图涉及的专业和内容,使应试者心中有数。
2.任务书要求
任务书中规定了各专业的具体要求,提醒应试者作图时要按此要求。
比如空调部分,规定在哪个部位设空调等;又比如消火栓部分,考虑走道还是房间或走道和房间等;又比如喷淋部分,依概述中建筑物性质、高度、用途按规范设计等。
要求中给定各专业的具体条件,提醒应试者作图时要按给定条件。
比如空调部分,给定此部位设全空气空调还足风机盘管加新风、哪个房间设几台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带不带回风口等;比如排烟部分,竖井的面积等;比如消火栓部分,可否嵌入墙内等;又比如喷淋部分,喷头间距等。
3.布置要求
要求中规定各专业的具体作图内容:
提醒应试者作图时逐条、逐个考核点绘制。
如果布置要求有不明确内容,可对照选择题一一确定,因为评分围绕选择题为核心进行,或者说选择题及其拓展内容就是作图内容。
4,图例
作图时要以此为依据,即使制图标准、教材等与之不同,也要按图例绘制,否则影响得分。
使用时要正确,包括画法、方向等。
(二)解题方法
1.确定作图内容
上一节已经介绍过审题方法,通过认真审题,尽快确定作图内容。
为了准确无误、不耽误作图时间,可将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三个专业作图内容列一个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 场地 建筑设计 综合 辅导资料 汇总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