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885311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2.32KB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鸳鸯笑道:
“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
“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
李纨笑劝道:
“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
“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
“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
“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
“别忘了。
”刘姥姥道:
“姑娘放心。
”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
“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猜猜词语的意思。
不伏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写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场面。
3.文中划线句子所表述的内容也是凤姐等人取笑刘姥姥的组成部分,它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写众人发笑以前“先是发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写(______)和(______)有意拿(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让大家开心。
二、读课文选段答题。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关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体会作者笔下的夏天之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静态转入动态描写,静中有动,让景物充满活力。
B.由动态转入静态描写,动中有静,把景物写活。
C.静态描写,写出月夜的美丽。
3.秋天黄昏时,作者笔下的两个很有动态感的情景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_到_________,能感受到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
5.文中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下列诗句写夏天月夜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课外阅读。
又见樱花
在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有很多樱花树,三五一丛或独自一株,没有任何规律地散落在楼下的花坛中。
午后的阳光是那样的和煦,没有夏日的炎热与冬日的寒意,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温暖。
而眼前的樱花,就在这春寒料峭里三五一簇,淡淡地开着,没有浓烈扑鼻的花香,也没有光艳夺目的花色,有的只是如云似锦的花簇,随风轻轻地摇曳,像极了少女们浅浅矜持的微笑。
最难忘的是乡下我家楼下那一株樱花树。
树很老了,但枝繁叶茂,粗壮、高大。
儿时的我总爱在阑珊的春日中,待到无数璀璨的星辰挂上天空时,“少年不知愁何在”的我便会淘气地____上枝干,惬意地半____半靠在树枝上享受着乡村的幽僻。
一阵微风____过,雪白的花瓣伴着风、____着舞飞进了我永远的梦里……
后来,上大学了,大学校园里也有两株樱花树,低矮得让人总是容易忽略。
花期时花开得也不多,大抵就是那么几簇,在鲜花似锦的大学校园里的确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
但每到夜晚,那些开着大团大团花儿的树下总会集聚纳凉的学子,或读书或低声交流。
此时的我虽然站在樱花树下,但思绪已不在樱花树下了。
故乡和母校那些樱花,它们也正开着吗?
1.请将下列四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跳 拂 躺 攀
2.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填序号)
文章一共写了三个地方的樱花,其中最难忘的是______,第二段中“眼前的樱花”是指______,尽管______在校园里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A.工作单位楼下的樱花
B.家乡的樱花
C.大学校园里的樱花
3.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作者的“思绪”在哪儿?
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
在大兴安岭的峰(蛮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
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
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材)。
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tǎ)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
已探明的有:
黄金、铅、锌、铍等。
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毫)啊!
1.给短文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3.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有哪些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和(),说明大兴安岭(),表达了作者()。
五、课外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
“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
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
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
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____________。
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_________。
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A.小麦穗B.小鼓槌C.小胡子D.小小的羽毛E.念珠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
5.第⑥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此”指代_____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滴水穿石的启示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的小河。
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féngfèng)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ìqiè)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河内的一大奇观。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
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
但他(迷恋迷信留恋)于电学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碳粒电话筒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shǔshù)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
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
“不教一日闲过。
”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术技艺艺术)才达到妒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我们要铭(mínmíng)记“滴水穿石”给子我们的启示: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或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锲而不舍(________)反义词:
粗糙(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为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请写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
“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即要准确,又要讯速,好吗?
”“好!
”我爽快地答应。
心想:
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能不会回答吗?
爸爸问: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眼皮一翻,高声答道:
“铁重!
”“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
我一愣,正在忧豫,爸爸又提醒道:
“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连忙改口说:
“一样重!
”妈妈说:
“对了,要听清问话。
”
爸爸又考了:
“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
”这回我特别听清了“一立方米”几个字,马上说:
“一样重。
”
“哈哈……”大家又笑了。
我挠了挠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
“哦,这回是铁重。
”
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儿说:
“棉花体积大!
”“为什么?
”爸爸追着问。
“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
”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
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否则会闹出笑话。
”我点了点头,笑了。
1.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两个自然段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中的“两次教训”是指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请在文末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
八、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状态词。
形容没完没了地哭。
(______)
(2)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______)
2.阅读选文第一自然段,请你总结一下作者为什么对《水浒传》尤其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B.选文第二自然段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品性不好。
4.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一说,作者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父亲说:
“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用横线画出来。
3.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我们身边还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
他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
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
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
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
她一定要问我:
“一丈等于多少米?
”我说:
“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
”可是,妈妈说:
“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
”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注:
“跳脚”指的是因焦急或发怒而跺脚。
)
③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教我读书。
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④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下乡插队,终于离开了家。
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时刻刻注意我们的动向。
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
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
妈妈便说:
“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
”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⑤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
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
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⑥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
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编辑部的意见后,再考虑她的意见。
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
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一封信,随我去了。
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了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⑦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
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
我只能敷衍应付。
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
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
不由想,假如父母对我严加管教,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
再一想,假如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
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管没了。
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
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
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作者王安忆,选文有删改)
1.请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作者的一篇自传类文章,讲述作者对妈妈的管教方式的感悟。
B.作者的妈妈是一位重视孩子的教育、听顺孩子志趣的母亲。
C.本文把“风筝”比作作者,把“风筝线”比作妈妈对作者的关爱和管教。
D.妈妈对作者写作的要求极其严格,作者最初的写作也有赖于她的指点。
3.下列对“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妈妈的放手不管心生不满,期待妈妈能陪伴自己。
B.不论怎样,对作者的不听从管教,妈妈不再有怨言了。
C.作者脱离妈妈的管教后,不管结果如何,她再也不抱怨妈妈了。
D.没有“风筝线”的束缚,作者失去了对人生的追求,也不再有怨言。
4.简要概括作者两次跳脚的原因。
(1)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长的关爱与教育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内阅读练习。
松晨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侯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跨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国的著名博物学家_____,他的闻名于世的作品是《____________》。
2.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3.根据“地点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特点”,用“‖”将文段分为3层。
4.摘抄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说说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1)词语摘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上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时用到的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自己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
武松醉打蒋门神(节选)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
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
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
那仆人用手指道:
“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
”武松道:
“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
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阅读 理解 专项 同步 练习 答案